战国时代,人才流动比较自由,国君选用官吏,除重用亲族内的人外,也用一般的士人。像孟子这样杰出的思想家、政治家,可以到各国游说。当时的大国,如齐国,就养了许多各类人才。各国有权有势的人物,也都养了许多食客。即使这样,孟子也慨叹有些接近国君的宠臣,出于个人的私利,不向国君说实话,埋没了许多人才。
有德有才的在职官吏得不到提拔,也是由于在上者的不说实话。此前,孔子为此就曾经批评了臧文仲。孔子说:“臧文仲其窃位者与?知柳下惠之贤,而不与立也。”(《论语·卫灵公》第十四章)臧文仲在鲁庄公、闵公、僖公、文公四朝任大司寇(管司法)兼司空。柳下惠任士师,是管刑狱的小官,正是臧文仲的下属。柳下惠之贤,当时是很有名的,可是一直没有得到臧文仲的提拔,这是臧文仲的失职,所以孔子说他“窃位”。《晏子春秋·谏下》说:“夫有贤而不知,一不祥;知而不用,二不祥;用而不任,三不祥。”
无论古今中外,“用人”始终是一国政治好坏的关键问题。
本章讲起来有些牵强,朱熹认为文字有脱落。
原文
徐子曰:“仲尼亟称于水,曰:‘水哉!水哉!’何取于水也?”
孟子曰:“源泉混混,不舍昼夜,盈科而后进,放乎四海。有本者如是,是之取尔。苟为无本,七八月之间雨集,沟浍皆盈;其涸也,可立而待也。故声闻过情,君子耻之。”
译文
徐子说:“孔子多次称赞水,说‘水呀!水呀!’他是称赞水的哪一点呢?”
孟子说:“从地下流出的有本有源的泉水滚滚地往外流,昼夜不停,把洼处都注满,又继续向前奔流,一直流到海洋去。有本有源的水,就像这样,孔子就取它的这一点罢了。假如水没有本源,一到七八月间,雨下个不停,大小沟渠都满了;但是雨一停,很快就干涸了,用不了多少时间。所以名声超过实际情况,君子引以为耻。”
解读
《论语》中有三处提到水。《子罕》第十七章:“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这句话似乎在称赞水的不舍昼夜,一去不复返的精神。由此自然联想到时光一去不复返,一个人应当像水那样自强不息。
而孟子对孔子称赞水作了自己的解释:“源泉混混,不舍昼夜,盈科而后进,放乎四海。”结论是:“有本者如是,是之取尔。”孟子认为孔子是称赞河水的有本,所以能够永远不停地流,直通大海。他通过与雨水的对比,叫人要做河水,不要做雨水。雨水来得快,可以立即使沟满壕平,但因为雨水无源,干得也快。在人事上,有的也如河水、雨水。有的所谓学者、文人、艺人一夜成名,但却是“忽悠”起来的,这样“忽悠”起来的名声,不能持久。一个正人君子,应当以这种“忽悠”起来的名声为可耻。
原文
孟子曰:“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几希,庶民去之,君子存之。舜明于庶物,察于人伦,由仁义行,非行仁义也。”
译文
孟子说:“人类和禽兽不同的地方只有那么一点点,一般人舍弃了它,君子保留了它。舜懂得事物的道理,了解人类的常情,于是,顺人性之自然,走仁义之路,他不是有所为地去勉强推行仁义啊!”
解读
孟子认为,人和禽兽的差别,就在于人性善,有良知,有仁义之心。因为人有良知,所以知是非,明善恶,要为自己的一切行为负责。这人与禽兽之辨是做人的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一个人如果利欲熏心,良知泯灭,他在外表上虽然是个人,但其价值却与禽兽无异。
舜“明于庶物,察于人伦”,所以他的言行都是从他的本心自然流出,都是合理的。他不是有所为地去行仁义,而是天性使他自然如此的。
《尽心章句》对此道理作了更详细的阐述。
原文
孟子曰:“禹恶旨酒而好善言。汤执中,立贤无方。文王视民如伤,望道而未之见。武王不泄迩,不忘远。周公思兼三王,以施四事;其有不合者,仰而思之,夜以继日;幸而得之,坐以待旦。”
译文
孟子说:“夏禹王讨厌美酒,却喜欢有利于自己改过向善的好话。商汤王为人处事不偏不倚,在选拔贤才上却不拘泥于常规。周文王看待百姓像对待伤员,只有好好护理,不加侵扰,追求真理又似乎未曾见到一样,不自满,继续不断地努力追求。武王不轻慢朝中的近臣,也不遗忘散在四方的远臣。周公随时想到夏、商、周三代创业之王,来继续完成禹、汤、文王、武王的事业。如果有不合‘三王’‘四事’之处,就仰头思考,夜以继日;一旦侥幸想通了,就坐着等待天明,天明立即去办。”
解读
此章孟子盛赞创业的四王和守成的周公,认为他们都是不世出的圣人,从而寄托了自己对明君贤臣的理想,同时也给当世的君臣树立了学习的榜样。特别是周公,他那种为了使政治符合“三王”“四事”而“夜以继日”、“坐以待旦”的勤政精神,可以为万世师表。
孔子也以周公作为自己的榜样。当他年纪衰老、自己的政治理想难以实现时,曾慨叹:“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论语·述而》第五章)
原文
孟子曰:“王者之迹熄而《诗》亡,《诗》亡然后《春秋》作。晋之《乘》,楚之《祷杌》,鲁之《春秋》,一也。其事则齐桓、晋文,其文则史。孔子曰:‘其义则丘窃取之矣。’”
译文
孟子说:“为英明天子采诗的采诗官没有了,《诗》也就没有了;《诗》没有了,孔子就编写了《春秋》。晋国的《乘》,楚国的《祷杌》,鲁国的《春秋》,名称不同,但一样的都是史书。所记载的事情,不过是齐桓公、晋文公之类的历史大事,其文字只是记史实的历史文字,不寓褒贬。孔子写的《春秋》就与那些国史不同。孔子说:‘《诗》三百篇中所蕴涵的褒善贬恶的大义,我在写《春秋》时借用了。’”
解读
本章接着前面赞扬孔子,特别提出著《春秋》一事。关于《春秋》和孔子的关系,现代学者还在争论。孔子去世(前479年)距孟子出生(前385年)不足百年,那时人们就认定《春秋》是孔子所作。
在《滕文公章句下》第九章,孟子说:“世衰道微,邪说暴行有作,臣弑其君者有之,子弑其父者有之。孔子惧,作《春秋》。《春秋》天子之事也,是故孔子曰:‘知我者其惟《春秋》乎!罪我者其惟《春秋》乎!’”
古代有采诗制度,帮助天子了解民情,后来据收集的民歌编成了《诗经》,其中寓有对时政的褒贬之义。后来采诗制度没有了,孔子为了褒贬时政,编写了《春秋》,是借用了《诗经》所蕴涵的褒善贬恶的大义。
孟子一再赞扬孔子作《春秋》的精神,是在批判“世衰道微,邪说暴行有作”的现实,希望人们(包括国君)回到仁义之路上来。
原文
孟子曰:“君子之泽五世而斩。小人之泽五世而斩。予未得为孔子徒也,予私淑诸人也。”
译文
孟子说:“君子的流风余韵,五世以后就断绝了。小人的流风馀韻,五世以后也断绝了。我没有能够做孔子的门徒,我是私下里向诸位先贤学习来的。”
解读
孟子是以儒家的承前启后的接班人自命。虽然未能亲聆圣人孔子的教诲,做孔子的门徒,但自己生活的年代距圣人不足五世,根据“君子之泽五世而斩,小人之泽五世而斩”的历史规律,圣人之泽还没有断绝(子思的门徒等还在),所以自己有幸能够私淑诸人,实现了自己的抱负。究竟私淑何人?孟子没有说,但肯定是孔子——曾子——子思儒家的正统传人。
孟子的话很谦虚,但其中含有很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原文
孟子曰:“可以取,可以无取,取伤廉。可以与,可以无与,与伤惠。可以死,可以无死,死伤勇。”
译文
孟子说:“可以拿,可以不拿,拿了就伤害清廉高洁(就不该拿);可以给,可以不给,给了就伤害仁惠(就不该给);可以死,可以不死,死了就伤害勇敢(就不该死)。”
解读
元朝的儒者金履祥说:“此必战国之世,豪侠之习性,多轻施结客,若四豪(按:指孟尝君、平原君、信陵君、春申君)之类;刺客轻生,若荆、聂之类,故孟子为当时戒耳。”看来孟子这番话是有为而发。
孟子提出“三无”,首先是“无取”。为什么“可以取,可以无取”,任你自由选择时,却“取伤廉”呢?因为其中有不应该取的理由。既然不应该取,你却“取”了,这还能说是廉洁吗?“无与”和“无死”也是同样道理。在“与”与“不与”的选择中,因为其中有“不与”的理由,对方并不是非得到你的赐予不可,这时你的赐予,就背离了仁惠。生死是人生的大事,既然这件事没有你献身的价值,你却轻易地舍弃自己的生命,这种死,不是“勇敢”。
孟子的“三无”主张是针对时弊的,为人们如何正确对待“取和与”、“生和死”指明了方向。因为战国时代的风气是崇尚豪爽,可以一掷千金;赞美勇敢,可以视死如归。孟子认为,这样的“一掷千金”,这样的“视死如归”,只考虑个人的“声闻”,并没有考虑国家和人民的利益,所以没有太大的意义与价值。
那么,“取”与“与”、“生”与“死”有没有一个选择、决定的标准呢?孟子在这里没有说,孔子明确地告诉我们(用译文):“君子对于天下的事情,没有一定要怎样干,也没有一定不要怎样干,而是服从于义理(义理要求怎样干就怎样干)。”在《论语》里,孔子赞扬卫国的贤大夫公叔文子两件事:一件事是他做到了“义然后取”;另一件事是他推荐自己的家臣僎(zhuàn)到朝廷做官。这也是一种“与”,公叔文子的“与”基于“知人”、“忘己”,所以是合乎义理的。公叔文子的“取”与“与”受到了人们的称赞,人们称他是忠贞廉静之士(见《论语·宪问》第十三、十八章)。
原文
逢蒙学射于羿,尽羿之道,思天下惟羿为愈己,于是杀羿。孟子曰:“是亦羿有罪焉。”
公明仪曰:“宜若无罪焉。”
曰:“薄乎云尔,恶得无罪?郑人使子濯孺子侵卫,卫使庾公之斯追之。子濯孺子曰:‘今日我疾作,不可以执弓,吾死矣夫!’问其仆曰:‘追我者谁也?’其仆曰:‘庾公之斯也。’曰:‘吾生矣。’其仆曰:‘庾公之斯,卫之善射者也;夫子曰吾生,何谓也?’曰:‘庾公之斯学射于尹公之他,尹公之他学射于我。夫尹公之他,端人也,其取友必端矣。’庾公之斯至,曰:‘夫子何为不执弓?’曰:‘今日我疾作,不可以执弓。’曰:‘小人学射于尹公之他,尹公之他学射于夫子。我不忍以夫子之道反害夫子。虽然,今日之事,君事也,我不敢废。’抽矢,扣轮,去其金,发乘矢而后反。”
译文
逢蒙跟羿学射箭,把羿所有的射箭技术都学到手了,他就想:普天之下只有羿比自己强,因此就帮助寒浞把羿杀死了。孟子说:“这件事羿也有罪过吧。”
曾参的弟子公明仪说:“好像没有什么罪过吧。”
孟子说:“罪过不大罢了,怎么能说没有罪过呢?郑国曾经使子濯孺子侵犯卫国,卫国就派庾公之斯来追击他。子濯孺子说:‘今天我的病犯了,不能拉弓射箭,我活不成了。’他问驾车的说:‘追我的是谁?’驾车的人说:‘是庾公之斯。’子濯孺子说:‘我能活了。’驾车的人说:‘庾公之斯是卫国的射箭能手,你说你能活,这是为什么呢?’子濯孺子说:‘庾公之斯跟尹公之他学习射箭,尹公之他跟我学习射箭。尹公之他是个正派人,他所选的朋友弟子也一定正派。’庾公之斯追上了,问道:‘老师您为什么不拿弓射箭?,子濯孺子说:‘今天我的病犯了,拿不了弓。’庾公之斯说:‘我是跟尹公之他学习射箭,尹公之他跟您学习射箭。我不忍心拿您的技巧反过来伤害您。但是今天追击您是国家的公事,我不敢不干。,说着就抽出箭来,在车轮上敲打,去掉箭头,射了四箭就回去了。”
解读
孟子认为后羿收坏人为徒,反受其害;子濯孺子收正人为徒,终受其利。所以,后羿的遇害实是由于收徒不慎,自己应负责任。
本章是孟子就后羿被弟子杀害这件事,论后羿的罪过,并不是总的评价后羿。历史上的后羿,是在夏朝刚刚衰落时,篡夺了夏朝政权的叛臣。他的失败,主要是由于自己沉溺于狩猎,信任了坏人寒浞。《左传·襄公四年》,魏庄子劝晋悼公要致力于国事,不要贪恋打猎,应接纳山戎媾和的请求时,讲了后羿的故事,希望晋悼公以后羿为戒。
原文
孟子曰:“西子蒙不洁,则人皆掩鼻而过之。虽有恶人,齐戒沐浴,则可以祀上帝。”
译文
孟子说:“美女西施如果蒙上肮脏发臭的头巾,人们走过她的时候,也会捂起鼻子。即使一个面貌丑陋的人,如果他斋戒沐浴,也可以祭祀上帝。”
解读
孟子这里是以人的美丑比喻当前人的素质。一个人素质本来是好的,如果染上恶习,人们就会憎恶他。可是一个人的素质并不好,但能改正错误严格要求自己,修养成为一个仁义之人,人们自然会欢迎他,亲近他,就是上帝也会接受他的祭祀。
从本章可以看出,孟子很善于用比喻说理。
原文
孟子曰:“天下之言性也,则故而已矣。故者以利为本。所恶于智者,为其凿也。如智者若禹之行水也,则无恶于智矣。禹之行水也,行其所无事也。如智者亦行其所无事,则智亦大矣。天之高也,星辰之远也,苟求其故,千岁之日至,可坐而致也。”
译文
孟子说:“天下人讨论人性,只要按本有的样子就可以了。按本有的样子是以顺其自然为根本。我们厌恶聪明人,是因为他们穿凿附会。假如聪明人讨论问题,像大禹顺着水势引导水那样,我们就不会厌恶聪明人了。大禹引导水,是哪里不受障碍,不用费事,顺其自然,就往哪里引导。如果聪明人讨论问题,也能悟其本然,不刻意穿凿,顺其自然,那他的智慧就要刮目相看了。高高的苍天,辽远的星辰,只要能按它们本来的样子来推算,千年后的冬至目,也可很容易地推算出来。”
解读
本章在孟子论性的各章中,是很难理解的一章。古今注解本章的人,说法很多,迄无定论。这里我只是顺着孟子的文势,谈一谈个人的浅见,不知是否确当。
孟子在讨论人性问题上,强调了一个“故”字,而反对“凿”。“故”就真,“凿”就伪。孟子举禹治水为例说,禹的父亲鲧也是治水专家,但他用“堵”的办法,结果失败,被舜流放到羽山。“堵”是违背水的自然本性的。禹继承了父亲的事业,但他用“行其所无事”的办法,以“四海为壑”,顺着水势来引导水,结果成功了,并继承了舜的帝位。
水和水势是可以看得见的,至于“人性”,是眼睛看不见的,所以,关于“人性”,众说纷纭。说性善者有之,说性恶者有之,说不善不恶者亦有之。孟子在这里只是说:“天下之言性也,则故而已矣。”人之性本来是个什么样子呢?孟子这里没有明说。我想,孟子是在叫人们通过自我反省去认知。自己的原初本心是个什么样子?如果排除私心杂念,回复清净无欲,本心就会显露出来,或者在一特定场合,本心也会显露出来(所谓良心发现),十分自然。佛家六祖惠能法师说得好:“菩提自性,本来清净。但用此心,直了成佛。”佛家说人心是佛,儒家说人心是仁。释迦牟尼和孔子两位圣人得出了同一结论,这是用“故”的办法悟出来的。“凿”离开了人的原初本心,必然要歪曲人性。
本章是为那些善于穿凿附会的智者而发(有人说是指告子),认为真正的智者,应该顺事物自然之理;研究人性,也要顺人性本有的样子。
原文
公行子有子之丧,右师往吊。入门,有进而与右师言者,有就右师之位而与右师言者。孟子不与右师言,右师不悦,曰:“诸君子皆与驩言,孟子独不与驩言,是简驩也。”
孟子闻之,曰:“礼,朝廷不历位而相与言,不逾阶而相揖也。我欲行礼,子敖以我为简,不亦异乎!”
译文
公行子死了儿子,右师王驩去吊唁。他一进门,就有人上前同他说话;他坐下后又有人到他的座位跟前同他说话。孟子不同右师说话,右师不高兴地说:“各位大夫都同我说话,只有孟子不同我说话,这是他倨傲、怠慢我王骓啊!”
孟子听到后,说:“按照礼法,在朝廷中,不跨过位次来交谈,也不越过台阶来作揖。我依礼而行,子敖以为我怠慢了他,不也很可怪吗?”
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