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前滕文公死的时候,孟子曾与王鹱受齐王派遣,一同去滕国吊唁。来回几天的工夫,二人从不谈公事。本来孟子是正使,王驩是副使,而王驩却独断专行,令孟子很不高兴(见《公孙丑章句下》第六章)。如今,王驩升为右师,更是目中无人,人们也都想法讨好他,但孟子却不理会他。这在许多朝臣都在的场合,以孟子的声望、地位,不理会自己,王驩认为这大大伤害了了自己的威严,于是指摘孟子对自己简慢,瞧不起自己。孟子据礼驳斥了他。
由这件小事,看出孟子为人正直,从不趋炎附势。
原文
孟子曰:“君子所以异于人者,以其存心也。君子以仁存心,以礼存心。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有人于此,其待我以横逆,则君子必自反也:‘我必不仁也,必无礼也,此物奚宜至哉?’其自反而仁矣,自反而有礼矣,其横逆由是也,君子必自反也:‘我必不忠。’自反而忠矣,其横逆由是也,君子曰:‘此亦妄人也已矣。如此,则与禽兽奚择哉?于禽兽又何难焉?’是故君子有终身之忧,无一朝之患也。乃若所忧则有之:舜,人也;我,亦人也。舜为法于天下,可传于后世,我由未免为乡人也,是则可忧也。忧之如何?如舜而已矣。若夫君子所患则亡矣。非仁无为也,非礼无行也。如有一朝之患,则君子不患矣。”
译文
孟子说:“君子同一般人不同的地方,就在于居心不同。君子居心于仁,居心于礼。仁人爱别人,有礼的人恭敬别人。爱别人的人,别人也经常爱他;恭敬别人的人,别人也经常恭敬他。假定这里有一个人,他对我蛮横不讲理,那君子一定反躬自问:‘我一定是不仁,一定是无礼,不然这样的事怎么会摊到我身上?’反躬自问之后,我实在是仁,实在是礼,那人对自己的蛮横不讲理仍是老样子,没有变化,那君子一定又反躬自问:‘我一定是不忠。’反躬自问之后,我实在是忠心,那人对自己的蛮横不讲理仍是老样子,没有变化,那君子就会说:‘那个人不过是个不讲理的人罢了。既是这样,那同禽兽又有什么区别呢?对于禽兽责难又有什么用呢?’所以君子有对自己一生的忧虑,而没有对一时偶发事情的痛苦。君子有这样的忧虑:舜,是人;我,也是人;舜是天下的楷模,而且足以传给后代;我呢,仍然不免是个普通人!这个是值得忧虑的事情。忧虑了又怎么办呢?想法像舜那样就是了。至于君子别的痛苦,那就没有了。不是仁爱的事情不干,不合礼的事情不做。如果有一时偶发的事情带来的痛苦,君子也不以为痛苦了。”
解读
本章孟子首先肯定了君子之所以为君子,关键在其存心必以仁、礼。这二者是分说,其实统而贯之。“仁,人心也。”(《告子章句上》第十一章)仁心的发用,成为仁、义、礼、智。他说:“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告子章句上》第六章)每个人都有“四心”,但能够始终保留的太少了,特别是仁、礼之心。而君子之所以为君子,就是能够保有自己固有的仁、礼之心,具体说,就是君子能爱人敬人。君子的爱人敬人,自然引起人们的回报,因为仁、礼之心是人人固有的。所以孟子说:“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君子爱人敬人,在生活中就是对己严,对人宽。别人对自己蛮横不讲理,不是去和人理论,而是反躬自问(这是敬人的表现)。经过深入的检查自己,确认自己并不是不仁、不礼、不忠,只是由于对方的蛮横不讲礼时,君子并不责难对方,采取宽容态度。君子在人生观、道德修养上,对自己有更高的要求,日常生活琐事并不放在心上。如君子经常想:“舜,人也;我,亦人也;舜为法于天下,可传于后世,我由未免为乡人也!”这就是“君子有终身之忧,无一朝之患”。
孟子在说君子,也是在说自己。没有自己的体验,不会说得这样细致、深刻。
原文禹、稷当平世,三过其门而不入,孔子贤之。颜子当乱世,居于陋巷,一箪食,一瓢饮,人不堪其忧,颜子不改其乐,孔子贤之。孟子曰:“禹、稷、颜回同道。禹思天下有溺者,由己溺之也;稷思天下有饥者,由己饥之也;是以如是其急也。禹、稷、颜子易地则皆然。今有同室之人斗者,救之,虽被发缨冠而救之,可也。乡邻有斗者,被发缨冠而往救之,则惑也,虽闭户可也。”
译文
禹、稷处在政治清明的时代,三次经过自己的家门都不进去,孔子称赞他们。颜子处在乱世,住在简陋的巷子里,一竹筐饭,一瓢水,一般人忍受不了这种困苦忧愁,而颜回却不改他的快乐,孔子也称赞他。孟子说:“禹、稷、颜回是同样的存心。禹一想到天下有受淹的人,就像自己使他们遭淹一样;稷一想到天下有挨饿的人,就像自己使他们挨饿一样:所以他们拯救百姓才这样地急迫。如果禹、稷和颜子互相交换地位,也都会那么做。假定有同屋的人互相斗殴,我去救他们,即使披着头发顶着帽子,连帽带都不能结去救也都可以。如果本地方的乡亲在斗殴,也披着头发不结好帽带子去救,那就不合适了。在这种情况下,即使把门关着都是可以的。”
解读
禹、稷和颜回所处的环境不同,所以他们表达内心之仁的方式也不同。方式虽然不同,但他们内心那一点道德和情怀却是毫无二致的。所以,孔子对他们都予以称赞。
至于禹、稷和颜回的表现所以会有如此巨大差异,孟子也作了清楚的分析。他举了一个劝架的例子为喻:同屋的人互相斗殴,你就是“被发缨冠”去拉架,也是恰当的。但是,如果乡亲有人打架,你也这么着急赶去拉架,就可笑了。因为那是发生在你鞭长莫及的地方,等你赶到,架早打完了。如果这架该劝,也是当地人的责任,因此你就是关上门不出去,也没有什么不恰当。如果这也要受到责难,那一个人的精神将始终处于紧张状态,谁也受不了。
禹、稷的地位,就好像同室有斗者的那个人,责任在身,当然应该奋力以赴。至于颜回,是处在无责任在身的地位,所以应当以自修其身为要务。“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这就是儒家教人的权衡之道。只有这样,人生才得以从从容容,并易获得最大的爱人之功。
原文
公都子曰:“匡章,通国皆称不孝焉,夫子与之遊,又从而礼貌之,敢问何也?”
孟子曰:“世俗所谓不孝者五:惰其四支,不顾父母之养,一不孝也;博奕好饮酒,不顾父母之养,二不孝也;好货财,私妻子,不顾父母之养,三不孝也;从耳目之欲,以为父母戮,四不孝也;好勇斗很,以危父母,五不孝也。章子有一于是乎?夫章子,子父责善而不相遇也。责善,朋友之道也;父子责善,贼恩之大者。夫章子,岂不欲有夫妻子母之属哉?为得罪于父,不得近,出妻屏子,终身不养焉。其设心以为不若是,是则罪之大者,是则章子已矣。”
译文
公都子说:“匡章这个人,全国都说他不孝敬父母,而您还同他交往,而且相当敬重他,请问这是为什么?”
孟子说:“世俗所说的不孝有五点:四肢懒惰,不管父母的奉养,一不孝;好下棋饮酒,不管父母的奉养,二不孝;喜欢钱财,偏爱妻室儿女,不管父母的奉养,三不孝;放纵耳目的欲望,给父母丢脸,四不孝;逞自己的勇敢好斗殴,使父母担惊害怕,五不孝。章子在这五项之中犯了哪一项呢?章子不过是父子之间以善相责而把关系弄僵了罢了。以善相责,是朋友相处之道;父子之间以善相责,是最伤害感情的事。章子难道不想有夫妻母子的团聚吗?就因为得罪了父亲,不能和他亲近,因此把自己的妻室也赶出去,把自己的儿子也赶到远方,终身不要他们侍奉。他是这么想:如果不这么做,那罪过就更大了。这就是章子。”
解读
对一个全国都说他不孝敬父母的人,孟子却不顾众议,仍然与他交往,而且还很敬重他。公都子对此不能理解,就来问老师。那么,孟子是怎么解释的呢?
原来孟子早经过深思熟虑。他首先举出社会上认为不孝的五项标准来检查匡章的行为,证明匡章没有犯其中的任何一项。然后,孟子解释为什么人们都认为匡章不孝。原来,匡章的确犯了一个错误,那就是错将对待朋友的规谏之道用在了父亲身上。父亲杀死了母亲,这的确是太过火,但他规劝父亲没有注意方式方法,以致伤了父子的感情。但这虽然是一项过失,却不能说是不孝。最后,孟子更举出匡章的悔过之诚来证明其人的善良,认为和这样的人交往并无不妥。谁能不犯错误?只要知过能改,就是真诚的君子。世俗之见,即使人数再多,也不可轻信。应该实事求是,作出自己的判断。
关于匡章,在《滕文公章句下》第十章有介绍。
原文
曾子居武城,有越寇。或曰:“寇至,盍去诸?”曰:“無寓人于我室,毁伤其薪木。”寇退,则曰:“修我墙屋,我将反。”寇退,曾子反。左右曰:“待先生如此其忠且敬也,寇至,则先去以为民望;寇退,则反,殆于不可。”沈犹行曰:“是非汝所知也。昔沈犹有负刍之祸,从先生者七十人,未有与焉。”
子思居于卫,有齐寇。或曰:“寇至,盍去诸?”子思曰:“如伋去,君谁与守?”
孟子曰:“曾子、子思同道。曾子,师也,父兄也;子思,臣也,微也。曾子、子思易地则皆然。”
译文
曾子住在武城,有越国军队来侵犯。有人说:“敌寇来了,何不离开这里呢?”曾子说:“我走之后,不要让别人住在我这屋,破坏那些树木。”敌人退了,曾子说:“把我的屋子修缮一下吧,我要回去。”敌人撤退之后,曾了回来了,左右跟随的人说:“武城的邑宰对您是这样的忠诚恭敬,敌人来了,就早早走开,给百姓做了个坏榜样;敌人退了,马上又回来,恐怕说不过去吧!”沈犹行说:“这个不是你们所知道的。从前,先生住在我那里,有个名叫负刍的人作乱,先生和跟随的七十个弟子也都早早走开了,躲开了那场祸乱。”
子思住在卫国,齐国军队来侵犯,有人说:“敌寇来了,何不离开这里呢?”子思说:“假若我也走开了,国君同谁来守城呢?”
孟子说:“曾子、子思是同样的存心。曾子当时是老师,是父兄长辈;子思是臣子,地位微贱。如果曾子、子思互相交换地位,也都会那么做。”
解读
曾子曾住在武城,武城的官员对他很恭敬,可是当武城有难,曾子却事先避开了,等到敌人撤退才回来。他又曾住在沈犹行家里,然而当沈家有难,他同样和弟子们都走开了。至于子思,却不是这样。他在卫国做官时,齐国攻打卫国,有人劝他离开,他却拒绝了,要留下与卫君共同守城。师徒二人的做法正好相反。
不过,孟子却认为他们都对:这是因为他们所处的地位不同,他们都根据自己的地位,采取了正确的做法。曾子对于武城邑宰就是长辈,对沈犹行就是老师。从礼上说,应该晚辈保护长辈,弟子保护老师。如果老师、长辈不走,一旦遇难,将陷晚辈、弟子于不义,所以曾子应该先期避开,这样可以大大减轻晚辈和弟子的精神负担。今天一旦有危难,我们不也是先把老人护送到安全地带吗?至于子思则不然,他的地位对卫君来说是臣子,所以他有责任留下来守城,如果因此而牺牲,也是分内的事。
原文
储子曰:“王使人夫子,果有以异于人乎?”孟子曰:“何以异于人哉!尧、舜与人同耳。”
译文
储子说:“齐王打发人来窥探您,想知道您真有跟别人不同的地方吗?”孟子说:“有什么和别人不同的地方呢!尧、舜也同一般人一样。”
解读
从本章内容看,孟子当时的名声已经很大。他往来于各国之间,跟随他的有几百人,有车几十辆。凭他的名声,所到之处,都受到很好的接待,国君都要听他的议论,馈赠他黄金。齐王派人窥探,想了解孟子为什么会受到人们的如此尊敬,与一般人有什么不同之处。当储子把这一信息透露给孟子时,孟子说自己甚至圣人尧、舜,也同一般人一样,并无不同之处。
孟子的话像是真的,实际上是在讽刺齐王的愚蠢。作为一个大国的国君,分不清好人坏人,分不清君子小人,想从一些表面的现象来了解一个人,这怎么能“知人”呢?不知人又怎么能选贤任能并治理好国家呢?
在本篇第二十八章,孟子已明确地告诉我们:“君子所以异于人者,以其存心也。君子以仁存心,以礼存心。”仁与礼是人生所固有的,但能始终存于心,却只有君子能做到。
在第二十八章里,孟子首先告诉我们,君子为了“以仁存心,以礼存心”是如何严格要求自己的,再以舜为例说:“舜之居深山之中,与木石居,与鹿豕游,其所以异于深山之野人者几希;及其闻一善言,见一善行,若决江河,沛然莫之能御也。”(《尽心章句上》第十六章)——舜就是这样成为舜的。
原文
齐人有一妻一妾而处室者。其良人出,则必餍酒肉而后反。其妻问所与饮食者,则尽富贵也。其妻告其妾曰:“良人出,则必餍酒肉而后反,问其与饮食者,尽富贵也,而未尝有显者来,吾将良人之所之也。”
蚤起,施从良人之所之,遍国中无与立谈者。卒之东郭墙间之祭者,乞其余;不足,又顾而之他——此其为餍足之道也。
其妻归,告其妾,曰:“良人者,所仰望而终身也,今若此!”与其妾讪其良人,而相泣于中庭。而良人未之知也,施施从外来,骄其妻妾。
由君子观之,则人之所以求富贵利达者,其妻妾不羞也,而不相泣者,几希矣。
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