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说:“人有禀受于天的自然的可贵品质,有人定的可贵的爵位。仁义忠信,不倦地好善,这就是人禀受于天的自然的可贵品质;公卿大夫,这就是人定的爵位。古代的人修养自己的禀受于天的自然的可贵品质,于是人定的爵位也就随着来了。现在的人修养自己的禀受于天的自然的可贵品质,来追求人定的爵位;已经得到人定的爵位,就放弃了自己的禀受于天的自然的可贵品质,那就太糊涂了。最后,连人定的爵位也会丢掉的。”
解读
人有天爵,有人爵。天爵是内在的天赋予的可贵品质,如仁义忠信,是有永恒不变的价值的;人爵是外在的,是随时可变的,其价值是人所赋予的。
古人修德好善,是纯粹出乎天性,他们并不希望借着修德以得到高位,但往往自然就得到高位了。当然这是理想的说法,所谓“大德必得其位”。可是,在现实世界,有德者未必有位,有住者未必有德,德与位未必是一致的,但“德”不会因此受到丝毫损伤。“修其天爵以要人爵”,这样的修德是有功利目的的,完全没有道德的价值,因为其出发点错了;而一旦“人爵”到手,就不再修德了,更是错上加错,最后必会连“人爵”也保不住,为人所唾弃。
原文
孟子曰:“欲贵者,人之同心也。人人有贵于己者,弗思耳。人之所贵者,非良贵也。赵孟之所贵,赵孟能贱之。《诗》云:‘既醉以酒,既饱以德。’言饱乎仁义也,所以不愿人之膏粱之味也。令闻广誉施于身,所以不愿人之文绣也。”
译文
孟子说:“希望尊贵,是人们的共同心愿。但每个人自己都有可尊贵的东西,只是不去想罢了。人们所尊贵的,并不是天生的本有的尊贵。赵孟使他尊贵的,赵孟同样可以使他下贱。《诗经》说:‘酒已经醉了,德已经跑了。’这是说,仁义之德很富足了,也就不羡慕别人的肥肉细米了。自己已经有了到处皆知的好名声,也就不羡慕别人的绣花衣裳了。”
解读
“贵于己者”,从全文看,是指“仁义”,这是人所本有的尊贵的东西,也是最尊贵的东西。“人之所贵”,即利禄爵位,是别人加给我的,并不是先天的本有的尊贵,它没有永恒不变的价值;而且,人既然可以给我,也可以收回去。所以,利禄爵位的得与失,都是偶然的。人若行仁义,就会自觉自己有无比的价值,而有其人格的尊严,就会有大勇,虽面对权贵,也不会感到自己有任何不足。最后,孟子引用《诗经·大雅·既醉》以说明这个道理。
本章的“贵于己者”,就是前一章的“天爵”;“人之所贵”,就是前一章的“人爵”。
原文
孟子曰:“仁之胜不仁也,犹水胜火。今之为仁者,犹以一杯水救一车薪之火也,不熄,则谓之水不胜火。此又与于不仁之甚者也,亦终必亡而已矣。”
译文
孟子说:“仁的胜过不仁,正像水可以扑灭火一样。如今行仁的人,就像仅用一杯水去救一车柴火燃起的大火,火焰扑不灭,兢说水不能扑灭火。这就更帮助了那些不仁的人,其结果,连他们已行的这点仁都会消失的。”
解读
这一章是强调培养良心要下大工夫,必须在量上积累足够的力量才行,不然不可能战胜不仁,不可能战胜私利私欲。本来,在本质上仁是足以战胜不仁的。本心(良心)当然是生命之主,这就像水在本质上必能消灭火一样。但在良心的培养上功夫下得不够,就不能战胜不仁,还是私利私欲支配着自己的生命,这样,你对“仁”就会产生怀疑,以后连行仁的勇气都没有了。所以,我们培养良心,要树立“仁必胜不仁”的坚定信念,不问成效地付出持续的努力,以静待其水到渠成,千万不要一时未见成效,就心生怀疑,轻率否定,结果陷入自暴自弃,那可就无药可救了。
原文
孟子曰:“五谷者,种之美者也。苟为不熟,不如荑稗。夫仁,亦在乎熟之而已矣。”
译文
孟子说:“五谷是庄稼中的好品种,如果不成熟,还不如梯米和稗子。仁,也在于使它成熟罢了。”
解读
《论语》中在仁的修养上,孔子评论颜回和其他弟子的区别时说:“回也,其心三月不违仁,其余则日月至焉而已矣。”(《雍也》第七章)由此可以看出,颜回在仁的修养上,大大超出孔子的其他弟子。因此,可以说颜回接近于成熟,能长期心明如镜,而其他弟子虽能恢复心明如镜,但难以持续较长时间,心灵还是难以摆脱私欲的束缚,谈不上成熟。
本章孟子以五谷与梯稗对比为喻,说明仁的修养必须成熟。“义精仁熟”一直是儒家生命修养的理想所在。孟子所以说这一番话,大概是慨叹时人不能坚持进德修业吧?
原文
孟子曰:“羿之教人射,必志于彀;学者亦必志于彀。大匠诲人,必以规矩;学者亦必以规矩。”
译文
孟子说:“羿教人射箭,一定教他能把弓拉满为止;学习的人,也一定要求自己努力拉满弓。手艺高超的木匠教人学木工,一定按规矩;学习的人也一定要循规守矩。”
解读
羿教人射箭,一定以箭道的最高境界——彀,期望和勉励学生。手艺高超的木匠教人学木工,也一定期望和勉励学生作品(如宫室、寺庙、家具等)要能达到最完美的标准(合乎规矩)。同样,我们学习圣贤之道,也一定要以“圣贤”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同时要循规守矩,谨遵圣贤教导。这样,才有可能达到从心所欲而不逾矩的极致地步。
活学活用
善于选择:鱼与熊掌不可兼得
孔子的杀身成仁,孟子的舍生取义,激励了历代志士仁人为实现伟大理想,为维护国家、民族利益而奋不顾身,组成了我们民族正气歌的一个强音。
郭泰
东汉时的大学问家郭泰,字林宗,太原郡介休人。他家世贫贱,早年丧父,与母亲相依为命,惨淡度日。长大成人后,母亲为他在官府中谋个差事,聊以改变往日的窘迫处境。但郭泰对于学问和仕途都一样地喜爱,希望能同时得到发展。思考再三,他对母亲说:“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大丈夫必须有取有舍,我怎么能一生都干这点小事呢?”
于是郭泰便辞官远走成皋,拜当时享有美誉的饱学之士屈伯彦为师。在屈伯彦教诲下,郭泰刻苦努力,三年之后博通“三坟五典”等古代典籍。
那一年,郭泰初涉京师洛阳,经陈留名士符融的介绍,前往拜访河南尹李膺。李膺是当时声望很高的士人领袖,接见郭泰后非常欣赏郭泰的人品才学,待以师友之札,他感慨万分地说:“读书人我见多了,可是没有看到过像郭林宗这样渊博的。”以李膺当时的影响和身份,竟然如此青睐郭泰,京中众儒对他当然更是刮目相看,郭泰顿时成了震惊京都的知名人物。
后来,郭泰离开洛阳返回太原时,赶来为他送行的车辆竟达千乘之多。
智慧金言“鱼与熊掌”的确是我们的生命历程中经常遇到的两难选择。孟子认为,人原有仁义的“本心”,但却常因贪欲的危害,而使人丧失了这种宝贵的“本心”。意思是,希望世人不为贪欲所惑,注意培养、光大人的仁义“本心”,以免堕入禽兽的深渊。
保持低调:人生久长之道
孟子说:“对于不应该停止的却停止了,那就没有什么不可以停止。对于应该厚待的却薄待了,那就没有什么不可以薄待。前进太猛的人,后退也会快。”
“于不可已而已。于所厚者薄,无所不薄也。其进锐者,其退速。”孟子的意思是说,对于不应该停止的却停止了,那就没有什么不可以停止。对于应该厚待的却薄待了,那就没有什么不可以薄待。前进太猛的人,后退也会快。
孟子在这里一共说了三种情况,也就是“于不可已而已无所不已”、“于所厚者薄也”和“其进锐者其退速”。不过,前两种情况性质是一样的,用孔子的术语来说,都是“不及”的问题,做得不够,因为不该停止的却停止了,不该薄待的却薄待了。没有前进,没有厚待,都是做得不够,所以是“不及”。后一种则是说的“太过”的问题,前进太猛,做得过了头,其结果是退起来也会快得很,结果还是达不到目的。这就应了孔子的话:“欲速则不达。”或者叫做“过犹不及。”可见,孟子在这里依然是师承孔子的意思,分别说到“不及”与“过”的弊病。
在我们一般的眼光看来,“不及”是消极,“过”是积极。消极的弊病不言而喻,可积极的弊病在哪里呢?
东周时候的杨修才华出众,深受曹操欣赏,委任他为主簿。但杨修为人恃才放旷,数犯曹操之忌。
曹操曾命人营造了一座新花园。造好之后曹操前往观看。看过之后不加评论,只取笔在大门上书写一“活”字而去,人们都不解曹操之意。杨修看了之后说:“‘门’内添个‘活’字,乃阔也,丞相嫌园子的门太大了。”于是,工人们另筑新门,待改造停当,又请曹操观看。曹操看后大喜,问道:“是谁知道我的意思改了园门?”“是杨修。”左右答道。曹操虽口中称赞杨修,但心中却十分忌恨。
又有一日,塞北有人送酥果一盒给曹操。曹操写“一合酥”三字于盒上,放在案头。杨修见了,竟取匙与众人分食之。曹操惊问其故,杨修答道:“盒上明明写着‘一人一口酥’,岂敢有违丞相之命?”曹操虽然高兴地笑了,但心中却十分恼怒。
曹操
后来曹操屯兵汉中与蜀军对峙,日久不决。想进军攻打,又被蜀将马超阻碍不得前进一步,便想收兵回洛阳。曹操见碗中有鸡肋,不禁有感于怀,自言自语道:“鸡肋!”杨修听到了,便令随行军士,各自收拾行装,准备回归。有人把这个情况告知大将夏侯淳,夏侯淳大惊,忙请杨修至帐中,问道:“先生为何收拾行装?”杨修答道:“丞相喝鸡汤而口中喊鸡肋,可知不久就要退兵了。鸡肋,弃之不甘,食之无味;现在我军进攻不能取胜,退兵又恐人耻笑,可是在这里驻扎又无益处,不如早日搬师。我想不久丞相必定下令收兵,所以我先收拾行李,也免得临时打点不及。”夏侯淳说:“先生真是深知丞相的肺腑啊!”于是,也命部属收拾行装。
当天夜里,曹操心神不定、不能入睡,便在营寨内巡视。看到夏侯淳营中的将士都在收拾行装,大为吃惊。他急忙召见夏侯淳,夏侯淳言道:“主簿杨修已知丞相有撤退的想法,故尔命军士们早做准备。”
曹操又召见杨修,杨修便讲了自己对鸡肋这句话的理解。曹操大怒说:“你怎敢造谣惑众,乱我军心?”然后喝令刀斧手将杨修推出斩首。
杨修就这样掉了脑袋。杨修丧命的原因就在于他只顾显露自己的才华,却没有顾及别人的脸面和尊严,结果招致杀身之祸。过于积极就容易过于展露自己,它的弊病就是引起别人的过度注意,因而容易反遭祸端。
从主观方面来说,“进锐者,用心太过,其气易衰,故退速。”这句话的意思,就像是马拉松长跑,你一开始就以百米赛的速度冲刺,其结果必然是很快败下阵来。
从客观方面来说例证也有不少。《后汉书·李固传》说:“先帝宠遇阎氏,位号大疾,故其受祸,曾不旋时。”阎氏受皇帝宠爱,升官太快,成了“火箭式”的干部,因此遭人嫉恨,迅速遭祸。俗话说,枪打出头鸟。官场险恶,尤其如此。
唐朝名将郭子仪封爵为汾阳王,他的王府在首都长安的亲仁里。自汾阳王府落成后,每天都是府门大开,任凭人们出出进进,府中人从不干涉。
有一天,郭子仪帐下的一名将官因外调去某地任职,前来王府辞行。他知道郭子仪王府中百无禁忌,就一直走进了内宅。他看见郭子仪的夫人和他的爱女两人正在梳洗打扮,郭子仪在一旁侍奉她们,她们一会儿要王爷拿手巾,一会儿要他去端洗脸水,使唤他就好像使唤奴仆一样。这位将官回去后,不免把这情景讲给他的家人听,于是一传十,十传百,没几天,整个京城的闲人都把这件事当作一个笑话在谈论着。
郭子仪听了到没有什么,他的几个儿子听了都觉得大丢面子。他们相约一齐来找父亲,要他下令,像别的王府一样,关起大门,不让闲杂的人等出入。
郭子仪听了哈哈大笑,不愿接受。几个儿子哭着跪下来求他。一个儿子说:“父亲您功业显赫,普天下人的都尊敬您,可是您自己却不尊敬自己,不管什么人,您都让他们随意进入内宅。孩儿以为,即使商朝的贤相伊尹、汉朝的大将军霍光也无法做到您这样。”
郭子仪笑着叫儿子起来,语重心长地说:“我敞开府门,任人进出,不是为了追求浮名虚誉,而是为了自保,为了保全我们的身家性命。”
儿子一个个惊讶万分,忙问这其中道理何在?
郭子仪叹了口气,说:“你们光看到郭家显赫的声势,没看到这声势丧失的危险。我爵封汾阳王,往前走,再没有更大的富贵可求了。月盈而蚀,盛极而衰,这是必然的道理,所以,人们常说要急流勇退。可是,朝廷尚要用我,怎肯让我归隐;再说,即使归隐,也找不到一块能容纳郭府一千余口的隐居地呀。可以说,我现在是进不得也退不得。”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我们紧闭大门,不与外面来往,只要有一个人与我家结下怨仇,诬陷我们对朝廷怀有二心,必然就会有专门落井下石、妒害贤能的小人从中挑拨,制造冤案,那么我们郭家的九族老小都要死无葬身之地了。到那时,我们是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谁也救不了我们。现在,我们郭府的四门敞开着,府中没有任何隐密,即使有人想要进我的谗言,也找不到借口!”
儿子听了郭子仪的话,恍然大悟,无不佩服父亲的先见之明。
郭子仪的为人方法颇符合中庸之道,这种明哲保身的低调处世方式,让郭子仪在那个不平静的时代里既为国尽了力,又坐享了八十多岁的高龄,实属不易。
古人道:“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堆出于岸,流必湍之;行高于人,众必非之。”常言又道:人怕出名猪怕壮。猪养壮了,必定是一刀的结局;人出名了,必会招人侧目、忌妒,加于迫害。
智慧金言善于处世的人应懂得在某些问题上瞻前顾后,适可而止,有所节制,保持低调,懂得适度的可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