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读《孟子》学生活
2718500000050

第50章 尽心章句上(5)

天下有道,政治清明,道与现实生活不隔。就个人说,道也表现在我的生命活动中,道与身相即不离。这时一切都是道,但又很平常,好像是自然如此。

天下无道,道不在世间,就个人说,道也离开了你,统治者不允许你与道相即不离。这时,志士仁人,宁愿牺牲一己之身,以便为道作见证,表明自己的牺牲是为了道。

最卑劣的是以道殉人,即以道做工具、曲学阿世、没有骨气的人,这种人屈服于现实而放弃原则。

我们希望的是以道殉身,否则宁愿以身殉道,也绝不以道殉人。

原文

公都子曰:“滕更之在门也,若在所礼,而不答,何也?”

孟子曰:“挟贵而问,挟贤而问,挟长而问,挟有勋劳而问,挟故而问,皆所不答也。滕更有二焉。”

译文

公都子说:“滕更在您门下的时候,似乎应该以礼相待,而他提问题您却不回答他,是为什么呢?”

孟子说:“倚仗着自己的地位高贵来问,倚仗着自己贤能来问,倚仗着自己年长来问,倚仗着自己有功劳来问,倚仗着老交情来问,都是我所不回答的。在这五条里滕更占了两条。”

解读

倚仗着孟子指出的五条来问的人,首先是目中没有老师,他们不会从心里尊重老师;其次他们不是真心来求学问道,而是怀着功利目的。对那些人提出的问题不予回答,也许是对他们的一次很好的教育,使他们能有所省悟。孔子对求教的孺悲就采用了这种办法(见《论语·阳货)第二十章)。滕更占了五条中的哪两条呢?大概是前两条吧?

原文

孟子曰:“于不可已而已者,无所不已。于所厚者薄,无所不薄也。其进锐者,其退速。”

译文

孟子说:“对于不可以停止的工作却停止了,那就没有什么不可以停止的事了。对于必须要厚待的人却薄待了,那就没有什么不可以薄待的人了。前进太猛的人,他的后退也会很快。”

解读

“于不可已而已者,无所不已;于所厚者薄,无所不薄。”例如孝敬父母,厚待父母,是人伦中的头等大事,如果做不到位,其他任何事情他也绝不会尽心竭力。前进太猛的人,其气势容易衰竭,所以后退也会很快。

前两种情况是做得不够,后一种情况是做得过火,虽然一个是不够,一个是过火,但最后都是失败等着他们。这是理所当然,无可怀疑的。

原文

孟子曰:“君子之于物也,爱之而弗仁。于民也,仁之而弗亲。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

译文

孟子说:“君子对于万物,爱惜它,却不用仁德对待它(像对人那样);对于百姓,用仁德对待他,却不亲爱他(像对待亲人那样)。君子深爱亲人,因而仁爱百姓;仁爱百姓,因而爱惜万物。”

解读

父子兄弟的亲情,是所谓天伦,是天生一体而不可分离,所以孝悌是行仁的根本。其他人际关系,包括君臣、朋友、同学、同僚、同乡以及一国同胞,不是天生一体,而是后天结成的关系,是有条件的,合则留,不合则去,条件是可以解除的。

孟子以父子兄弟为亲,以其他人际关系为民,对亲当亲,这叫做“亲亲”,对民当仁,这叫做“仁民”。亲与民在人际关系上有远近之别,在对待态度上,有亲疏之分。虽一样的出于仁心之爱,但是亲亲之仁与仁民之仁是不一样的,所以说:“于民也,仁之而弗亲。”

再说,人生在世,不仅与人相处,也与物相接,仁者无不爱,故不仅爱人,也当爱物。只是爱人之仁与爱物之仁,根源则一,发用则深浅有别。所以说:“于物也,爱之而弗仁。”

儒家反对墨子的兼爱,主张爱根据亲、民、物的不同而有差等,即亲亲、仁民、爱物。这完全符合人的自然感情。

原文

孟子曰:“知者无不知也,当务之为急。仁者无不爱也,急亲贤之为务。尧、舜之知而不遍物,急先务也。尧、舜之仁不遍爱人,急亲贤也。不能三年之丧,而缌、小功之察;放饭流歠,而问无齿决:是之谓不知务。”

译文

孟子说:“智者没有不该知道的,但是急于当前应专心全力去做的事情。仁者没有不爱的,但是务必先爱亲人和贤者。尧、舜的智慧不能完全知道一切事物,因为他急于知道首要的任务。尧、舜的仁德不能普遍地爱一切人,因为他急于爱亲人和贤者。如果不实行三年的丧礼,却对缌麻三月、小功五月的丧礼仔细讲求;在尊长面前用餐,大口吃饭,大口喝汤(很没有礼貌),却讲求不要用牙齿咬断干肉:这就叫做不识大体。”

解读

人的存在是有限的,就是圣人如尧舜,实际上其智也不能一时无所不知,其仁也不能同时遍爱天下人。所以,遇事应知道什么是当务之急。要做的有许多事情,应先选当务之急去做。对人都应该爱,治国平天下,应当亲近天下人,但不可能一时全做到,当务之急在亲贤。

为人处事,有时不能面面俱到,十全十美。因此,我们会随时面对选择而难以割舍。这时,仅能依靠良知,决定什么是当务之急,不要捡了芝麻丢了西瓜。

活学活用

春风化雨:教育要滋润

春秋战国,私学大盛,诸子百家,无不开门授徒,以诸家自己之学说教育子弟。孟子的话,便是对诸子教育方式的总结。可以看出,这些不同的教育方式,包括德育、智育等各个方面,是根据学生们本身的不同情况,因材施教而总结出来的经验。

南北朝时,清河太守苏琼为官,两袖清风,而且很善于教化乡民。一次,郡中有一位告老还乡的尚书赵颖给他送来几个西瓜,并说这是自己园中产的。苏琼却之再三,也不能拒绝赵颖,苏琼只好勉强收下西瓜。苏琼把赵颖送出门外,回到房中马上叫家人将西瓜装入竹篮,悬于屋梁之上。

乡民们听说太守收下了赵颖的西瓜,便纷纷携带时鲜瓜果前来。苏琼遂叫家人从梁上摘下竹篮,拿给他们看。只见篮里西瓜原封未动,有的甚至已经腐烂。送礼者面面相觑,羞愧难当,悄悄离去。

当地有一个叫普明的人为了争财产,与自己的弟弟长年累月地打官司,而且还各自请来证人为自己证明。最后,他们的官司打到了苏琼那里。苏太守就把普明兄弟俩召请过来,并且劝他们说:“天下最难得到的就是兄弟啊!而容易得到的则是田地。假使得到了田地而失去了兄弟,你们的心会觉得怎样呢?”

苏太守说着,眼中流下了泪水。这像春风化雨般的一席话,使在场的所有人都深为感动,有些人甚至被太守的真诚感动得流下了眼泪。普明兄弟俩则互相叩头认错,彼此退让,再也不为争财产打官司了。

智慧金言

君子之教育方式有五:有像及时雨化育万物的,有成全弟子品德的,有培养弟子才能的,有回答弟子疑问的,有以学识风范感化他人使之成为私淑弟子的。

以情感人:对下属进行有效的感情投资

孟子说,对贤人供养而不喜爱,如同养猪;喜爱而不恭敬,如同养牲口。恭敬,就是礼物还没有进献时就准备好了。表面上恭敬而没有实际的诚意,君子不可被这样虚伪的情形所笼络。

感情作为联系人际关系不可缺少的纽带,存在于领导者与被领导者之间。这种感情是互相影响的。想让下属理解你、尊重你、信任你、支持你,首先你应懂得怎样理解、尊重、信任、关心、爱护和支持他们。有投入才会有产出,有耕耘才会有收获,不行东风,哪得春雨?所以,作为一名领导,一定要高度重视向自己的工作对象进行感情投资。

这种“投资”之所以必要,是因为人人都有这种需要。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认为:凡是人,都希望别人能尊敬重视自己,关心体贴自己,理解信任自己。这种需要,是属于心理上和精神上的,是比生理上或物质上的需要更高级的需要。这种需要如果得不到满足,他就不会有真正的动力和持久的积极性。物质只能给人以饱暖,精神才能给人以力量。

这种“投资”之所以必要,还在于感情这东西不是单向的,而是双向的,双方互相影响。民谚里这样的话比比皆是,如“投之以桃,报之以李”,“人敬我一尺,我敬人一丈”,“人心换人心”,等等。

在现实生活中,你要想得到别人的理解和尊重,首先就要学会理解和尊重别人;一个对别人冷漠无情、麻木不仁的人,他也很难得到别人的关心和体贴。一般人之间是如此,领导者与被领导者之间也不例外。有些领导者不懂得这一点,以为别人尊敬、关心、支持自己是天经地义的;而把自己对别人的关心和尊重看做是一种“恩赐”;而且就连这种“恩赐”式的关心也很少。他们整天板着面孔,一本正经,冷若冰霜,使人敬而远之;处理问题,只追求目的而不讲究艺术,不善于设身处地,将心比心。结果,领导者与群众的关系不仅不够和谐,有时候还搞得势同水火。在这种情况下,有的领导者不是严于律己,从自身找差距,而总是抱怨同事和下属不理解、不支持他。严格地说,这种给予群众的甚少、要求群众的甚多,只知道索取、不懂得奉献的人,是不配做领导的。

领导者向下属进行感情投资时,有几点是需要注意的:

第一,有“投资”就必然有收获。但这种收获不应当是别的,而只能是群众与领导者的心贴得更紧了,对工作更加支持和热爱了。

有这些就足够了,这就是进行“感情投资”的唯一目的。如果领导者要求人家感恩戴德,从私人利益方面报答,那就大错特错了。

第二,这种“投资”,必须是自觉的、一贯的、一视同仁的,而不应当是消极的、偶尔的,也不应该对张三一样,对李四又一样。对先进人物和骨干分子需要进行这种“投资”,对后进人物和犯错误的人更需要这种“投资”。

第三,对于“投资”后的反应,要有一个正确的认识。有时能够立竿见影,有时则需要较长的时期才能结出果实。因为人是各种各样的,对事物的反应方式也不尽相同,有的时候,你对他百般关心,他对你横眉竖目。但应当坚信,“人非草木,孰能无情”,“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只要工夫下到了,误解消除了,他总会破颜一笑的。

第四,这种“感情投资”不排除某些语言上的赞赏、慰藉和物质上的帮助,但它与吹捧、讨好、拍马、行贿、拉拢完全是两码事。

智慧金言

切不可把“感情投资”庸俗化,以“感情投资”之名,行歪门邪道之实。要把“感情投资”与坚持原则结合起来,就是说领导者对下属进行感情投资,一定要在原则的指导下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