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没有经卷的宗教:日本神道
27205900000016

第16章 神道中的祭祀(1)

一神道祭祀概观

岛国日本四面环海,气候温润,神为人提供了生活的基础,先人得到大自然的恩惠,便赞美自然,将自然敬为神祇。祭祀活动由此开始。

村落共同体是祭祀的母亲。丰收之后,人们胸怀虔诚纯洁的心,把神迎到村中广场,供上神馔,载歌载舞,以表示对神祇的酬答。久而久之,这种形式变成日本民族共同体的祭祀。在祭祀的发展过程中,形式出现过多样化,但在精神主流上保留着颇为惊人的相同。

祭祀的职能,首先表现在它是统括社会的源泉。它由小而大,由点到面,扩大了人的相互沟通,加强了人际的连带感。为了祭祀,需要成立相应的组织来主理事务,渐渐就形成了国家的雏型。如此一来,祭祀由一村、一乡到地方诸侯国,逐步升级,最后成为以天皇为祭司的国家祭祀,祭祀成为集团凝聚的中心。个人或集团间存在的矛盾,通过祭祀活动可以得到化解,从而促进部落间的团结。这也就是说,日本无论发生任何政治变革,只要能维持自古及今一脉相承的祭祀,日本民族便不会失去统一。

其次,神道认为,按时举行祭祀,能借助原始状态的再现,使个人、共同体以及社会的生命不断返回文化根源之中,体味民族的原始精神,以焕发生命的原生鲜活性与激情。

与祭祀意识同步的宗教世界观,主要是以神话形式传承下来。祭祀主要是沿着神话的发展轨迹,再现古老精神生活中的信仰风貌。奈良、平安时代建立了神祇制度后,伊势神宫等一些主干神社,努力保存下来一批神道中正统的大型传统祭祀。而植根于民俗风土的地方性的中小神社,也根据神道中各式各样的祭祀,形成了富于地方特色的小型传统祭祀。

在祭祀定形后的千余年历史沧桑中,出现了中世、近世那种神佛、神儒甚至神道与道教融合的时代,以至神道的祭祀形式和内容展示出复杂的状貌。尽管如此,祭祀的底层依然贯穿着始终不变的主体结构,这就是以伊势神宫和京都一带代表性大社固守的大型传统祭祀,与各地祭祀氏神的中小神社保存的地方性小型传统祭祀,二者之间存在交流与互补的关系,不言而喻,二者祭祀精神的主旨也有共同性。按照日本学者的观点,前者属于“古传祭祀”,后者属于“诸社祭祀”。(园田稔编:《神道》弘文堂)

在神道史上有关祭祀的完整记载,出现在律令国家成立之后。翻阅《大宝律令》(701)这部日本国家基本法典,不难发现这时国家已经正式制定了祭祀大纲。大纲中制定的神祇令,以日本的国风为本,并参照中国祠令的精神。神祇令共由20条内容构成,国家神祇官执掌的祭祀活动如下:

仲春(2月),祈年祭。季春(3月),镇花祭。孟夏(4月),神衣祭、大忌祭、三枝祭、风神祭。季夏(6月),月次祭、镇火祭、道飨祭。孟秋(7月),大忌祭、风神祭。季秋(9),神衣祭、神尝祭。仲冬(11),上卯相尝祭、寅日镇魂祭、下卯大尝祭。季冬(12),月次祭、镇火祭、道飨祭。

祈年祭是每年早春2月17日由朝廷负责举行的祈祷全国神祇以保佑一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祭祀活动。农业丰收决定政治的安定,所以它和6月、12月里举行的月次祭、11月举行的新尝祭,齐名并称“四个祭”,属事关宏旨的“国家大事。”应仁之乱(467~477)之后,“四个祭”被迫取消。明治二年(1869),祈年祭死而复活,在伊势神宫和皇宫里举行。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虽然神社同国家政治断绝了直接关系,但名异实同的祈年祭,仍然活跃在神宫和神社中。

镇花祭是奈良的大神神社和狭井神社(位于樱井市)的祭祀。大神神社主祭大物主神(一种说法认为,此神就是大国主命)。《神祇令义解》云:“春花飞散之时,疫神分散而行疠,为其镇遏,必有此祭,故曰镇花。“阴历3月,落花乱飞,疫神活跃,恶疫流行,所以出现了镇花祭,以祈禳瘟疫。镇花祭传说始于崇神天皇(第10代天皇)。当时瘟疫流行,久不止息,天皇便以野菜、樱花等作为神馔。祭祀大物主神。心诚则灵,世间当即安宁。由此,镇花祭就流传下来,尤以平安时代为盛。现在镇花祭的祭祀日期定在公历4月18日,举行镇花祭的神社有所增多。

神衣祭是伊势神宫的祭祀,即向天照大神供奉用绢和麻织成的“神衣”。神衣祭被伊势神宫继承至今。大忌祭是奈良的广濑神社和龙田大社的祭祀。每年4月、7月举行两次。《神祇令义解》载:“大忌祭,遗广濑龙田二祭也。欲令山谷溪流成甘水,浸润苗稼,得其全稔,故有此祭也。”可见,大忌祭的目的是祈祷山泉润田,灌溉出丰收。《日本书纪》称,天武天皇四年(675),出现了这一祭祀。龙田大社的风神祭,和大忌祭的举行时间相同,它的目的求神是勿刮恶风,保佑谷物丰收。三枝祭又称百合祭,是奈良率川神社的祭祀,用三枝美丽的百合花装饰酒桶供献神明而得名。也有说用淫羊藿或胡椒木的。其宗旨都在消灾除疫。三枝祭如今仍然是率川神社的传统祭祀。镇火祭是6月、12月最后一日的夜间,为防止火灾,卜部在宫城(皇宫)四角钻火祭祀神灵。这个祭祀传说起因于伊奘冉尊生火神轲遭土智神而丧命的典故。现在,青森县的岩木山神社、大阪市生国魂神社、岛根县大田市的物部神社等部分神社,还保留着镇火祭。道飨祭也是6月和12月最后一日,在京城(京都)四角的道路上供献神馔——牛、猪、鹿、熊四种动物皮,以这种祭祀来阻止瘟神的肆虐。《神祇令义解》云:“卜部等于京都四隅路上祭之,欲令外来鬼魅,不敢入京师,故预迎于道而飨遏也。”道飨祭作为宫廷神事,中世之后废止。但出于防御瘟神作祟在村口横拉“注连绳”等做法,现在依然保存在民间。据《日本书纪》记载,相尝祭最早出现于天武天皇五年(676)。11月里天皇向71位神献上新谷,并与之一起享受飨宴。相尝祭在性质上与伊势神宫的神尝祭祀和新尝祭具有共通性,后来逐渐衰微,只被几个神社保存下来。

镇魂祭是皇宫内的祭祀,宗旨是防止天皇、皇后与皇太子的灵魂游离身体。镇魂祭在新尝祭的前一天举行。神道思想认为,灵魂常有衰弱之时,必须适时地振奋灵魂。镇魂祭相当讲究,规模宏大,祭祀神产日神、高御产日神等九位神,伴有琴笛雅乐和神乐、倭舞,通过奉献神馔、神宫巫女的祈祷咒术等诸种神道仪式之后,天皇、皇后与皇太子的灵魂为之朝气蓬勃,充沛壮旺起来。镇魂祭一度废除,现在11月22日夜间于皇宫里的绫绮殿举行,完全遵照传统形式。民间神社有的举行镇魂祭活动,如奈良天理市的石上神宫等。

月次祭由最初每月祭祀改为每年6月、12月的11日举行。神官于当日清晨向祭祀于伊势神宫及各地方国的大社神中的304位神奉上“币帛”,奏祝词;当日夜,天皇举行“神今日”仪式,即天皇向诸神献神馔,并在晚上与诸神共餐。月次祭是为消除旱魑,求雨润禾,保国泰民安。后来,月次祭渐渐消失,只有伊势神宫的内宫与外宫尚一如既往,每年隆重举行。

显而易见,上述的“古传祭祀”是按照具体规定分别由特定的神宫或神社负责举行,目的不外乎祈祷谷物丰稔,国家安泰繁荣。后来,中世长期战乱,烽火四起,经济凋敝,财力匮乏,使不少祭祀一度曾被迫废除,但它的基本框架对后世却发生了相当的影响。

至于各地方神社举行的“诸社祭祀”,其显著特色代表了大多数庶民的信仰意识。“诸社祭祀”的覆盖面广,规模小巧,形式多样,除具有“古传祭祀”中祭祀神衹的色彩,还带有民俗风土的鲜活气息。

二践祚大尝祭

在“古传祭祀”中,最大规模的活动,自然要数天皇用“初穗”祭祀天照大神等诸神的“践祚大尝祭”,天皇只有即位时才举行大尝祭。大尝祭的正式开端,始于第40代天皇天武天皇。这是天皇即位时必不可少的重大祭祀仪式。有学者认为,这是表示天孙降临神话的再现。神话认为,天照大神最先得到稻种后,认为惟有水稻是芸芸苍生的生命,便在天孙琼琼杵尊降临时,将其作为“斋庭的稻穗”(即高天原神圣的稻穗)交给他。稻穗便由天孙带到了人间,所以日本国也有“瑞穗国”(意为“水灵灵的稻穗之国”)的美称。琼琼杵尊的日文读音,与表示稻穗丰实的成熟的形容词“niginigishi”相同,故而天孙还是稻穗的象征。

一般情况下,天皇即位时间如果在7月(阴历)以前,便在当年举行大尝祭;若在8月以后,则推迟到第二年11月举行。这是因为用于祭祀仪式的水稻生长期间决定的。大尝祭举行之前先要通过占卜,以决定谓之“悠纪”(圣域之意)、“主基”(次圣域之意)的斋国,在斋国里选定“斋国斋田”后,便着手精心培育专门用于祭祀仪式的水稻。收获季节到来之前的8月,天皇向斋田派遣稻实卜部和祢宜卜部等“拔穗使”,负责建造“御膳八神殿”。

9月,选定吉日,在东西两块斋田里举行拔穗仪式。任“拔穗使”的卜部率领有关人先到水边作“禊祓”仪式,然后去稻田抽穗。金灿灿沉甸甸的稻穗晒干后,首先送到斋院供献“御膳八神”。9月下旬,稻穗分别装入几十个筐笼内,恭恭敬敬送到京都北野斋场。斋场还要用这送来的稻谷为原料,由造酒童女负责酿造白酒、黑酒等供品,以供祭祀使用。11月卯日凌晨,稻穗运到大尝祭的祭场大尝宫。

大尝宫建在太极殿前,由回立殿、悠纪殿、主基殿、神膳屋等设施综合组成。悠纪殿、主基殿中分别设有“寝座”,即寝室,一应寝具完备。紧挨寝座的御座(天皇座席),面朝东南伊势神宫方向,天皇对面置放一个神座,那是天照大神的座席。

午后8点,天皇在回立殿斋戒沐浴后,换上祭服,带领皇太子、亲王大臣等进悠纪殿(设在东边的祭场)。午后10点,在鼓乐声中,天皇供上神膳,奏告文,然后与神“会面”共餐。据大江匡房著《江家次第》的记载,天皇摆供10个“叶盘”(用白栎叶做成的盘子),盘中分别盛装米饭等其它神馔,当神酒敬上之后,“天皇与天神一起用膳”。如此气氛,酿出了天皇受赐神膳的种种神秘感;也暗示天皇从踞坐对面神座上的皇祖天照大神那儿,毕恭毕敬地接受了由皇祖灵威泽被过的“斋庭稻穗”。

零点,悠纪殿里的“夕御馔”仪式完毕,天皇回到回立殿换装,入主基殿(设在西边的祭场),午前4点进“朝御馔”,重复与悠纪殿完全相同的形式与内容。大尝祭是一个彻夜的祭祀,午前8时,天皇来到丰乐院,神祇伯宣读“天神寿词”,忌部氏(太玉命的后代。太玉命与天儿屋根命一起陪同琼琼杵尊降临)向天皇献上皇位的象征物——神镜神剑。之后按不同时辰分别有辰、巳、午节会,设宴招待群臣。此时,表演传统歌舞田舞、久米舞、吉志舞、大和舞,演奏雅乐。这种祭祀活动再现了日本的古代文化,“大八洲”的“国魂”也因此灌注给新天皇,天皇从此便成为国魂的体现者。

神道把养育生命的稻米看作是附着稻魂的神,而稻魂中特别是从“悠纪”“主基两块神圣斋田中收获来的新穗,又是浸透了皇祖神灵的“斋庭初穗”。天皇吃了用“初穗”做的神膳,体中便充满了皇祖的灵威。神道信仰认为,人的生命由天地自然的性灵孕育出来,所以一切自然性灵都是神,尤其稻谷。稻谷是日光照射的结果,因而日神是稻米生命的根源,自然也就是日本人生命的源泉,这是日神灵威在稻谷上的充分体现。

大尝祭选定在阴历11月23日,此日相当于24节气里的冬至,选在此日午后10点(亥时)于悠纪殿举行“夕御馔”仪式,是因为一年之中这个时辰是太阳最衰微之时,天皇最容易承接太阳处于极度衰微之时的性灵,零点(子时)同太阳同时休憩,拂晓入主基殿举行“朝御馔”仪式,表示天皇彻底完成了与皇祖天照大神的性灵传承,同时充满生机。

大尝祭定型之后,仲恭天皇(第85代天皇)即位4个月便退位,未能举行大尝祭,因此历史上称其为“半帝”。之后直到第96代天皇后醍醐天皇,每代天皇即位都举行了大尝祭。

战国时代,“应仁之乱”爆发,京都化作烽烟弥漫的战场。自第104代天皇柏原天皇(也有学者认为自103代天皇后士御门天皇开始)以后的220年间,大尝祭中断。及于江户时代,大尝祭有所复活,但在幕府相当程度的制约下,各方面均已大大简化。

明治维新后,以“王政复古”和“祭政一致”为特色的的国家神道规定,大尝祭为国家的大型祭祀仪式,大尝宫也随着皇宫迁移,建在东京的皇居之内。明治四(1871)年,政府隆重举行了明治天皇大尝祭,发布了告谕“大尝会式”,着重强调大尝祭的现实意义:“天孙降临日向高千穗宫,始播其稻种,闻食新谷,是为大尝祭之起源。”大正和昭和两代天皇的即位,按皇室典范及登极令的规定,都在京都的旧皇宫举行。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新皇室典范》第4条规定:“天皇驾崩之后,皇嗣直接即位”。大尝祭虽然没有消亡,但由此不再作为“国事行为”来举行,变成了“皇室里的公开祭祀”。

三新尝祭和神尝祭

皇宫的“宫中三殿”(贤所、神殿、皇殿)西侧,有一座古朴的建筑,这就是举行新尝祭的场所——神嘉殿。新尝祭是表示感谢、庆贺秋季稻谷丰收的祭祀,天皇在祭祀中亲自把新稻奉献给诸神。

新尝祭的形式、内容与大尝祭基本相似,不同之处只是没有大尝祭中的风俗歌舞,用的也不是“由纪”和“主基”两块斋田的稻穗,而是由全国的神道忠实信徒们奉献的新稻。天皇在女官的配合下,把神膳盛在叶盘里,摆上青竹箸,奉读“御告文”,之后“天皇”同日神一同“进餐”。

在神的护佑下,一年辛苦劳作喜获丰收,稻穗上的神灵也养育了稻米食用者天皇的性灵。应当感谢神灵,新尝祭的风习流传全国,现在作为富有民俗意义的祭祀,衍变出“秋祭”、“霜月祭”、“待御日”等多种祭祀;祭祀内容和形式也都发生了变化,但基本趣旨无大差异。

新尝祭传到后花园天皇(第102代天皇)时中断,东山天皇(第113代天皇)时代又得到恢复。明治维新后,以制度形式把新尝祭规定在11月23日。自战后的1948年起,11月23日的新尝祭改为休假日,称“勤劳感谢日”,规定全国公务员公休一天。皇宫中仍然郑重保留着新尝祭的祭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