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没有经卷的宗教:日本神道
27205900000018

第18章 神道与艺术(1)

一神歌

日本的任何艺术,追溯其源,最终必会发现:它总是与神道有关。这里首先考察神道里的神歌。

神歌是颂扬神德或表达神意的古体歌谣,举行祭祀仪式时,歌手伴随神乐在神前吟唱神歌。神歌汲取了古代歌谣中的诸多要素,融合而成。神歌亦称神乐歌、歌乐等。

神歌在形式上大致有四种:第一,五、七、五、七、七共计31个音节(音节基本相当于日语中的一个字母)的日本短歌体;第二,七、五音节组为一句,四句蝉联的“今样”体(相对于宫廷歌谣“催马乐”的新歌谣);第三,七、五音节反复的长歌体;第四,八、六音节的杂体歌谣。在总体上看,最常见的神歌形式是第一种的短歌体。

神歌在吟唱上主要有两种形式。第一,分为前后两部分,由两个特定歌手对唱。在祭祀仪式中恭请神灵光临祭场时,歌手随着鼓点节奏吟唱。如前句这样唱:

秀山有神灵,

自在逍遥在何处?

深山清芬吐。

后句对唱道:

神在深山更深处,

灵宿花柏树。“(爱知县”花祭“)

这种神歌在吟唱上的规定比较刻板严格,必须按照固定模式配合默契。第二,前后两部皆由一人吟唱,它适用于伴舞而歌,而且曲目全由歌手根据情节气氛和自己的艺术造诣,从心所欲,自由选定,同一首神歌亦可多次反复吟唱。相比之下,伴神舞中而唱的神歌形式,远比祭祀仪式中的神歌要轻松随意得多。

神歌伴随祭祀形式和程序,渐次展开时,它的构成有一定具体要求。我们不妨观察一下如下场面,祭场被用“注连绳”(稻草绳)庄重地圈住,场内与其他空间截然分开,神官口念咒语或用水进行“禊祓”,举行净化祭场仪式,这时,神歌紧扣其题,颂扬祭场被神圣化后的一派新气象:

满怀欣喜情,

匆涉荡荡鸣泷川,

大社尽开颜。(“清净祭”)

汲来七泷八泷水,

今朝除却平日秽。(“花祭”)

继之,在劝请神明入祭场时,这样唱道:

伊势国呀高天原,

四面八方有诸神,

如云接踵来。(“花祭”)

神灵光临祭场之后,神歌伴随翩翩神舞(神乐)而唱。以“花祭”的场合为例,一场神舞分为三折,每折可伴唱40首。当歌颂凡人因神灵的庇荫喜获新生的欣悦时,则这样唱道:

偶来俗世间,

一介凡人体,

自今化作天神子。

祭祀完毕送神时,仍要抑扬吟唱内容与之相应的神歌。

神歌作者大多佚名,它常常引用《古事记》和《日本书记》里的歌谣以及《古今集》、《新古今集》、《金叶和歌集》中的古歌。神歌大约起源于平安时代后期的杂艺。杂艺的主要人员是舞妓、歌妓、巫女们,由她们传播开去,汇成神歌,其后由第77代天皇后白河天皇(1127~1192)精心搜聚整理,编成歌谣集《梁尘秘抄》。《梁尘秘抄》中收集的神歌主要可划为两类:短歌体的二句神歌和“今样”体的四句神歌。

二宫廷神乐

神乐是在乐器伴奏下于神前表演的歌舞,最初称“神游”。神乐形式的诞生,可上溯到天照大神隐藏“天岩户”内时,天钿女命在众神的扶助下,于岩窟外狂舞以引诱天照大神出洞的传说。从性质上看,神乐可分成宫廷神乐和民间神乐。

神乐古代的寓意是神降临凡世,舞人是神的附体,舞人的动作便代表无形的神灵有形的姿体。后来,神乐变成安慰、取悦神灵的一种艺术形式。

(附图18:伊势神宫的神乐殿)

宫廷神乐的母胎,是天皇即位时表演的清暑堂御神乐以及举行镇魂祭表演的古神乐。宫廷神乐演出场所在皇宫中的内侍所。内侍所是供奉三种神器之一的八咫镜、并由女官守护的神圣地方。

关于神乐的创始年代,有传说是一条天皇长保四年(1002)或宽弘二年(1005)。但是《三代实录》(901)中记载,清和天皇贞观元年(859)11月17日,“是夜,天皇御留丰乐殿后房,文武百官侍宿,……琴歌神宴,终夜欢乐。”“琴歌神宴”是内侍所御神乐的雏型,即宫廷神乐。由此看来,宫廷神乐创始于平安时代初期。

最初,宫廷神乐是隔年举行一次。后来定于每年12月和夏秋举行,称之为夏神乐、秋神乐。弘安四年(1281),为抗击来势凶猛的元朝远征军第二次侵入,日本全国动员,发起了史上闻名的“弘安之役”。交战开火之前,为祈祷战争胜利,宫廷曾破例演出了“临时神乐”。室町时代,为祈祷天皇病体康复,也演出了“临时神乐”。宫廷的临时神乐一般情况下连续上演三夜。神乐的主体内容是吟唱神歌。占卜选定吉日后,天皇便召集公卿王侯,聚首一堂,欣赏神乐。在雅乐寮的乐队伴奏下,宫廷神乐在内侍所通宵达旦表演。明治维新后,责成乐部的有关人员主管宫廷神乐的演出事宜。

现在,尽管宫廷神乐已大幅度简化,但每年12月中旬,在宫中的贤所庭院中仍然遵循古风,燃“庭燎”(篝火),演出宫廷神乐。天皇的身影一出现在坐席上,神乐就开始表演。在竹笛、古琴等乐器的伴奏下,神歌悠扬,古韵飘飘。神乐表演者手中拿着杨桐枝、神幡、木杖、细竹、弓、剑矛、瓢、葛藤等吉祥物,且歌且舞,以赞美神德。神乐表演结束,由“人长”(神乐队长)为代表,谦恭走上前,将手中的杨桐枝献给天皇。

三民间神乐

在宫廷神乐的影响下,出现了民间神乐。民间神乐在总体上包括4个流派:巫女神乐、伊势神乐、狮子神乐、出云神乐。

巫女神乐也叫巫了舞、御子舞、神子舞、巫女舞,它的出生同“天岩户”传说甚有关系。演出巫女神乐时,巫女根据表演需要,手里拿着铜铃、扇子、细竹、神幡或杨桐枝,舒袖曼舞。巫女神乐包括两种形式:第一,石清水八幡宫、住吉神社、伊势神宫、春日大社、山云大社的巫女神乐。这一种属于向神祈祷和奉纳神馔性的神乐,其中尤以春日大社的巫女神乐,(也称“八处女舞”)为著,被载于平安时代的和歌集《拾遗集》中。第二,秋田县保吕羽山的霜月神乐中的神子舞和岩手县宫古市的黑森神社的神子舞,以及岛根县隐岐神乐中的巫子神乐。这一种则意味着神明附体的巫女向人传达神的旨意。巫女神乐的伴奏乐器主要有竹笛、大鼓、古琴、打击乐器等,并按其内容需要,随时插入适当的神歌。

伊势神乐是伊势神宫始创的神乐,其神乐系统流传全国,至今不衰。伊势神乐早在《伊势神歌》(收于981年成立的《琴歌谱》和镰仓时代初期问世的《建久内宫年中行事》)中,已有记载。伊势神乐最初在霜月(阴历11月)演出,表示世间泰平,带有浓厚的祈祷和奉纳意味,其主要段落之一是“汤立”,即架设大锅煮热水,巫女用细竹叶沾饱热水,朝四方甩去,以祓除灾难。后来,伊势神乐便形成了霜月神乐或“汤立”神乐。伊势神乐主要分布在秋田、爱知、长野县以及关东地区。

狮子神乐别名狮子舞,是神道中一种勇壮的艺术。神乐中的面具是木雕雄狮头,个别情况下,也有采用虎和鹿的面具。在古代日本人眼中,狮子是威力无比的圣兽,是驱除邪凶招来福祥的信仰对象。

通常看法,狮子神乐分为“渡来派”和“固有派”。前者是双狮舞。后者是独狮舞。双狮舞于6至7世纪由中国传到日本,天平胜宝四年(752),奈良东大寺大佛开眼时,便供奉双狮头,其形状与现在的狮子神乐面具极其神似。7世纪中叶,唐乐系的舞乐传入日本,狮子舞便当作祈祷神灵用的一个重要演出节目。现大大阪四天王寺的圣灵会舞乐中,仍可窥见狮子舞的原型。平安时代,狮子舞被神乐吸收,狮子神乐由此而生。

狮子神乐的神道意义是,狮子是神灵化身,狮子激愤,怒目圆瞪,旨在祓除恶魔,息祸安世。现在,狮子神乐在日本海一侧,一直十分流行。

出云神乐发源于出云地方的岛根县八束郡鹿岛町佐太神社的祭祀。出云神乐演出时,扮演者手里拿的是杨桐、神幡、木杖、细竹等吉祥物。古时佐太神社每年更新神座,此时便举行惯例祭祀“七座神事”,出云神乐最初是以“佐陀神能”的名称,应运诞生。其素材取自神话和神社的缘起,如日本武尊东征、天照大神藏入“天岩户”等神话故事。

出云神乐富于日本民族戏剧艺术“能乐”(在竹笛和鼓的伴奏下,戴着面具演唱的一种艺术形式)的风格。它的形式与内容影响较广泛,与伊势神乐齐名,流传到全国各地。尤其是在中国地方(包括鸟取、岛根、冈山、广岛、山口五县)的备中(冈山县西部)派生的备中神乐,无论演技还是构想,都极为新颖。

四备中神乐

备中神乐流传于冈山市、新见市以及川上郡成羽町、备中町、小田郡美星町、矢挂町、后月郡芳井町一带村镇。11月中旬水稻收获后的农闲期,神乐彻夜演出。文化文政期间(1804~1830),备中神乐经过国学学者西林国桥(1764~1822)的整理,作为奉纳神乐,更加受到人们的喜爱。

备中神乐虽属出云系统的神乐,却又有自己的创新之处,生动地将古今文化融为一体,具有鲜明的地方文化特色。备中神乐具有荒神神乐性质,所谓“荒神”即保佑同族或部落的、神通广大祖灵神。备中地方的人们认为,自己是荒神的分身,生命之根植于荒神之中。

由于备中神乐的市场在平民百姓之间,舞台大多采取大众化因陋就简的形式,一般情况下,经过商定,选择在某一农家(有时在乡村小神社的神乐舞台),腾出部分房间作神乐场,周围拉上“注连绳”,绳内空间便是神殿与舞台,观众在绳外欣赏神殿上的神乐表演。一场大约能容纳观众150人左右。神乐演出用的道具,大致包括忘扇子、璎珞(脖颈上的饰物)、黑漆帽子、剪纸、各种角色的木雕假面和服装等。乐器主要有大鼓、横笛、铜钹。

备中神乐的内容丰富多彩。有《天岩户开》、《大国主命出让国土》、《素盏呜尊斩巨蟒》、《吉备津彦命大战温罗》等节目。但其中最精湛的节目要数《素盏呜尊斩巨蟒》。被从高天原驱逐到凡世的素盏呜尊,是一个彪悍粗莽的凶神,假面设计得怒目竖眉炸髯裂嘴,性格酷似《三国演义》里的猛张飞,令人望而生畏。在阵阵的神歌吟唱声中,前赴“根国”的素盏呜尊登场。他放浪失意,来到出云地方簸川上游,以孤危愁苦的心绪,口中振振有词:

一路风尘苦,转眼就要来到了根国。且慢,此处十分奇怪,天空翻滚八色云,廊柱上血水淋漓,屋梁上射满白羽箭,隐隐约约老翁传来声声叹息,我且暂留此地,看它个究竟。

接着,一筹莫展的老翁老妪出场,闷闷不乐地唱着神歌登场:

世间若有神,

请发慈悲心,

救我小女最要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