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一生之中,名誉、名声和生命到底哪个更重要呢?自身与财物相比,何者是第一位的呢?得到名利地位与丧失生命相衡量起来,哪一个是真正的得到,哪一个又是真正的丧失呢?所以说过分追求名利地位就会付出很大的代价,你有庞大的储藏,一旦有变则必然是巨大的损失。对于追求名利地位这些东西,要适可而止,否则就会受到屈辱,丧失你一生中最为宝贵的东西。
功业完成,含藏收敛
【经典语录】
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
【语录释义】
金银财宝堆得满屋,终将没有办法守得住;富贵之后就骄傲奢侈,终将给自己留下祸患。
【解读】
以为财富是最好的人,不会把财富让给别人;以为追逐名声是最好的人,不会把名誉让给别人;迷恋权势的人,不可能把权力交给别人。一旦获取了财富、名声和权势便唯恐丧失而整日战栗不安,而放弃这些东西又会悲苦不堪,而且心中全无一点见识,眼睛只盯住自己无休止追逐的东西,这样的人只能是上天所刑戮的人。
【活学活用】
张良是战国时韩国的贵族,在他少年时代,秦灭韩,张良“悉以家财求客刺秦王”,终于“得力士,为铁锥重百二十斤”,乘秦始皇游天下时,在博浪沙进行狙击。秦始皇出巡,有专车36乘,张良与刺客实在无法判断出秦始皇在哪一辆车上,于是“误中副车”。秦始皇为此而大怒,在天下搜索刺客,张良只好更名换姓,逃亡于下邳。这一来他从贵公子变成了逃犯,不得不改变过去的贵公子作风,注意尊重他人。
恰好在下邳圯上遇到黄石老父,以屈身为黄石老父穿履,得到黄石老父的信任,授以《太公兵法》,并告诉他:“读此则为主者师矣”。张良有了做帝王师的才干,需要的是一个能依照他的意见行动的帝王,这个人就是在秦末农民战争中乘机起兵的刘邦。
刘邦这个人本来没有什么帝王样子,相反倒是一个无赖。他自小“不事家人生产作业,及壮,试为吏,为泗水亭长。”亭长的任务是“捕盗”,手下可以管5个兵,而且在捕捉犯人时多少也有一点小权力,于是刘邦可以借机交点朋友,如萧何、曹参、王陵、周勃、樊哙、夏侯婴、灌婴等。其中萧何是沛县主吏椽,曹参是沛县狱椽,与刘邦打交道最多,“高祖为布衣时,萧何数以吏事护高祖。高祖为亭长,常左右之。高祖以吏繇咸阳,吏皆送奉钱三,何独以五。”为此,刘邦最信任的是以萧何、曹参为首的丰沛老乡。这些丰沛老乡组成的队伍本来不一定能成大事,偏偏在下邳遇上了张良。
刘邦一见张良,便认定这是一个有才干的人,拜张良做厩将,对张良的建议也言听计从。而张良“为他人言,皆不省”,从而认定刘邦是一个值得辅佐的人,于是不断给刘邦出主意,包括破武关取咸阳,屯军霸上,鸿门宴全身而遁,制止郦食其分封六国主张,说服刘邦封韩信为齐王等关键性谋略,终于把一个“好酒及色”的无赖变成了代秦而立的皇帝。张良对这样一个流氓无赖出身的皇帝不大看得起,何况刘邦做了皇帝后又拼命封赏他的丰沛同乡。
《史记》《萧相国世家》载:汉王五年的时候,已经诛杀了项羽,平定了天下,于是讨论功劳,进行封赏。众多的大臣互相争功。经过了一年多的讨论还没有一个决定。高祖认为萧何的功劳最大,所封赏的食邑最多(食邑就是受封邑的租税)。功臣们都说:“我们身上穿着坚固的盔甲,手中拿着锐利的兵器,作战多的人参加了一百多次战役,作战少的人也有数十回合的战役,攻取城池,占领土地,有的功劳大,有的功劳小,各有一定的等级。现在萧何没有汗马功劳,仅仅靠着舞文弄墨,议论政事,不曾实地参加作战,分封功劳的时候,反而在我们的上面,这是什么道理呢?”高帝说:“各位都知道打猎的事情吧!”功臣们说:“知道。”高帝说:“各位知道猎狗吗?”功臣们说:“知道。”
高帝说,追赶捕杀野兽兔子的是狗,然而发现遗迹并且推出野兽所在地方的是人,现在诸位功臣,只能获得走兽罢了,就像打猎的时候猎狗所获功劳一样。至于萧何这样的人,他能够发现遗迹并且指出野兽所在的地方,他的功劳就像打猎的时候人所建立的功劳一样。况且各位仅仅以本身跟随我作战,最多也不过两三人。但是萧何全宗族几十人都跟随我作战,他的功劳是不能忘记的。这个时候,群臣们没有人敢说话了。
张良见刘邦只认萧何等丰沛同乡的“人”,将其他功臣皆视为“狗”,立即明白了自己的处境。他见到刘邦将非丰沛同乡的韩信、彭越、英布等功臣分别诛杀,更想到跟刘邦供职是一件危险的事情。当刘邦说:“运筹帷帐中,决胜千里外,子房功也。自择齐三万户。”张良立刻说:“陛下用臣计,幸而时中,臣原封留足矣,不敢当三万户”。刘邦想,留离长安较近,让张良住在留比让他去齐更容易监视一些,于是封张良于留。
等刘邦确立了萧何的丞相地位,张良又进一步提出引退的要求:“家世相韩,及韩灭,不爱万舍之资,为韩报仇强秦,天下振动。今以三寸舌为帝者师,封万户,位列侯,此布衣之极,于良足矣。愿弃人间事,欲从赤松子游耳”。刘邦想张良去“学辟谷,道引轻身”,对他的政权并无妨碍,于是放下心来,任意让张良自由行事,张良于是获得机会,从这个意义上说,张良的功成身退,比范蠡更胜一筹。
老子说:“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成名遂身退,天之道。”它的意思是:始终保持丰盈的状态,不若停止它;不停地磨调锋芒,欲使之光锐,却难保其锋永久锐利;满屋的金银珠玉,很难永恒地守护住它;人富贵了就会产生骄奢淫逸的心理,反而容易犯错误;功成名就则应隐退,此乃天理。
它提醒人们功成名就、官显位赫后,人事会停滞,人心会倦怠,业绩也不会进展。应立即辞去高位,退而赋闲。否则,说不定会因芝麻小事而被问罪,遭到晚节不保的厄运。
【智慧金言】
凡有高尚气节的君子,都不会一味地贪图富贵安逸,在适当时机,都能主动退出舞台,为后来者提供其大展宏图的余地。
【本经原典】
《道德经·九章》
【原文】
持而盈之,不如其已;
揣而锐之,不可长保。
金玉满堂,莫之能守;
富贵而骄,自遗其咎。
功遂身退,天之道。
【译文】
执持盈满,不如适时停止;
将铁器磨出锋利的刃,不可长久保持刃的锋利。
金银财宝堆得满屋,终将没有办法守得住;
富贵之后就骄傲奢侈,终将给自己留下祸患。
功业完成,含藏收敛,是自然运行的规律。
追求有度,适可而止
【经典语录】
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
【语录释义】
稀有财货会使人产生贪求之欲。圣人只求饱腹不求声色悦目。所以,要摒弃物欲的诱惑而持守安定的生活,就得明白以上所说的这些道理并切身去实行。
【解读】
人不能贪欲奢侈、纵情声色,糜烂生活令人目盲、令人耳聋、令人心发狂,物欲横流引起人精神腐蚀。
思想家荀子认为,“人生而有欲”,如“饥而欲食,寒而欲暖”等,就是人基于生理需要而产生的生存欲望,是生来就有、“无待而然者也”;人还有乞求物质与精神享受的欲望,“余财替积之富”,即聚财致富的欲望等等。对于人的自然的、合理的欲望,荀子主张“制礼义”加以调节,并通过自己的辛勤劳作,以使欲望“近尽”地得到满足。荀子同时指出,人往往由于“好利”,而使欲望“穷年累世不知足”,因此他强调:“欲虽不可去”,但“求可节也”,意思是:对于欲望,既不能禁止,也不能放纵;对于过度的、乃至贪得无厌的奢求,还必须加以节制。
【活学活用】
我们今天的生活,只知拼命攒积金钱财富,只看重动物性的满足发泄,全部身心都沉浸在财富的追逐中,都浸泡在放纵感官肉体的快乐里面。这样,我们追逐到的财富越多,我们的心灵就越空虚,我们本性的丧失就越厉害,我们的精神就越贫乏,我们的生命表现就越少。
无论是五色、五音还是五味,之所以会带给我们伤害,都是因为我们的欲望在无限制地膨胀。人们莫不由于对外物的贪欲而丧失本性,小人牺牲自己去求财宝,读书人牺牲自己去求名声,当官的牺牲自己为了家庭,君王牺牲自己去求天下。这几种人事业不同、名声各异,但他们牺牲自己丧失本性却一样。隐士伯夷为了名声好听饿死在首阳山下,盗跖为了金银财宝被人打死在金陵山上,这两人死的原因虽然是一个求名一个为利,却同样残害了生命丧失了本性。
“世人都说神仙好,唯有功名忘不了”,人人都想活得潇洒一点,轻松一点、快乐一点,但终其一生也潇洒不了、轻松不了、快乐不了。他们被什么东西拖住了、缠住了、压住了,这东西就是功名利禄。功名利禄成了人生的境界,似乎功名愈厚,人生也愈美妙滋润。其实功名利禄是一副用花环编织的罗网,只要你进去了,你就无法自在与逍遥。没有功名利禄,于是想得到功名利禄,得到了小的功名利禄想得到更大的功名利禄,得到功名利禄,又害怕失去功名利禄。人生就在这患得患失中度过,哪里品尝得到人生的甘美清纯滋味呢?世人只知道功名利禄会给人带来幸福,殊不知功名利禄也会给人带来痛苦。为了功名利禄,我们劳心、劳神、劳力。为了功名利禄,我们计划、忙碌、奔波。为了功名利禄,我们怀疑、欺诈、争斗。为了功名利禄,我们玩阴谋、耍诡计、溜须拍马。为了功名利禄,我们如履薄冰、患得患失。
老子主张的是保持一种属于自我的内在的安静恬淡的生活,放弃追逐远离自我的、外在的、声色犬马的物欲生活。假如我们能控制我们的欲望,甚至消减它,我们就不会被这些外在的东西轻易伤害,我们也就是一个能真正享受快乐、享受自由的人!而且我们还能得到真正的完善和平安!
在—个美丽的海滩上,有一位老翁,每天坐在固定的一块礁石上垂钓。无论钓多钓少,两小时的时间一到,便收起钓具,扬长而去。老人的行动引起了一位小伙子的好奇。一次,这位小伙子忍不住问:“当你运气好的时候,为什么不一鼓作气钓上一天?这样一来,就可以满载而归了!”
“钓更多的鱼用来干什么?”老者平淡地反问。
“可以卖钱呀!”小伙子觉得老者傻得可爱。
“得了钱用来干什么?”老者仍平淡地问。
“你可以买一张网,捕更多的鱼,卖更多的钱。”小伙子迫不及待地说。“卖更多的钱又干什么?”老者还是那副无所谓的神态。
“买一条渔船,出海去,捕更多的鱼,再赚更多的钱。”小伙子认为有必要给老者订一个规划。
“赚了钱再干什么?”老者仍是显出无所谓的样子。
“组织一支船队,赚更多的钱。”小伙子心里直笑老者的愚钝不化。
“赚了更多的钱再干什么?”老者已准备收竿了。
“开一家远洋公司,不光捕鱼,而且运货,浩浩荡荡地出入世界各大港口,赚更多更多的钱。”小伙子眉飞色舞地描述道。
“赚更多更多钱还干什么?”老者的口吻已经明显地带着嘲弄的意味。
小伙子被这位老者激怒了,没想到自己反倒成了被问者。
“你不赚钱又干什么?”他反击道。
老人笑了:“我每天钓上两小时的鱼,其余的时候嘛,我可以看看朝霞,欣赏落日,种种花草蔬菜,会会亲戚朋友,优哉优哉,更多的钱于我何用?”说话间,已打点行装走了。
由此而见,真实的享受是有理性、有节制的,是有正确取向的,是放弃虚假的享乐和愚蠢的放纵,回归自然、顺其正道的宁静!
理解了老子的思想我们可以知道,老子并不是要求我们不去享受,合理的享受是应该的,是必须的,但一定要放弃过多的欲望,追求享受要适可而止。
欲望不能让我们真正的得到享受,反而会给我们带来巨大的危害。纵情欲望之中,五色使人目盲、五音使人耳聋、五味使人口涩、田猎使人放荡不羁,难得之货使人贪婪。
过多的欲望害人不浅,甚至还会危害生命。
【智慧金言】
真实的享受应是有理性的节制,虚假的享受才是愚蠢的放纵,所以我们应该采取前者,而抛弃后者。
【本经原典】
《道德经·十二章》
【原文】
五色令人目盲,
五音令人耳聋,
五味令人口爽,
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
难得之货令人行妨。
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
【译文】
五光十色会使人眼花目盲。
五音混杂会使人重听耳聋。
五味佳肴会使人口涩失味。
纵情狩猎会使人放荡不羁。
稀有财货会使人产生贪求之欲。
因此,圣人只求饱腹不求声色悦目。
所以,要摒弃物欲的诱惑而持守安定的生活,就得明白以上所说的这些道理并切身去实行。
欲做大事,见首藏尾
【经典语录】
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以知古始,是谓道纪。
【语录释义】
迎着它,看不见它的前头;随着它却看不见它的后面。把握着早已存在的道,来驾驭现在的具体事物。必须了解最初的历史,才能把握“道”的规律。
【解读】
“迎之不见其首”,指看不见开头。“随之不见其后”,指找不到结尾。看不见开头并不是没有开头,而是开头太乱或太远。找不到结尾并不是没有结尾,而是结尾太远或出乎意料。引用庄子的一个成语“目无全牛”,但他没说“目无全龙”。龙是无法看全的,因为它太长太远、太高太散。而正因为它如此庞大,所以是可以触摸的。越大的东西越能走近,因为它把空间逼小了。人走在大山上,走了半天还以为没上山,往下一看原来已经在山上了,山太高太大,以至缓缓上升时,人容易忽略。
在这老子要表明的观点是:做大事之人如神龙一般,自身清清楚楚,却只让人看到该看到的部分。
【活学活用】
有人看到龙鳞,说是金子;有人看到龙爪,说是霹雳其实都是管中窥豹,只能看见斑点。盲人摸象,只能摸到厚墙。豹与象都只能走不能飞,已经让人如此难以见到全貌,何况飞龙!。
魏惠王派太子申和庞涓聚集全国兵力,再次攻打韩国。韩哀侯向齐国告急求救。齐威王派田忌为将、孙膑为军师,起兵救韩。孙膑乃建议采取“围魏救赵”的办法。田忌说:“军师上次用过此计,这次再用恐敌人识破。”孙膑笑着答道:“这次我另有计谋让敌人上当。”田忌听从了孙膑的建议,率齐军直奔魏都大梁。
魏惠王见齐军来攻大梁,急忙命令太子申和庞涓回兵救魏。孙膑深知庞涓有勇无谋,只能智取,不能硬拼。于是,他向田忌献上“减灶诱敌”的计谋。
当魏齐两军刚刚遭遇时,孙膑就命令齐军撤退。庞涓追到齐军驻地时,只见地上满是用来煮饭的灶头,经清点有10万之多。齐军次日又急急退却,驻地留下5万个灶头。第三天齐军的灶头减少到2万个。庞涓见状,非常高兴,命令魏军继续追赶齐军。太子申问其故,庞涓说:“我早就听说齐军胆小怕死,三天之内士兵就逃走了大半。我军穷追不舍,定能取胜。”
后来,齐军退到了两山之间的马陵道,孙膑见这里溪谷深隘,道路狭窄,很适宜设兵埋伏,就命令士兵砍下树木作为路障,又把路旁一棵大树的树皮剥去,在上面写了一行大字。接着,孙膑吩咐1万名弓箭手夹道埋伏,只等庞涓前来送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