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中华哲理故事精编
27220200000046

第46章 智慧篇(3)

回程途中,由于时值隆冬,到处白雪纷纷,一片苍茫。一天傍晚,齐军将士到了一个名叫“迷谷”的地方,吃完晚饭,众军士们整装出发,却突然辨不清方向了。越往前走越黑,到最后便什么地方也看不见了。众人只得点起火把,像没头的苍蝇一样乱转。

管仲见这样也不是办法,便叫士兵们生火取暖,在谷底呆了一夜。

第二天天亮,众兵士便急着要赶路,可是他们依然分不清东西南北,队伍在山谷里绕来绕去,好几天也找不到出路。

眼看干粮越来越少,天气也愈发寒冷起来,齐军很多人根本没有过冬棉衣,只好忍饥挨饿,在风中战栗。

齐桓公问管仲:“如今该怎么办?”

管仲一时也想不到太好的主意,只好说道:“我看只有明天派些精兵顺着我们从孤竹国来的路线找回去,然后带我们走出这个谷,再想其他方法绕过它,现在积雪还未化,顺着脚印一定能出去的。”齐桓公点点头表示答应。

谁知,第二天凌晨竟下了一场雪,把旧路足迹早给掩了。齐桓公见此情景,不知道怎么办才好。

管仲想来想去,终于想到了一个好办法,他对齐桓公说:“鸽子、蜜蜂不管飞离家门多远,也会找到自己的家,老马也有这种本领。”

齐桓公将信将疑地让将士们挑出几匹老马,把它们放开,几匹老马慢慢悠悠,左绕右转的,竟然真的将齐军带出了迷谷,找到了大道。

这时,齐桓公才长长地吁出一口气,夸奖管仲无所不能!

哲理点拨:只要对生活中的事情细心观察,就会积累一些经验。山穷水尽、进退无门时,这种经验便涌出来凝成了智慧,当然,这也需要当事者有举一反三、活学活用的能力。

假借外力

战国时期,楚人甘茂曾经在秦国担任宰相,但后来遭人诬陷,被迫从秦国逃跑。他准备向东逃到齐国去,刚出函谷关,他就碰到了谋士苏代。

甘茂对他说:“您听说过那江上贫苦的青年女子的事情吗?”

苏代说:“没听说过。”

甘茂说:“一群隐居在江畔的青年女子,她们自以为清高,而不跟出身贫贱的凡夫俗子接触。这时有个家里穷到没钱点蜡烛的少女,无处投奔,而跟她们生活在一起。

“可是过了不久,她们就决定把她赶出去,于是这个出身贫贱的少女就对她们说:‘就因为我家里穷到没钱点蜡烛,因此才经常到你们这里来,帮你们打扫房间,并且为你们铺席子、叠被褥。你们为什么要吝啬照在四壁上的一点点烛光不给我,而一同决定要把我赶出去呢?再说我住在这里对你们一点害处也没有,反而对你们有许多帮助,你们又为什么一定要把我赶出去呢?’

这些女子听了这话,权衡利弊之后,都认为她说得对,一致同意将她留下来。

“我以为自己也不是什么了不起的人才,现在被迫从秦国逃亡,处境十分不妙,我也情愿为阁下做些打扫房间铺坐席的事情,请您帮助我留在齐国。”

苏代明白了甘茂的意思,他怜惜甘茂是个人才,于是答应帮他。

苏代先西行到秦国,游说秦国国君:“甘茂是个很有能耐的人,他在秦国受几代人的尊重,对秦国情况地理都十分熟悉。如今他离开了秦国,倘若他促使齐国联合魏国、韩国,一起谋算秦国,恐怕对秦国很不利。”

秦国国君问苏代:“既然如此,您说该怎么办呢?”

苏代告诉他说:“您不如用重金厚礼去迎接他。他如果回到秦国,你就把他软禁起来,以防后患。”

秦国国君随即宣布赐给甘茂上卿的官职,派人专门到齐国去迎接甘茂。但是甘茂拒绝了秦国的邀请,继续留在齐国。

这时,苏代又去见齐国的国君,对他说:“甘茂在各国之中很有影响。现在秦国赐给他上卿的官职,专程来迎接他。

“现在您将用什么礼节对待他呢?如果您不用他,他一定会回到秦国。如果他得到秦国国君的重用,对我们可就十分不利了。”

齐国国君对苏代的这番话很赞同,立即赐给甘茂上卿的官职,用优厚的条件礼待他,使他留在了齐国。

哲理点拨:在不同的人面前说不同的话,造成假象再用以迷惑对方,这就是苏代的计谋之实质。

御史察奸

唐朝初年,李靖任岐州刺史时,安抚百姓,鼓励工商业,把岐州治理得井井有条。

谁知李靖的一个仇敌在京城为官,阴谋告他谋反。唐高祖李渊于是派了一个掌管监督官员的御史来审理这个案子,并下旨一定要查个水落石出。

御史与李靖是多年的故交,深知李靖的为人,他心里很清楚这是诬告。便邀请告密者一起去岐州。

在过了几个驿站之后,御史假装非常懊恼的对原告说:“坏事了,我昨晚把你的状子给弄丢了,今天早上找了半天也不见踪影,这下可怎么办啊?”

说完,御史还显出非常惊恐的样子,命令手下兵士用鞭子抽打随行的官吏,责骂他们粗心大意。

原告一看状子没了,一时也没有办法。这时御史对他说:“不如你再重新写一份状子吧。”原告一想也对,于是很快又写了一份状子。

写完之后,御史就把状子拿走,回到自己的住处,拿出两份状子一对比,发现两者内容大不相同。

御史即刻赶回京城禀告唐高祖。高祖大惊,于是把诬告人判处了死刑。

哲理点拨:通过对两样或者多样事物进行比较观察,发现和把握其相互区别,从而掌握好认识事情的本质,这是我们需要学习的。

巧计废太子

宋太宗时,一次重阳节,皇帝在宫中遍请诸王,大摆酒宴。

但是太子楚王元佐却不在被邀之列。元佐性情暴戾,半夜醒来时,发现自己未能参加宴席,一怒之下,竟把宫中的姬妾们全部关了起来,放火烧宫。太子东宫内外,惨叫声震天。大火烧了三天三夜才熄灭。

太宗听太监传报了这件事后,心中气极,猛拍御书案:“废了他,废了他!我要另立太子!”这时,寇准恰恰放任郓州通判,太宗知道寇准智计百出,于是偷偷召见他,屏退左右,向他问计道:“爱卿帮朕解个难题如何?”

寇准微笑道:“陛下尽管说来。”

太宗忙说:“东宫太子不守王法,暴戾凶狠,早晚会变成像桀纣那样的暴君,我想把他废了。但又担心东宫的兵将会起来闹事,因此深感不安。”

寇准献上一计道:“三天之后的上午,请陛下令东宫太子去祖庙举行仪式,让他带左右侍从一同前往。如此这般……”

说着,他轻松地一笑:“废除太子,尽管只用一个太监的力量,也会马到成功。”太宗听后,连称此计甚妙。

三天后,元佐心花怒放,带着大群侍卫,耀武扬威地奔向祖庙。东宫内一片空虚,于是太宗悄悄派人去东宫搜查起来。一番忙碌,搜出很多凶残的刑具,如用于割肉、挑筋、摘舌等的刑具。元佐乘兴而归,太宗派来的太监和侍卫早在门口迎接他。

元佐看到一大堆被搜出的违法罪证,无法抵赖,只好低头认罪。当夜,太宗就下了一道圣旨,废了他的太子之位。

哲理点拨:古人云:“得道多助,失道寡助。”“道”是很多的,就看你如何去做了。如果你没有这种“道行”,即使你是权贵之人,也不会有好的结局。任文公避难

西汉末年,王莽占据摄政之位。大家为他仁义的假象所蒙蔽,但巴郡的任文公经过分析知道大乱将要到来。于是规定家中人每天背着一百斤的东西,围着住宅快步跑,每天练习几十次。外人都不知道什么缘故,甚至还认为他有神经病。

后来,四处起兵,逃跑的人很少有脱离包围的,只有任文公家里老老少少,背着粮快步跑,全都幸免于死。

哲理点拨:智慧不单包括要有远见,也包括在有远见后,还有防患于未然的手段。

巧运军粮

董抟霄是元末磁州人,元顺帝至正十六年,他向朝廷建议说:“因为海宁境内不通船只,军粮只能从陆路运送。濒海的百姓,多次遭受盗匪劫掠,应该采取措施加以安抚,暂时命令军人运输粮食。”

“军队从陆路运输的方法是每人走出10步,38个人可以走出1里路,360人可以走完10里,3600人可以行走100里。每个士兵背4斗米,用夹布袋装1石米,上边打上封存的印记。每个人不息肩,每袋米不着地,几千人排列成行,每人每天来回走500次,共计走26里路,有14里是不背米轻身走的,有14里是背着米载重走的,这样每天可以运米200石。海运一次可供两万人所需的军粮。这是一日之内运粮百里的方法。”

哲理点拨:在处理事情上要懂得变通,不要一味地按老规矩去做,哪种方法管用,就采用哪种方法。

审石擒凶

北宋的包拯包青天在做定远县令时,一天微服私访,经过一处小山岗,发现不远处的一堆草丛中苍蝇乱飞,空气中还夹杂着一股恶臭的血腥味,包拯马上命人前去察看。

属下看过后禀报包拯,说草丛里有一具男尸,身体已经腐烂,面目全非。背上压着块大青石板,肩上还搭一马褡裢子,内有木制的“宋记”印戳。

包拯当即断定,死者是一贩买粗大布的商人。他命人去询问地保,但此地根本没有姓宋的贩布商人。于是,包拯又断定,这是一起谋财害命的案子。那么又怎样找到杀人凶手呢?

回到县衙后,包拯经过反复推敲,终于得到一个良策,他连夜赶写了一则布告,第二天一早便让人拿出去张贴。

布告说:要在大堂之上审石板。此言一出惊四座,许多人围住布告议论纷纷,说包大人怎么做这种稀奇古怪的事呢?但又捺不住好奇心,所以开堂不一会儿就有很多人如飞蛾般涌了来,将大堂围得水泄不通。

果然,大堂中央放着一块青石板,包拯一脸正色,断然喝道:“大胆石板,竟敢在光天化日之下谋财害命!真是目无国法,来呀!给我狠打四十大板!”

话音一落,差役果真扬起板子,狠狠地朝石板打去——“噼噼啪啪”,震得差役直喊手痛。围观的人见了此等情状,都禁不住笑了起来。包拯一见,立即斥责道:“本县断案,大堂之上应该肃静,而你们竟然敢在公堂之上喧哗!该当何罪?”

责打石板,本来就可笑,大家没想到包大人动了真怒。众人不敢再造次,一齐跪下口称:“知罪,望大人息怒。”

包拯一拍惊堂木,言道:“你们既知罪就好,那你们是愿打还是愿罚?愿打,每人打四十大板,愿罚,每人举保画押,限定三日,交上三尺大布,违者严惩!”

众人虽感包大人今天行为反常,但权衡轻重,还是纷纷言称愿罚。

结果三天之内,近街远集的粗大布一购而空。衙吏们一边收布一边核对布头上的印记,发现不少的粗大布上,都印有“宋记”的戳子,与死者的印戳一模一样。

后经查问,此布是某布庄的。包拯忙命人将布庄老板抓来。老板一见死者的印戳,顿时吓瘫了,面如土灰的老板只得供认:死者宋某从外地收购粗大布,盖上印戳后寄存在他那里,他谋财害命,匆忙中忘了毁掉马褡裢子了。

哲理点拨:身外的财富,生不带来,死不带去。而最大的、最永久的财富就是我们的双手、大脑以及我们的健康。拥有这些财富,我们就拥有一切。

子胥破麦城

春秋时期,有一次吴国军队讨伐楚国,伍子胥率一万兵马攻打麦城,当大军行至麦城三十里处时,前面的侦探告知,楚将斗巢率重兵,在麦城坚壁筑垒。

伍子胥当即命部队停止前进,就地宿营。自己和两名卫士换了便服,出营勘察地形。

当他们来到一个村庄时,看见村中有一个人正牵驴磨麦,驴走磨转,麦屑纷纷落下。伍子胥灵机一动,就想到了一条破麦城的计策。

他回来后,命令每个军士于拂晓前准备一个装满沙土的布袋和一捆草。次日拂晓他又下令,每辆战车要带很多乱石,违令者斩。等到天明,他把部队分成两路,一路往麦城西面,一路往麦城东面,在指定位置,按伍子胥规定的进度,用所带石、土、草捆,筑成两座小城,以充当防御工事。

东城狭小,像驴的形状,叫它“驴城”;西城正圆,像磨的形状,叫它“磨城”。楚将斗巢听说吴军在城外东、西两面构筑奇形怪状的工事,便急忙率军前来捣毁,但“驴”、“磨”两城早已构筑完毕,屹立如坚固的堡垒。

斗巢先到东城,城上插满了旗帜,铃声不断;斗巢率兵攻驴城,相持不下,又听说吴兵攻麦城,急忙回军来救,被驴城守兵掩杀一阵,败至麦城。伍子胥在麦城下与斗巢相迎,对他说:“你们已疲劳,暂且入城,明日再战。”

斗巢率兵入城时,伍子胥让事先装束停当的数十名士卒混入其中,夜半策应吴军,攻下了麦城。

哲理点拨:很多时候,灵机一动可以获得一个好的办法来解决自己的危机,只要我们仔细观察周围的事物,从而引发自己的想象,开动脑筋,终究会获得收益。

唐太宗嫁女

文成公主是唐太宗李世民的女儿,她才貌双全,名扬天下。各国君主慕名来求婚的络绎不绝。

为了给自己的女儿招一门好亲,唐太宗也很谨慎。但面对这么多的君主,怎么选择呢?唐太宗想来想去,最后决定让求婚的使臣们比赛智谋,谁能聪明地解出难题,就把文成公主许配给他们的主公。

于是,唐太宗传令各国使者都到皇宫内,解出太宗设下的难题。

首先,唐太宗叫人牵出一百匹马驹,一百匹母马,让使臣们指出哪匹小马驹是哪匹母马生的。印度、波斯等很多国家的使臣一看,都认为母马是什么毛色的,那么它生的马驹也是那种毛色的。结果大错特错。

这时,西藏王松赞干布派来的使者禄东赞不慌不忙地站出来,他让人把母马和小马驹都分开,如此隔了一天后,再把母马一匹匹地放出来。只见这些母马一放出来,立即跑到小马驹中间,那母马的马驹看到母亲来了,自然很亲热地扑上去吃奶。就这样,把母马一匹一匹地放出来找小马驹,很快就把一百对母子马分出来了。

太宗皇帝一见,连连夸赞禄东赞聪明。

接着,太宗皇帝又出了一题。他指着一根两头一样粗细、光滑如长笛的檀木棍子,让各国使臣分辨出哪头是树根部,哪头是树梢部。大家一看,都感觉无从下手,愣在那里不知如何回答。禄东赞却跑了过来,他用一根绳子拴在木棍中间,又把木棍放到水里。他指着木棍向下沉的一头说:“这一头是根部。”又指着木棍向上浮的一头说:“这一头是树梢部。”

唐太宗连连点头,又出了第三个难题。他让人拿出一颗玉石大珠子,珠子中间有一个如迷宫样的九曲小孔,太宗让使臣们用一根红丝绒线把珠子穿起来。使者们一个个你看我、我看你,纷纷摇头。

这时,又是禄东赞站了出来,他在地上捉了一只蚂蚁,用红丝绒线把蚂蚁拴住后,把蚂蚁从珠子这端小孔内放进去,然后轻轻地向里吹气,推动蚂蚁向前进。又在珠子那头的孔眼上放上些蜜糖。接着就看见那只蚂蚁扭动着灵巧的身躯,努力向珠子里爬去。

没过多久,那只蚂蚁终于带着红丝绒线从珠子另一端小孔中爬出来了。太宗皇帝见三道难题全被禄东赞顺利地解开了,很高兴地说:“禄东赞,有你这么聪明能干的使臣,你们的大王松赞干布一定英明果断,你这就回去让他来迎亲吧。”

于是,中国历史上就有了文成公主远嫁西藏的佳话。

哲理点拨:积累渊博的知识一方面靠传习先辈的经验成果,另一方面也来源干对生活的敏锐把握、细心观察,世事洞明皆学问。不只书本和教科书中的知识才是知识,生活中的学问无处不在,只要勤于观察,善于思考,同样也能成为智慧通达的人。

赵咨答魏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