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1中国皇帝之最
历代王朝中,帝王最多的是商朝,自汤至纣,共历31王。
历代王朝中,帝王最少的是王莽的新朝,仅历1帝。
历代王朝中,帝王平均寿命最长的是五代十国时期的南唐,平均每帝享年54岁。
历代王朝中,帝王平均寿命最短的,是北朝时的北周,平均每帝仅享年22岁。
历代王朝中,帝王平均在位年数最长的是清朝,自1644年统治全中国至1911年灭亡,历267年,传10帝,平均每帝在位近27年。
历代王朝中,帝王平均在位年数最短促的是北辽,自1122年3月立国至1123年灭亡,仅历19个月,传4帝,平均每帝在位不足5个月。
中国历史上最早称皇帝的是秦始皇嬴政,在位时间是公元前246年至公元前210年。
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皇帝是清朝的宣统,即爱新觉罗·溥仪,他在位的时间是1909年至1911年。
寿命最长的皇帝是清高宗爱新觉罗·弘历,享年88岁。
寿命最短的皇帝是东汉殇帝,名刘隆,不到1岁即夭折。
即位时年龄最小的是东汉殇帝,刚过100天。
即位时年龄最大的皇帝是女皇武则天,67岁即位为武周皇帝。五代十国的荆南王高季兴即位时也是67岁,其次是南朝宋武帝刘裕,即位时年已65岁。
在位时间最长的是清康熙皇帝,在位62年。
在位时间最短的是金末帝完颜承麟,仅仅1天即战死。
嫔妃最多的是晋武帝,后宫佳丽达10000多人。
子女最多的是清康熙皇帝,男孩36人,女孩20人。
趣味链接:我国古代共有多少皇帝
从启建夏开始,我国历史上共出了多少皇帝呢?
据史书记载:夏朝共传13代、16帝,商朝17代、3l帝,周朝34帝。春秋战国时期,天下纷乱,诸侯争雄,没有出现统一的王朝。一直到秦始皇统一六国,我国才出现了历史上第一个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封建王朝,但秦朝仅历二世就灭亡了。
两汉共有24帝,其中西汉12帝,东汉12帝。王莽新朝仅1人称帝,后被农民起义灭亡。三国时魏历5帝,蜀汉2帝,吴4帝。两晋共历15帝。晋朝后期,北方少数民族继起,先后建立了前汉、前赵、后赵、冉魏、前秦、后秦、后燕、西秦、后凉、南凉、西凉、北燕、北凉、夏等小国,亦称王称帝,约20余王。南北朝时南朝宋8帝,南齐7帝,梁6帝,后梁3帝,陈5帝;北朝北魏17帝,东魏2帝,西魏3帝,北齐6帝,北周5帝。
到隋又实现一统,历2帝。唐代20帝,盛极一时,武周1帝,南诏13王,大理22王。五代时后梁3帝,后唐4帝,后晋2帝,后汉2帝,后周3帝;吴4主,南唐3主,吴越5主,楚6主,南汉4主,前蜀2主,后蜀2主,闽6主,荆南5主,北汉4主。
到宋代,共历18帝,辽国9帝,金9帝,西辽5帝,西夏10帝,元代传位15帝,明代16帝,清传11帝。再加上唐末黄巢所建的齐国,明末李自成所建的大顺,总共算来,我国历史上约有300个帝王,其中天下一统的帝王(从秦始皇算起)约120余位。
002帝王为何“南面”称帝
古人很重视南方,帝王都是坐北朝南,这是为什么呢?其实,坐北朝南为尊起自于《周易》。
《周易·说卦》中说:“离也者,明也,万物皆相见,南方之卦也。”意思是说,在八卦之中,离卦象征光明,当太阳处在正中的位置时,照耀南方,万物都可以看到,这是代表南方的卦。所以帝王取法离卦,坐在北方,面对南方接见群臣,听取政务,象征面对光明,治理天下。
因此《周易·说卦》说:“圣人南面而听天下,向明而治,盖取诸此也。”古代新君登基,都是面向南而坐,因此就称为“南面称王”或“南面称帝”。
古时,“南面”为尊,但“北面”却是卑位。古代君见臣及尊长见卑幼,均南面而坐,臣僚或卑幼都是站在南面的,也就是面朝北的。因此“北面”指向人称臣,称为“北面称臣”。
《史记·项羽本纪》载项羽烹煮刘邦的父亲以要挟刘邦退兵,刘邦就说:“我和你都是面向北面向楚怀王称臣,曾约为兄弟,我父亲就是你父亲,如果一定要烹杀我们的父亲,请你分给我一杯羹。”后来,“北面”又有了投降的引申义。
因为卑幼面向北方拜见尊长,所以拜人为师也称“北面”。《汉书·于定国传》中就有“定国乃迎师学《春秋》,身执经,北面备弟子礼”的说法。
趣味链接:古代皇帝的日常政务活动
我们经常在电视剧或旧小说中看到这样的场面:皇帝早朝时,大会百官,身旁的太监往往宣称:“有事启奏,无事退朝”。似乎皇帝的日常生活就是这样,其实不然。
古代皇帝有两种朝会,一种是大朝,即大会文武百官、王国诸侯和外国使臣的朝会。大朝非常隆重,往往在特定的节日举行,仅仅是一种仪式,一般不在这种场合处理国政。另一种是常朝,即皇帝每天或间隔数天于早晨会见政府官员,处理一些日常政务。这种朝会,类似于官府中的早衙与晚衙。
但朝会并不是皇帝日常生活的全部,因为并不是所有的国家政务都是在常朝上决定的,所以,有些倦政的皇帝常常不上早朝。
古代皇帝所处理的政务,基本上可分为两类,一类是日常政务,就是指这种常规性的统治活动;一类是非日常性政务,这是因国家政治中出现了动乱,皇帝往往要和主要官员商议对策。以上这些才构成皇帝的日常政务生活。
003古代圣旨中“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始于何时
现在看古装戏,戏里宣读圣旨时,常听到“奉天承运,皇帝诏曰”的说法,听多了也就习惯了。不过这种用法最初是怎么来的呢?最早应用于何时呢?
明万历时期,文学家沈德符提出,这种叫法最早始于明代的开国皇帝朱元璋。据他分析认为,公元1368年,朱元璋在南京称帝,因为他所捧的大圭上面刻着这几个字。
沈德符,字景倩,又字虎臣,浙江嘉兴人,是万历时的举人,着有一本《野获编》。这本书是搜集明万历皇帝以前的朝章典故汇集而成的,书中记载着,明太祖朱元璋这“奉天”二字是千古独见,是前人所从未用过的。
太祖所遗留下的祖训中也曾经说过,皇帝所执的大圭刻着“奉天法祖”这几个字,所以皇帝也被称为“奉天承运皇帝”,皇帝颁布的诏书前面也都会加上“奉天承运皇帝”的称呼。
这“奉天承运皇帝”的称号再加上“诏曰”这两个字,现在人们对它重新断句,就演变成了我们在电视剧中常常听到的“奉天承运,皇帝诏曰”的说法。
趣味链接:“尚方宝剑”是一柄什么剑
电视剧中,我们常看到某某钦差举起“尚方宝剑”,其他臣僚见了如同见皇帝一样纷纷跪拜。“尚方宝剑”究竟是一柄什么剑呢?
“尚方宝剑”,也称上方宝剑,也就是“尚方”铸的宝剑。在封建社会,“尚方”是掌管帝王所用刀剑等器物制造的一个部门,秦朝始设置。
“尚方宝剑”一般为皇帝所用,往往作为皇权的一种象征。据说它可以上斩王亲国戚,下斩众臣百姓。是否真有“先斩后奏”之权呢?从历史记载来看,很少有人得到这把宝剑。再说,只要皇帝还没到卧病不起的时候,他是不会把这种权力交出来的。
据说,真正的尚方宝剑出现在明朝。《明史·职官志》记载,明朝开国之初,明太祖朱元璋就将御史台与军政首脑部门并列,下诏说:“国家立三大府,中书总政事,都督掌军旅,御史掌纠察。朝廷纪纲尽系于此,而台察之任尤清要。”为了惩治腐败,明太祖才真正把尚方宝剑作为皇权的象征物赐给臣下。
004黄色:皇帝的专用色
在唐朝以前,我国的皇帝所穿的服饰并没有统一的规定。
周朝时期有天子“着青衣”的记载。
春秋时期,侯国纷争,世态混乱,当时的五霸也没有统一的袍服颜色。《韩非子·外储说左上》载:“齐桓公好服紫,一国尽服紫。”可见当时朝中上上下下都穿紫色,紫服并不是君王的专利。
从战国到秦汉魏晋之际,水、火、木、金、土的“五行”说非常盛行。秦始皇就按“五行”和“五色(黑、白、青、赤、黄)”分别相配的“五德”说,穿黑色袍服,并且旌旗等都以黑色为贵。当然这跟秦朝实行的水德制度是分不开的。
晋代实行金德制度,以赤色为贵,当时的皇帝着红袍。
隋朝时,隋文帝、隋炀帝都着黄袍,其他人也可穿黄色衣服。直到隋炀帝大业六年,按不同等级,各阶层服饰才有了一些规定。据《隋书》卷十二《礼仪志》记载:“胥吏以青,庶人以白,屠商以皂,士卒以黄。”
到唐高祖时期,黄色才成为皇帝的专用颜色,黄袍遂成为御用之服。朝廷正式禁止百姓穿黄色衣服。
趣味链接:赵匡胤陈桥兵变后黄袍加身
赵匡胤就是宋太祖,在后周时期,任殿前都点检,领宋州归德军节度使,掌握兵权。
周世宗柴荣死后,他七岁的儿子柴宗训继位。这时,赵匡胤看到夺取后周政权的条件已经成熟,于是精心策划了一场历史上有名的“陈桥兵变”。诸将给他披上黄袍,拥立他为帝。清代钱采在《说岳全传》中说:“自从陈桥兵变,黄袍加体,即位以来,称为真龙天子。”
005九品中正制的形成
九品中正制度又称门阀制度,创建于曹魏初期。东汉时期,出现的一批大地主已经成为一支不可忽视的政治力量,称为世家大族。曹操当政时,许多世家大族认为曹操出身低微,不肯合作,使得曹操很伤脑筋。后来,曹丕篡汉建魏,采纳陈群的建议,创立了九品中正制。
九品中正制就是通过各州、各郡中正官的品评,把人才分为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九等。被评为上等的人才将推荐给各级政府,吏部选拔官员时要向中正官征询被选者的家世情况、品级。晋以后就完全由家世确定品级,形成了重家世轻德才的风气。所谓“平流进取,望至公卿”的说法,就是对这种积弊的抨击,这样就形成了豪门世家把持各级官僚机构的局面。
趣味链接:士族制度是如何形成的
魏晋以来,地主阶级中开始有了士族和庶族之分,形成了士族制度。到东晋时,士族制度得到进一步发展,士族在经济上占有大批土地和劳动力,在政治上享有特殊地位,高门士族世世代代担任重要的官职。
士族在社会上有特殊地位,他们讲究身份和门第的高低,不与庶族通婚、共坐,不穿同样的衣服,甚至不互相往来。士族子弟不学无术,整天游荡,吃喝玩乐,纵情声色。他们“无不熏衣剃面,傅粉施朱”,“骨脆肤柔,不堪行步,体羸气弱,不耐寒暑”,“出则车舆,入则扶持”,是一群极端腐朽的社会寄生虫。
南方士族势力到南朝末年才逐渐削弱。到了隋唐时期,由于实行了科举制度,重视门第高低的观念不复存在,士族更加趋于衰弱。到唐末农民起义时,在黄巢农民起义的打击下,士族制度彻底瓦解。
006三省六部制
隋唐时期建立的“三省六部”制度,在我国封建社会职官制度上的影响较为深远。
“三省六部”都属于封建政府的中央机构。
“三省”是中国古代皇帝之下的三个最高政务中枢机构尚书省、中书省(隋朝时称为内史省)、门下省的合称。尚书省掌管行政,长官是尚书令和左、右仆射;中书省掌管军国政令,负责起草制定政策,也是决策机关,长官是中书令和中书侍郎;门下省掌管政令的审核,进行议论封驳,政令不善者可以驳回,长官是侍中(隋朝时称纳言)和门下侍郎。三省长官号为宰相。
“六部”是中国古代中央政府六个行政管理机关的合称,即吏部、户部(隋朝时称度支)、礼部、兵部、刑部(隋朝时称都宫)、工部,具体负责人事、财政、礼仪、科举、军事、刑法、工程等国家事务。
趣味链接:明清两代六部的职能
吏部:主管全国文职官吏的挑选、考查、任免、升降、调动、封勋,大体相当于现代人事部的职能。
户部:主管国家户籍、田亩、货币、各种赋税、官员俸禄,大体相当于现代的农业部、财政部。
礼部:主管朝廷重要典礼(如祭天地、祭祖先等)、科举考试、接待外国来宾,类似于现代的教育部和外交部礼宾司。
兵部:主管全国武职官员、练兵、武器、驿站,相当于现代的国防部。
刑部:主管国家司法、行政,大体相当于现代的司法部。
工部:主管兴修水利、重要的土木建筑工程,大体相当于现代的水利部和建设部。
各部的最高长官称“尚书”,相当于现代的部长,副长官称“侍郎”,相当于副部长。
007三公在不同朝代代表什么
三公是我国古代三个具有崇高地位与荣誉的职位和官位的尊称。对三公的称呼,历代差别很大。
周朝时,三公是太师、太傅、太保,都是宗族的长老,对中央政务负有全面指导之责,且负责指导、辅政、监护国王,在国王年幼时可单独或共同代行王权。
秦及汉初时,称丞相、太尉、御史大夫为三公,他们分别是负责行政、军事和监察的最高级官员。
西汉成帝以后,将丞相改为大司徒、太尉改为大司马、御史大夫改为大司空,并以改称后的三大臣为三公,同行相权,并称宰相。
东汉以太尉、司徒、司空为三公,但因尚书台上升为政务中枢,三公渐成虚位,仅“备员而已”。
魏晋南北朝时,除北周以太师、太傅、太保为三公外,其他朝代都沿袭了东汉的制度。隋、唐、宋、辽也沿东汉之制,但不常置,只用来作为安置老臣显贵的荣誉职。
明清时,又以太师、太傅、太保为三公,仅以最高荣衔加于某些大臣。
三公的演变揭露了我国古代政治制度的一个基本现象:尽量保留原有的职衔和荣誉,但却以新的职官接管其实权而架空之,从而巧妙地防止位高权重之臣威胁和侵夺皇权。
趣味链接:九卿指的是什么
九卿是中国古代中央政府机构和官员的合称。
“卿”为官名。周曾以少师、少傅、少保、冢宰、司徒、宗伯、司马、司寇、司空为九卿。前三卿专辅天子,后六卿分管政务,按其次序,相当于后来的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尚书。
战国时期,一般以中央政务机关之首长为卿。秦以奉常(主管礼仪祭祀)、郎中令(主管宫外警卫)、卫尉(主管官内警卫)、太仆(主管车马)、廷尉(主管刑狱)、典客(主管内外客使)、宗正(主管皇族谱籍)、冶粟内史(主管盐铁钱谷)、少府(主管皇帝财产),这些机关首长为九卿。
汉承秦制,只是将奉常改为太常、郎中令改为光禄勋、典客改为大鸿胪、治粟内史改为大司农。秦汉九卿,隶属宰相,在其指挥下负责执行政务,且参与朝议,职权较重。
魏晋南北朝大体沿汉制,梁时曾增设机关,置十二卿,虽然增太府、大匠.太舟三卿,但仍以旧九卿为骨干。
隋、唐、宋诸代,仍有九卿之称,其官署改为寺、监,增减裁并,变化颇多,因六部执行政务,九卿仅为中央办事机构的长官,且要受六部的指导。
明代九卿有大小之分,一般以六部尚书和都察院都御史(主管监察)、通政司使(主管奏章)、大理寺卿为大九卿;以太常、光禄、太仆、鸿胪、苑马(主管御马)、尚宝(主管印玺)六机关首长和詹事府詹事、翰林院学士、国子监祭酒为小九卿。
清代则不把六部列入大九卿,除都察院、大理寺、通政司之外,其余具体指某官并无明文规定。而小九卿则一般为宗人、太常、太仆、光禄、鸿胪五机关首长、詹事府詹事、国子监祭酒,左右春坊庶子、顺天府尹。
008古代如何招聘和选拔人才
招聘作为一项选拔官吏和征求人才的办法,在我国可以追溯到殷商。据《孟子》记载,商汤曾五次派人“以币聘”伊尹辅治国政。到了周代,人才招聘开始形成一种制度,规定每年三月,都要“聘名士,礼贤者”,广征各方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