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中华文化常识全读本
27223300000027

第27章 制度·职官(2)

战国时期群雄割据,有的国家利用招聘办法取得贤才,使国家兴盛起来。着名的燕昭王求贤的故事,说燕昭王为郭隗筑宫,树立礼贤样板,卑辞厚币招聘天下贤才,招得乐毅、邹衍、剧辛等贤才。一时间,“士争趋燕”。此外,秦国大量从关东六国征聘人才,使得秦国强盛一时,终有灭六国之举。

两汉时期,人才招聘进入黄金时代,汉高祖发布诏令说:只要发现了贤才,郡守要亲自劝勉,驾车送至京师,如果不这样做,就要受免职处分。汉武帝即位之初,也下诏招聘人才,当时,应聘者达上千人。

汉代以后,在九品中正制度下,招聘制度开始徒具虚名。特别是在隋朝以后,科举成为主要选官办法,招聘制度渐趋衰微。但是仍有一些帝王,利用招聘制度延揽了一大批人才,如三国曹操、唐高祖李渊、唐太宗李世民、明太祖朱元璋等。特别是朱元璋,曾命中书省引拔卓荦奇伟之才,地方官选民间年25岁以上有学识有才干的人,荐举到中书省,与年老官员参用。洪武元年他还下诏“征天下贤才为守令”,“有能辅朕济民者,有司礼遣”,指示有关部门“以礼聘致贤士”。

趣味链接:古代的“意见箱”与“检举箱”

在现代生活中,意见箱、检举箱等随处可见,也许你还不知道,这些东西并非是现代所独有的,它们在古代也有。

《资治通鉴》记载,唐朝武则天执政时,为了维护其统治、网络人才、广开言路,曾命工匠铸铜为“匦”。“匦”就是箱子、匣子。

这种箱子很特别,它四面都有开口而分类。东面名曰“延恩”,是专为那些投诗词文章自荐求仕的人开设的;南面名曰“招谏”,是专为评议朝廷政策得失的人开设的;西面曰“伸冤”,专为那些蒙受冤屈的人开设的;北面曰“通玄”,专为研究自然灾变及提供军事情报的人开设的。

“匦”铸成以后,武则天又责令正谏、补阙、拾遗(古代官名)专门负责。这种“铜匦”,实际上是几个作用不同的箱子的组合。其中的“招谏”一面,就很像现在的“意见箱”,而“伸冤”一面,又类似于现在的“检举箱”。因为事物的内容都要向分门别类发展,因此“铜匦”也逐渐分解开来,慢慢地演变成了“检举箱”、“意见箱”、“投票箱”等。

009“乌纱帽”因何代指官位

在戏剧舞台上,凡是当官的,总要戴一顶“乌纱帽”。那么,“乌纱帽”最初就是官员戴的帽子吗?

“乌纱帽”也叫纱帽,其前身是古代男子裹头发用的幞头。北宋初年,有人将幞头改为纱帽,皇帝对此非常欣赏,于是便要求朝中官员都要戴这种纱帽,甚至他自己有时也佩戴。

这种纱帽的样式是两旁各有一根一尺多长的细翅,当佩戴者走路时它就会上下颤动。为了保护帽翅,以免碰掉帽子,官员们都养成了每走一步都小心翼翼的习惯。

据史书记载,宰相寇准有一次微服私访,路遇一老翁,老翁对他跪拜迎送,十分恭敬。寇准很奇怪,便问道:“老人家,我不是朝中大臣,你为何对我如此客气?”老翁笑道:“大人休要再瞒我了,刚才你从狭巷过,左看右看生怕碰着你的头颈,说明你是戴惯纱帽的。如今你虽没穿朝服,但我还是能看出你的身份来的。”

直到明朝,官员们仍沿袭宋制戴纱帽,但皇帝已不再戴了,把纱帽定为文武官员的礼帽。明太祖朱元璋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规定官员上朝和办公的制服是戴纱帽,穿团领衫,束腰带。从明世宗时开始,对纱帽作了一些变动:缩短其双翅的长度,并调整其双翅的宽窄,官阶越大,纱帽的双翅越窄,反之亦然。

清朝初年,顺治帝入关,为了笼络人心,允许不少地方官员仍穿明代朝服,戴明代乌纱帽,等到清室统治得到了巩固,才下令将官员戴的乌纱帽改为红缨帽。虽然如此,“乌纱帽”一词却流传了下来,成为官位的代称了。

趣味链接:什么是顶戴、花翎

清代时满族人入主中原,因此官服形制和历代不同。由于等级观念森严,清代对官员的服帽有严格的规定,官员绝对不许乱戴。

所谓“顶戴”,就是官员戴的帽顶。各品的顶戴在同色之中又有区别:一品、二品有纯红和杂红之分;三品、四品有亮蓝和暗蓝之分。

各品的顶戴所戴的东西也有区别:一品戴珊瑚,二品戴起花珊瑚,三品戴蓝宝石或蓝色明玻璃,四品戴青金色或蓝色涅玻璃,五品戴水晶或白色明玻璃,六品戴砗磲或白色涅玻璃,七品戴素金顶,八品戴起花金顶,九品戴镂花金顶。

而所谓的“花翎”则是皇帝特赐的插在官帽上的装饰品,一般分蓝翎和花翎两种,蓝翎是鹃翎,花翎是孔雀翎。“花翎”并不是任何官员都可以戴的,只有那些立有战功的人和对朝廷有特殊贡献的人才可获此殊荣。而且,这些人在获戴“花翎”时也有严格的规定,六品以下的官员只能获赏蓝翎,五品以上的官员获赏单眼花翎,双眼花翎赏给大官,三眼花翎则是赏给亲王、贝勒等皇族和有特殊功勋的上臣。

010古代官服上图案的含义

我国古代的服饰设计,不论是色彩的选用还是图纹的设计都力求顺应自然法则,既体现了与大自然的和谐相处,还遵循了封建社会尊卑等级的原则。古代的官服更是非常讲究,君与臣的服饰有区别,臣子之间的服饰也因其官衔的高低各有不同。

皇帝是万民仰视的真龙天子,拥有极其尊贵的身份,其衣裳配饰都极其讲究。标准的帝王专用服饰形成于周代,周天子在祭天的时候所穿的服装为黑色上衣、赤黄色的下裳。因为当时衣与裳是分开的,所以衣指上衣,而裳指下衣。上面绘绣有十二种纹饰,其中上衣绘日、月、星辰、山、龙、华虫,称为“上六章”;下裳绣宗彝、藻、火、粉米、黼、黻,称为“下六章”。后世把它们合称为“十二章”。纹样、颜色不同,所属官阶也就不同。

十二章各有其特殊的象征意义。

“日”即太阳,相传日中有三足鸟,故世称太阳为金鸟,取自“日中有鸟”、“后羿射日”等神话传说,象征光明、生命之源;“月”即月亮,相传月中有白兔,以白兔为月的代称,取自“嫦娥奔月”等神话传说;“星辰”即天上星宿,服饰上以几个小圆圈表示星星,星与星之间以线相连,构成一个星宿;“山”即群山,取其能云雨或其镇重的形象。在官员的服饰上其图形亦为群山状,代表着为官者沉稳的性格,象征君王能够安邦定国;“龙”为龙形,取其腾云驾雾、千变万化,象征帝王纵横捭阖,审时度势;“华虫”为鸟类,其羽细而纹理华丽,取其文(纹)理,象征帝王有文章之德,文采彰显。

“宗彝”为宗庙里的一种祭祀礼器,通常是一对,各绘以虎纹和蜼纹。虎,取其忠猛;蜼,为长尾猴,传说性至孝,故取其孝,象征帝王具有忠孝之懿德;“藻”即水藻,为水草形状,取其洁,象征帝王品行高洁;“火”即火焰,取其明,象征帝王处理国政正大光明,而火焰向上状,也隐含着帝王率领黎民百姓向归上命之意;“粉米”即白米,取养之意,象征在帝王统治下的人民安居乐业,物产丰厚;“黼”半黑半白如斧形,取其能断之意,象征帝王行事果断;“黻”如两己相背之形,取其辨,象征帝王能明辨是非善恶、知错能改的美德。

在明朝时,皇帝的朝服仍为十二章纹,但文武官员按照官级高低穿着前胸和后背用金线与彩丝绣成的“补服”,一般是文官绣鸟类图形,武官绣兽类图形。同是文官,所绣图案也因其官级高低而不同:一品绣仙鹤,二品绣锦鸡,三品绣孔雀,四品绣云雀,五品绣白鹇(音闲),六品绣鸬鹚,七品绣鸳鸯,八品绣黄鹂,九品绣鹌鹑。

清朝官员的袍子也是有等级之分的:皇帝和皇太子穿龙袍,皇子只穿龙褂;官员穿蟒袍,三品以上的文官袍上绣九蟒,四品以下的文官袍上绣八蟒,七品以下的文官袍上绣五蟒。

趣味链接:为什么古代皇帝的龙袍上要绣九条龙

据《清史稿·志七十八·舆服二》上载:“龙袍,色用明黄。领、袖俱石青,片金缘,绣文金龙九。”因袍上绣有九条金龙图纹,故名“龙袍”。

龙袍上为什么会绣有九条龙呢?

根据《大清会典》载,“龙袍”的基本款式是上衣下裳相连。古人对帝位有“九五之尊”之称,因为九为阳数,五为卦象中自下而上的第五个爻位。古书中记载:“飞龙在天,利见大人。”孔颖达《正义》上说:“言九五,阳气盛至于天,故云飞龙在天。此自然之象,犹若圣人有龙德,飞腾而居天位。”

011官府为何又称“衙门”

“衙”字本为“牙”,“衙门”是由“牙门”转化而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