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与领导相处的学问
27236500000008

第8章 善解人意——准确领会领导的意图

准确地领会领导的意图,以便按领导的意图去行事,是衡量下属办事能力的标准之一。如果理解领导意图准确,并照此办了,领导就会满意,就会认为你悟性强,善解人意;如果理解领导的意图不准确,甚至错了,领导就会不满意,认为你脑子迟钝、悟性差。不同的领导在不同的场合对自己意图的表达形式是不同的。有的领导直来直去;有的领导比较含蓄,态度不大明朗;有的领导出于某种原因,对自己的意图不便明说,而采取试探、商量、甚至相反的表述方式。下属应认真、小心地加以分析和判断,摸准了再去执行。

一、充分了解你的领导

在领导身边,首先必须了解你的领导。只有这样才能准确地领会领导的意图,并按此办事。如果不了解领导的性情脾气、个人喜好,只知道挥汗如雨的埋头苦干,即使工作得十分出色,也不一定能得到领导的赏识和认同。所以在工作中不妨多留意领导的言谈举止,细细品味领导的为人,掌握领导的好恶,既可以减少相处过程中不必要的摩擦,还可以促进相互之间的关系。

1.了解领导的目标

第一步就是直接向领导请教,看看领导是否愿意将他那些和工作有关的长期性和短暂性目标以及策略拿出来与你共同分享。很多领导对自己有着系统的规划,有时他们会用一种比较随意的方法表达自己的目标和策略。例如:在计划会议中,用口头方式阐述自己的目标和想法。这个时候,下属一定要用心地记下来,会议结束后,要把这些口头叙述整理成较为系统、但又一目了然的记录,以备不时之需。

也许领导从来就没有明确地表达过他的目标,但通过日常接触,下属可以逐渐了解到一些方向,只要将领导所负责的计划一一列出,再进行一下思考,就能分析出在企业的人事结构中,领导想要获得的职位是什么?在新的企划中,领导想要的最佳结果是什么?这样多提出几个问题,在寻找答案的过程中,就可以发现领导对工作的总体目标。

整个过程要依赖下属在工作中和领导接触的直觉以及你行为的自发性。了解领导的目标是非常重要的。一旦发现自己工作的目标和领导的不一致,一定要立刻进行调整,运用你掌握的资料,找到领导的最终目标,并朝着那个方向进行努力。

2.了解领导的优缺点

要利用日常的工作接触,对领导的优点和缺点进行一次确切的评估。或许下属对领导所散发出来的非凡领袖魅力十分着迷,但却没有认真地总结一下领导在技术方面的不足。其实领导和其他人一样,在自己最薄弱的地方也需要别人帮助。比如说:领导知道如何最有效的激发自己下属的潜能,但却不具备做后续工作的能力,这个时候,领导就非常需要得力的协助。如果你能适时地为领导提供这种帮助,就会脱颖而出。

在日常生活中,要多观察领导的言行举止,然后记录所观察到的信息,如领导的优点:有效的管理时间,公正无私,有创新性,具有高尚的人格,护卫自己的下属等;领导的缺点:不能有效地运用公司提供的所有有效的资源,过于注重细节,缺少宏观的视野和长远目标等。

通过总结资料,对领导的优缺点进行一次深入的对比,能让你在今后的工作中,更好地完成领导交待的工作,同时也能为你的领导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帮助,让领导明白你不仅站在他的那一边,而且还是团队中的一员,你和领导之间就能建立起一个更为稳固的工作关系。

但有一点要注意,观察到领导的优缺点,决不是让你将这些记录当作要挟领导的把柄,这样做只会把自己逼进死路。

3.了解领导的个人风格

领导的个人风格在一定程度上,比他那些工作上的目标更能代表他本人。领导所展现出来的个人风格,是自己内在的一种展现,是让别人了解他的一种方式。领导喜欢什么样的传达方式?他在管理下属时又是怎样一种风格?他的日常生活又是怎样一种作风?这些都是下属需要了解的。

当下属向领导传达信息时,领导是喜欢书面方式还是口头方式?喜欢书面式传达信息的领导,习惯于通过可读式报告,及与下属私下谈话来传达信息;喜欢口头式传达信息的领导,则喜欢先通过面对面的谈话来传达信息,当下属有一个大概的了解后,再给他们一个详细的书面报告。对于那种喜欢通过书面报告传递信息的领导,无论下属多忙,都要写一张便条给他;而在与那种倾向于面对面谈话的领导相处时,下属就应该多利用琐碎的时间与领导进行一次短暂的对话,对你所获得的资料进行沟通。

有的领导充满活力,这种风格会使他所管理的部门充满朝气,同时又趣味十足。如果他同时又是一位胆大心细的人,他就能观察到下属的内在才能,知道怎样善加运用。这样的话,你可能再也找不到比他还要好的领导了,下属能在一个比较轻松的环境下,自由地发挥自己的才能。但如果领导是一位曾经在军中服役过、在律师事务所工作过,或者曾经在政府的机构中担任过管理工作的人,他们一般都比较拘谨和严肃,也非常喜欢“按规定”办事,他们非常强调指挥链的重要性,这个时候,下属要把所有的事情详细报告给领导,同时要绝对服从他的指示。

还有,就是要了解领导在工作之外是一种怎样的“生活风格”。如果下属平时多观察办公室之外领导的言行举止,可能会大吃一惊。看到领导的种种工作之外的言行,下属会对领导产生更多更深的了解。一旦下属从领导的休闲爱好中找到共同点,纵使你们之间的个性有很大的不同,这个共同点肯定能将你们间的距离拉近。

4.了解领导的需求

领导为了能在工作团队中生存下来,都会有一些基本需求。领导并不是无所不知,也绝对不会是个天生的“万事通”,他们同样需要下属向他提供帮助和资讯,更重要的是,他们希望下属能敏锐察觉出他们的真正需要。

在领导的需求中,有一些是具有普遍性的,而有一些则是领导根据自身的利益所拥有的特别要求。例如说:每一位领导都希望自己的下属能具备以下的能力:忠诚、可靠、能传达重要的资讯、能帮领导省时间、能察觉到领导正处在压力下,甚至一些生活方面的事。有的领导也希望能得到下属的主动帮忙,比如领导有一个重要的会议,但是他孩子放学的时间快到了,看出领导的焦急,下属不妨主动上前分忧,虽然并非自己的分内工作,但你救了他的急,只要完成得当,在领导心中总会给你记上一功。

5.了解领导的好恶

无论是谁,都会喜欢听一些话,而讨厌听另一些话,喜欢听的就容易听进去,心理上就会觉得舒服。你的领导也不可能摆脱这种情绪。下属要掌握领导的特点,倘若在工作中讲一些领导平素喜欢听的话,就会让他对你另眼相看。

有一位年轻小伙,刚进工厂时,大概是头发太长了,衣服花哨了点,不符合好青年的形象。结果,他的师傅就对他另眼相看,脏活累活全让他一个人干,完事之后,还鸡蛋里挑骨头,总要找出点纰漏来,令他十分恼火。这时,他想起曲线赞美的办法,终于使濒临破裂的师徒关系得以修好。

他的师傅干什么都爽快利索,可就是每天有两三次要到隔壁休息间去抽烟过把瘾。

于是,徒弟利用这个机会开始曲线奉承,待师傅一走开有个伙伴便嚷开了。

“你的师傅太混蛋了!”声音很大,在另一侧的师傅肯定听得到。

“不是拍马屁,我真的挺崇拜他。他既有过人的技术,又从不摆架子,虽然对我是严了点,但也是为了我好,跟上他,也算是我的荣幸。”很明显,师傅也知道谁在讲话。

师傅回来后,对他的态度马上有了转变。他认为徒弟是一个有上进心、领会能力强的好青年,这位朋友很快就成了他师傅的得意弟子。

领导是组织中的核心人物,作为下属,应主动去适应他,才能够形成有机的配合力量。好恶的形成往往没有什么道理可讲,即使有些好恶看起来似乎违背了常规、常理、常态,但未对他人造成侵害、对社会秩序形成干扰,也就无须加以指责和校正。人生百态,每个人的好恶都是其中一景。了解领导的好恶,使自己尽快适应。如果你的喜好与领导大相径庭,还是自己主动调整,而不可能让领导去适应你。

与领导相处,要学会宽容,以达观的态度面对上司,你会发现,具有善良本性的领导不一定都具有让人喜欢的行为方式。让自己适应领导要比让领导适应自己容易得多。如果人人都这样去想、这样去做,那将会减少多少上下级之间无谓的是非摩擦。

二、准确理解领导的意思

善解人意的人,在任何情况下都受欢迎;善解人意的员工,让任何领导都感到满意。

在职场中,谁都不可避免地会受到领导的批评,这时很多人表面上虽接受,可心底里却在为自己辩解。

如果你也抱着这样的想法,对领导指出的错误耿耿于怀,甚至为报复他而对工作敷衍了事,那么就别指望会获得升迁与加薪的机会了。

在公司里,善于理解领导的意图,正确对待领导的批评指正,接受意见并认真完成工作是很重要的,因为只有这样你才更容易得到领导的认同和好感,进而受到重用,获得加薪升职的机会。

可是怎么才能做到这一点呢?

首先,站在领导的角度上思考问题,你就更容易接受领导的批评,而且经常这样换位思考,还可以提高你的能力。

领导思考问题的方式与普通职员不同,领导是以公司利益为出发点,从整体上统筹考虑问题,以大局为重;而普通员工则可能会以自己的角度想当然地做决定,往往牺牲大局而保住个人。

例如,有两个员工发生争执,领导知道两个人都是有才干的,只是稍稍有点儿自我主义,领导决不会因此而辞退他们,更不愿因此而影响工作上的默契。所以,他会让两个人分开,在不同的部门发挥他们的才能。而如果以一般下属的角度考虑这个问题,则可能会从严明纪律出发,辞退其中一人。

尝试领导的思考方式,可以让你的目光远大,更注意整体和大局,而不是心胸狭隘地做决策。

其次,要听言外之意、话外之音,只要领导一个眼神或一个暗示,就能正确理解其中的含义。

领会领导的意图,对一个下属来说尤为重要。领导比较喜欢“机灵、悟性好、一点就通”的下属,有重要的工作也会交给他们去做,所以他们就很容易获得重用的机会。而如果领导总抱怨你“不灵通,翻来覆去交代多少遍都不明白”,那你还会得到领导重用吗?

想让自己变得“机灵”点儿,能够把握领导的意图和潜台词,你就得增进对领导的接触和了解,善于察言观色,多思考、多揣摩。

怎样才能做到善于了解领导的意图呢?

1.调整心态,鼓足勇气

要想增进你与领导的了解,你就需要足够的勇气。与领导交谈时要避免胆怯畏惧,怕出错误,缩手缩脚,言谈举止不自然等状况。因为,这样的“交往”效果很差,甚至还会给领导留下负面印象。

2.努力创造与领导接触的机会

比如,在电梯间、走廊上、吃工作餐时遇见了你的领导,走过去向他问声好,或者和他谈几句工作上的事。总之,不要像其他同事那样假装没看见,埋头做自己的事。

如果你在公司以外的场合如广场、电影院、音乐会等公共场所遇见了你的领导,千万不要故意避开,相反应主动迎上去,向他问候,这能表明你与领导兴趣相投,并能够很容易地获得他的好感。

3.经常揣摩领导的心思

多注意领导处理事情的思路,并试着推测一下,你就能慢慢领会领导的意图了。不要仅从字面上理解领导的话,而应探究其深层含义。比如领导说:“天气真冷”,他可能不是仅想告诉你天气状况,也许是请你“打开空调”的意思。只有平时多注意观察揣摩,在关键时刻你才能正确会意领导的暗示,与领导默契合作。

所以,做一个有心人,对你的领导察言观色,并领会他的话外之音,你就可以轻松获得领导的肯定和重用。

准确理解领导的意思,是任何一个在领导身边的人所应必备的能力,它可以让领导注意你、喜欢你、重用你、提拔你。

三、读懂领导的肢体语言

领导无意识的一个举动,往往包含着非常重要的信息。聪明的下属总是能从领导的肢体语言中洞察先机,了解领导的意思。

俗话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它能作为武器来运用,使人胆怯、恐惧。常见的瞳孔语言为,在表示反感和仇恨时,瞳孔缩小,还露出刺人的目光。相反,睁大眼睛则表示具有同情心和怀有极大的兴趣,还表明赞同和好感。目光中除了能看出上级与下级、权力与依赖的关系外,还能揭示出更多的东西。

领导说话时,不看着你,这是个坏迹象,他想用不重视来惩罚你,说明他不想评价你;领导从上到下看了你一眼,则表明他开始对你注意;领导久久不眨眼盯着你看,表明他想知道更多情况;领导友好地、坦率地看着你,甚至偶尔眨眨眼睛,则表明他同情你,对你评价比较高或他想鼓励你,甚至准备请求你原谅他的过错;领导用锐利的眼光目不转睛地盯着你,则表明他在显示自己的权力和优势;领导只偶尔看你,并且当他的目光与你相遇后即马上躲避,这种情形连续发生几次,表明这位领导对你缺乏自信心。

肢体语言专家们认为,和眼睛一样,嘴的闭合也会泄露真情。在“哈哈”大笑时,意味着放松和大胆,“嘻嘻”的嗤笑,是幸灾乐祸的表现,而“嘿嘿”笑时,则意味着讥讽、阴险或者蔑视,这样笑的人多数为狂妄自大、自恃清高的人。

精神学家认为,手势、表情丰富的领导,是容易冲动、特重感情的人;但如果某人手势做得太夸张,表明他对外界敏感,容易受别人的影响、很苛求的人,是个软弱的领导人。

心理学家认为,有许多肢体语言能让下属知晓领导的内心世界,了解他所说的是否就是他的真实想法。

双手合拢,从上往下压,表明领导想使其内心平静下来;双手叉腰,双肘向外,这是古典体态语,象征着命令式,同时也意味着在与人接触中,他是支配者;当领导舒适地向后靠,双手交叉在脑后,双肘向外,这是自负的表现;当领导伸出食指,则表明他是支配者,有进攻性;当领导的双手平静地放在背后时,则表明他具有优越性;当领导拍拍你的肩后部时,表明他真诚地赞许你;如果领导拍拍你的肩前部时,或从上往下拍,则表明领导倨傲而又显示宽容,这些动作表明他是支配者;两个食指并在一起,放在嘴边,其余手指交叉在一起,与两个食指形成了一个锥体,这表明在你讲话前,领导已做好了拒绝的准备;握紧拳头意味着不仅想威胁对方,还表示已下定决心。

一位精神病专家提醒那些抱过高希望者:“要想改变自己的肢体语言,这需要很长的时间,因为一个人不可能在太多方面自我控制。”所以,我们可以从这样固定的肢体语言中得到信息,了解上司的内心世界,从而较好地与领导相处。

四、拥有较强的分辨能力

面对同样一件事,分辨力不同的人会做出不同的答案。

旧社会,在县衙的公堂上,往往要悬挂一横幅,上书“明镜高照”。在当今社会则要求领导人“洞察秋毫”。其目的是要求做官的人要有较强的分辨能力,能明辨是非,能看到问题的本质,以便对某件事情或案件做出符合实际的判断或裁决,即“明断”、“公断”。

而对下级来说,同样,也应具有较高的分辨能力,因为下级要办好领导交办的事情,需要清楚、准确地掌握事物的真相,从而采取正确的处理办法。假如不明了事情的真实情况,就有可能做出错误的判断,致使采取错误的做法,就有可能把事情搞糟。

在日常工作中,领导会经常让下级去办一些事情。为了圆满地做好这些事情,首要的一个条件是对领导的意图有准确的掌握。有的领导在给下级交代工作时,比较明确,这样,下级比较便于行动。但有些领导工作方法简单,只笼而统之地告诉“你去办了”。这样,作为下级则应特别注意掌握领导对此项工作的具体要求,即要达到的目的。

特别是遇到一些棘手的问题,领导也不便做出明确的表态时,就指示下级:“你看着办吧。”在这种情况下,作为下级就为难了,不办吧,领导有看法,认为你推诿,怕承担责任;办吧,又不得要领,不知领导的意图,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下级认真进行分辨。

这是对上而言,对下也有一个提高分辨力的问题。大千世界,无奇不有,各种矛盾错综复杂,有时候,是非曲直难以分清。只有认识了这些事物的真正面目,才能做出正确的决策,才能向领导做出正确的汇报,制定出解决这些问题的正确方案。

为了提高自己的分辨能力,除了加强学习,提高自己的业务素质和文化素质之外,还应当“多思”。无论对领导的指示、领导的举止以及领导的表情都应注意仔细地观察、揣摩,以便做出准确的判断。同样,对下面的情况,也应多观察,多分析,由表及里,去伪存真,抓住实质,以便拿出正确的对策。

五、及时看出领导的不满

无论下属怎样努力,领导都会有不满的时候。就像人与人之间发生矛盾,这是必然的。

人们都想把密切的关系尽量保持得长久一些,上下级也是如此。

要使密切的关系保持得长久一些,需要多方面的努力,所做的工作也很多。而作为下级来说,一个重要的途径是要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即尽量避免出现不愉快的事情,或一旦出现,就把其消灭在萌芽之中,以便使上下级的关系长期地密切下去。

上下级在认识的初级阶段,一般没有较大的矛盾。虽然各自对对方有一定看法,但这种看法是表面的、肤浅的,还不影响双方的关系。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由于双方接触越来越多,共事越来越多,再加上性格不同、阅历不同,二者之间往往会出现矛盾。矛盾解决得好,上下级关系日益融洽,友情日益加深。反之上下级关系就可能出现一些摩擦,二者之间的关系日益淡薄,甚至出现令人不愉快的尴尬局面,造成双方,特别是下级的苦恼。

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很多,除了领导的原因之外,作为下级,有的是因为工作能力较差,不能很好地完成领导交办的任务,增添了领导的麻烦;有的是领导听了他人的挑拨,对自己发生了误解,等等。

当上下级发生矛盾时,有的领导会直率地进行批评或询问。如果下级闻过则喜,幡然改之,那么,领导以后就不再计较了。就现实来说,直接批评、询问的或存心报复的领导为少数,而多数则是再观察观察,不到万不得已不采取组织手段。在这种情况下,下级应有所警觉,采取有效措施,防止事态的进一步恶化。

当领导对下级产生不满时,一般在平时的举止言谈中能流露出来。自然有时很隐蔽,不细心观察发现不了。所以,下级应细心观察领导的一举一动,以便从中及时发现问题。如果领导不信任你了,在工作上看,就不会给你安排重要的工作;从眼神上看,就有些冷淡,说话就不那么随便、亲切。

一旦发生这种种情况,下级切不可满不在乎,否则会发展到不可收拾的地步。应当分析原因,找出问题的症结,以便及时加以解决。如果是因为自己工作不好,就要努力工作,把工作做得漂亮些;如是因别人挑拨,背后说自己的坏话,则向领导说明,消除误解;如犯了错误,就当面承认错误,保证改正。这样一来,多数领导会谅解的,上下级的裂痕就会得到弥合。

总而言之,下级应随时观察领导对自己的态度,如发现有异常,应及时引起注意,以防止事态向坏的方向发展。

六、关键时刻敢于出手

作为下属,善解领导之意的最高境界是以领导的想法而非指令行事,特别是在关键的时刻敢于出手。

如果你能在关键时刻帮助领导一把,替领导排忧解难,敢于出头替领导担当一定的责任,领导一定会对你刮目相看,会重新对你进行评价。这样的话,你就给自己在工作上创造了一个新的良好机会。

俗话说“金无足赤,人无完人”,领导在工作中也会犯点错误,也会有不宜处理或者不愿意处理的事情。作为下属,你的主要职责除了做好本职工作外就是为领导分忧解难。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总会有很多事情让领导不便亲自处理。这个时候,下属就应该敢于出头,主动承担起处理麻烦事情的责任。

这样,领导一定会感激你,也会由此看到你的忠诚和才干,能真切地认识和了解自己的下属,觉得下属是个能派上大用场的人,才会容忍下属平常存在的缺点和不足。这也就是古人常说的“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但是,怎么才是最有效的替领导出头,替领导排忧解难呢?让下属关键时刻出头,并不是让下属强出头,这要量力而为,有很多技巧在里面。

1.下属要学会“挡驾”。在处理一件事情的时候,领导处于统筹全局的位置上,是整个事件的汇集点。但一个人的精力总是有限的,尤其是一位领导,主要精力只能放在对整个大局的规划上,许多细节方面,领导根本就不能面面俱到。这个时候,下属就应该学会挡驾,出面挡掉那些会惊动到领导的小事,让领导能专心致志地处理事关全局的工作。

挡驾也是一门艺术,如果下属做得不到位,非但不能减轻领导的工作,反而会加重领导的负担,如果做得太过分的话,还可能会影响领导和其他下属之间的关系。这就需要下属认真负责,对于那些细节的事情要了解清楚,要进行详细的核查和整理,在最后决定的时候,还是需要参考领导的意见。处理得当的话,领导会理解下属的良苦用心,在感激下属的同时,也会认同下属的能力,给下属更重要的任务。

2.要不怕麻烦。当某些事情发生的时候,领导出于自己的身份、地位等方面的考虑,有的并不愿意出面解决。例如,下属之间发生了矛盾,双方都到领导那里诉苦,希望得到领导的支持,但领导还没有弄清楚情况,觉得帮谁都不合适,不愿意出面处理。这个时候如果你不怕麻烦,迎难而上,仔细调查事情的来龙去脉,在搞清楚情况后,运用各种技巧妥善地把矛盾解决了,领导就一定会很高兴。但要注意的是,让你挺身而出替领导解决麻烦,并不意味着你可以擅离职守,擅自专权。

下属要牢记,工作的目的最终还是在辅助领导的工作,替领导处理麻烦只是其中的一种手段、一种辅助的方式。在很多情况下,下属最后还是要得到领导的授权和指示,不能架空领导,自己独自处理。另外,不管下属最后处理的结果如何,一定要向领导报告,要进行上下沟通,让领导知情,让领导心中对这个事情有底。这样做的话,既显示了自己的能力,又表现了自己的忠诚。只有这样做,下属才有机会成为领导身边可以同甘共苦的事业知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