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广见废掉太子的时机已经成熟,就收买太子亲信姬威,让他诬陷太子造反。姬威写了一封检举信,说:“太子常常命卜者算卦,预测以后发生的事情。有一天,他听完卜者的话后格外高兴,说开皇十八年(开皇是隋文帝的年号,开皇十八年即公元598年)皇帝一定归天,眼看就要到了。”
隋文帝看完检举信,泪流满面,说道:“杨勇的心肠居然这样狠毒!”他命人把太子抓起来,严加审讯。公元600年,隋文帝废太子杨勇为庶人,予以软禁,改立晋王杨广为太子。
公元602年8月,独孤皇后去世。隋文帝把国家大事交给太子杨广管理,自己则沉湎女色,安享帝王富贵。文帝扩大宫女名额,将来自南陈的陈氏、蔡氏封为宣华夫人、容华夫人,陪自己玩乐。
公元604年,隋文帝终因纵欲过度,在仁寿宫一病不起。文帝很后悔,说道:“如果皇后健在,对我有所约束,我绝不会出现今天的情况。”当时,越国公杨素、兵部尚书柳述、黄门侍郎元岩都在宫中侍奉。7月,太子杨广也从长安赶到仁寿宫,他见父亲的神志时而清醒,时而恍惚,就写信给杨素,向他请教君王去世后的善后事宜。
杨素将自己的意见写在信中,然后对下人说:“把信送到仁寿宫殿下那里。”下人不曾想到仁寿宫还有个“殿下”杨广,竟把信送到隋文帝那里。
隋文帝打开书信观看,察觉杨广盼望自己早死。这时杨广又耐不住寂寞,调戏宣华夫人。杨坚极为恼火,将柳述、元岩叫到身边,叫他们草诏,召已废太子杨勇入宫。而杨广已在杨素的授意下带兵入宫,将柳述、元岩抓了起来。
东宫右庶子张衡奉太子之命进入文帝寝宫。他命令宫女们全部出去,宣华夫人、容华夫人怕文帝有事,不肯离去。张衡大怒,命卫士将二位夫人拖走,然后杀死文帝。
过了一会儿,张衡从屋里出来,对众人说道:“皇上早已驾崩,你们为什么不向太子禀报?”众人进屋,发现文帝已经去世。杨广回转长安后,毒死杨勇,登上皇帝宝座。他就是隋炀帝。
隋炀帝三游江都
隋炀帝登基之后,特别喜欢享受。他担任晋王时,曾在扬州当过总管,知道南方有很多美景,所以总想到南方去游玩。
那时候,南方的粮食充足,如何将南方的粮食运到北方,仍然是一个大问题。公元605年,隋炀帝决定以邗沟为基础,开凿一条横贯中国南北的运河。这样的结果是:能将南方的粮食及时运到京城,同时也可为皇帝出巡江都(今江苏扬州)提供便利。
由于隋炀帝调用了大量人力、物力,大运河很快修成。隋朝大运河北起涿郡(今北京),南到余杭(今浙江杭州),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和钱塘江五大水系沟通,长度共有1747千米。这条运河有力地促进了南北交通。
官员们在运河岸上,每隔两个驿站就设置一座斋宫,皇帝巡游时可在那里休息。从洛阳到江都共建造了四十多座斋宫。
大运河建成后,隋炀帝派人前去验收。验收者制造了一丈二尺长的铁脚木鹅,从上游放下,让它漂流而下。如果木鹅在河中停住,就证明水浅,质量不过关。结果,木鹅在运河中停了一百多处。隋炀帝大怒,将施工不力的官吏、民夫等五万人捆住手脚,在岸上活埋。
修运河的同时,隋炀帝还让黄门侍郎王弘等人去江南制造龙舟和其他船只。为了完成造船任务,官府征调几十万人去南方务工。由于工作量繁重,很多民工被活活累死。运载尸体的车子东至成皋,北至河阳,络绎不绝。
8月,隋炀帝离开洛阳,第一次巡游江都。炀帝乘坐的龙舟,高45尺,宽50尺,长度达到200尺。龙舟共分四层。上层包括正殿、内殿和东、西朝堂;中间包括120个房间,下层专供宦官居住。龙舟金碧辉煌,如同一座可移动的宫殿。
十艘大龙舟连在一起,专供隋炀帝使用。大龙舟的周围有五百只中型龙舟,供妃嫔们居住。再往外则有六千艘小龙舟,有一百多尺长,供百官、侍从居住。在岸上拉船的纤夫多达八万,另有二十余万军队在岸上前进,保卫天子。
一路之上,州县官员为了讨好隋炀帝,让老百姓为皇帝准备精美饮食,叫做“献食”。隋炀帝吃不了那么多美食,就把吃剩下的食物埋掉。强制“献食”之举使不少百姓破产,甚至流离失所。
公元611年,隋炀帝第二次巡游江都。这一次,隋炀帝又挥霍了不少钱财。他到了江都以后,还摆下酒席,请江淮以南的名士赴宴,显示皇家气派。
公元616年,隋炀帝又要去江都游玩。当时,各地的农民纷纷起来造反,形势对隋朝不利。有很多大臣都劝阻炀帝南行。可是隋炀帝杀死了提意见的大臣,坚持要去江都享乐。那时候,洛阳的龙舟被起义军烧了,炀帝就命人重造。
隋炀帝到了江都后,一住就是两年。那时候,各地的起义军日渐壮大,兵强马壮。大臣们劝炀帝回转长安,再图大计,炀帝大怒,将劝谏的臣子杀死。面对不利于己的形势,隋炀帝终于为自己的前途担忧起来。一天,他照着镜子对萧皇后说:“我这颗好头颅,不知由谁来砍。”他准备了一些毒药,准备在危急时服用。
炀帝之死
面对全国风起云涌的起义军,隋炀帝杨广心里怕得要命,他也不敢回国都去。他觉得北方再也不能照原样统治下去了,便不思平定中原混乱局势,反而要再往南走,迁都丹阳,并下令派人修建丹阳宫。
被他带到江都的十几万军队大都是陕西、甘肃人。他们随杨广出来已有一年多,本来就思乡心切,听说杨广再也不回国都大兴而要迁都丹阳,都想私自逃回乡里。一天,一个叫窦贤的小头目率众人潜逃,被杨广知道,大怒,命人追回,全部处死。可是逃亡的事件还是不断发生,杨广身边的军兵越来越少,与他同心的人更是少之又少。
此时,几个隋军军官司马德戡、元礼、裴虔通几人在一起商量谋反。他们认为隋朝江山已支撑不了几天,与其同杨广一起坐以待毙,不如起来反抗,杀死暴君杨广,然后拥立右屯卫将军宇文化及为主帅响应各地义军,寻求一条生路。
取得一致意见后,几人便开始分头准备。一天,司马德戡在军中散布消息说,皇帝得知大家都想回关中,非常恼怒,备下了毒酒,以准备犒赏禁军的名义,将大家全部毒死。他刚说完裴虔通就带着几个人送来十几坛酒,这裴虔通在杨广称帝之前就是他的亲信,众人一见他来都寂声不语。裴虔通放下酒,说了句“这是皇上犒赏大家的,大家请随便用”,转身便走了。众人想起司马德戡的话,却直瞪瞪瞅着那十几坛酒。一时帐内鸦雀无声。
司马德戡见状,便从帐外找来一条狗,从酒坛中倒出点酒给那条狗喝了,那狗当时就七窍流血而死。众将不再怀疑,均义愤填膺,要将杨广得而诛之。司马德戡见火候到了,便又将众将劝住,说道:“杨广身边还有一些人,比如裴虔通等人,据我观察,此人对杨广也早已心怀不满,只是迫于无奈才忍耐一时。为了确保万无一失,不如让我去说服他和咱们一起起事,再定一条计策,一举杀了杨广,大家看如何?”众人一听有理,都表示愿意听他安排。
其实这是司马德戡和裴虔通早就商量好的,众人哪里知道?第二天,司马德戡便来告诉众人,裴虔通已同意做内应,要大家今晚包围皇宫。
当晚,杨广在龙榻上翻来覆去睡不着,心中烦闷。忽听外边似有喊杀之声,又见外边火光冲天,不由得大惊,忙问值班的裴虔通外边发生了什么事,裴虔通答说:“没事,只不过是东城草场失火,众人在扑救。”杨广哪里想到自己这个亲信会反叛自己?听他如此一说,又翻身躺下。刚要迷迷糊糊睡去,忽然,元礼、宇文化及等人率禁军闯进来,不由分说,将杨广抓起来,押往前殿。
来到前殿,只见殿前禁卫军黑压压一片,而自己左右两旁站着的,正是裴虔通和元礼。杨广哪见过这阵势?战战兢兢地问:“你,你们要干什么……”
“干什么,我们要杀了你这昏庸无道、罪不可赦的暴君!”宇文化及厉声喝道。
“我,我有何罪?”杨广自知难免一死,但求生的欲望还是使他壮着胆子问道。
宇文化及一听,不慌不忙地让禁军郎将马文举拿出早已准备好的告示,逐条列举了杨广的种种罪行:滥杀无辜、草菅人命、骚扰百姓、频繁对外征讨、劳民伤财、骄奢淫逸……
杨广早已明白眼前的阵势,又听马文举所列句句是实,叹口气道:“我是该如此下场……”
宇文化及听罢,拿剑便要上前,不料,杨广突然脸色惨白地说道:“我虽该一死,但也曾贵为天子,还是拿白练来吧!”宇文化及哪里肯再理他,一剑便要将他刺死。裴虔通却一把拦住,道:“宇文兄听我一言,还是依了他吧!”说着从怀中掏出一条早已准备好的练巾。杨广感激地看了一眼自己这个从前的亲信。裴虔通也不看他,将练巾绕在杨广脖颈之上,拉住一头。宇文化及见状,也只得依他,拉住练巾另一头,二人一齐用力,不一会儿,隋炀帝杨广便一命归西。至此,这个在位14年的暴君结束了他罪恶的一生。
李春和赵州桥
闻名世界的赵州桥相传为隋朝李春指挥设计,历经1300多年的风吹日晒雨淋,至今仍屹立如初,创造了一个奇迹。要说起李春,还要从隋炀帝开挖大运河谈起。
开挖大运河时,其中通济渠一带由一个叫麻胡子的人负责。此人非常贪财,他听人说陈留(今河南开封)境内有一座西汉张良庙,庙内藏有一双玉璧,价值连城,就亲自带人去抢到手中。这一日,他正在爱不释手地赏玩这双玉璧,他手下的一个名叫钱松的小监工走进来禀报:“总管大人,外面有一个叫李春的,自称有修桥技术,要求见总管大人。”
麻胡子恼恨钱松扫了他的雅兴,便怒骂道:“瞎了你的狗眼了,没见我忙着吗?况且当今圣上让挖河,你找个修桥的来干什么?滚!”
钱松被骂了一通,心里窝火,又发现麻胡子抢了张良庙中的宝物白玉璧,料定他没有好下场,跟着他怕日后受牵连,就动了跑回家的心思。一眼瞧见还在营外的李春,便对他说道:“李师傅,麻胡子凶狠,不是个人,我早就不想再跟他一起欺压百姓了,你也别跟着他。正好我们村有一条河,水流很急,乡亲们几次修桥都没修成。你有修桥技术,不如去帮我们,也为百姓做件好事吧!”
李春心地善良,为人耿直。一听此言,当即表示同意。天黑以后,二人就偷了两匹马,骑着离开大营,向钱松的家乡——赵州(今河北赵县)逃去。
赵州的百姓听说钱松带回来一个会修桥的师傅,都十分高兴。原来赵州有一条河,名叫洨河。这洨河水流湍急,乘船过河,常因水急而翻船。当地百姓也修过许多次桥,但都因不坚固,被水冲垮了。
李春听乡亲们七嘴八舌介绍了情况,立刻到河边察看地形,又亲自选了石料场,连夜画出了桥的图纸。乡亲们听说图纸画好了,都来观看。只见那桥身与众不同,一个大拱洞的两肩上还各有两个小拱洞。众人不明白,便纷纷向李春请教。李春耐心地解释:“这桥身下面的大拱洞,可以通过平时的河水;上面两侧各有两个小拱洞,一是美观,二是在汛期和山洪暴发水位增高的时候,起到泄洪的作用,同时减轻河水对桥身的冲击力,使石桥的寿命延长。”
众人一听,恍然大悟,连声称赞。这时,一个小孩突然扬起童声问道:“那两个怪兽是什么呀?”
李春知道他指的是桥中央护栏板上画着的一对饕餮,便笑着将他抱在怀里说道:“这呀,叫饕餮。传说这种怪兽非常贪吃,什么东西都可以吞下。我们修桥时,将它刻在桥中央的栏杆上,这样,洪水来了,它就吞进肚里,我们的桥就不会被冲垮,我们的村庄也会平安无事啦!”小孩闻听,信以为真,拍手叫道:“噢,饕餮吞洪水喽,饕餮吞洪水喽……”众人见他顽皮的样子,也都笑了。
这时钱松在人群中喊道:“乡亲们,我们别光看呀!我看还是赶紧在汛期之前动工建桥吧!”众人一听立即组织起来,开始了造桥工程。
李春当技术总指挥,但是他经常和乡亲们一起起早贪黑,上山采石,下水挖河。钱松在挖运河时做监工,此刻和乡亲们一起干劲十足,还不时劝乡亲们多注意休息,别累坏了身体。百姓们为自己修桥,哪有不出力的?个个干劲十足,建桥的速度飞快。仅仅几个月,就架起了一座石拱桥。
远看这座石桥像一道长虹,横卧在洨河上。近看石块之间接得严丝合缝。桥栏板、桥柱上都雕刻了不同形状的秀丽图案。栏板上的蛟龙,形态各异,活灵活现;桥栏板的小石柱上还蹲着形象逼真的石狮子。可以说,赵州桥不是一座普通的桥,而是一件极具观赏价值的艺术珍品。不仅中国人喜欢它,外国友人来参观的也不计其数。
李春也因赵州桥而享誉世界。赵州人民为了纪念他,还特意为他雕塑了石像。
瓦岗起义
在隋末农民起义军中,瓦岗军是最有影响的。这支军队的领袖是翟(音zhái)让。他本是隋朝东郡衙门里的法曹(管理司法的小官),因为触犯了上司,被抓到监狱中,处以死刑。狱吏黄君汉认为他是个人才,就把他放了。
翟让四处潜逃,后来躲到东郡附近的瓦岗寨,与一些农民造起反来。他带领瓦岗军到荥阳一带作战,诛杀贪官污吏,将官府的钱粮运回山寨。东郡一带的农民受不了官府的压迫,都来投奔翟让。瓦岗军很快就扩充到一万多人。
公元613年8月,杨玄感兵变被隋朝镇压下去。杨玄感的部将李密冲出了隋军的包围圈,但不久之后仍然被捕。官府将李密等人押往邯郸,李密在路上带领囚犯逃跑,从此隐姓埋名,过起了艰苦的流亡生活。
后来,李密来到一个乡村,以教书为业,生活稳定下来。但李密想到壮志难酬,便终日忧郁,还在墙壁上写了一首五言诗,哀叹命运的不公。乡民见李密形迹可疑,就去官府告发他。李密无奈,只得再次流亡。
公元616年,李密听说瓦岗寨招贤纳士,就去投奔翟让。他对翟让说:“现在杨广昏庸无道,对百姓非常严酷,百姓对他极为不满。这种状况,与秦朝末年完全一样。您如果率领军队攻取西都长安、东都洛阳,必能推翻朝廷,解除人民的苦难!”
翟让本来胸无大志,只想杀些贪官,独占一方。在听了李密的分析后,他茅塞顿开,决心灭掉隋朝,成就大业。李密又去找东郡一带的众多义军领袖,劝他们与翟让联合起来,共同对付隋朝。这样,瓦岗军的力量得到壮大,令东郡官府不敢小视。
过了一段时间,翟让、李密率领军队攻打荥阳。荥阳太守不是瓦岗军的对手,就向朝廷请求救援。隋炀帝派大将张须陀率领重兵,对付起义军。翟让在敌军的正面实施攻击,让李密率领一千军队,隐藏在荥阳大海寺北面的密林里。
张须陀是隋朝名将,根本瞧不起瓦岗军,他指挥军队向翟让发动猛攻。翟让诈败,向大海寺附近的树林退却。张须陀带领军队追了十多里,李密突然率领军队将他包围起来。隋朝军心大乱,张须陀往外冲杀,没有成功。最后,隋军全部被歼,张须陀也被瓦岗军所杀。
荥阳之战结束后,李密带领军队攻克洛阳城外的洛口仓,并将仓内的粮食分给百姓。这一举措,使瓦岗军深得民心。这时,镇守洛阳的越王杨侗派一支军队来夺取洛口仓,结果被李密击败。杨侗不敢出兵,瓦岗军名声大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