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建筑作为古镇物质文化的主要载体,反映当地自然地理环境的综合条件,松溉古镇的建筑也不例外。它既是当地社会文化活动对建筑发展的折射,也是松溉古镇地域的民俗、技术和经济状况的反映。
建筑个体形象是构成古镇总体形象的基本单元,因而对古镇建筑的研究,是解析古镇聚居文化的前提,也是制定保护与发展规划的前提。
建筑空间的研究侧重于松溉古镇保留的传统建筑,包括环境关系、历史发展、空间形态、造型特点、构筑技术等多方面。本书从建筑类型学出发,将松溉古镇的建筑分为会馆建筑、寺庙建筑、宗祠建筑、民居建筑四大类,讨论其物质与文化的内涵。
3.1建筑形态
3.1.1组群
1)布局方式
古镇建筑组群的布局方式,基本上是由所处的地域、地理、自然环境所决定的,是建筑群体适应地形的结果。布局方式可分为以下几种形式:
(1)向心点状
标志性建筑物或开敞空间为组群中心,四周建筑遥相呼应,布局呈现出一种内聚关系。
(2)线状行列式
常见于地形较陡处,街道随地形起伏,建筑沿街道线状排列,其进深受地形限制较大,组群形态呈线状分布。
(3)团状片状式
一般位于自然条件较优越,如场地的面积较大,用地平缓,不受泥石流、沟谷及洪水威胁的地方。组群中巷道丰富,呈枝状与主街相接。
2)组群空间
(1)剖面结构
组群的界定因素是外界两线——江河岸线和山坡可建用地线。处于不同标高上的地形界线造就了平台类似的剖面结构,这是山地组群形成的典型特征。建筑或筑或架,形成丰富多变的室外台院。台与台之间,以梯步和巷道相连接;在同一个台院上,具有相同的界定物和明确的边界,各民居的入户门均开向院内,形成院中居民的交往活动空间。
组群中的院落关系既包括合院式建筑形成的台院,也包括建筑筑台形成的分院,尤以后者居多。因为山地建筑中,合院仍然追求自身地域内的相对平坦;院与院之间则随地形的变化而因地制宜,取法自然,形成高差和自然属性,反映了山地建筑的本质和对自然的适应。
(2)簇群状的外部空间
山地建筑组群内部各院落之间呈现一种整体式的簇群分布。这种整体性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建筑组群自身形成一个整体;二是人工环境与山水的自然环境形成和谐的统一体。建筑与建筑、建筑与街道、建筑与环境之间紧密衔接,毗邻相生。同时,簇群状的外部空间,表现在组群中形成的院落能够为相邻建筑共用,这种共用关系也强化了组群之间和谐的邻里关系以及与自然环境的结合关系,加强组群的内聚性。
3.1.2空间
建筑空间形态,从空间构成上可以分为室外空间和室内空间;从属性上可以分为自然空间和人工空间。在松溉古镇,山地环境中具有众多的自然空间,人工空间和自然空间交互在一起,形成典型的山地人居环境形态。
1)典型空间形态
(1)背景空间
松溉古镇中,山峦、江河、谷地、林木等自然要素都是建筑的背景空间,它们对建筑起着一种衬托作用,民间常说的“背山面水,靠山面水”都是这一空间的反映。
(2)维系空间
松溉古镇建筑是成片或成块状的,建筑之间在功能与交通上有着不同的联系,因而建筑与建筑之间就产生了维系空间。维系空间既是自然空间,又是人工空间。它不但满足建筑功能方面的要求,同时也丰富了整个城镇空间,使自然空间与人造空间融为一体。松溉古镇中,构成维系空间的因素除自然山水、林木等外,还有梯道、巷道、街道等。
(3)有形和无形空间
巴渝山地古镇建筑空间从宏观上看是无序的,但从微观上看它又是有序的,是无序中的有序空间。这正是古镇自然空间的多变与人造空间的因地制宜相结合而创造出来的优美效果。
古镇人民纯朴、善良,生活自然、真切,人与人之间交往密切。街面、门口、路边、巷头、树下,都是交往空间。
(4)四维空间
松溉古镇建筑空间是由山地、江河、建筑组成的三维空间,而千年古镇历史便融合在建筑之中。
2)建筑空间特性
(1)空间的界定
松溉古镇的建筑均有明确的空间界定。分析其原因,主要有二:其一,自然地理环境所致,各种堡坎、护坡的变化形成建筑及建筑空间上的分布差异。其二,功能上的要求,民居中的多种活动如洗晒、聊天,都需要有一个相对完整、独立的室内外空间;而防火上又要求建筑之间有明确的分隔物。
(2)空间的层次性
松溉古镇建筑空间在层次上呈现出一种逐渐深入式的递进关系。一方面表现在剖面结构和空间分布上,呈现出分层而上、层层递进式的空间关系,在视觉上有一种逐层而上的感觉;另一方面也表现在建筑空间中,街道-巷道-院落和厅堂-厨房-厢房,表现出一种公共空间-半公共空间-私密空间的递进关系。宗祠建筑的平面序列由院落的组织而展开,建筑围合的院落不仅仅是人流组织的节点,同时也是功能置换的重要过渡节点。
(3)空间与空间的关系
古镇建筑的空间关系,可以分为串联式和并列式两种。并列式常出现在台地与台地之间的建筑空间;串联式多见于街巷两侧的线性连续空间——建筑空间在相近的标高上沿道路展开,形成串联式空间关系。
(4)建筑空间与社会生活
空间是一种容器,它为各种人的生活方式以及社会活动提供场所,古镇建筑空间就扮演着这样的角色。千年形成的建筑空间是古镇居民生活的“容器”,是古镇人民生活的一种真实反映。
3.1.3造型
建筑造型是指古镇建筑在千百年历史演变中,人的生活需求与外界环境结合后的一种功能反映和外形风格。
古镇建筑造型特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与自然环境融为一体
松溉盛产木、竹、石等地方建筑材料,特别是石材的应用增加了古镇建筑的自然特色。
松溉古镇广泛利用条石、块石、片石砌筑道路以及房屋的勒脚、基础、堡坎,外墙也多用石材,加上山体裸露的岩壁和参天古木,产生了自然与建筑一体化的效果。石采于山、宅建于山。
2)造型与功能的巧妙结合
由于地形限制,山地建筑总是竭力缩小自己的基底面积,在有限的宅基地面积内争取最大的使用空间。
古镇建筑巧妙地借势取向,相天形地,表现出强烈的向上部空间扩展的趋势。上下层空间又给使用功能划分了界线,一般情况是上层居住、储存,下层则以日常活动或商业活动为主,合理地利用了空间,同时又与造型巧妙结合,朴素中不乏秀美。
3)因地制宜的造型手法
古镇建筑吸取传统山地建筑“因境而成,随曲合方”的处理手法来适应地形的变化,以取得节约土石方、节约用地等经济效果。因地制宜的造型手法,使古镇建筑形成了一种镶嵌式的外貌,以台院形式镶嵌在山坡上,加上台地绿化植被丰富,使建筑与地形结合十分自然。
3.1.4构筑
1)构筑形态
古镇建筑的构筑形态包括建筑的技术构成和构造形式,涵盖了整个建筑的实体部分,包括地面、墙体、构架和门窗等构件。从功能上可以将传统建筑构件分为三大类:一是承重结构构件,如墙、梁、柱等;二是主体围护构件,如外墙、屋面等;三是辅助构件,如门、窗、隔断等。
古镇传统建筑多以木构架为主要承重方式,即由木柱和木梁构成的梁架系统。一方面木料的取材、运输、加工比较容易;另一方面木构架具有灵活可变性。
巴渝地域的传统建筑主要形式有抬梁式、穿斗式、混合式,根据基地特点的不同而灵活变化,建筑的主体围护结构则较为丰富,有砖、石、木、竹等,多就地取材,一方面节约了成本,另一方面也形成了古镇建筑独特的风格与特点。
2)构筑形态与环境因素
古镇特殊的地理等环境因素,综合作用在古镇建筑之中,其构筑形态反映出与当地环境因素的协调。
(1)与气候环境的适应
古镇地处江畔,气候环境对构筑形态有着重要影响,如降雨量对古镇传统建筑构筑形态的影响,表现最明显的是屋顶和屋脚。由于地处我国西南地区,春夏多暴雨,湿度较大,传统建筑屋顶多采用深出檐的坡屋顶,且坡度较大,建筑出檐在沿街处可达1.2m之多。屋顶多采用出挑阳台、附棚、重檐等形式,既增大了屋顶的面积和数量,又巧妙地与走廊、阳台等使用功能相结合,在充分利用挑檐下部空间的同时,有效地防止了雨水对主体围护结构和墙柱的冲刷。
古镇夏季炎热,日照时间长,气温较高,带挑檐的屋顶对夏日防晒有较好的作用。为了应对湿热的气候,古镇传统建筑采用架空、阁楼、天井等方式,组织建筑内通风。建筑内部隔断之间并未完全封闭,以门窗透空来满足夏季通风的需要。
(2)与地形、地貌的适应
古镇周边地形复杂,江河水涨幅较大,这种地形地貌条件造就了古镇建筑独特的构筑特征。
①与江水环境相适应
古镇传统建筑不似江南水乡建筑那样表现出较强的亲水性,相反,更多的是以防洪为主:选址时多选择高地;为保证主要结构的牢固性,在修筑时都筑了高台,并且用附岩、支撑等方法将建筑主要构件与山体相连,以增加建筑的稳定性与防洪抗涝的能力。
②与坡地环境相适应
古镇传统建筑在建造上积累了许多经验,无论是坎坡、崖壁、沟谷、山脊等,都能因势利导,顺其地势而建,产生了许多与复杂地形相适应的构筑形态,其手法多种多样,古镇利用最多的是筑台和架空。
3)结构方式
重庆传统民居古老的结构方式,如穿斗捆绑、土筑墙等传统结构类型,在民居中占了很大比重。
穿斗结构是西南地区最为古老的传统结构之一,至今已有一两千年的历史,在西南山地民居中使用尤其广泛。穿斗结构是在长期的建筑实践中逐渐形成的一种结构形制,经受了长期的实践考验。它是典型的构架体系,布局灵活,可随意开设门窗,能较好地适应地形变化,虽然稳定性相对较弱,易于变形,但有较大的“弹性”,对变形的容纳度较大,抗震性强,民间有“墙塌屋不倒”之说,这点对于山区尤为重要。
穿斗结构常见的做法是将木柱制作成构架,构架之间填以竹编的夹壁墙,双面或单面抹灰,小青瓦屋面,有楼层时使用木楼板,其最大特点是能够适应各种地形的变化,通过采用吊层、错层、吊脚等处理手法,结合横枋和立柱,可以随高就高,随低就低,随弯就弯。
3.2类型研究
3.2.1会馆建筑类型特点
明清时期,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迁移,几乎在全国各地都出现了异籍人士在客居地的同乡聚会场所和工商议事机构——会馆。其形成可以主要归因于经济和商贸的盛行,以及人口的迁移。历史上最着名、规模最大的移民潮应属“湖广填四川”。大量的移民途径重庆逐渐向四川盆地中西部扩散迁移,从而形成了多种地域文化相遇、扩散和交融的局面。最终,外来文化与四川本土文化整合,形成了带有移民文化烙印的地方文化。
3.2.2庙宇建筑类型特点
1)宗教建筑的历史发展背景
松溉古镇中寺庙道观遍布,在历史上有“九宫十八庙”之称。寺庙道观在古镇中皆占据风水绝佳之地,是古镇中主要的建筑景观。
松溉的庙宇建筑以寺庙与神庙为主,现存的主要有老县衙、水神庙等,镇中宗教建筑风格各异,内容丰富,构造精致,体现了历代劳动人民精湛的建筑技艺。
2)平面格局形式分类
寺庙道观建筑平面形式各异,从规模与平面形式上大致分为两类,一类是以老县衙为代表的传统官式寺庙建筑,多由官府出资修建,风格上强调与普通建筑的区别,平面布局为多进院落式,开间进深较大;另一类是以水神庙为代表的民居化寺庙建筑,多为群众集资修建,在建筑布局上多采用“三合头”的形式,形式与民居更接近,平面较为自由,不拘一格。
3)秩序强烈的空间造型
松溉古镇的庙宇建筑平面多采用中轴对称的方式,沿中轴形成多个空间层次,形成强烈的秩序感。
传统官式寺庙建筑多注重中轴线的空间层次的秩序性,强调多空间的严谨和雄伟,给人以庄严、肃穆、神秘的感觉。
民居化寺庙建筑则变化灵活,巧妙利用地形变化和用地环境,由于规模的限制,以及建筑功能的特殊性,营造出与官式寺庙建筑截然不同的造型特点和建筑气质。
3.2.3宗祠建筑类型特点
1)背景与内涵
松溉古镇人文繁荣,有着丰富的传统文化背景和历史文化内涵,其中,宗祠建筑是当时古镇乃至整个区域文化风俗与建筑营造技术的集中反映。“氏族宗祠”系原有的大户豪门家庭所建。修祠可谓古镇历史上显赫之士光宗耀祖之举,是当时社会文化的一个缩影。
松溉古镇的宗祠建筑大多是当地的大户人家修建的自己家族的祠堂,如“罗家祠堂”主要是由罗奇英(康熙丁酉科举人,曾任甘肃秦州清水县知县)历经几年主持修建的。
2)多种功能的平面要求
宗祠系封建族制的产物,也是家长制的体现,宗祠并非单纯地供奉祖先牌位和祭祀,还兼有与住宅相结合、集多种功能于一体的作用。
因而宗祠中多有龙门、庭院、正殿、戏台、厢房等用房。
宗祠建筑主体是高大的厅堂空间,主要供奉祖先牌位和祭祀之用,它面向天井完全敞开,与室外空间相互渗透,位于院落轴线的中心部位,正对建筑大门,厅堂正前方门厅上方多有戏台,作为表演之用。
3)多种功能的平面要求
祠堂是感召家庭精神的重点场所,因而在其内外空间的处理上,更注重精神和家庭意识的强化,以及空间上的转折变化,而传统的民间生活与祭祀活动以及对地形的尊重,也是宗祠建筑空间组织的重要依据。宗祠建筑在平面布局上与普通民居稍有区别,总体上平面布局与建筑形制略显严整,与宗祠建筑的性质相吻合。
3.2.4民居建筑类型特点
1)多种功能的平面要求
古镇民居用料多瓦木装饰,雕刻精美。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则尽量追求合院形式,体现了在中国传统院落形式影响下的适应山地环境的变异。
古镇民居可以分为商家和居家两种模式。商家者多为普通居民临街而建,开设店面,为前店后宅式或下店上宅式。居家者多为官僚、地主及大商家另外的住宅;临街为四合院者,前面的下厅房兼作大门,即龙门或朝门,里面天井或院落大小因用地情况有宽有窄。
2)空间造型与功能结合
古镇建筑巧妙地借势取向,相天法地,采用多种结合地形的方式——筑台、挑廊、吊层、附岩、架空等多种手法,表现出强烈的向上部空间扩展的趋势,产生了上大下小、天平地不平的造型特征。同时,上下层空间又给使用功能划分了界限。下层用于储藏、清洗等杂务,其空间可以得到很好的利用;上层则以居住或商业活动为主。
3.3典型建筑
松溉古镇有保存完好的特色民居院落、祠堂、传统街区、宫庙等。绵延起伏的青瓦屋顶、依山就水的民居院落、傍山而建的吊脚楼、古朴厚拙的青石板街,营造出亲切自然又具震撼力的建筑环境。
3.3.1宗祠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