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你幸福了吗
27410900000010

第10章 挖出痛苦之根——错位伤生(8)

善果5、人需要借助苦难才能发现自己

在顺境里,人们常得意忘形,自以为是万物之灵。当苦难出现,人们才惊觉自己的渺小,自己的能力是极其有限的。宇宙间肯定还有许多比人类更伟大更万能的外来未知力量。人们必须承认自己卑下,祈求宽恕,惟有这样才有可能从苦难的捆缚中被拯救出来。

我们凡夫俗子常颠倒梦想,执恋世间的种种。结果,逐物迷己,失去了判断生活品性的能力。当我们所拥有的好处(如感官的享受、情侣、处境、财物、地位),随着变幻无穷的因缘而消失,若无法接受摆在眼前的实事,一种难以言喻的感受便会油然而生,那就是“苦”,也是苦的本质。

同样的道理,当不幸的事情发生时,若我们无法以坦荡荡的胸怀去接受,苦的感受便会反复地出现。由此可见,苦是来自人类的贪心与无明。

我们不难发觉,在同样的因缘与处境,有人认为是苦难与逆境,有人却认为这是千载难逢的转机与顺境。

成功的人之所以成功,因为对他来说,每一个因缘都是成功的良机。不管是在任何处境,他们都会以积极、自信与乐观的态度去创造奇迹。相反的,那些持有消极与失败心理的人,注定一辈子要潦倒失败。

另外,同样的处境,在不同的时间,以不同的心情去看待,我们也会有不同的处理方法。当然,所得到的果报也不一样。我们在昨天所认为的苦差事,今日以好的心情去看待,往往便能迎刃而解。所以,遇到任何挫折或打击时,千万不要立刻抢天呼地、断定那是造化的考验。

心,是一切的主导。有情的一切,由有情的思想行为而决定。世间诸行,无非情爱为中心的活动。若要强说痛苦与灾难,是外来神秘力量赋予个人发愤的机会,是考验自己对神秘力量的信仰程度,别人没有机会遭遇,这种想法未免要忽略了人类思想行为所带来的影响直接与间接的低估了人类的智慧与能力。

人类必须借着苦难的考验,才能发现自我,觉察自己的潜能。只有经过苦难的考验,我们才能发觉人生是可贵的。如果没有经历苦难,我们便无法感同身受,了解别人的苦楚,不能同情他人的遭遇。

人除了有惭愧心,人还有勇猛精进心。有人误以为,没有受过重大灾难吃尽苦头的人,很难激发自己勇猛精进去求真、求善、求美。无可否认,在人类历史的记载中,许多不可思议的壮举与创造,都是在苦难与逆境中,才从行动中展露出来。然而,我们不得不承认,只要有个清楚的目标,一切行动都会朝向目标而进行。

法兰西著名的科学家费尔曾经说过:“只要常常保持有益的想法清醒的头脑,在任何时候都能有所创造有所发现。”

所谓有益的想法即是佛法中的“增上心”。这就是为什么佛陀常勉励我们保持一颗醒觉之心,并常发增上心的缘故。

另外,人类的思考与分辨一切法之能力,若善加以发挥,经加行慧的熏习,便能引生清净智慧。

有了智慧心,一切苦难都能迎刃而解,逆境也可变成修行道业的逆增上缘。这样谈开去,我们不得不认同,苦难与快乐,顺境与逆境并没有任何终极的意义,除非我们能常常保持一颗智慧心。否则的话,苦难出现时,我们不但无法借此机会去发觉自己启发自己的潜能,反而要在痛苦与灾难中一蹶不振,迷失了自己。

痛苦与快乐,逆境与顺境,在本质上是一体两面。若能守护心念、保持一颗醒觉的心,外缘的迁变绝对不会引起苦痛的感受。

愚痴的人常执着于过去种种的不如意,结果生活越来越苦。平凡的人庸庸碌碌在苦难中挣扎祈求与盼望神秘力量的拯救。

有智慧的人深切地了解,世间的一切不过是因缘和合的假相。所以,他们能够顺来逆受,在顺境中不得意忘形,在逆境中反躬自省,不怨天尤人。

伟人之所以成功,关键在于他们能发增上心,保持酲觉之心,并且善用智慧细察因缘,把逆境转化为顺境,把苦难所带来的悲愤化为积极的力量,向更有意义的目标努力。

善果6、苦难对于强者是一笔财富

在一次聚会上,一些成功的实业家、明星谈笑风生,其中就有著名的汽车商约翰·艾顿。

艾顿向他的朋友、后来成为英国首相的邱吉尔回忆起他的过去——他出生在一个偏远小镇,父母早逝,是姐姐帮人洗衣服、干家务,挣钱将他抚育成人。姐姐出嫁后,姐夫将他撵到了舅舅家。那时他在读书,舅妈规定每天只能吃一顿饭,还得收拾马厩、剪草坪。刚工作时,他租不起房子,一年多是在郊外一处废旧的仓库里睡觉……

邱吉尔惊讶地问:“以前怎么没有听你说过这些?”

艾顿笑道:“正在受苦或正在摆脱受苦的人是没有权利诉苦的。”

他又说:“苦难变成财富是有条件的,这个条件就是,你战胜了苦难并不再受苦。只有在这时,苦难才是你值得骄傲的一笔人生财富。别人听着你的苦难时,会觉得你意志坚强,值得敬重。但如果你还在苦难之中,你说什么呢?在别人听来,无异于就是请求廉价的怜悯甚至乞讨……这个时候你能说你正在享受苦难,在苦难中锻炼了品质、学会了坚韧吗?”

艾顿的一席话,使邱吉尔重新修订了他“热爱苦难”的信条。他在自传中这样写道:苦难,是财富还是屈辱?当你战胜了苦难时,它就是你的财富;可当苦难战胜了你时,它就是你的屈辱。

法国作家巴尔扎克说过:“苦难对于天才是一块垫脚石,对强者是一笔财富,对弱者是一个万丈深渊。”

“无论头上是怎样的天空,我准备承受任何的风暴”,这是拜伦曾说过的话。的确“风暴”在每个人的生活、学习、工作中无处不在。但种种苦难与重重阻碍,要想冲过去,就得正视苦难,须勇于同它做斗争。闻名世界的音乐家贝多芬,17岁丧母,32岁双目失聪,但他没被压垮,反而冲出了重重的阻碍,取得了最后的胜利。他何尝不是在种种苦难面前,坚持勇进奋斗,才见到雨后的阳光,创作了交响曲?玛丽·居里夫人在科学实验的关键时刻失去了丈夫,在做实验时也困难重重;闻名中外的我国数学家华罗庚因伤寒而致大腿弯曲……

他们所经历的苦难是常人难以承受的,但是他们扼住命运的咽喉,将不幸踩在脚下,终于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富勒曾说过:“苦难磨练一些人,也毁灭一些人。”意思是说:面对着苦难,有一些人勇往向前,不退缩,向苦难发起了挑战,坚持到最后,最终取得胜利,而有一些人畏首畏尾,经不起风暴的打击,往后退,却想一帆风顺地取得成功。说不客气点他们这是在做白日梦。

动物界发生的一切总能带给人许多的感触。与许多动物一样,雨燕的幼年也是在安乐窝里度过的。父母的精心照料让它长得胖乎乎的,有趣的是,雨燕第一次离巢前也会“减肥”进行锻炼,之后,才会展翅飞翔。如同南北洲的稚鹰一般,未及飞翔,已遭受了严酷的生存训练,然后,才能展翅翔于天际。由此懂得了苦难是我们生存的先决条件。因为有了生存的可能,才有了成功的可能。

《我的苦难我的大学》的作者在书中写到:“人必须有两个世界,一个现实的,一个精神的。如果现实世界使我们痛苦,那么,我们就从精神世界得到安慰,这种安慰来自我们的心,我们要用心去感受生活中美好的东西,不要沉迷于苦难无法自拔,怨天尤人,要学会自己拯救自己,自己主宰自己的命运。”“有梦不觉人生寒”,这是作者的人生信条。

苦难是人生的一种不幸,它让我们在经历挫折和痛苦后感受到生命的严峻和残酷,然而,苦难同时也构成了人生的一种积极的价值。当挫折与失败挡住人们的去路时,苦难能唤醒人的潜在勇气,并提示人们回到自身,更深刻的认识自己,调整自己的行为,从而越过人生的障碍,达到一种新的境界。

二、错位伤生

1、思维错位伤生

《心经》上说:“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其意思是说,一个人只要不错位,就能立即成佛。一旦作错位想,人生就有如追梦,到头来必然是一场空!

有什么样的思维,就有什么样的世界;有什么样的世界,就有什么样的人生。不要看许多人爬上了泰山之巅,但他们发出的感慨是绝对各不相同的。人生的一切痛苦皆从思维错位开始,这正如穿衣扣扣子,第一粒错位,以下的就会全错位。

思维错位既然如此重要,那么,我们来正视这一问题。

世界首富比尔·盖茨曾说过:“人和人之间的区别,主要是脖子以上的区别。”脖子以上的区别就是不同人命运的区别。

任何成功首先都是思维的成功,想法不对,做法就不对,结果也就不对。故事中的那位员工,不幸被关在冰库里,其实,在冰库里面即使温度很低,他还可以在里面跑到天亮,也不会冻死,而获得的热量则可以使他抵御严寒,等待黎明。决然不同的负思维,导致了决然不同的结局。

思维错位现在已经成为一种流行病,我们可以称为“思维病”。

只要一提到流行病,我们自然会想到“非典”和“禽流感”,不错,这些病是很可怕的。不过,还有一种更可怕的流行病却不为我们人类所重视,到目前为止,也没有相应的疫苗产生,这种疾病就是思维病。人类的疾病,在此我们作出简单明了的图示:

生理的流行病是目前医院医师解决的问题,心理病是心理医师要解决的问题,思维病是思维健康师要解决的问题,精神流行病是心灵导师要解决的问题。

有人会问,心理病与思维病,有什么区别呢?

区别相当大,心理不能很好地解决创造的问题,不能提供更有效的方法论,不能更清晰地更主动地解决人生中遇到的众多具体问题。心理学大多是研究许多被动的问题,而思维学则更多地是主动去解决人生中的诸多问题。

如你心情不好,这是心理病,但要解决心情不好,则要通过找方法,则要通过思维技巧来完成。最后可能是通过转换思维角度,或换环境,或换运动方式等等来解决这一问题。心理学之所以不能彻底解决心理的诸多病状,是因为人生中更多的心理病本不是心理病,而是思维病。

我们人际关系处理不好,我们工作不顺利,我们找不到方法,我们口才不好,我们口袋里银子很少,我们形象不佳,我们意乱情迷,我们口碑不行,等等,都是因为有思维病。我的确为心理学的出路担忧,我的确为我是心理博士而耻辱。因为我学的心理知识都是无用之学,几乎都限于机械论之绝境。

思维病在中国最为普遍。在我的生活圈子里,有的学者十分狂妄,他认为他写的书是天下奇书,能解决世界上绝大多数问题,温家保、布什都一定要反复读。这样的朋友当然是有思维狂想病。我有一次对他说,全世界关于人文的基本问题就那么几十个,几千年来,哪一个问题又被人类真正解决了?既然没解决,哪那么多学者的文章意义又何在?他这就不做声了。

思维病的杀伤力远远大于“非典”和“禽流感”。因为非典和禽流感毕竟最多只能死几百几万几十万而已,何况还有许多抑止此病的疫苗正在研究。

思维病则是全球目前最为流行的疾病。全球60亿人口,有思维病的人不在少数,只是每个人程度各有不同而已。而且,思维病的得病期长,一旦形成,就十分难治根治。绝大多数人的失败,主要是因为思维有病之故。

目前,全球关注此病的人极少,更不应说研究出治病疫苗了。我个人能力有限,我虽自开了此研究课题,但迫于生计,也只能湖光掠影,略作思考。我对思维病,思考了三年多,仓促写成此书,仅作抛砖引玉之想。

我早已深知,21世纪的十大课题之中一定有“思维病”的研究,因为全人类都有不同程度的思维病,因为全球矛盾日益尖锐。之所以造成日益尖锐的矛盾,关键全在没有思维品德。

思维病若要细分,则分为:

由此图可以看出,思维品德是目前思维病研究的重点课题,因为市场经济只有摆平了此病,才会有诚信、合作、忠诚、感恩等优秀品质出现。一个人只有解决了思维病,我们才能真正快乐、幸福。

如今,思维病相当普及,也相当严重,绝大多数人都应挂急诊科了,但他们却盲然不知。这个社会,人们的思维都在广泛歪用,如此多的冲突皆因思维歪用而起。要想扭转这一自伤伤人的局面,就得先查查自己有哪几种思维病。尤其是那些所谓的“学者”、“决策者”和“思考者”。

如果不根治中国人的思维病,就算肌肉再发达,也只是替外国人打工而已。更何况我国如今大倡和谐社会和科学发展观,但若不能诊治数亿人的思维病,那还谈什么真正实现科学发展和实现健康长寿、快乐人生和和谐社会呢?

现实中的思维病有很多种,我们在此试举典型案例剖析:

思维病一:世上没有绝望的处境,只有对处境绝望的人

有位小伙子讲述他一天不幸的遭遇:早晨起晚了,匆匆忙忙洗漱。洗漱完毕,一手拎包,一手拿衣服飞快下楼,谁想跑得太匆忙,不小心把脚扭了。他当时就想:每天下楼从来没有扭过脚,今天一定不是什么好日子,于是,一肚子怨气走出家门。当看到一辆公共汽车已经缓缓进站了,赶紧跑了过去。谁想司机没有看到他,把车门关了,汽车开走了。“看见人还关门,太欺负人了!你说这不是倒霉吗?”他越想越生气,气得想回家不上班了,就在这时,又来了一辆车。这辆车很空,上车就有座位,但是他全然没有感到幸运。“倒霉”的事还没完,就在他要下车的时候,司机踩了一脚刹车,前面一位女士没扶住,女士的鞋跟一下子就踩到了小伙子的脚上。他忍无可忍,一阵疼痛点燃了满腔的怒火,狠狠瞪了那位女士,毫不留情地大声斥责她,尽管那位女士已经在不停地道歉。他带着一肚子的怨气到了单位,全没了心情,见谁都烦。一天下来什么事都干不下去,结果临下班又让主管训斥了一顿。

这位小伙子的一天惨了,没有快乐,只有郁闷和愤怒。

很多人都有过这样的经历,因为一件很小的、偶然的事情,结果让自己生活在郁闷之中,而同样的事情也发生在其他身上。

人生什么最重要?这样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很多人一生都没有想清楚。于是,一些人只有不断地抱怨:人活着就是一种“受罪”,这真是一种悲哀。生活真的是如此不幸吗?其实,故事中的人思维不够积极,放大了他遇到的问题和困难。在他看来,扭脚是天意,没赶上车和被踩了脚是别人故意与他作对,而被批评就是雪上加霜的“倒霉”。凡事都向坏处想,这样也就把自己的心情搞坏了。

有时候,我们将自己的负面情绪和思想等同于现实本身,而事实并非如此。如果我们始终以消极的负面方式来回应生活,我们的生活就会无比的沉闷,我们的希望就会变成失望,所以生活就是一种态度。

思维病二:把自己想像成什么样子,就真的会成为什么样子

一个老师拿出一张中间有个黑点白纸问同学们看见了什么,全班同学盯住白纸,齐声喊道:一个黑点!老师沮丧地说,这么大的白纸没有看见,只盯着一个黑点,将来你的一生将是非常不幸的。整个教室寂静无声。沉默中,老师又拿出一张黑纸,中间有一个白点,老师又问同学们看见了什么,这下同学们开窍了,一个白点。老师欣慰地笑了,太好了,无限美好的未来在等着你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