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你幸福了吗
27410900000011

第11章 挖出痛苦之根——错位伤生(9)

在人的本性中,有一种倾向:我们把自己想像成什么样子,就真的会成为什么样子。你有什么样的思想,就会创造什么样的结果。换句话说,造成你目前这个现状的原因就来自于你的思想。思想指导行为,你有什么样的思想,就有什么样的行为。事情从来都不会给我们压力,压力是来自我们对事情的反应。

爱默生说:“一个人就是他整天所想的那些……他怎可能是别的样子呢?”如果我们想的都是快乐的思维,我们就能快乐;如果我们想的都是悲伤的事情,我们就会悲伤;如果我们想到一些可怕的情况,我们就会害怕;如果我们想着不好的念头,我们恐怕就会担心了;如果我们想的净是失败,我们就会失败;如果我们沉浸在自怜里,大家都会有意躲开我们。

很多的事实都证明:我们的思维方式会影响我们的认知方式,而我们的认知方式又会决定我们看到什么、听到什么、感受到什么,这个经验结果又会加强影响我们的心念。

思维病三:感觉世界抛弃了自己而放弃努力

生活中,人们因美好的期望而感觉到生活的多姿多彩,可希望是美好的,现实是残酷的,有时生活似乎很喜欢和你开玩笑,越是期望得到的东西却得不到,越是盼望达到的终点越是到不了。这样类似的事还有好多,一旦发展严重,或是感觉对自己的打击太大,就会使挫折感和失望感走向极端——彻底的失败以至绝望。

但如何承受打击,如何面对这个败局是我们的最大挑战之一。面对生活中的一些事情生活中,有时会让我们产生挫折感和失望感。当人处在失败的痛苦中时,往往会产生三种心理反应:或怨天尤人,或自怨自艾,或彻底放弃努力。

通常,挫败者往往会有以下几种情况:

一是怨天尤人:认为世界亏待了他,这不公平。

二是自怨自艾:这应该是我意料之中的事。我不应该那么努力。

三是放弃努力:我无法面对这一切,什么也改变不了,我的前途被毁了。我以后也不会有什么改变了,再多的努力也都将成为水中的倒影。

如果一直持这种情绪,那么,现实就会真的像你主观感受的那样——一切都毁了。

有时我们之所以会产生挫折感,是我们对生活抱着太多的“应当”和“必须”。一旦生活不是我们想的样子,就失望了,就感觉这个世界抛弃了自己,就放弃努力了。

我们总认为事情、自己或他人“应当这样或不应当那样”。问题是,我们只是世界上的一个个体,事情的结果不会受我们的意志而转移,它总是按自己既定模式展开。

佛教徒早在几千年前就发现,人类的痛苦来源于我们的挫折感,是我们对自身或对他人的过高要求造成的。有时,我们会过分地追求某些理想,放弃它们让我们感到很痛苦。自然地不可避免地会掉进自我埋怨的陷阱。我们不愿意接受自己的极限、面对自己的失败,我们避免面对自己的真实感受。

思维病四:徘徊在困境中抱怨叹息

人们渴望改善自己所处的境况,但却不愿意提高自己的能力,因此他们的境况依旧。试想一下,想获得巨大成功的人,又怎么能不做出巨大的个人牺牲呢?

万物生生不息,盈亏互换,高低相就。走到最低处,就是上升的前兆,里面埋藏着机会。人在社会上行走,尽管低谷是层出不穷的,但面对任何一种情境,都要找寻它的积极意义,面对落花,忧郁的人哀叹:“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而积极的人则看到:“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积极思维的人在每一次忧患中都能看到机会,而消极思维的人则在每个机会来临时都看到某种忧患。看到机会,才有机会;看到厄运,就只有厄运。

我在此讲述这些例子,只是想阐明一条真理:也许很多人没有意识到,造成这种困境的原因正是我们自己。

有人说,当命运将你抛进了失败的低谷时,也给你了向上攀登的藤条,而问题在于你能不能将它抓住。

每个人的性格不同,对同一事物的感觉和态度也不相同。身处在同一环境之中,有人全身不自在,有人却如鱼得水,悠游自在。那么当你面对困境的时候,是抱怨叹息还是慢慢使自己适应环境呢?当然应该选择后者。

思维病五:陷入自我设定的思维模式中

一天晚上,在漆黑偏僻的公路上,一个年轻人的汽车爆胎了。年轻人下车翻遍了工具箱,也没有找到千斤顶,怎么办?这条路半天都不会有车子经过,他远远望见一座亮灯的房子,决定去那个人家借千斤顶。在路上,年轻人不停地在想:

“要是没有人来开门怎么办?”

“要是没有千斤顶怎么办?”

“要是那家伙有千斤顶,却不肯借给我,那该怎么办?”……

顺着这种思路想下去,他越想越生气,越想越心烦,当走到那间房子敲开门,主人刚出来,他冲着人家劈头就是一句:“有什么了不起,你那千斤顶有什么稀罕的。”

弄得主人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以为来的是个神经病人,“砰”的一声就把门给关上了。

这个故事也许会给你哈哈一笑,在年轻人敲门之前,他已经被自己设想的种种坏情景给击败了。

在这么一段路上,年轻人把小屋里的人想象成了吝啬鬼,夸大了自己的忧虑思维,走进了一种常见的“自我失败”的思维模式中去。

我们常常会陷入这样的思维死角:事情办砸了,被人诬陷了,升职无望了……就如上文故事中的那位年轻人,经过不停地自我否定,实际上已经对借到千斤顶失去了信心,认为肯定借不到了,以至于到了人家门口,他就情不自禁地破口大骂了。

人们常常就是这样,一旦遇到麻烦事就容易眼界狭窄,思维封闭,眼睛只是死死盯在自己所面对的难题上,结果把困难看得越来越严重,以致被抑郁、烦恼、悲哀或愤怒的不良情感压得抬不起头来。由于注意力高度集中在困难上,思想和意识就会被一种渗透性的消极思维所左右,就会把自己的生活看成一连串的无穷无尽的绳结和乱麻,感觉到整个世界都被黑暗、阴谋、艰难和邪恶所笼罩……这么一来,那就只有发出懊恼和沮丧的哀叹了。其实,这是含有严重的歪曲和夸大的消极意识和心理错觉。

“自己施加压力”这是从心理学角度对这种负思维的定义。焦虑症患者不断幻想潜在的危险,并以此来作为保护自己的方式。他们的内心世界循环播放着遥远的、可能发生的灾难,放映着可怕的特写镜头,包括每一个可憎的细节,既有真实的,也有想象的。

焦虑的人会对未来有无名的担心,他们担心自己的亲人、自己的财产、自己的健康。他们相信,只要预先知道问题所在,他们至少能有准备,而他们总是对情况最坏的设想,为的就是使自己能够站在安全的地方。他们为获得安全所做的,通常比真正的危险更危险。由于焦虑,他们的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系统常常超负荷工作:出汗、晕眩、呼吸急促、心跳过快、身体发冷发热、手脚冰凉或发热、胃部难受、大小便过频、喉头有阻塞感等。

思维病六:惯性思维易陷入“经验”中去

生活中,我们常常会被“非此即彼”的思维模式所限,这是“惯性”造成的定势,在取舍、肯否之间很容易形成“定而不移”之势。儿童不易陷入思维定势,因为没有经验作标准,成年人就不同,尤其是步入中年以后的成年人最易犯经验思维毛病。因中年人的思维方式,一般说来大多数属于复制性的。

也就是说,当遇到问题时,他总是习惯很快在头脑中找到以前遇到过的类似问题作为参照标准,然后想起那次是如何去解决的,或者试图从自己在工作及生活中学到的知识中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并这样去做。其理由是,以经验和教训为借鉴去解决问题,可靠性大成功率高,并且能使自己感到把握在手、成竹在脑。那些许多富有经验的中年领导凭借自己对这一思维方式的熟练运用,确实解决了不少棘手的问题,并从而使工作由被动变为主动。

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尤其是在市场经济这个大气候中,人们在价值观念、道德观念等方面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如果还是按照过去那样行事,处理出现的各类问题,就难免不出现偏差,导致处理效果大打折扣的结局。这是因为,机制改革后出现的问题,其内涵已经注入了新的东西,而墨守成规、照搬老一套的方法很容易使这些领导犯经验主义的错误。在工作生活中,人若是钻入教条经验的框框中,就等于束缚了自己的手脚,将会寸步难行。坚决反对任何形式的本本主义、经验主义和教条主义。

思维病七:不知变通,一条路上跑到黑

做人要懂得方圆并用。有圆无方则不立,有方无圆则滞泥。但有些人在为人处世中,却死板得要命,不知变通。这种坏毛病使得这些人在人性的丛林中举步维艰。

所谓的死板就是不灵活,就是不懂变通,说话办事缺乏灵活性和针对性,用一种态度、一种方式对待所有的人和事。死板过分就成了一种毛病、一种缺陷,这种思维定势让你不善于从对方的需要和好恶中去选择自己的言语和行为方式。他们往往把这种改变看做是油滑,看做是对原则的违背和对道德亵渎,他们也缺乏对人的心理微妙变化的体察和灵活多样的处事方法,这种观念上的误导和能力上的缺陷合在一起,就大大制约了自己的社交能力和交往效果,往往出现事与愿违的结果。

没有一成不变的事物,必须变化地去看事物,抱着旧观念、旧框框去看待新情况,必然是行不通的。生活中,我们通常都会犯同一个错误——在同一面墙上撞来撞去,直到撞得头破血流。

固执是一个人的天性,即使一个脾气随和的人也有其固执的一面。固执的心态常让我们的思维囿于一角,使我们片面地看问题、做决断。这是对自己智慧的束缚。

这是因为,人们受自己主观意识的影响,或传统观念的约定俗成,很容易在事业的路上钻进“死胡同”中,从一条胡同走下去,不管前面是墙壁还是泥坑,他都义无反顾,给人一种“坚忍不拔”的英雄气概。虽历经千辛万苦,艰难险阻,但到头来一看,自己距成功却有很大的偏差,累了自己也苦了自己。

我们形容顽固不化的人,常说他是“一条路上跑到黑”,“不碰南墙不回头”。这些人有可能一开始方向就是错误的,方向稍有偏差,将会“差之毫厘,谬以千里”,他们注定也不会成事。

实际上,事情发生了总会有解决的方法——换个角度思考问题,通常就会使一些困扰我们的问题迎刃而解。因此,我们应以变通的心态迎接一切变化,绝不能让固执赶走生命中不可多得的精彩。

思维病八:做人应当贴心,保持“零距离”

有些人总以为做人贴心的最好体现是“亲密无间”,因为这样大家可以除掉猜忌,坦诚相待。但在现实生活中,情况往往不是这样,而是先“太亲热”,后“大分裂”。因此,太亲热也是一条不可忽略的做人之底线。

夫妻恋人不能说不“亲”,也不能算不“密”,现实生活中,不少见“我爱你”的大字还在新房里朝夕可见,但最终导致夫妻“分道扬镳”的下场。这不禁让人想起莎士比亚的一句名言:“我并不是要压住您的爱情烈焰,可是,这把火不能够让它燃烧得过于炽盛,那是会把理智的藩篱完全烧去的。”倘若“爱”过了头,不仅理智会被烧光,而且爱情也会被烧焦。

你稍加留意,便不难发现诸如此类的现象:某两个人以前亲密我间,不分彼此。可是,没过多久却翻脸为敌,不仅互不来往,而且反目成仇。何以至此?西方有一种“刺猬理论”对此可作诠释。“刺猬理论”说:刺猬浑身长满针状的刺,天一冷,它们就会彼此靠拢,凑在一块。但仔细观察后发现它们之间却始终保持着一定的距离。原来,距离太近,它们身上的刺就会刺伤对方;距离太远,它们又会感到寒冷。只有距离适当,才能既保持理想的温度,又不伤害对方。

在现实生活中,这种“亲则疏”的现象是较为普遍的,这大概也可算作一条交际规律。古人曾告诫说:“亲善防谗。”也就是说,要想结交一个有修养的人不必急着跟他亲近,以免引起坏人的嫉妒而在背后诬蔑诽谤。

因为,一旦显出与君子交往而过分亲密,小人就可能由于被冷落而忌恨生出挑拨的念头,就会从中“离间”,使彼此生疑,实践表明,越是亲近的人,被伤害的程度就越大,由此产生的怨恨就越深,历史上兄弟相残、父子交兵的事件屡见不鲜。

可见,嫉恨、猜忌的心理,骨肉至亲之间比陌生人之间显得更加厉害,推而广之,在上下级之间,一旦上下级之间过于亲密,就会失去这种神秘,领导者的吸引力也就会荡然无存。因为“亲近滋长轻视”,任何人在他的贴身侍从眼里都成不了什么英雄。

因此,夫妻、朋友之间不可以过密,上下级之间不可以过亲,否则就会造成彼此的伤害。

“刺猬理论”告诉人们一个人际距离思维:距离太远,就会感到寒冷。人际交往过密不好,那么是否意味着越远越好呢?当然不是。不过现在却有这样一些人,他们自命清高、目中无人,这个也瞧不起,那个也看不上,自以为看破了红尘,与任何人都不来往;有的人消极地认为世间险恶,交际虚伪,企图寻求一种世外桃源来隔绝人世尘缘,不愿与外界接触。若“老死不相往来”,亲戚也会变得不“亲”;以往再亲近的人也会慢慢淡漠,直至疏远。

凡事不能超“度”,任何事物走向极端就等于走到反面。“刺猬理论”中的相处适度原则道出了交际的真谛。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重性。比如好与坏、亲与疏等都是辩证统一的关系,而且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在人际交往中,亲密一旦达到过分的程度就意味着疏远的开始。

思维病九:顺大流就没风险

如果摆在你面前有两条路:一是安稳平淡的,另一条则前途难料、命运未卜,根据人的趋利避害本性,相信绝大部分人都会选择前一条。

对那些随遇而安的人来说,机会在他面前出现时,他也把握不住。因为他的惰性思维决定了不敢走违背常规的道路。更多的是想逃避风险。风险许多时候是躲避不了的,有时候躲避了小风险还会酿成大风险。一般持常规思维的人遇到风险时胆战心惊,想方设法绕开去。

如台风带来海啸一般,机遇常与风险并肩而来。一些人看见风险便退避三舍,再好的机遇在他眼中都失去了魅力。这种人往往在机会来临时踌躇不前,瞻前顾后,最终什么事也干不成。

按照常规思维,正因为大部分人都选择了前一条路,所以你一定要毫不犹豫地放弃它。要么,一往无前地走第二条路;要么,在两条路之外,去寻找第三条路。或许这样你才会更成功。

思维病十:这个世界很不公平

人类有一样东西,是不能选择的,那就是每个人的出身。因为我们不可能选择自己的父母,不可能选择自己的出身地。有人出生在遥远偏僻的山区,父母老实巴交,家境贫困,这些都是无法否认的事实。社会的高度竞争一定会造就贫富不均,这是我们每个人所必须接受的。诚然,每个人的成功起点都是不同的,别人拥有良好的环境你却没有,别人拥有便利的资源而你却无法享用,你是否会因此而感叹命运的不公平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