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四川省一家银行调查,农民养一头85公斤的肥猪,每公斤按收购价3元计算,可收入255元,除去猪本60元左右;混合饲料150元,杂粮50公斤,折人民币45元;防疫费、医药费5元。养猪户收支相抵,所剩无几,还要赔进燃料、青干饲料、人工等。相比之下,屠宰一头85公斤肥猪,可得肉60公斤,每公斤按5元计算(市场上可卖近6元)可收入300元。猪头、蹄、杂碎肉可卖40元,除去各种税收,每头猪少则获利50元,多则70元。一天宰猪三头计,便赚150—210元。这便是“养猪一年不如卖肉一天”。
社会对其成员,有时往往有点“分配不公”。诸如“拿手术刀的不如拿剃头刀的”,“做原子弹的不如卖山药蛋的”足可为证。就说“养猪”和“卖肉”吧,两者同时都在焕发出自己的最大能力和智慧为社会服务,可偏偏在报酬收入上差距如此之大。“养猪的”天生傻笨,天生素质低乎?非也,实在是因行业上的差异。卖肉成本低,周期短,而养猪成本高,周期长,怎能如人家呢?如果让诸葛亮养猪阿斗卖肉,那么我敢拍胸脯保证阿斗先住上小洋楼,而诸葛亮先生瞠乎其后矣!
今日的肉价为何上涨?恐怕是“养猪的”太少,而“卖肉的”太多吧。都去卖肉赚大钱,谁来养猪?“养猪的”一少,肉类的供给不就成了空话?肉价不也就“直线上升”了?如何使“养猪的”能够“如”(或接近)“卖肉的”,给“养猪的”更多点实惠,以刺激更多的人来养猪,恐怕要早日提到农村工作专家和“父母官”们的议事日程上来,其道理再也明白不过:人总是要吃肉的。
(原载于1991年3月10日《河北农村工作》)
闲聊“做东道”
每回乡里,必与儿时伙伴张八李六喝酒叙故,不亦乐乎。最为津津乐道的还是“做东道”。“做东道”是家乡早年“夜生活”的内容之一,就是几个至交在一起杀鸡做饭团,将熟鸡平均分解成若干份,每人取一份聚在一块吃。当然,这是“日出而作,日入而息”时代之产物。在逢晚便看电视、上舞厅玩卡拉OK的现代人看来,总觉得有点好笑。
说起“做东道”,总要忆起那桩引为饭宿茶余谈助的“凡人逸事”来。记得“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那些年,白天干活累得没命,可夜间“做东道”便显得津津有趣。几个好友,你宰鸡,我拔毛,他配料,倒是一大乐事呢。然而后来便不那么乐了,甚至渐渐“做”不下去了。原来,“东道友”中有两位叫大狗和牛四的,他们“发起”“做东道”最积极,可就是“君子动口不动手”,来锅前灶后鼓吹了一番便脚底抹油,溜得无影无踪;只是当“东道”做得差不多时,他们便不知从哪里冒了出来,端上他们所该得的那一份。他们坐享其成也罢了,竟也“鸡太咸”,“汤太淡”,“姜太辣”什么的怨艾开来。一次,两次也罢,时日一久,未免要受众人指责。谁料他俩反唇相讥,每每以“散伙”要挟,闹得不欢而散。打此,“做东道”就有点难了,虽屡屡有“发起”者,却无人响应,因为人们惧且厌大狗和牛四那号人。
本来,“做东道”是件大乐事,只要人心同,齐动手,拔鸡毛捏饭团,何难之有?“难”就“难”在大狗牛四式的人物混于其中,光吃不做,坐享其成,还要摆开架子,指手划脚,当评判员,打击他人的积极性。
“做东道”如此之难倒没什么,顶多是夜里吃不到肥鸡;可做事业,搞改革出现这样的现象那就有点不妙了。《三国演义》第五回中写曹操袁绍发起成立讨伐董卓联合大军,推袁绍为盟主,檄文与盟誓写得慷慨激昂气吞山河,但此“联盟”不几天就分崩离析了。何也?还不是联军中“各怀异心”按兵不动,坐享其成,从中渔利的“大狗牛四”式的诸侯太多?如今干事业和改革中有否“大狗牛四”式的人物呢?回答是肯定的。否则,干事业和改革就顺当、容易多了。对这号人,总得有方法防之治之才是。
(原载于1987年2月10日《珠海特区报》)
思过
星期天逛大街,目睹“奇观”一桩:一位后生哥单车载女友,在街心冲来撞去,险象环生,被民警截栏,按章罚了款,并予以开导、教育。临走,民警对这后生说:“别委屈了,回去好好思过吧。”谁料这后生刚走出二三十步,便回头向民警啐了一口唾味:“呸!罚我的钱,你们又富了多少?”骂罢跳上单车急驰而去。行人皆为之侧目。要让这号人“释然悟,翻然悔”而改过,除非日头自西天出。
后生哥有“过”而不“思”,“迷”而不知“返”,“过上复过也”!“不知戒,必有后”,到头来势必无可救药而悔之已晚。不过,这后生哥不“知过”不“思过“和“改过”其害尚小,倘若那些负有社稷重任的治国理政者持之此道,恐怕是“害莫大焉”了。某航运公司有客轮相撞而沉没,溺死累累,而该公司领导只把精力放在宣传表彰舍己救人的英雄事迹上,自己则无“过”可“思”;某厂车间出了人命事故,车间主任被免了职,这本是正常的,谁料这主任硬是不服,一直找到厂长门口,象骆驼祥子为其车子喊冤那样喊道:“撤我的职,凭什么?”……
我们的祖先是很讲究“思过”的。孔夫子就主张“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并提出君子要“见不贤而内自省”,这都是严格的“思过”。当年诸葛亮北伐中原,在祁山、箕谷受挫于司马氏,失了街亭,便上疏刘禅“引咎责躬”,“自贬三等”,以“明罚思过”,还要求部下“勤攻吾阙”,早成为千古佳活。可以肯定,诸葛亮若再犯“街亭之失”的“过”,难矣!征今天看米,“思过”更应是领导者必具的懿德之一。咱们那些做领导的,在诸如火灾、水涝、沉船、撞车之类的事故后,理当抚膺思忖,“思”一“思”自己懒惰情绪之过”,官僚主义之“过”,玩忽职守之“过”……那天读报,得一铁路局长因一趟特别列车颠覆事故而引咎辞职之消息,感触良深。出了事故,不正是“非异人任,己之过也”吗?辞职,想来这也是一种深刻的反省和“思过”。这种“思过”,对四化大业有利,人民也是欢迎的。
其实,出了事故才“思过”,“引咎辞职”,毕竟还只是对人民公仆的“低要求”,更重要的还要在工作中“吾日数省吾身”;“为社稷谋而不忠乎?治国而懒惰乎?理政而玩忽职守乎?居庙堂而脱离群众搞不正之风乎?……”“思过”于深处,防“过”于未然,那才是真正的“高标准”呢!时代在如此呼唤,人民是如此愿望,我们的领导者们理当笃心力行才是。
(原载于1988年4月18日《海南日报》)
将何易于请回来
今时机关最怕的是什么?答案恐怕是:“有客自远方来。”可不,每当“客自远方来”,总得“热情,大方,周到”地招待之宴请之(是上级的还得准备好材料汇报),按今之说法,“不招待不行,招待不好也不行”!
招待,宴请,说说容易,可做起来须花时间、精力,这还没什么,更要紧的还是要耗费去大宗的银两。机关“清水衙门”,一不办公司二不搞歪门邪道,哪来的“大宗银两”?于是疲于奔命,债台高筑,寅吃卯粮,机关首长为之“头痛”非一日矣!
一目,机关首长与几位部下聊天,话题宽广,未免要论及接待的“头痛”。有人说要向上级提请增加拨款,有人说这制度非改革不可。忽然有人大声说道:“何不将何易于先生请回来担任接待处长?”一语未了,哄堂大笑!
原来此人指的是唐代蜀地益昌县令何易于。这何公在“接待工作”中曾有一段佳话。一次,他的上司刺史崔朴与众多宾客歌女自上游泛舟而东下,“至则索民挽舟”。时何易于前往迎接,单人匹马,将笏板插于腰带上以引舟上下奔走。崔刺史惊而问状,何答曰:“方春,百姓不耕而蚕,隙不可夺,易于为县令,当其无事,可以充役。”崔刺史与宾客闻罢大有愧色,立即离舟,偕骑而回。(见《孙憔集》)
对,将何易于请回来主持“接待工作”!这何公实在不错。一是爱惜本埠人力物力财力,不轻扰百姓,更不设专门接待机构,一切从简;二是不动用公款设宴为首长“洗尘”,不动用车船载首长四出看花观光游玩,不采撷本地特产献上等等,作风正派廉洁。倘若真的请到何易于先生来负责机关的“接待工作”,他必会将过去那种“爱民”,“节约”,“从简”,“廉正”传统发扬光大,将工作做得有声有色百姓叫好的。
可惜这何易于已经“作古”一千多年了,就是西天如来佛祖也难遂其愿!然而,他那种关心民瘼,不铺张浪费,一切从简办“接待”的精神还是值得咱们好好“请”回来的,君不见眼下咱们的“接待处”、“接待科”或别的接待机构人员还处在一片繁忙,奔命和“忍痛耗资”之中乎?
(原载于1989年8月31日《海南日报》)
开源节流
夜里与同事们聊天,自然少不了有“天南地北”的内容扮。当谈及当今借大的世界免不了多灾多难时,兴致更为盎然。有的谈起A国B林区的火灾,有的说及C国D地罕见的洪涝。感慨之中,一泣同事打趣说:“A国B林区的火猛,C国D地的水凶,若用C国D地的水去冲A国B林区的火,那该多好!”一席话,说得大伙捧腹!
那同事的话虽属浪漫式的荒唐,但仔细想来,也有一点发人思索的地方:即如何利用水来为人类造福?事实上,人类早就谙熟此道了。如战国时的西门豹兴修水利,“凿十二渠”;李冰发动民众筑都江堰,灌溉农田。这些都是历史上被传为佳话的。至于现代,水,无疑更变成了宝。大大小小的水库,水电站,给人们以灌溉,发电,淡水养鱼等巨大便利。水既然是宝,就不能浪费。于是人们懂得了“开源节流”的道理。下雨时把水集存起来,多增加贮水量;平时节制放水,不旱不开闸,大概也可谓之是“开源节流”吧!倘若有雨时不关闸蓄水,平时又长年开闸任水流去,还能有什么灌溉、发电之利可言!
从水的“开源节流”,使我想起我们的四化建设来。要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宏伟目标,非要艰苦创业,“开源节流”不可。人们常提倡的“增产节约”和“增收节支”,正是“开源节流”的生动体现。有些同志明白用水的“开源节流”之理,可对经济建设上的“开源节流”,却不那么重视。且不说在生产上改进技术,减少原料损耗,挖掘生产潜力还大有文章可做,够一些生产单位的同志多动脑筋,单说“节流”也有许多令人头痛的现象:对公家的开支不俭不省而大手大脚;办事爱摆阔气,讲排场,慷公家之慨而不脸红;开会爱发思古之幽情,常要借题发挥,一住就是“黄山”、“西樵”等风景胜地;至今尝一尝“龙虎羹”、“螃蟹宴”拿去报销之事,更是不少见……这些人士,尽管花银子象流水一般,也毫不痛心。有的人还兴起一股“追逐新潮热”:凡住的、坐的、用的,旧了便腻烦,美其名曰“更新”。殊不知,闸门一开,此“流”不“节”,府库渐虚,家业日亏,到头来难于收拾。“成由勤俭败由奢”,“俭以得之,奢以失之”这类古训,这些“排场派”人士是压根儿不懂得(实为不愿接受)的。
现实中的许多事例证明,个人和小家庭强调“开源节流”易,而对公款公物要做到“开源节流”难。在一些人的眼里,并不是“手心手背都是肉”,自己的用起来心疼,公家的出手容易。不少企业垮台倒闭,不就是“垮”,“倒”在这号人之手么?
(原载于1987年8月4日《南方日报》)
听的修养
人长着两个耳朵,大概总是要听声音的。所谓“耳之官□听”。可以这么说,人假如没有耳朵或两耳塞听,与“一等残废”无异。
“听”给人们带来信息带米生活。“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恋人们倾听着对方的脚步声,心里多甜蜜。“昕”还参与调节人们的精神生活。“今夜闻君琵琶语,如听仙乐耳渐明”,琵琶歌女一番弹唱,顿使江州司马白居易泪湿青衫;垓下四面楚歌,竟使西楚霸王大军土崩瓦解于一旦!’
人离不开“听”。然而“听”什么,怎么“听”,往往因人而异。譬如有的人听人家说话,能听得入耳,能坐着让人家说完而又不躁不烦不怒;也有的人,人家刚说了几句就烦之躁之急打断之,这些情状无不与听的修养有关。前者算是有“修养”,后者呢,显然是缺乏“听的修养”了。
我们的古人是很讲究“听的修养”的。唐代的“英主”李世民就做得不错,“多舌宰相”魏征先后向他进“逆言”两百多次,除了几次要拔御剑将之“立诛”外,大都能脸不变气不粗不拍案而洗耳恭听,“择善而从之”;还有二千多年前的齐威王,专爱当面倾听对自己说长道短“捅壁脚”之音,还对勇于批评自己的人设奖三等以重赏哩。这两位“为人君者”均可获“听的修养”最佳奖。不过,在几千年“长夜难明”的王道社会中,有较好的“听的修养”者毕竟还是凤毛麟角,而更多的还是“修养”奇缺,还不待你说完就烦就躁就“打断”的。在历史上与“听的修养”绝缘的有夏桀、殷纣、周幽王等人,人家刚说上两句便霹雳火起,砍人家的头挖人家的心。
在民主和法制日益健全的今天,具备“听的修养”已成为治国理政者们的基本要求。在一年一度的人大政协会上,父母官们得老老实实地向代表委员们呈上“政府工作报告”,然后又老老实实的坐着听代表们委员们对自己评头品足说长道短,还得逐条逐项去改正和落实;平时呢,得虚心听取群众意见,集思广益,以利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毫不奇怪,这是社会的进步,时代的要求使然。
当然,并不是说咱们祖先们那种“听的修养缺乏症”在现代已经绝迹。“庐山会议”那一阵,就听不进我们彭大将军的热血诤言,给共和国的事业带来莫大损失。这算是“宏观”的;而“微观”的当然就更多了。某局长听某干部汇报工作,人家话未过半,只见局长摆手:“得了得了,我都晓得了。”那干部说:“禀报局长,下面还有重大成绩呢。”局长无奈,只好捺着性子听,谁知不出三两分钟,那桌又拍得喊嘣作响:“够了够了,再讲也是这么回事了!”幸好这还算是“顺耳”的汇报呢。倘若是在“捅壁脚”,“进逆言”什么的,局长大人不知要怎么的“唾其面”呢!
其实,“长着耳朵听人说”,并不见得误什么大事,让人家把话说完说透,天也不会塌将下来。相反,你耐心虚心的“听”,往往从中获得真实之信息和治国理政做学问之真谛呢!倒是你如此这般厌“听”,塞“听”,拒“听”,才会两眼漆黑,做葫芦事,那才是真正的“天塌”呢。
因此,为了事业之兴旺,人民之幸福和自己之长进,还是请咱们的领导者下些功夫培养点“听的修养”。
(原载于1991年第2期《民主》)
连体鳄鱼、“九头鸟”的联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