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鼓楼风俗
27457100000006

第6章 生活风俗(5)

而平民百姓的穿着却十分简单,上衣下裤,裤子有裆的称“裤”。《史记》中说:“司马相如身自著犊鼻裤,与保庸杂作。”而女子则上身着襦衫(半衣),下身裙子,古诗《为焦仲卿妻作》曰:“妾有绣腰襦,葳蕤自生光。”到了明代,朱元璋在南京诏令“复衣冠如唐制”,重构明朝服饰制度,消除元、蒙族的影响,并在服装颜色上作出严格规定:“庶民妻女用袍衫上黑、紫、桃花及诸淡颜色,其大红、青、黄色悉禁勿用”(《阅世编》卷八),老百姓只能穿家织蓝色土布,连富商大贾也只能穿絹布类衣衫。

直到明朝末年,人们的服饰才发生较大变化,正如明代南京人顾起元在《客座赘语》卷九“服饰”中所述,“衣袂之宽狭修短,花佃之样式,演染之颜色,鬓发之饰,履綦之工,无不易变。”

近代人的穿着

清朝建立后,满族人的服饰对南京人影响极大,成人男子都得结发梳辫,着长衫,衣长至脚面,冬季御寒还有夹袍、棉袄,外衣腰间系腰带,用以保暧、上劲和悬挂荷包、小物件等。女子则着大襟右衽,有钱人对襟上衣常镶花边,城里贵妇人、小姐喜欢穿旗袍,艳丽、紧身,凸现女性曲线美,内衣也由中国传统的红绸面花布小肚兜(老南京称“抹胸子”),后逐渐改成乳罩、小背心。清代服饰虽然为南京人的服饰带来了少数民族的服饰特点,但明代服饰的特点依然保持着强势,正如鸦片战争后一个外国来华记者所描述的:“全中国三亿人穿着蓝布衣衫,男的女的小孩都一样,这些衣衫都是宽大的没有样式的,全国衣衫样式的尺码还不到五种。”也许此说过于绝对,但也反映了清代中国服饰的简单。

近代女子服饰

鸦片战争后,随着中外交往的日益频繁,通商口岸开放,南京港口涌进一批高鼻梁、蓝眼睛的洋人。这些外籍男士大都西装革履、领带领结,女士则是摩登时髦的贵妇人打扮,对南京人的服饰形成冲击,上层人物开始趋之若骛。只要到社交场合一看,皆是西装、领带、皮鞋。

直到建立民国以后,广大人士纷纷要求改变清朝服饰,以期统一着装。孙中山先生委托同盟会老会员黄隆生设计公务服装。黄隆生悉心揣摩孙中山的三民主义革命思想,借鉴西方诸国的服装样式,设计了一套新颖的服装。上衣竖排5个纽扣,象征民国政府行政、立法、司法、考试、监察五权分立;衣服前襟上下左右4个口袋,象征中国古有的“礼、义、廉、耻”的传统美德;两袖各置3只纽扣,象征孙中山的“民族、民权、民主”三民主义。结果孙中山先生一试穿,觉得庄重、大气,十分赞许,经其推广,新进人物争相穿着。从此,中山装在南京,在全国渐次推开,几成一种“国服”。

1927年后,来南京的外侨渐多,“英、美、德、法、意、比等国,亦设公使馆驻京办事处”。直至后来抗日战争爆发,鼓楼地区已形成了以颐和路为中心的“公馆区”,建有花园洋房别墅近400余处,其中宁海路、山西路、江苏路、北京路、颐和路一带为高级住宅区。西风东渐,在服饰上带来的巨大影响,也就可想而知了。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流行中山装

民国时期的服装,按政府颁发的《修正服制条例草案》实施,男子礼服为一褂二袍三帽四鞋。要求“褂子”必须“齐领对襟,长至腹,袖长至手腕左右,及后下端开,质用丝、麻、棉、毛织品,色黑,纽扣5。”女子服分甲乙两种,甲种衣“齐领,前襟右掩,长至膝与踝之中点,与裤齐,袖长过肘,与手腕之中点,质用丝、麻、棉、毛织品,色蓝,纽扣6。乙种衣……”另外公务员的制服,还有种种规定,男士一衣二裤三帽四外套,女士和上述甲种女礼服大同小异,惟颜色不拘。

至于民间,各种长袍马褂、各式袄、衫、西装、中山装、学生装,“庞杂至不可名状”。说到女性,更是曼妙多姿,各式旗袍、女裙、袄、裤、手套、围巾,色彩纷呈。仅旗袍上的盘花衣纽,就有一字纽、琵琶纽、菊花纽等几十种。随着女性社会地位的提高,外出工作,参加社会活动、交际舞会,所着服饰也朝着功能化方向发展。女性钟情轻便、舒适、优雅的服饰,热衷网球、游泳、驾车等运动服装,到了三四十年代女性更讲究典雅、美观、能凸现曲线美的服装。随着年轻姑娘追求时尚、性感,休闲、舒适的女性服装大行其道,而一些传统的服装修饰细节,诸如刺绣、花边、衣褶、穗带等渐渐淡出人们的视界。

鼓楼时装60年

建国后,长袍马褂等旧式服装几乎不见,鼓楼人的穿戴也和南京人的衣着一样,汇入了与时倶进的现代服饰潮流之中。

50年代,鼓楼区境内的大街小巷最流行的服饰当数列宁装、连衣裙、苏联大花布。

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带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当时列宁装成为鼓楼人非常仰慕的一种时髦服装,上衣双排扣,左胸一个小口袋,可插上两支钢笔,别上徽章、校徽什么的,两侧还有斜插袋,双手往兜里一插,配上笔挺的西裤和白力士鞋,就显得特别精神。当时在区境内,年轻人就爱说,“做套列宁装,留着结婚穿。”可见人们对列宁装的崇拜,不但男青年喜欢穿,就连女学生、姑娘也喜欢穿,腰上皮带一束,突出胸围,精神抖擞,那是学生装、对襟衫都比不了的。

其实建国初期,年轻的姑娘更推崇苏联传来的“布拉吉”(即连衣裙)。当时影星玛丽莲·梦露和碧姬·巴铎已成为全球时尚女皇,碧姬·巴铎的大花格连衣裙已风靡世界,其紧身、细腰,走起路来,衣裙摆摆,更显女子婀娜多姿,故特受姑娘们青睐。

我国在和苏联老大哥的一次交易中,进口了大批大花布,素底红花,分外妖娆。女性购之便做成连衣裙,那时仓库积压太多,有关部门还动员“新社会男女都一样,男同志也能穿花衣裳”。真是一时风生水起,穿花衣服也成为爱国的一种表现,“云想衣裳花想容”,满街都是苏联大花布,为刚解放的南京、为鼓楼,抹上了浓艳的色彩。

六十年代,国家遇上三年自然灾害,人民缺衣少食,日子艰难,很多物资极度匮乏,就拿棉布供应来说,每人一年只发一尺六寸布票,什么穿的铺的盖的棉织品全靠它,人们没有办法只得买来装化肥尿素的袋子,拆开来染成蓝黑色做裤子,好处就是不用花布票,全家把布票积攒起来可以派大用处。

1966年中国爆发“文化大革命”,一切旗袍、裙子、高跟鞋都被列入“封资修”扫地出门,取而代之的是最具革命色彩的军衣军裤,军装成了革命红卫兵“根正苗红”的标志,成了女子“不爱红装爱武装”的内心表白,穿上军装更显“飒爽英姿”,哪怕就是军裤肥大,裤管曳地,也在所不辞。

“文革”中期,随着“工人阶级领导一切”口号的风行和“工宣队”进驻上层建筑,工人阶级成为最吃香的领导人物。他们身上穿的工作服也成了新潮服饰。工装上衣口袋通常印有毛泽东手体“为人民服务”,显得更为宝贵,哪怕工作服质地为“回纺布”、“再生布”,一样受人青睐。当时发放工作服都按工龄年限,到期发放,以旧换新,故不少工人舍不得穿,或是上班找件破衣烂衫穿穿,下了班反而穿上体面干净的工作服去逛街、走亲访友。区内有一些特相信民俗的老奶奶,吉语吉言保平安,用粮票、布票换回一件工作服上衣,送给她快要分娩的儿媳妇,就图上衣口袋上印有“安全生产”四个大字,结果如愿以偿,媳妇为其平安地生下孙子。老奶奶整天念叨,母子平安就好。

“文革”后,百废待兴,人们的服饰也在悄悄发生变化,到了七八十年代,随着市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对外窗口的打开,外国留学生在南大、南师等高校穿起了喇叭裤。这种裤子裤腿长,瘦膝盖,包臀部,裤管成喇叭筒,裤脚边足有八九寸宽,走起路来,肥大的裤脚像把扫帚,稀里哗啦像在扫地,表面看风流倜傥。那些老鼓楼人却嗤之以鼻,斥之为“奇装异服”、“二流子”。不过时间一长,见怪不怪,那《丝路花雨》舞剧里的主角、伴舞,跳起“反弹琵琶”舞,不也是穿的喇叭裤,服饰园地允许百花争艳嘛。年轻人是社会中最具活力的组成部分,他们不拘泥传统,喜欢标新立异,服装设计当然要将目光锁定他们,于是亚、美、欧洲等新颖时尚的服装元素,均逐渐涌入我国开放的城市。现在的人们,不分男女老少,对服饰各有各的喜好,有的喜高贵冷静,有的喜雍容华贵。著名作家张爱玲说过:“我们每个人都住在自己的衣服里。”其实从广义讲,衣服本身就是穿衣人身体的一部分。在湖南路商业街,什么人都可选择自己中意的服饰,不少服装店奉行“品质是服装的内涵”,让都市丽人在工作之余,尽情品味时尚与经典,展示个性化魅力。那些男士服装专卖店,更是瞄准服饰潮流,用自己的顶级品牌,解读绅士的儒雅、洒脱、谦和、阳刚的时尚风范,演绎成熟男士的优雅魅力。

“近水楼台先得月”,鼓楼人的穿戴,更领先一步。

三、居住风俗

8.鼓楼人居住风俗

鼓楼区作为南京的一个区,其传统民居受历史地域、经济发展、开发规划等诸多因素影响,不如秦淮河畔楼阁鳞次栉比,也缺少河房河厅、甘熙宅第、商贸会馆等特色建筑,但鼓楼有鼓楼的传统文化遗产,因之也相应形成与区境内山水、名胜、园林连在一起,融合南北特色的民俗风情,不妨从远古时代,选一些房例谈谈。

消失了的古代民居

位于鼓楼岗西北侧的北阴阳营文化遗址,是迄今所知南京城内最早的居民区。据历史学家考证,新石器时代,从鼓楼岗到鸡笼山、覆舟山一带,是一片没有人烟的原始森林;金川河流域至玄武湖,是一片汪洋。当时先民们就选择了山水密林之间的鼓楼岗、五台山等一块块台地,作为他们的安身立命之处,运用他们的智慧,开始营造遮风避雨的家,建立起南京地区的第一批原始村落。

由于台地周围都是水域,选择安家,首要的是地面防潮湿,先民们用白泥掺砂拌草的办法填平凹坑,拍实地坪,且用火焙,使得地面干燥坚硬,人睡在上面也觉舒服;同样,墙壁也用竹子树杆等植物茎干捆绑一起作为支柱篱笆,抹上草泥烘烤,使其坚固,既可防风挡雨,又可分别内外;房顶苫上茅草、树皮,层层叠叠,以防漏雨,另外室内有的还挖坑,用以贮藏食物,在室外另起炉灶,用火加工食物,这就是北阴阳营先民的居住地,是我们南京人最早一支老祖宗繁衍后代、休养生息的处所。

先民们大约在北阴阳营生活了数百年,也许因为近亲繁殖,或是其他自然、争斗等原因,北阴阳营民居并未获得长足的发展,甚至是走向了衰落。他们舍弃旧居向别处迁徙。

大约到了距今3000年以前的商代西周时期,又有一支先民来到北阴阳营重建家园,他们懂得冶炼青铜的技术,会铸造青铜鱼钩、青铜武器,渐渐地恢复了北阴阳营原始村落的元气。明代朱元璋还派军队“鹰扬卫”驻扎在这一带,取名鹰扬营,分南北二块,即北阴阳营和南阴阳营。到现在440米长的阴阳营两侧,依然布满居民住宅楼房,也许这里从来就是适宜人居的地方。

等级分明的豪宅陋室

城市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标志,但是数千年的封建历史上,可以明显地看出豪富与贫民、皇权与百姓、城镇和乡村,其住宅是绝然不同的,等级分明的豪宅和陋室,从孙吴建都建业起,就已十分悬殊了。

史书记载,建业城的形成自石头城开始。石头城原是建在石头山南麓和江岸河滩之间平地上的城堡,里边七里一百步,主要依清凉山岩壁的自然形势筑成,近年在清凉山一带出土大量绳纹板瓦、筒瓦、楔形砖、云纹瓦当等建筑构件,证明清凉山一带即为石头城遗迹,城内当时还有石头仓、石头库等古建筑。

从孙权到孙皓,建都建业(今南京),从大兴土木建造太初宫到昭明宫,皆“大开园囿,起土山,作楼观,加饰珠玉……穷极技巧,功费万倍”(《建康实录》卷四),另外为了住得舒服宽敞,孙皓复令自宫门至朱雀桥间修建百府,沿路作府舍,奢侈豪华至极。西晋文学家左思的名篇《吴都赋》进行了描绘,摘其几句即可见一斑:“房栊对扩,连阁相轻”,“雕栏镂窠,青琐丹楹”,“横塘査下,邑屋隆夸”,“图以云气,画以仙灵”。到了齐代东昏候,更为奢侈,“为潘妃建神仙、永寿、玉寿三殿,皆匝饰以金壁,锦幔珠帘,穷极绮丽”,建业城确已成了一个奢华的都城了。

旧时鼓楼民居

六朝时期,社会动荡不安,那些崇尚清谈的士大夫纷纷营造园林,以寄情山水,过那种逍遥自在的日子,不但“园中果木成林,而且还有鸟兽麋鹿”(《晋书·隐逸传·郭文》)。

到了明代,牧童出身的朱元璋,懂得安定人心的道理,在官民建房等级上作了不少规定,比如“官吏之家楼照前定丈尺,不许多占空地,功臣之家,不许在住宅及左右多占空地,盖造亭馆或开掘池塘,作为游玩、歇息之处”,“庶民所居房屋,不能超过三间五架,不许用斗拱及彩色装饰”,朱元璋定的规矩很多年影响了南京人民的生活,竟相沿成习。

清代初年,江宁织造曹寅早已破了朱元璋的规矩,在鼓楼小仓山一带建造了大型花园,后雍正皇帝即位,曹家败落,曹家花园几易其主,先是江宁织造隋赫德,后是江宁知县袁枚。乾隆十三年(1748),袁枚花300金买下了这座占地200多亩的“隋园”,然后就势造景,重加修建。“随其高为置江楼,随其下为置溪亭,随其夹涧为之桥,随其湍流为之舟……”更名“随园”,园中形成了仓山云舍、香雪海、澄碧泉、小眠斋、双湖、小栖霞等24景,蔚为壮观。总之,南京的私家园林,表现出南方文人雅士细致的生活追求,兼得苏州园林之精巧,扬州园林之自然,具有六朝古都文化积淀之大气,成为中国园林史上的又一范例。

正如朱光亚先生所概括的,“明中叶以后直到清末的南京建筑文化,可谓‘吴头楚尾,南北辉映’,它较明初的正襟危坐多了几分妩媚,较苏州的建筑少了点脂粉,较皖南皖北一带添了几许姿色。”此言极是。

而与之相比,有天壤之别的百姓住房,从六朝以来的土墙茅草屋,到了明清时期,并无多大变化。差的是“荆门尽掩,蓬户夜开”,一家数口,挤住“蜗舍”。稍好一些人家,墙为干打垒的土墙或砖墙,屋顶芦帘上苫草或铺瓦;大型民居住宅大都布局规整,横向三路并列,中间沿纵轴线布置门厅、轿厅、大厅和后厅,左右两侧布置书房、耳房、厨房、杂屋,体现儒家尊卑有别思想;后部住房有“跑马楼”,婉转相通,多为小姐闺房;各厅之间建有狭小的庭院(小天井),利于通风,争取阳光;各建筑群之间有“备弄”(夹道)相连,既可作巡逻用,又可防火。这种民居,城北少、城南多,如现在保存完整、完好的甘熙宅第,“青砖小瓦马头墙,回廊挂落花格窗”,带有明显的江南人文、地域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