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已近暮年的商人,为了在四个儿子中挑选出自己基业的继承人而决定做一个测试:让他们在一天的时间内向寺庙里的和尚们推销梳子。
早晨,四个儿子身背梳子分头而去。
不一会儿的工夫老大便悻悻而归:“这不是明摆着折腾人吗?和尚们根本就没有头发,谁买梳子?”
中午老二沮丧而回:“我到处跟和尚讲我的梳子是如何如何得好,对头发护理是多么多么得重要,结果那些和尚都骂我是神经病,笑话他们没有头发,赶我走甚至要打我。这时候我看到一个小和尚头上生了很多虱子,很痒,正在那里用手抓。我灵机一动,劝他买把梳子挠痒,还真管用,结果就卖出了一把。”
下午老三得意得回来:“我想了很多办法,后来我到了一座高山上的寺庙里,我问和尚,这里是不是有很多人拜佛?和尚说是的,我又问他,如果拜佛的人头发被山风吹乱了,或者叩头时头发散乱了,于佛尊敬不尊敬?和尚说当然不尊敬。我说你知道了又不提醒他,是不是一种罪过?他说当然是一种罪过。于是我建议他在每个佛像前摆一把梳子,香客来了梳完头再拜佛。一共12座佛像我便卖出去一打!”
晚上老四才满身疲惫地归来,不仅所带梳子悉数卖光,还带回了与寺庙签订的大额订单以及与寺庙合资成立梳子厂的协议,看到大家惊诧不已,老四解释说:“我找到当地香火最旺的寺庙,直接跟方丈讲,你想不想给寺庙增加收入?方丈说当然想啦。于是我就给他出主意说,在寺庙最显眼的位置贴上告示,只要给寺庙捐钱捐物就有礼物可拿。什么礼物呢,一把经得道高僧开光并刻有寺名的功德梳。这个梳子有个特点,一定要在人多的地方梳头,这样就能梳去晦气梳来运气。于是很多人捐钱后就梳头又使很多人去捐钱,这样所有的梳子都卖出去了还不够。”
把木梳卖给和尚,听起来真的有些匪夷所思,但不同的思维,不同的营销术,就会有不同的结果。在别人认为不可能的地方开发出新的市场来,那才是真正的营销高手。
有两个年轻人,一个叫史蒂文,一个叫海斯。20世纪90年代初,他们到非洲去推销电脑。他们所到之处,十分落后,当地的人们连什么是电脑都不知道。
史蒂文在一个人口密集的地方开了一家商铺,摆上各种规格和配置的电脑。商铺一开张,就挤得水泄不通。但是,史蒂文在3个月时间里,却只卖出l台电脑。问题出在哪里呢?当地人听说电脑是高科技玩意儿,都觉得好奇,所以有了史蒂文商铺门前的热闹场面,但是,人们却并不知道电脑有什么用途,更不知道如何使用,自然没有人购买——3个月里唯一的买主,也只是冲着电脑的外观好看,买回去做装饰品的。
海斯却迟迟没有把电脑运到非洲。在史蒂文忙着应付看稀奇的人们时,海斯走访了当地所有的学校,向学校领导和老师介绍电脑的功用,并游说他们开办计算机专业。通过两个多月的努力,当地12所中小学中,有8所被他说服而开办了计算机培训专业。培训就得用电脑啊,海斯立即将电脑运到非洲。他先向8所学校捐出了8台电脑,每个学校l台,一个星期后,这8所学校都从海斯那里购进了一批电脑,总数近100台。
有趣的是,计算机培训班的学生成了电脑迷,每一个电脑迷又影响着他身边的一大群人,他们都来买海斯的电脑。当然,他们之所以买海斯的,而没有去买史蒂文的,是因为培训班所使用的软件中,有相当一部分是海斯自己编制的程序,这些人只会使用海斯卖出的电脑。
一位哈佛商学院教授曾经说:“15年前,商家竞争的是价格。现在是质量,而将来则会是设计。”如果对顾客而言,产品的设计正好符合了自己的需要,而价格又是自己可以承担的话,那么有什么理由去拒绝这个产品呢?
营销高手知道如何去启发顾客的思路,让顾客发现自己的需要,并从中理出头绪来,引发购物的冲动。
购物冲动是积极的,它能使顾客把购买的意愿付诸行动。这就要求销售人员采取新型的交流方式,充分强调产品所具备的优越性,使客户产生更加强烈的购买愿望。
顾客在购买产品时,渴望常常会压倒理智。由于这种购买欲望来源于感情而不是理性,所以,顾客渴望购买的东西并不一定是他们真正想要或需要的。
有一位叫杰克的高档珠宝营销商,每当他开始洽谈一笔生意,都会像聊家常一样与顾客交流。例如,他会谈到质量保证、珠宝成色、可比价值、无条件退货以及首饰本身的精美。同时他也提醒顾客考虑清楚,甚至建议顾客把首饰拿回家一两天,以便“熟悉一下”。杰克认为,所谓“真诚”也包括提醒顾客:他们是在做一个重要的决定。
如果营销者能够真正激发起顾客的购买冲动,在合乎情理的范围内满足顾客的渴望,那么他所卖出的就不仅仅是某种产品或服务,而是真正的购物经历了。
聪明的营销者善于给顾客提供满足的体验,使其产生拥有这种产品的感情冲动,进而自己说服自己,并激发购买的欲望。这样,根本用不着营销者去吹嘘自己的产品。
唤起顾客的需要,是将产品转化为商品的重要步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