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公民社会主义荣辱观学习读本
2759800000006

第6章 加强社会主义公德教育是荣辱观的强烈要求(3)

法国学者弗朗索瓦纳?佩雷从人性发展视角出发认为,发展只是提高人性的一种手段,并提出“以人为本”的“新发展观”,即发展的目标是为了一切人和人的全面人性的发展。分析社会主义公德教育的开展也是建立在“尊重人、解放人、依靠人”基础上的,目的也是“为了人”的全面发展:“文明礼貌”要求人们在公共生活的人际交往中,不论是熟人交往还是陌生人之间的交往最基本的都应恪守相互尊重、礼貌相待的原则,这体现了对人的尊重;“助人为乐”提倡“助他利他”的道德情操,提倡扶危救困、助人脱离于困苦和危难之境,这既是人性之善的体现也是利他品质的升华;“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虽然直接指向的不是“人”而是“物”,但究其实质三者所保障和维护的都是公共资源、公共秩序,归根结底还是“为了人”,即以“大多数”人的整体利益为本、以“大多数人”的长远利益为本。所以当前的社会公德教育秉承以人为本的精神有其必然性和必要性。

当前的社会公德教育正是要使社会成员在公共交往中,能自觉地尊重他人的自由和权利,开发出自身的道德潜能,发挥自己的道德主动性进而使自身价值得以完美实现。社会公德建设中如果能充分体现出以人为本的基本精神,就可以保证公德建设的“人性化”表征和“人道化”的走向,保证促进人类社会的文明进步。当前公德教育在实施过程中的具体要求是:

一方面要尊重受教育者的人格和尊严。人格和尊严是每个人所具有的最基本的权利,它不因年龄、种族、社会地位的差别而存在任何差异。教育的发展对于个体的价值便是可以完善人格提升其人之为人的尊严价值。人始终是公德教育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公德教育要适应人的本性,要有利于完善人性。例如封建社会宣传的“各人自扫门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就与当今社会公德相冲突,它不利于实现“以人为本”。这种道德教化不是在“尊重人”、“解放人”而是在“轻蔑人”、“压迫人”。如果在公德教育中为了实现某种目标和目的,没有维护甚至是损害了个体的人格尊严,那么此种公德教育也便失去了其存在的合法性和实施的合理性。

另一方面要注重发挥受教育者的主观能动性。马克思讲“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可见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也是非常重视个人的自由价值的。社会公德教育过程中亦应重视受教育者的个人自由价值,教条主义的僵化的教育方式,只能束缚受教育者主观能动性的发挥,阻碍人被公德化的进程,影响社会公德教育的实效。实践的公德教育也大多表明,公德教育过程中给予受教育者一定的自主权、自由空间往往更能调动他们接受道德教育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育者也能在其身上发现教育和自身存在的问题,发现新的教育元素,在教育他人的过程中受到教育和提升。

3.公平正义的精神

关于公平正义,在西方语境中,公正或正义即justice,源出于拉丁语jusⅡtia,系由jus一词演化而来,jus最初就有平、正、直的含义。公正、公平、正当、合理、正义等词义大体相同。但在汉语语境中,公平的意思是“不偏私,正直”;“正义”是指“正当的、公正的道理;正确的含义”,公平和正义的含义虽有重叠但也有所区别。关于公平,伦理学中是指每个人都拥有平等的生存、发展的权利和机会的意义;社会学中是指社会成员之间的社会地位、经济收入、消费水平比较接近而不过分悬殊;法学中是指人们享受到的权利应该与他们所应承担的责任和义务相对称。关于正义,它是对政治、经济、法律、道德等领域中的是非、善恶的一种道德认识和价值评价。在社会生活中既指“按统一原则和标准对待处于相同情况下的人与事”又指“所得的与所付出的相称或相适应”。综合以上诸多定义,我们可以把公平正义精神的要求和表现界定为“一视同仁”、“机会均等”、“权利与义务的对等”、“得其所得”。公平代表了公正,正义代表了良知。公平和正义是人们公共生活所必然与必须依存的伦理精神。人既是社会关系的存在物,又是精神意义关系的存在物;既是理性存在物,又是情感精神的非理性、超理性存在物,所以公共生活中的人既需要利益的公平和公正,又需要精神的正义和良知。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公报提出:“社会公平正义是社会和谐的基本条件,制度是社会公平正义的根本保证,必须加紧建设对保障社会公平正义具有重大作用的制度。保障人民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的权利和利益,引导公民依法行使权利、履行义务。”胡锦涛同志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中又深刻指出:“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和正义,涉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我们党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必然要求,也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要求。只有切实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和正义,人们的心情才能舒畅,各方面的社会关系才能和谐,人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才能充分发挥出来。”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当前公平正义的理念已经深入到新一届政府的执政理念和国家的方针政策之中了。

从社会公德教育的内容上看,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虽然没有直接体现公平正义的精神,但从各个内容所起的社会作用上和目标诉求上却殊途同归。二者都在试图构造一个公正平等、和谐融洽的社会秩序和社会氛围,共同的目的都在于维护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长远利益。从这个意义上说,公平正义的诉求与社会公德的教化交融互摄,相互促进。

分析社会公德教育领域,公平正义的精神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它在保证公德教育顺利开展方面起着保驾护航的作用。所以公德教育的开展过程中要保证“公平正义”,具体而言,其一,社会公德教育目标是“为了绝大多数人”。公德教育要“以人为本”,这已无可置疑。真正的问题是发展“为哪些人”、“以哪些人为本”的问题。如果公德教育游离了为公共事业谋利的目的,便使得公德教育是“为了人”、公德教育要“以人为本”这样的命题成了毫无意义的假命题。

公德教育最终结果不是为了少数人、不是为少数人谋利的工具,不是为了造就一个有利于少数人谋利益的稳定秩序,而是为了大多数以至所有人谋幸福生活的手段;其二,社会公德教育面前人人平等。每个社会成员都应自觉接受公德教育,每个人都必须遵守社会公德的义务。社会教育一定要秉承公平正义的精神,不能出现“双重标准和双重行为”——教育者教导别人怎么做、自己不做。在此过程中是没有“特殊者、权力者的存在”的;其三,社会公德教育在内容上要包含浓厚的公平正义教育。强调公正理念与要求本身应当具体化为制度,旨在强调制度化了的公正才是具有真实客观性的公正。使被教育者形成公平正义的观念,并完善相应的保障机制保证在公共道德生活中人人各居其位、各尽其能、各得其所。

4.可持续发展的精神

发展原含有舒展、展开、发育等义,后来逐渐与“进步”、“进化”等意义等同起来。“发展”作为一种观念已深入到人类社会生活的每一个角落,成为人类社会活动实践活动的核心主题之一。“发展是为了人,为了人类的福祉和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这是任何稍具发展常识的人都可以明白的道理。但是社会发展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社会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发展完全可能会偏离它的人的目标,走向异化之路”,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发展变成了“反发展”。为了暂时而忽视长远、为了个人而忽视整体、为了物质而忽视精神的“发展”利益的取得,往往伴随者一定代价的付出和牺牲,如有生态环境代价、未来人利益的代价、资源紧张枯竭破坏代价等等,其代价是巨大的,其消极影响是恶劣而长远的。

可持续发展顾名思义是指保持个体或事物发展在时间上的持久、延续。所有的事物都是变化的,发展是指良性的变化。若想始终保持其变化方向的良性走向,便需寻求可持续性的方式。社会公德教育作为一种教育活动若想实现其实效并保持持久的生命力,也必须探求德育发展的可持续路径,从这个角度讲一社会公德教育离不开可持续发展的精神。但从社会作用来看,社会公德教育的顺利开展也有利于整个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社会公德教育的顺利开展,能使“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的教化深入人心,使社会公共秩序得以维护。众多社会成员公德意识和公德观念的增强本身便是人类自身全面、持续发展的表现;社会公共道德的被遵行必然带来良好的社会秩序与和谐人际交往关系,这不仅是人类文化和文明持续发展的表现,同时其保障和促进的是经济发展的可持续局面和趋势。

具体剖析社会公德教育的整个过程,“可持续发展”更是我们必须坚持的,主要体现在:

第一,社会公德教育要着眼于、服务于人类自身的可持续发展。社会发展带给了人们以丰裕的物质生活和高度发达的现代化生活方式,从此视角看发展的确带给了人们以巨大的实惠,促进了人类的自身的发展。但现实告诉我们这种发展是“非持续性的”。“过去我们讲发展。现在看,发展起来以后的问题不比不发展时少”。现代性的“发展”的“自反性”已经凸显出来,诸如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的破坏问题、经济发展的失控等问题,更带来了全人类将面临的生存危机和精神危机等问题。人类社会物质层面的发展不仅带来了其他物质层面的停滞或倒退,也带来了人类自身精神层面的失落。人们出现对自身的主体性、自由、道德、幸福以及存在价值的认知变得迷茫而无措,同时工具化、功利化、物欲化等非理性的价值索求让人们渐渐忽视人类本质上应追寻的自由、平等、爱人的伦理精神,而变得越来越具有排他性、占有性、自私性、霸权性的倾向。被过分强化的“优胜劣汰”意识、“征服超越”意识、“自由解放”意识、“个体本位”意识是人们观念世界的公共团体意识、公共秩序和公共道德观念等精神逐渐被淡化或剥离人的意念系统。这种对公共道德精神的“发展”,人类自身短暂的“发展”实质上是开始了人类对自己精神家园长远而长久的放逐,也最终把人的发展引向一个畸形的不归之路。发展如果背离了人类自身的不断完善与整体的和谐发展,背离了人类自身对正向伦理价值与精神的追求,无疑就是一种“恶性”的发展。当前的公德教育需要做到用公共的伦理精神唤醒沉睡在“发展美梦”中的人们,通过公德教育把人类精神史上的集体主义、人道主义、博爱精神、契约意识、公共意志观念等伦理文化精华灌输、教化、感染社会中的存在个体,使他们实现物质自我与精神自我的和谐而持续的发展。

第二,社会公德教育要指引和约束整个社会可持续的发展方向。现代化的发展模式和理念催发了人们的排他性、占有性、自私性、霸权性的走向,过分强化了“优胜劣汰”意识、“征服超越”意识、“自由解放”意识、“个体本位”意识。其后果表现在经济发展价值观中的以财富增长为核心的发展经济理念、疯狂的攫取有限的自然资源、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紧张和情感的淡漠,国与国之间利益争夺的毁灭性战争威胁时刻存在。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的“敌视”和“敌对”造成了日益严重的环境危机、能源危机、贫富差距,日益激化的社会内部矛盾和外部矛盾。表面上社会发展的实质上是以消耗人类有限生存资源、消解人类宝贵精神道德资源为代价的,如火如荼的社会发展的表象下隐藏着未来的忧患甚至是生存危机。社会公德教育便是探寻一种为人类造福的社会发展理念。通过公德教育使人们认清人类社会发展的实质和价值所在,规范人们在遵守公共契约和诚信观念的守则中维持正常的生产、生活和人际交往的秩序,挖掘出人性中怜悯、博爱、信仰的善性,建构起人类社会的精神家园。用公共道德的伦理精华消解“疯狂的金钱崇拜”、“欲望的失控滥觞”、“人与人之问是狼与狼关系”的消极现状。在物欲濒临失控的社会现实中,既保证社会成员能通过合法、合德、合理的方式最大限度获取物质收益,生产出更多社会发展所需的物质产品,又能保证社会利益的长远性、整体性的持续发展方向,保证人类社会长远物质利益和精神利益持续而协调的增长。

第三,社会公德教育要维持自身理论体系的可持续性发展。马克思主义告诉我们,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公德的相关理论体系是社会意识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公德教育观念的形成不是断裂的,孤立的存在和发展的,它来源于现实又指导现实,古今中外历史上的公德教育观念各有不同又相互联系。从形成角度分析,公德教育观念都是立足于本国当时的社会现实,继承本民族和外民族前喻文化中公德观念,借鉴外民族同喻文化中公德观念基础上形成的。公德教育观念的发展要想维持其科学性、合理性和有效性就必须遵循自身理论的可持续发展这一路径,所以当前我们进行社会公德教育亦应如此。从内容上看,当前公德教育可持续发展体系的建立,一方面要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古老的“天下为公”的奉献精神、“见利思义”的重义精神、“仁者爱人”的仁爱精神、“尚中贵和”的和谐精神等公德伦理资源,另一方面要借鉴西方民主社会的契约观念、民主博爱精神等文化精华。同时立足于当前我国政治、经济、文化发展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提炼出应时而变、合时而生的新公德资源和理念;从教育方式上看,我们要适当调整和变革传统德育中的“灌输式”、“说教式”等教育模式,而结合当前人们的心理变化走向,适当地加人“示范性教育”、“生活性教育”、“情感化教育”、“人性化教育”等新的教育形式。面对经济发展水平的地区差异、不同地区的民族观念差异、不同人群的年龄差异,公德教育要因时制宜、因地制宜、因人制宜地采取合理有效的教育方式。总而言之,社会公德观念只有实现了自身教育理论和教育方式的可持续发展,才能保证其指引和推动人类自身的可持续发展与整个社会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