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艺术中国民间收藏实用全书:竹刻、木雕、漆器鉴赏及收藏
27703100000006

第6章 竹刻(6)

复制后做旧我们知道,书画作品的复制主要是通过“临、摹、仿”来完成的;倘若大批量复制,那就采取木刻水印的办法。竹雕作品的复制,则是先“摹”后“刻”。

摹,就是用绘图纸或湿绢蒙在原作上,然后,根据纸或绢上所显现的线条、图样,用色笔依样勾描,这是第一步。接着,需要对照原作,在勾描的图纸(绢)上,根据画面内容以及雕刻的深浅不一,分别填色,形成竹雕的正式纹样图案。

刻,就是按纹样施刀,雕镂刻琢。具体过程是先造型,按原件大小,仿造出同样的器物;接着,将纹样图案移到器物表面的相关位置上,最后才是雕刻。

在造假过程中,摹刻出来的器物还只是半成品,接下来还要染色、“做旧”。一般来说,器物染色后,进行打磨、抛光,作品就算完成了。但这是新作品。倘若要做成假古董,冒充明清竹雕,还得“做旧”,即:将新作品浸泡在含稀释醋酸溶液的沸水中,闷煮一小时左右。然后放在阴凉处晾干,再采取温烘的速成办法使之干燥,然后上蜡——抛光——揩净,再经常用手摩挲,直至器表出现“包浆”样的光泽。

臆造后冒名

这是一些了解雕刻的造假者,有一丁半点儿的技艺,就凭自己的想象,创制一些作品,然后在竹雕史籍中查找一个名头,不管其作品风格怎样,写上他的名字就算完事,然后做旧。这类假货,匠气显露,画面缺乏意境,又无韵味,更谈不上风格。

旧作添款

民间流传的古旧竹雕器物,有相当一部分属于平庸之作。作伪者在这些无款的作品上,刻几行题记,再添上某名家如朱松邻、濮澄、蔡时敏、周灏的名字,稍微做旧就大功告成,因为这些东西原本就是古旧器物,所以更能迷惑人,更有欺骗性。

旧作改款

民间流传的古旧竹雕,还有一些是清末民初的仿名家流派作品,刀工、画面、造型都还不错。作伪者为牟取高额钱财,就将仿品上“×××摹”或“×××仿”的字样填平,不留痕迹。倘若仿品上,原来就有仿名家题款,那更是求之不得了。

三、名家作品真伪优劣的识别

最基本的方法

这里讲的基本方法,是指鉴定的基础操作,要学习、掌握它,也比较容易。

(1)看质地

因为明清时期的竹雕家,所用竹材都取自于生长三至四年的竹子,竹的纹理结构细密,嫩老适中。所以,雕刻成器之后,经打磨,其光润、平整,不亚于平整的木纹。

一般来说,凡竹刻器物上老筋毕现的,都无品位,收藏的价值不大。

另外,现存明清竹雕作品,表面色泽多浅黄或棕黄、棕红。

这种色泽的产生,或者是由于当初染过色,但更重要的是上百年来常被人们赏玩摩挲的缘故,就像日常生活中我们看到的用了几十年的竹椅、竹席所呈现的色泽,或棕黄,或棕红,光灿灿的。

再仔细考察,我们还会发现,这些竹器上,人体(手、足、躯体)不容易接触到的部位,例如竹席编织交叠而被覆盖的地方,这些地方的色泽与显露部位的色泽不一样,它们之间既有颜色的浓淡之分(两者之间还有过渡色),又有“包浆”明显与否的区别。假冒的明清竹雕作品,颜色是新染上去的,显得不自然,“包浆”是紧急加工上去的,像新抹上去的一层薄蜡,“火气”大。竹雕画面,凹凸之处的色泽千篇一律,也无浓淡之分,更无过渡色。

(2)货比货

俗话说“不怕不识货,只怕货比货”,这是很有道理的。然而,在收藏的实践中,人们一般都不可能带着珍品去觅真货。所以,这只有靠平时多接触、多看一些明清作品,耳濡目染,了然于心头。歌德说得好:“鉴赏力不是靠观赏中等作品,而是要靠观赏最好作品才能培育成的。”只有多看、多接触博物馆或私人收藏的古代名家竹雕作品,才会真正有所收获。

(3)互证

在收藏实践中,有时会偶尔遇到一件看上去很不错的古旧竹雕,对方介绍这是明清时期某名家的作品。由于这位名家的传世作品很少见,在无法运用“货比货”的方法时,收藏家们往往采取互证的办法。这是因为,明清时期不少竹雕大师,既擅长竹茎雕,又善于竹根雕,既是竹雕行家,又精于木雕、牙雕和雕漆等。嘉定派的“三朱”、金陵派的濮澄等,都是这样的杰出人材。

他们每个人的作品,无论竹雕、牙雕、木雕,都表现出自己独特的创造力、刀工和审美意识。因此,看了他的竹雕艺术,同时也基本上了解了他在其他雕刻领域中的艺术表现功力。反过来,懂得他的木雕、牙雕作品,也可以懂得他的竹雕作品,这在具体的鉴赏实践中,就称之为“互证”。收藏爱好者应该掌握这种鉴定方法。

鉴赏与识辨

(1)注重艺术共性与刀工

前面讲到“互证”。互证有浅层次的,那是表面文章,即用同一作者的两件不同材质的作品,进行对照。深层次的互证方法,则注重作品的艺术共性与刀工。

明清时期的竹雕艺术,共性非常明确:它是以各种造型的竹器为载体,把一幅幅精致的“竹画”,端呈在人们面前,供人们欣赏。这些很特殊的画,与中国传统书画作品一样,讲究画面的意境,讲究诗、书、画在同一画面的和谐与统一,书卷气很浓厚。今天,海内外收藏家之所以看重明清竹雕作品,也就是看重这些竹画。它们的艺术价值,并不亚于同时代的著名书画。究其原因,收藏界很多有识之士也都清楚,那是因为中国在明清时期,曾出现一批具有文人、工匠双重身份的特殊工艺大师,他们的作品各具特色,其中一些文化修养很高的知识分子,爱好雕刻成癖;“三朱”、濮澄、张希黄、方絜等人只是他们当中的突出代表,这些文人更时常有一些立意清新的作品问世。从清末开始,这种奇特的现象便逐渐消失了,竹刻再也没有“辉煌”过,竹刻上的书画从此丢失了耐人寻味的意境,失去了精湛的刀笔艺术。

(2)对时代特征的辨析

在古玩的收藏、鉴定中,“断代”非常重要。因为,判断出某件收藏品是什么朝代或什么时期的物件,就基本上确定了它的价值取向;在古旧竹雕中,由于作品署款的很少,“断代”有时还能进一步帮助人们确认它是哪一位名家大师的作品。

对收藏物的出产年代进行判断,关键在于熟悉作品体现的时代特征。对明清时期竹雕作品时代特征的辨析,我们可以从艺术风格、色泽、工艺等三个方面着手。

关于艺术风格,应该从总体上察看。一般说,明代的竹雕表现出质拙浑朴的艺术风格,很少有小巧的小型器件。清代竹雕,康熙时期的沉实幽雅;乾隆时期的绚烂富丽。到了清后期,作品的风格趋向平浅单一。但这只是从总体上看,由于明清时期有很大一批作品,都是文人艺术的一种体现,文人艺术的特点在于它能够独立发展,不随政权的兴衰、更迭和某个人喜好的变化而发生重大变化,因此,明清竹雕艺术中,有些长期的独特风格,它的变化缓慢,能恒存几个时代。所以,我们在鉴定时,就不能太绝对化;正确的方法是从总体上把握,具体鉴定时,则注意一般与个别两者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对竹雕作品的色泽上的辨别,一般来说,作品的年代愈久,器表的颜色也愈深。但也不尽然。我们知道,明代作品多带有暗红的色泽,其中最受人欢迎的应该是一种带有琥珀光泽的红色;清代的作品多深棕、棕黄色,越到后期,色泽愈浅。然而,事实上清初的竹雕作品中,往往具有一种灰褐色泽,这就比较特殊了。

工艺的时代特征。例如,采用陷地深刻技法创制的作品,是清代才开始的,明代不可能存在;竹簧器始于清初,盛于乾嘉(1736~1820年)时期,精品均为宫廷用具;留青竹刻虽始于唐朝,但唐至明代不见有,现在传世的作品除了明末张希黄的佳制,其余均为清以后的产品;竹雕中的动物形象,倘若其眼珠呈深褐色半透明状,那是用一种特殊的粘土制成后贴上去的,这种“画龙点睛”之法为康熙年间嘉定派竹雕家所惯用。如此等等,不一而足。倘若熟悉竹刻技法,要辨析作品的时代属性,其实也不难。

(3)作品的个人风格不可忽视

明清时期的名家雕刻作品,都各自表现出鲜明的艺术风格。

这种艺术风格,都是制作者的文化素养、天才的创作力与娴熟的运刀技法相结合的产物。这三个方面,倘若有一个方面出现了不协调,艺术风格的表现就产生残缺,行业圈子里的人则称此为“败笔”。一般说来,民间流传的明清竹雕作品,有“败笔”的基本上都是赝品。

关于作品的个人艺术风格,前面已有介绍。但是,读者不能满足于一般的介绍,不能“纸上谈兵”,倘若真想学到一些本领,就应该多实践,多看实物,多一些感性的认识。

四、民间收藏的竹雕精品

“东坡居士”笔筒

这件竹筒,从器表深棕的色泽、内壁材质的情况以及竹画所表现的题材来看,当是明末清初的作品。

笔筒的画面内容:三位中年男子正亲切、热烈地交谈。居中者,多髯、长面;左侧为一僧人;右侧是面容清癯的一介书生。服饰装扮均呈宋代式样。由此不难看出,这是反映宋代三位大文豪过往甚密的关系,即苏轼、黄山谷、佛印三位文人的友情。历史上的苏轼,声名赫赫,无人不晓,他的长相特征:多髯、长面,也在民间广为流传。黄山谷是宋代“江西涛派”宗师、大书法家。

佛印禅师,即谢端卿。据史籍记载,三位莫逆之交经常聚集在一起,谈禅论学,语多幽默,话含机锋,每说及得意处,皆拊掌大笑。

这幅竹刻画面也如此反映:苏轼肃然而立,若有所思;黄山谷目光炯炯,似在演讲;方面大耳的佛印禅师则用力鼓掌,似表赞同。

这三个历史人物,神态各异,被刻画得生动、自然。动人的仪表,内心的意向,外貌内蕴都处理得十分合拍,人物背景也简茂古朴,充满浓郁的生活气息。由此可以看出,作者绘画艺术精湛,生活基础很浓厚。

这件竹雕作品,刻风简明精雅,刀法简古有味,刀法之简练,简直达到刀无虚笔的艺术高度,令人折服。

笔筒画面左下侧,有“三松制”款识,这是需要特别提出来,进行商榷的。因为,朱三松作品倘若留款,都镌“三松”两字,这与他性情高远有关。一个“制”字就把三松的形象给模糊了。朱三松竹刻人物,喜三四成群,这是事实,且都能得其神采;这一点,竹雕界无人能及。因此,看来“三松制”乃后加款,当然也有其弟子仿制而成,冒师傅之大名的可能。但是,不管怎样,这件竹器不失为上乘之作,其价值水准与朱三松的传世之作相比,应在伯仲之间,当人珍品之列。

“竹林七贤”笔筒

竹刻“竹林七贤”笔筒,多出于清朝初期文人艺术大师之手。~这是值得重视的一种历史现象。传世的清初竹雕作品中,属于这类题材的,仍有不少。但几乎都不留题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