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小荷尖尖
27817200000045

第45章 瑶族传统文化与生态农业——以恭城县西岭乡斋公坪为例(4)

根据村民们自己的估计,村里劳动力多、种植果树较早、收入渠道广的农户2004年收入可达到8000元,其中水果收入约2000元,仔猪收入约2000元,其他收入达4000元;缺乏劳动力、人均耕地面积小、种植果树晚的农户收入不到2000元。通常条件好、没有孩子读书的农户,除去生产成本和必要的生活开支,都会有剩余。东家由于要供养两个孩子读书,是村里至今没有购买电视的两户农户之一。

至笔者调查时,斋公坪全村15户农户有3户没有购买摩托车,摩托车总数有13辆,其中有一户因两个儿子未婚,没有分家,所以经济条件最好,有两辆摩托车;全村有13户农户购买了电视机,其中11户配备了影碟机;全村75个人,共有12部手机。

斋公坪2002年开始实施政府的退耕还林政策。因为斋公坪山地坡度均在25°以上,通常是不适宜开垦的,政府为了督促村民保护水土,退耕还林面积并不按村民在山坡上实际开垦的土地计算,而是以村民实际开垦的土地换算成平地面积计算,这增加了斋公坪村民们退耕还林的难度。但退耕还林政策中,连续八年给每亩林地每年补贴300斤稻谷和20元钱的补偿机制,极大地激起了村民的热情,成为村民增加收入的来源之一,所以村民们还是积极响应政策。斋公坪没有被划为毛竹种植基地,村民们可在开垦的土地上,根据自己情况选择种植合适的作物。几乎所有村民们都从经济效益考虑,种了杉树和果树。据村民们反映,退耕还林政策实施两三年来,只有2002年全部兑现承诺,2003年只给了谷子,还没有按政策规定给村民直接经济补贴。

三、斋公坪自然村的水果种植

(一)水果生产的成本与价格

斋公坪村民的水果种植高潮在1998、1999年,近两年水果开始有收成。据村民的经验,现在所种的水果,碰柑和柿子的产量最高,橙子和柚子的产量较低。以碰柑为例,5~7年开始进入挂果高峰期,一棵树至少产70斤柑子,一亩地能种120多棵,亩产达到七八千斤,7~10年的碰柑树,一棵树能产100斤果子,亩产上万斤,到10年后,碰柑树的产量逐渐下降。橙树要种5年才挂果,种植5~6年的橙树亩产5000~6000斤左右,比同时期碰柑和柿子的产量少将近2000斤。水果的价格浮动很大,除了受市场需求制约,还受气候、产量、人们喜好、交通、燃料费用等等因素影响。柿子前两年曾卖过0.2元/斤,可去年柿子刚上市时,价格暴涨至0.7元/斤。虽然水果价格波动大,但与种植稻子相比,种果树的收益预期值较高。

从上表看,即便柿子的市场价格达到历年最低的0.2元/斤,较0.15元/斤的成本,还有0.05元/斤的微薄收益,不至于亏损。而种稻子则不同,2003年以前价格基本无变化,而且增产较难,增加收益机会低。现在粮食价格有所提升,但种植水稻所需物资的价格也跟着上涨,农民的纯收入变化不大。相比之下,在价格浮动中,种植水果的盈利空间明显较大,村民们更愿意种果树。

(二)与平原地区水果种植的效益比较

斋公坪的水果生产与平原地区相比,有优势也有劣势。例如恭城县出名的柿子,据村民介绍,斋公坪种植的柿子比平原的柿子是更具天然的绿色食品特点的农产品。斋公坪的柿子表皮上的白色霜是天然形成的,而平原地区是人工喷洒的,此外,由于山里空气好、污染少,山上种的果树的病虫害比平原少,喷洒的农药也少,因而斋公坪柿子的成本较低,一般是0.1~0.2元/斤,而平原地区是0.2~0.3元/斤,比斋公坪高了近一倍。劣势是斋公坪柿子的价钱没有平原的高。因为交通不便,柿子不容易及时运出去,村民又来不及加工柿子,新鲜水果易腐烂造成损失。同时,收购的商人因为交通不便,运输费用高,压低了斋公坪柿子的价格,给柿子生产造成负面效应。

(三)水果加工

斋公坪海拔高,交通不便,运输困难,直接影响了水果的价格,导致村民收入减少。为了克服这些困难,村民们开始往水果加工寻求出路。制作柿饼一直以来都是传统的柿子加工方法。据东家介绍,霜降是判断柿子含糖量的一个时间界限,一般霜降前柿子的含糖量较霜降后的含糖量低,霜降前3.5斤鲜柿子才能做成1斤柿饼,而霜降后3斤鲜柿子可做成1斤柿饼。柿子的价钱高,柿饼相应涨价,按常规大柿饼比小柿饼价钱高,2003年柿饼最贵的时候,鲜柿子0.7元/斤,大柿饼可卖到5~6元/斤。由于柿饼加工程序复杂,影响了产量。制作柿饼要主要经过采摘、筛选、削皮、晒干等几个工序。采摘柿子时不能摘太熟或太生的柿子,因为熟透的柿子太软,不好削皮,难以制成柿饼,而过于生的柿子糖分不高,制成的柿饼不好吃。由于柿饼大小不同,市场价格不同,村民采摘柿子回家后,得按照市场需求区别对待大小不同的柿子。接着就要削柿子皮,这是柿饼制作工艺中最费时的程序,削皮的快慢直接影响柿饼的产量。如果天气晴朗、气候干燥,削完皮的柿子放在竹编的簸箕上晒半个月就可以制成柿饼了。

由于近来随着种植柿子的村民增多,大量的鲜柿子难以及时运出,为了方便人们制作柿饼,手摇式机械化的削皮机应运而生。这种削皮机操作简单,只需从两头夹住柿子的中心,摇动像自行车那样带有链条的齿轮,紧贴着柿子的刀片就能轻易地将柿子皮削下。市场上一台手摇机械削皮机需40元,电动的要300多元。使用削皮机前,一个熟练的人从早上7点到晚上7点不停的削,最多能削300斤柿子,而使用削皮机后,花同样的时间,即便一个不熟练的人,一天也能削将近1000斤柿子,大大提高了劳动效率,无疑促进了柿子的种植。

(第四部)分生态农业发展状况

一、恭城县生态农业发展的过程及政府政策

(一)恭城县发展生态农业的道路

沼气是有机物质在厌氧环境中,在一定的温度、湿度、酸碱度的条件下,通过微生物发酵作用,产生的一种可燃气体。由于这种气体最初是在沼泽、湖泊、池塘中发现的,所以人们叫它为沼气。沼气含有多种气体,主要成分是甲烷(CH4)。通过细菌分解有机物,产生沼气的过程,叫沼气发酵。

早在1983年,沼气就已在恭城县的极小范围内使用。1985年,恭城县进入大规模建设沼气池阶段,并制定了发展沼气的规划:到1995年全县有40%的农户用上沼气,十年建成多个以沼气为纽带的生态农业乡。1985年8月,在全区农村能源工作会议上,恭城首次提出发展沼气的路子,引起了各级领导的关注。1987年,恭城县委、县政府开始把沼气建设列入重要议事日程,提出建设以沼气为纽带的生态农业县的口号,并将沼气建设列为各级领导的任期目标责任制内容之一。到1987年底,全县建成沼气综合效益示范点17个,形成一点带多点,多点带全县之势,当年全县新建沼气农户超过1000户。1989年7月,自治区林业厅在恭城召开全区改燃节柴现场经验交流会,对恭城县的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明确指出,恭城县这个典型对全区具有重大意义,号召全区向恭城县学习。1989年9月,农业部环境与能源司副司长邓可蕴同志到恭城检查工作,肯定了恭城县以沼气为纽带的生态农业建设,恭城县的生态农业已达到了全国先进水平。1990年初,恭城县恭城镇江贝村村民龙基明运用沼气的综合利用技术,在发展生态农业上取得了突出成绩,区林业厅和区能源办分别给予嘉奖。1991年,恭城被列为“八五”全国农村能源综合建设县。当年恭城县沼气农户新增7000多户,是历年来沼气农户增加最多的一年。1995年8月,自治区党委政策研究室、桂林地委和恭城县委联合召开“恭城模式”研讨会,恭城县生态农业模式从理论上得到了专家学者的肯定。1996年2月,恭城县被国家环保总局确定为全国生态示范区建设试点县,根据国家建设试点规范要求,结合恭城县实际情况,县政府组织编制了《恭城瑶族自治县生态示范区建设总体规划》,全面推广生态农业模式。

(二)恭城县生态农业模式

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期,恭城县由于森林资源遭到过度砍伐,生态环境遭受极度破坏,水土流失严重,不少村屯出现了烧柴难、吃水难的问题,有些村甚至到了“不怕锅里没米,就怕灶下无柴”的境地。1985年起,粮食连续三年减产,极大威胁着全县人民的生存。1985年以后,为了解决能源问题,保护日益枯竭的森林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县政府除了大力发展小水电,还开始了沼气池的建设。经过两个阶段的发展,恭城县形成了以沼气为纽带的生态农业发展模式。

1.“一池带四小”模式

“一池带四小”模式即:一个沼气池,带一个小猪圈,一个小果园,一个小菜园,一个小鱼塘的生态农业模式。1985年以后,县政府大力推广使用沼气技术,为了补充足够的沼气原料,一些农户便开始多养猪,沼液、沼渣多了,人们又在屋子附近种果树,收入也逐渐增多。实践证实,使用沼气的农户比没有使用沼气的农户收入多,1988年恭城县就初步形成了“一池带四小”农业生产模式。这一模式的推广,使恭城县成为当年全国使用沼气比例最大的县,农民人均年收入达到495元,提前越过温饱线。

1992年后,随着市场经济改革步伐的加快,“一池带四小”逐渐显现出其与时代不相适的小农经济弊端。“一池带四小”模式强调的是个体经营,难以形成规模效应,不能全面促进经济发展,同时由于“一池带四小”是庭院式经济,往往容易脱离市场,离开了市场需求的导向,农民生产出来的农产品难以获得好价钱,没有达到优化资源的效果。

2.“三位一体”模式

“三位一体”模式,即以沼气为纽带,养殖—沼气—种植“三位一体”的生态农业模式。恭城县在十多年的生态农业建设中,不断探索、总结与改革,1995年提出了“三位一体”的生态农业模式,把植物生产、动物转化、微生物还原的生态原理运用于农业生产,推进了畜牧业、林业、卫生、能源等方面的改革,促进了经济、社会、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同时紧密结合市场经济,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重点,推动了农业生产经营的规模化、集约化进程。

统计数据表明,一座6~8立方米的沼气池,每年节省柴火2000公斤以上,相当于一户农民一年少烧1/3的柴火;用沼液、沼渣做肥料种植的水果,可提高糖度0.5~1度;用沼液、沼渣种水果,每斤水果成本为0.1~0.15元,比使用化肥、农药种植水果的成本0.6元降低了约0.45~0.5元。这些都给恭城县发展带来了新的经济增长点。

(三)“三位一体”生态农业模式的效应

恭城县1983年至2003年主要指标发展分析

(1)人口

1993年比1983年人口增加了2.96万人,这十年人口增长了12.12%,年均增长1.21%。2003年比1993年人口增长0.57万人,这十年人口增长2.08%,年均增长0.21%。恭城县的人口增长速度已经明显下降。

(2)国内生产总值

1993年恭城县国内生产总值比1983年增加了30511万元,这十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300.8%,年均增长30%以上。2003年比1993年增长了123843万元,这十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了304.6%,年均增长30%以上。二十年来恭城县的经济增长保持在30%的速度快速发展。

(3)农业生产总值

1993年农业生产总值比1983年增加了21122.9万元,这十年农业生产总值增长247%,年均增长24.7%。2003年农业生产总值比1993年增加了88719万元,十年农业生产总值增长299%,年均增长29.9%。恭城县的农业生产在二十年中,以高于20%的速度快速发展。

(4)水果产量

1993年的水果产量比1983年增加了4.07万吨,这十年的水果产量增长1453.8%,年均增长1454%。2003年的水果产量比1993年增加了32.18万吨,这十年的水果产量增长了739.8%,年均增长74%。由于1983年水果种植还不是恭城县的经济支柱产业,水果产量基数小,所以第一个十年间的年均水果产量增长速度比第二个十年间的快将近一倍,而第二个十年水果产量增加的绝对值远远比第一个十年水果产量增加的绝对值高。

(5)沼气入户率

1993年的沼气入户率比1983年提高了53.36%,年均增加入户率534%。2003年的沼气入户率比1993年提高了31.3%,年均增加入户率3.13%。二十年的沼气入户率增长变化中,第一个十年的增长速度因为基数小显得沼气普及工作效率高,而第二个十年中,政府要向边远地区的少数民族村民推广沼气使用技术,工作难度更大。第一个十年沼气入户率提高的速度比第二个十年快几乎一倍。

(6)森林覆盖率

1993年的森林覆盖率比1983年提高了23.5%,2003年比1993年提高了6.48%。第一个十年里,年均森林覆盖率提高2.35%;第二个十年的年均森林覆盖率是0.65%。这表明恭城县开始实施生态农业时,自然环境得到显著的改善。

在对各指标进行对比分析时,我们可以明显感觉到,恭城县在实施以沼气为纽带的生态农业的二十年来,除了人均耕地面积与水稻种植面积减少以外,其他各项经济指标均以较快速度发展。这二十年农村推广使用了化肥、机械、水利、电力,引进了优良水稻、猪和水果等品种,特别是沼气技术的推广使用,加快了水果产量提高的速度,沼气入户率提高的速度与水果产量增加的速度水平相当。生态农业的实施,极大促进了农业生产,提高了农业产量,改善了农民生活,社会各个方面都取得了高速发展。

二、斋公坪自然村的生态农业

(一)生态农业的发展历程

实施生态农业以前,斋公坪的村民主要使用刀耕火种的耕作方式种植农作物。一般冬天砍树,次年农历二月放火烧山,火灭后开始开垦,开垦的土地种的都是旱稻、红薯、玉米、山芋等作物,土地种植两年后就弃荒,然后再择新地,重新开垦。一般人们不对荒弃的土地采取水土保护措施,任由其自然生长,等过了三四年,荒弃的土地上长满了野生植物,又会回来重复开垦种植。这种刀耕火种耕作方式到70年代逐渐减少使用,到90年代正式退出历史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