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艺术中国民间收藏实用全书:紫砂鉴赏及收藏
27969600000002

第2章 探索紫砂的起源(2)

汉代是宜兴陶瓷的发展时期,在鼎蜀镇附近地区烧造陶器的窑场已相继出现。从1975年到目前为止,据宜兴陶瓷公司的初步调查,仅在宜兴镇及其附近地区先后发现的汉代窑址已达16处之多。两处在镇上:青龙山南麓的西獾墩汉窑和茅庵山汉窑。其余大部份汉窑集中分布在南山北麓,如均山狮子墩汉窑、东瓦窑汉窑群、马屁股汉窑、南山东獾墩汉窑、桑场北石码头汉窑和涧氵众南面的东山湾窑及其西北风水涧的汉窑群等。这些窑址都建筑在近水的山脚坡地上或丘陵、台地上。

南山座落在宜兴鼎蜀镇西南约3公里处,为浙江天目山支脉,海拔180余米。汉代窑址筑于山地原因有二:一是此处松林茂密,是烧窑的好地方;二是此地经常发洪水,窑筑山区地势较高。直至朱元璋占领南京,建造东坝,而后才无水患。

据普查,在南山西北端有一土墩俗称“狮子墩”,墩高约2米,墩东有一汉代古窑,窑作圆形,经挖掘,尚有少量烧土和窑砖的残迹,又有汉陶残片和窑具等散布在土墩四周。

在南山大公塘山谷,也叫“大松园”,就是1959年发现的六朝青瓷古窑遗址。往东南的龙头丫裆发现有汉窑遗迹。由此再向东即到俗称“六十头”山谷的馒头墩西坡,又是一处汉代窑址,堆积丰富,称为“馒头墩西窑”。在馒头墩东坡也有一处汉窑,出土有口径达32厘米的汉代大敛口瓮等大器,此处称“馒头炖东窑”。南山东北麓的东瓦窑旁,均发现有汉窑。在绵延3公里的南山北麓,发现汉代窑址达9处之多。

在南山东北端的涧村西北的风水涧台地,也发现3处汉窑遗迹。另在鼎蜀镇以北5公里处的川埠石码头村,还发现了一处至今保存完整的“石码头汉窑”。这是宜兴地区发现的最早的古窑址。

早在汉代,宜兴鼎蜀镇附近已是陶窑密布,陶业生产也具有相当规模。出土的各类器物,胎质、器形和纹饰几乎完全一致。按胎质分有灰陶、红陶和原始青瓷三种,以灰陶为主,红陶次之。在均山狮子墩、东瓦窑、马屁股、风水涧等汉窑址的废品残片中,还发现了釉陶片,釉色呈淡绿微黄。汉窑烧制产品的器形主要有:细弦纹灰陶罐、双系敛口弦纹罐、双系敛口叠沿梳篦纹瓮、双系敛口壶、盘口壶、长颈壶、敞口式原始青瓷壶、双领弦纹罐(俗称泡菜坛)等器,其中以罐、瓮为大宗。其成型方法一般都是在陶轮上旋制而成,即慢轮坯成型。馒头墩东窑大敛口瓮及直颈瓮,则是采用手工打片成型,胎内壁有小而光的“里手”压痕,器外拍打直条状窗棂纹。手工打片成型是宜兴地区日用缸器成型的传统方法。陶器的纹饰较几何印纹硬陶简单,有方格纹、窗棂纹、蕉叶纹、弘纹、水波纹等。弦纹、水波纹是在陶轮上旋制而成;方格纹窗棂纹蕉纹乃是压印上印上去的。其成型方法在陶轮上拉坯而成,所以器形匀称规整,浑朴大方。

标志陶瓷飞跃进发展的是釉陶和青瓷的烧造成功,汉代釉陶和几何印纹硬陶相比,除器物内外多一层薄微之外,无所区别。两者的碎片也在同一个堆积中发现。因此不难理解釉药烧制的成功。宜兴烧制釉陶,早在东汉前期。釉陶成功后,很快就过渡到到青瓷的烧制,这是宜兴釉陶碎片在汉窑遗址中不多见的原因。

宜兴地区汉陶的烧成温度为1100℃~1200℃,说明窑炉在不断改进。这个时期已普遍采用圆形直焰窑。石码头汉窑是江南地区目前罕见的迄今保存较完好的古窑址,窑墙用红砖砌成,至今残存1/3左右。该窑底径约2.1米、窑墙残高2.34米,估计窑高约2.8米~3米。窑底以下为火道,炉堂在窑的东侧,炉门向东。调查时在火道找到一块印有复线十字纹长方砖,长34厘米,宽17厘米,厚6.5厘米,这是东汉流行的纹砖,为鉴定古窑年代,提供了重要依据。石码头汉窑的年代约为东汉晚期。其他如馒头墩东窑的大敛口原始青瓷瓮似应在东汉早期。至于西獾墩、马臀汉窑不用窑砖,其年代或可早到西汉末年。(《江苏宜兴鼎蜀镇附近汉代窑址调查》,载(《中国古代窑址调查发掘报告集》)

宜兴南山六朝青瓷窑址:

古代青瓷烧造的成功,是中国陶瓷发展史上由陶演变到瓷的一个创举。从晋代的“缥瓷”,唐代的“千峰翠色”,到后周的“雨过天青”,吴越的“秘色”,以及两宋的“官”、“哥”、“龙泉”等窑的出品,都是一脉相承的青釉瓷器。宜兴西晋青瓷的发现,最早见于1953年华东文物工作队从宜兴周墓墩发掘出来的一批古陶瓷。从周墓墩出土的青瓷器中有一件青瓷香薰,是最具代表性的器物,十分引人注目,今藏中国历史博物馆。香薰浅灰色胎,浅绿色釉,圆唇,直口,腹呈球形,圆径17.5厘米,镂空,三熊足,下承三足盘。顶纽立一飞鸟,可能是凤,双翅展开,作飞翔状。中腰以上透雕三角形烟孔,底部开一出烟的扁圆孔。它出自西晋大族周墓墩中,确是一件既有艺术价值,又具实用意义的青瓷珍品。尔后,南京博物院于1976年再度挖掘周墓墩时,又出土一件青瓷神兽尊,口含宝珠,两侧有翼,造型神奇无比。它集各种石窟和陵园的巨型雕塑形象,将其种种神态聚集在一件青瓷尊上。整件器物虽然只有27.9厘米高,但其气势足以与巨型石雕比肩抗衡,可谓稀世国宝。现已列为国家一级文物,由南京博物院珍藏。1959年,南京博物院在鼎蜀镇均山西麓大公塘的山谷附近,发现了宜兴古代烧造陶瓷的窑址,经勘定窑型、结构、窑具、陶瓷碎片,断定该窑与周墓墩里发掘出来的大批青瓷是同一时代的作品。可以证明宜兴在1600多年前的西晋初期确实生产过美丽的青瓷。这座青瓷古窑,当时被称为“均山窑”、“汤渡窑”,现在按其地理位置改称为南山大松园一号窑、二号窑和碗窑、墩窑。

1975年至1976年在宜兴南山又新发现三处六朝青瓷古窑址,分别称之为龙丫窑、六十头窑和马臀窑。这新发现的三处古窑址的堆积都较丰富,时代均属六朝前期。窑炉结构据残存现象观察,可能为圆形半倒焰窑,较汉代直焰式圆形窑已有明显的进步。当时各窑生产的器物,主要有钵、盆、壶和罐四类,还有少量的盂、瓶等器。在器形和纹饰上与附近汉窑的产品有一脉相承的迹象。器物坯体断面较为致密,呈青灰、黄灰、灰白和黄灰诸色,与同地汉窑中发现的产品相比,在泥料的选择与处理上又有显著的进步。产品一般均里外施釉,底部露胎,施釉多用浸釉法。器物釉色多近于老稻叶色,或偏于灰青,或偏黄,有的光泽较好,有的常见同裂纹。成型均匀,为轮制或为手制或两者兼用,如钵(碗)、盆(洗)、壶、罐等器多用轮制,而罐、壶的系、耳及辅首等装饰,均用手制或模制黏贴法。罐、壶的肩部及盆、碗的口沿多用弦纹与斜方格纹,弦纹是轮制时利器刻划的,斜方格和花蕊纹等则用陶模压印法。

从器物残迹看,产品的烧造,已用叠烧法,两者之间用耐火泥垫隔开,留有明显黏痕。有的大件壶、罐则用单烧法。在窑址中虽然还未发现用匣钵装烧,但其釉的呈色已较纯正。

关于宜兴南山青瓷古窑群的烧造时代和所属窑系问题,南京博物院1964年在《宜兴县汤渡村古青瓷窑址试掘简报》一文说,主要烧造于西晋时期,属越窑青瓷系统,但从新发现的青瓷器标本看,其上限或可早到东吴后期,下限或可晚到东晋前期。

1975年,南京博物院、南京大学历史系与宜兴陶瓷公司组成的古窑址普查小组,在宜兴日侄乡的骆驼墩和南唐村以及周墅乡的无帆村等处,找到了各种磨制的石器,还发现了许多陶器残片,大都是红陶、夹砂红陶,还有少量的白衣黑陶、灰陶等。据考古学家研究,其主要特点均与太湖及钱塘江流域的“马家滨文化”类型相一致。从发掘出来的大量石器和古陶片的器形、纹饰分析,证明远在5000多年以前的新石器时代,宜兴的人类祖先就在这一带从事农业生产,就能烧造原始的陶器。同时在宜兴还发现多处春秋、商周以前的遗址和历代古窑址,从而证明宜兴陶业自古至今从未中断。

宜兴涧唐代古龙窑:龙窑是古窑型之一。1975年,南京博物院在普查古窑址过程中,在鼎蜀镇东地3.5公里处的氵伏东乡涧涧桥村的窑墩塘发现了窑址。复查时又探明窑址范围内保存有古代龙窑残基。为进一步搞清楚窑址情况,1976年5月,南京博物院会同宜兴陶瓷公司对涧窑址进行了发掘,清理残窑基一座。从产品特征分析中得知,其窑址时代大体属于唐代中、晚期。

唐代古代窑座落在涧窑址西侧一孤立的北高南低的大土墩上,面积约700平方米,利用土墩自北向南倾斜的地势建筑窑基,方向28度。窑型为圆式直焰龙窑,从平面看窑基,大体包括窑门、炉膛、摚火墙、窑床(头部、中段、梢部)等几部分,保存较好。

从出土的大量窑具、残器、黏合废品中,可以看出当时的生产工艺和烧成方法。其产品比较简朴,主要是民间日常使用的青瓷器,以碗、钵、罐、盘(碟)、灯盏为主,兼烧瓶、盆等产品,共有20余种。

产品的原料是淘洗处理过的黏土,胎质断面浅灰或黄灰,均用轮制或拉坯成型,器形比较规整,器底多留旋削痕述。釉的颜色也较清新光亮,绝大部分是青釉,有茶绿、青绿、浅青等色,多数属青绿泛黄,挂釉厚薄均匀。烧得好的近于翠青,光泽莹润,但大多数是青绿稍泛黄色,也有少数褐色或酱色,还见少量青釉上挂有黑褐色彩斑。许多窑具为黏土夹杂大量砂粒制成,胎质较厚,耐火度较高,包括有垫座(俗称“底脚”)、垫片、泥丁和套钵等。据出土器物分析,当时装窑系用套装法,产品按尽寸大小自下而上叠放,“大套小”置于套钵内,为充分利用空间,多是按钵、碗、盘、罐或按器类套装,一般交替叠放,器间垫以泥丁,每叠放4~5件产品加垫垫片,保持其稳固性。

套钵装于垫座上,其作用是使用产品升高,产品受热均匀,避免欠火生烧。

涧窑的产品单纯,以青釉为主,具有越窑作风,璧形底碗与青釉褐斑都是唐代习见的产品。碎片经过理化测定后,据考古学家分析,这座古龙窑的产品无论从形制或釉色看,都与江苏省近年在扬州,如皋、高邮出土的唐代晚期遗物相一致,因而推定这是一座唐代古龙窑。在以往所见的考古资料中,最早时期的是北宋的龙窑。

此外,在毗连的张渚地区,还有更密集的晚唐五代窑群。在张渚归径乡的棚山和真武殿山的南北麓,发现有烧造青瓷器的龙窑遗址,达几十座之多。窑座两侧的废品堆积非常丰富,几乎俯拾皆是。这些龙窑的早期产品,可与涧源唐窑的产品相比;其晚期产品,却与南京近郊南唐墓葬出土的釉陶碗相似。由此可见,当时宜兴的日用青瓷和釉陶生产已具有相当的规模。

龙窑是古人在长期生产实践中创造的一种优良窑型。目前生产陶瓷应用的隧道窑,其结构即渊源于龙窑。迄今为止,考古资料已发现东汉、三国、晋、南朝和宋代的龙窑,宜兴涧唐代古龙窑的发现,补充了中间环节,为研究江苏陶瓷发展史增添了新的资料。

宜兴羊角山紫砂古窑址:

1976年发现的羊角山紫砂古窑址座落在陶都窑场的中心,今宜兴鼎蜀镇的蠡墅村。这里有座名叫羊角山的小土山,它与盛产紫砂陶五色土(甲泥)的黄龙山余脉相连。在羊角山东北角有一座旧称“外窑”的长龙窑,1956年经扩建改名为“建新窑”。在进行地质勘探时,曾在“建新窑”以东地层3.4米以下,发现一条东西走向的古河道。据考占推测,此古河道在宋元以前可能与今天的蠡河相通。1976年7月,宜兴红旗陶瓷厂在隧道窑基建施工中,在蠡墅半角山‘建新窑’窑墩附近发掘了一座紫砂古窑址及出土大量早期紫砂及欧窑器残片。这批器物资料证实了宜兴紫砂和欧窑的烧造历史,对研究宜兴陶瓷发展史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据调查报告表明,“建新窑”断层下部为“外窑”的窑身,其周围多用弦纹口沿的中、小缸器加固窑基。此处北有一个十分清楚的断层残留,分布四层:第一层为近现代陶窑废品的堆积,多为缸、瓮、盆类产品。第二层为缸、瓮和欧窑产品残片,杂有少量黄土,且可见一古龙窑断层,此处有与沙层烧结一起的紫砂壶等残片。第三层则为极明显的早期紫砂壶嘴、鋬、盖和壶身的堆积层,此处还曾发现一对在元代瓷器中较为流行的玉壶春式釉陶注壶。因而此层年代可认为在元末明初。第四层为人工填成的黄土层,南端有两排倾斜的乱砖砌成的砖垛,其砖尺寸与北宋中期江南地区墓穴常见的小墓砖极为相似。

在发掘中曾挖到一条宽1米左右长10余米的南北走向的小龙窑,窑床大部挖废,断层的紫砂堆积层可能是这条古窑的废品堆积,因此将其挖废的古窑命名为“羊角山古紫砂窑”。

这些出土的大量早期紫砂残器,主要散布在羊角山古窑址第三层,其器形主要是壶、罐两大类,其中以壶类为大宗。壶有高颈壶、矮颈壶和提梁壶三类。呈紫红色,里外都无釉。从造型和工艺手法上可以看到紫砂壶的雏形。造型除圆形器皿外,还有六角方形,可见成型方法已经脱离了陶轮拉坯成型,而走向泥土镶接成型了。壶嘴、鋬和的(又称盖钮、壶顶)的黏接采用打洞捏塞法,或称为“铆钉法”。而且相当一部分壶嘴有捏塑龙头型的装饰,这与宋代流行于南方的龙虎瓶上的捏塑手法完全一致。

出土的“高颈壶”,有壶身、壶嘴、鋬等残片,壶嘴有素式和捏塑两种,而捏塑又以龙头著称,手法粗犷简练,神态各异。壶嘴与壶身的黏接,是采用打洞捏塞法,因与金属器具的铆钉形制相似,故称“铆钉法”。有单条和双条两种。双条陶瓷壶出现于隋唐,至宋代仍流行。壶盖有较粗糙的平盖,但年代似较早,以后则改进成罩形盖。出土的“矮颈壶”,器形扁矮且卷口,一般无龙头形捏塑壶嘴。

而“提梁壶”的壶颈较矮,其品种甚多,大小不一。提梁与壶身的黏接也是采用铆钉法。

从出土的晚期紫砂残器中,可见其壶身已向几何形变化,如有六角方长颈壶或方圆结合等多种形式,有的还在壶嘴旁边装饰柿蒂纹(又称菱瓣纹),或在器腹上部饰乳钉纹等简单装饰,而的制作也日趋工整。早期的紫砂罐类较为单调,似乎只有高颈罐与矮颈罐两种,罐肩饰横系,器形扁圆,有带流的和无流的,还有带短柄把手的造型。

出土的欧窑残器,则以花盆类居多,造型有椭圆、四方、六方、菊瓣形,盆足为云足,大部分为白泥胎,胎壁轻而薄。釉色有月白、淡绿、乳黄和浅灰诸色,还有少量是仿哥窑纹片的装饰。

宜兴羊角山古窑址早期紫砂和欧窑器的发现,是解决紫砂创始年代的重要物证。经南京博物院、南京大学历史系等单位鉴定,这座紫砂古窑的年代可能早到北宋而盛于南宋。

这个年代与宋人的诗文记载基本上是吻合的。又,镇江市博馆在南宋废井中,曾发掘到紫砂壶、紫砂罐等古器,这也是紫砂陶始于宋代的佐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