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二十年后,“宜兴陶器在长江下游各省,几乎无家不备,销售之广,与景德镇之瓷器并驾齐驱。”民国二十三年,紫砂业单独成立“宜兴县陶业紫砂同业公会”。其他粗、溪、黑、黄、砂五个行业合并成立“陶业公会”,内设理事会和监事会,并由各行业分别推定20多名代表担任委员,同时产生常务理事会,负责处理窑务的重大问题,并制定以下几种行规:(一)统一市场价格,商品必须遵照公会所规定的价格成交。(二)规定各行各业生产经营的范围,不得越行烧造。(三)人行新会员,需交纳行费大洋120元。(四)统一规定全窑场的工价,不许工人争议及要求增加工资。民国二十五年,宜兴拥有陶业工人5000多人,龙窑76座,全年共烧4740窑,年产值440万元。民国二十六年,日寇入侵鼎蜀镇,许多窑座和厂房相继遭破坏,窑场大部分停业。抗日战争期间,陶业公会也停止活动。民国三十五年三月,陶业划货职工会成立。是年4月14日,鼎蜀区陶业公会成立,10日后更名为“宜兴陶业工业公会。”10月30日,宜兴县陶业紫砂同业公会解散,同时成立宜兴县陶器整理委员会。
1931年长江水灾及1932年沪上中日战争,使宜兴陶业一落千丈;至1937年日本扩大侵华战争时,宜兴陶业生产降低到20年来的最低水平。
抗日战争期间,陶都有7座紫砂窑和100间厂房相继被毁,技工大量流散,整个蜀山窑场全年所造紫砂壶不满千把。抗战胜利后至1949年之前,由于原材料价格的波动,窑户经济拮据,加上销路停滞等原因,宜兴陶业日益凋敝,紫砂产量仅占抗日战争前的57.8%,整个紫砂业几乎陷入后继无人的境地。
1949年以后,各行业公会进行初步整顿,成立了新的粗、溪、黑、黄、砂、紫砂等六个同业公会,从业人员964户,计3358人。其中:粗货业538户,溪货业52户,黑货业95户,黄货业104户,砂货业102户,紫砂业28户。
陶联处和陶瓷公司:1950年4月1日,宜兴陶业产销联合营业处(简称“陶联处”)成立。
在生产经营上,实行统一购买原燃料,以销定产,计划生产;对外建立长期的购销协议和合同,同时在上海和无锡设立办事处和陶器分销处,从事批发业务。1956年陶瓷行业公私合营后,陶业产销联合营业处即终止。1956年2月10日,宜兴陶瓷公司成立,统一领导8家公私合营陶瓷厂、一家地方国营釉水厂和一家实验工场。
是年4月,宜兴县鼎蜀陶业专业合作社联合社(简称“陶联社”)成立,统一领导5个陶业合作社,包括宜兴紫砂陶业生产合作社。1964年,宜兴陶瓷公司、陶联社隶属于江苏省轻化工业厅。1966年,陶联社所属陶业合作(包括宜兴紫砂陶业生产合作社)全部合并于宜兴陶瓷公司。
1950年11月宜兴县政府批准成立紫砂产销联合营业处,同时多次组织紫砂产品参加本地和外地举办的城乡物资交流大会以及展览会,为紫砂产品打开了销路。从1954年起,将流散各地的紫砂从业人员组织起来生产,同时,拨出资金筹建改造原有生产设备和工场。
1955年10月成立宜兴蜀山紫砂陶业生产合作社,老艺人归队,并开始招收青年艺徒,并指派具有丰富经验和高超技艺的老艺人负责培训。是年,紫砂产量已达75万件,比1949年增加2.13倍,年产值1.7万元,比1949年增长2.3倍。1956年,紫砂壶恢复出口。
宜兴紫砂工艺厂:宜兴紫砂壶的重点生产和出口厂家。厂址设在宜兴鼎蜀镇,系县办大集体企业,隶属于宜兴陶瓷公司。该厂成立于1958年10月,是由原蜀山、前墅、川埠和潜洛等地紫砂专业联社合并组成。当时有职工2067人,其中辅导员7名(顾景舟、蒋蓉、朱可心、吴云根、王寅春、裴石民和任淦庭)。是年,还创办了紫砂中学,培养专业人材。在1958年开始的“大跃进”运动中,由于紫砂生产规模不断扩大,致使产品供大于求而造成大量积压。1960年起精简职工,到1963年底,紫砂工艺厂的从业人数578人,仅为1958年的28%。1965年,紫砂的年产量为109万件,比1955年增加45%,年产值72.7万元,比1955年增加5.2倍。1966年4月,紫砂工艺厂成立中心试验室,负责业务指导和产品创新。“十年动乱”使紫砂生产受到影响,从1971年起,生产开始回升,产量和产值逐年增长。
1979年后,宜兴紫砂工艺厂加强了工艺管理和技术改造工作,使产品质量不断提高,并不断开发新产品。1980年,香港专营紫砂客户积极推销紫砂壶,紫砂的产量已达364万件,产值248.65万元。
随着国内外市场对宜兴紫砂壶需求量的不断增多,部分乡镇也开始发展紫砂生产。
1981年1月,周墅公社紫砂厂建成投产。1987年7月,川埠乡的宜兴紫砂三厂建成投产;同年9月,周墅乡常安村办的宜兴紫砂四厂建成投产。之后,大浦乡又建成宜兴紫砂五厂。是年,宜兴紫砂产品有壶、杯、瓶、鼎、餐具、花盆、水底、挂盘、文房雅玩、假山石景和人物雕塑等1000多个品种。4家紫砂厂的从业人数达2620人,年产量1290.22万件,年产值1850.9万元。
由于紫砂产品质量的不断提高,宜兴紫砂工艺厂在1982年大量生产200毫升高档茗壶,销往东南亚。嗣后,工厂推行全面质量管理,每年约有300多个新产品投放国内外市场,新品投产率达55%以上,占总产值的13%。1983年“方圆牌”高级紫砂茶具获国家金质获:1984年紫砂“百寿瓶”和“竹简茶具”在莱比锡国际博览会上获金质奖。1985年宜兴紫砂工艺二厂生产的“蠡龙”紫砂高档系列茶具获轻工业部优秀产品奖。1987年,宜兴紫砂工艺厂获江苏省轻工业厅和轻工业部优秀质量管理奖,该厂的40件(套)紫砂精品被选入中南海紫光阁,获得国务院颁发的荣誉证书。
1979年至1987年,紫砂壶分别参加在加拿大、日本和香港举办的展览会,紫砂艺人还分别到澳大利亚、美国、日本、孟加拉国和香港地区进行考察和制作表演。同时,宜兴紫砂行业还根据国际市场的信息,不断调整品种结构,产品由单件逐步向系列、配套发展;档次也从低中档向高中档、创特色方向发展。随着宜兴紫砂壶在国际市场的声誉不断提高,慕名到宜兴紫砂工艺厂参观的外国人士和港澳台同胞,每年平均有3000人左右,最多时达5000余人。到1987年,宜兴紫砂壶已远销世界50多个国家和地区。
三、紫砂壶出口贸易的历史和现状
早在南宋绍兴二十四年(1154年),阿拉伯地理学家爱垂西氏就撰文介绍质地极佳的宜兴陶器。至明代,宜兴陶器产品开始出口,远销海外。明崇祯三年(1630年),紫砂壶开始销往欧洲和暹罗(泰国),被称为“红色瓷器”或“朱泥器”;均陶缸盆产品销往日本,被称为“海参器”。
清代康熙三十九年(1700年)起,宜兴陶器被东印度公司订购,运往泰国、缅甸和印度等国。康熙四十八年,德国人包特格尔在德累斯顿城仿制紫砂壶,并撰有《朱砂瓷》的论文。乾隆四十五年西班牙国王查理士三世在布恩来提罗设立瓷厂仿制宜兴陶器。乾隆、嘉庆年间(1736—1820年),宜兴葛明祥、葛源祥两兄弟烧造的均釉陶和其他窑户烧造的紫砂陶等产品,通过宜兴窑户开设在国内大中城市的陶器行、店,源源不断地销往日本、东南亚以及美洲、欧洲等地的国际市场。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鼎山鲍氏、陈氏两家大窑户合资在新加坡开办了“鼎生福”陶器店,直接经销大龙缸、洋坛、紫砂壶等产品,先后达10年之久。宣统二年(1910年)鼎山大窑户鲍明亮在上海开设了“鲍信源”陶器行,专营外销业务。当时,紫砂壶除远销日本、欧洲、墨西哥、秘鲁、智利外,还畅销南洋群岛,南洋华桥特别喜爱紫砂壶,暹罗华侨还为紫砂壶镶金嵌银。嗣后,宜兴窑户又在上海、杭州、天津等大城市开设“铁画轩”、“吴德盛”、“豫丰”、“福康”、“葛德和”等陶器行、店,定制紫砂壶,上刻各店商号,销往国外。“铁画轩”是设在上海的一家公司,主要业务是出口欧洲、日本和东南亚。产品以优美的书法著名。创办人为戴国宝。公司印记是“铁画轩制”,阳文篆书,外围以圆框或方框。“戴氏”方印是店东的名字,他也自署“玉屏”及“玉道人”。
铁画轩的出品上可能有陶工、刻工、公司或是东主等多个印章和签款。
1912年,鼎山大窑户葛逸云与日本商人和田一雄合资在日本大阪开设一家陶器店,经销紫砂壶、花盆和均陶盂、火钵、花瓶等新颖产品,年出口值约为6~10万元。从此时起,宜兴陶器出口量迅速增加,单上海“葛德和”陶器店,每年运销菲律宾的五元套“龙盆”罐就达10万套;运往日本的紫砂陶、均釉陶产品壶、盆、火钵,年销售金额也由6万元增加到15万元。
民国九年,宜兴龙缸作为皮蛋的包装容器出口东南亚等国家和香港地区。民国二十年起,日本政府不断提高对宜兴陶器进口的关税率,并在常滑等地方仿制紫砂壶。及1934年的大旱灾,削弱了人民的购买力,致使紫砂壶生产逐渐衰落,出口量急剧下降。抗日战争开始,紫砂壶的外销一直处于停滞状态。
1954年10月,鼎蜀陶器购销社成立,根据国际市场的需要,大量出口紫砂壶和龙缸。
1956年,紫砂壶年出口量达28.2万件。1957年10月,陶都有255个品种的陶瓷产品参加首届广州出口商品交易会,经外商看样订货,成交额达27万元,出口产品先后由广州和上海口岸负责发运出口。1965年,宜兴陶瓷产品的出口量达223.4万件,比1956年增加了近7倍。至1979年,紫砂产品出口平均单价由10美元分增至50美分。
1979年8月,宜兴陶瓷公司建立外贸科,具体负责紫砂壶等陶瓷产品的出口任务。同年10月,省政府与外贸部批准成立工贸结合的江苏省陶瓷出口部,并在当年秋季广州出口商品交易会上首次成交炻器45万件。到1980年,宜兴陶器的出口量为601.7万件,比1965年增加169.3%,出口值为539万元。
在80年代中,宜兴陶瓷工业不断加强对出口产品的专业管理和计划调度,根据国外不同消费层次的要求对紫砂壶研制出各种档次的新产品、新品种、新造型、新装饰,同时还先后组织产品参加在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展览会,采用多种形式宣传产品,增加紫砂壶的知名度和声誉,使紫砂壶产品参加国际循环的营销路子越走越宽广。宜兴紫砂工艺厂还获得了江苏省商检局颁发的出口质量许可证。为了进一步发展外向型经济,宜兴陶瓷公司还改变了经营方法,利用委托办理等形式,扩大出口创汇。陶都还采取召开“外贸洽谈会”和举办两年一度的“中国宜兴陶瓷艺术节”,以陶为媒,以艺会友。近年来,紫砂壶产品通过多口岸、多渠道出口,出口量逐年增加。如今,被外国人士誉为“华夏明珠”的紫砂壶,已向世界56个国家和地区出口,出口值逐年增长。
关于紫砂工艺对外技术交流方面,早在清光绪四年(1878年),宜兴紫砂艺人金士恒应日本常滑陶工鲤江高须的邀请,东渡日本,传授紫砂陶技艺,从学者有鲤江方寿、杉江寿门、伊奈长三人。金士恒被尊奉为日本陶业先师。
1958年6月,宜兴紫砂工艺厂帮助一名在中央工艺美术学院日用美术系学习的波兰女留学生学习紫砂陶生产工艺和雕塑技艺,历时4个月。
1981年10月,宜兴陶瓷艺术家小组成员顾景舟、徐秀棠、高海庚、叶亚宁等,在香港举办的“亚洲第六届艺术展览会”上,应邀作了《中国紫砂陶的历史发展与生产过程》的专题报告和现场技艺制作表演。1984年,紫砂工艺师李昌鸿在美国新奥尔良国际博览会上,作了制作紫砂壶示范表演。同年,紫砂工艺师鲍仲梅等在斯里兰卡作紫砂壶制作技艺的示范表演,都深受好评。
四、历代陶瓷茶具的演变中国陶瓷茶具的产生与演变和陶瓷生产的发展是直接相关的。古代的缶,是用陶土制成的瓦器,最早用来盛酒、饮茶,又作为一种乐器。《说文解字》上称缶是“秦人鼓之以节歌”的乐器。西汉时王褒所著的《僮约》一书中就有“武都买茶,杨氏担荷”,“烹茶尽具,铺以盖藏”的记载,说明当时饮茶已有专门的茶具。
古代茶具非常丰富,除了金属和陶瓷茶具外,还有漆器、玉器、水晶、玛瑙等茶具。
古代的“瓷”字,最早出现于魏、晋的文献,瓷茶具也是从魏、晋时期开始的。宜兴周墓墩两次出土大量青瓷器具,从墓砖文字考证,说明宜兴在汉、魏、六朝就烧造过美丽的青瓷器。晋朝杜育写的《苑赋》中有“器择陶简,出自东隅”的诗句。东隅即当时越地,也是全国烧造青瓷的著名地方。这时茶具的装饰,最流行的壶式是一种鸡头壶。所以从晋一直到隋,茶壶的流子都是作鸡头状。白瓷的创烧始于六朝。可能是由于佛教的影响,六朝开始出现用莲装饰的瓷器,特别是南方烧制青瓷茶具,基本上都是荷瓣纹饰。
古代茶具中还有一种木制的碗。据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种榆》篇中说:“又种榆法……十年之后,魁、碗、瓶、各值一百文。”贾氏为古代著名农学家,他提倡种榆原是为了供应民间魁、碗等器皿的需要。唐代及唐以前用碗的习惯,是魏、晋遗留下来的古风气。饮茶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汉代至六朝时,人们已懂得把茶叶与姜葱等混煮来喝。
唐代北方瓷窑的盛起,转入以烧造茶具为主,甚至出现了持续的“茶具热”。开元年间(713—741年),北方因大兴禅教,一时朱门柴屋,饮茶相起成风,“自邹、齐、沦、棣渐至京邑,城市多开店铺,煎茶买之。”饮茶的普及,茶店的遍设,引起了茶具生产的发展。当时南方茶具的重要产地有越州、岳州、鼎州、婺州、寿州和洪州等处。另外,四川大邑的茶碗也独步一时。在唐代,饮茶的风尚自南方的发源地渐渐推广至中国北方及边疆地域。在中唐时,茶已被誉为“举国之饮”。唐代人们煮茶除沿袭了前朝以姜、葱、枣、橘皮、茱萸、薄荷及茶叶等物置于镬中合煮成羹的混煮法外,还有将茶先捣碎,再煎炙、春捣,然后置于瓶中,灌上沸水,浸泡成汤的饮法,以及陆羽在《茶经》中详加解说并极力推荐的投茶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