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次,母亲患肺炎,雨果日夜守护在母亲身旁,以至耽误了他参加普鲁士学校的诗歌创作有奖比赛的写作时间。当母亲病情好转时,她第一句话就问雨果:"诗写好后寄出了吗?"当母亲知道是因自己患病而影响了儿子时,感到十分内疚。雨果明白母亲的心,等母亲熟睡时,连夜把诗写好了。母亲醒来看到儿子的诗作已放在床头时,微笑着流下了热泪。
雨果成名了,许多亲友称赞他:"你为我们祖国的文学增添了耀眼的光彩,你的成就之快之大,简直是个谜,这个谜恐怕只有文艺女神才能解开。"但是雨果心里明白,如果真有文艺女神的话,那就是他的妈妈。
父母好比是园丁,孩子好比是花草树木。不同的花木有不同的秉性,不同的需求,园丁必须针对它们的特点施肥、浇水、耕耘,才能使花木根深叶茂,繁花似锦,硕果累累。对孩子的培养、教育也是如此,必须从孩子的实际出发,因材施教,扬长避短,充分重视孩子的兴趣、爱好,努力支持孩子的专长,才能使孩子顺利成长,早日成材。
孩子要适当地全面发展
每一个做家长的,都希望自己的学业有成,认为只有这样,将来才能事业有成。于是家长们为了孩子的学习可谓尽了心思,不遗余力,千方百计地想让孩子们得到最好的教育,四处求贤拜师。
但是,有些家长孩子的学习在认识上过于偏激,因害怕自已的孩子在学习上不专心,将来考不上大学,而不让自已的孩子参加任何社会活动。有的干脆将孩子关闭起来,采取"不让接触、不予支持、不许参与"的三个政策,而且理所当然地认为:这才是对孩子的前途负责。
教育专家认为,这对孩子既不公平又不合理。一是让孩子失去的活力,限制了孩子宝贵的个性,造成了孩子心理上的重负荷。二是使他们没有机会接受社会真实生活的一面,为孩子今后深入社会生活,人为地筑起了一道屏障,造成孩子社会知识的贫乏和对挑点生活的胆怯。
对于抓好孩子的学习的培养孩子的兴趣,教育专家认为,"以学为主,兼学别样"是孩子早期教育的需要,是新时代的要求。学生以学为主,是不可突破的原则。强调孩子学习的重要性,紧紧抓住孩子的学习不放松,是家长理所当然的义务的职责,在任何时候都应该把对孩子学习的要求放在首位。
但是,我们也要看到,商品化的经济社会发展迅猛,中国加入WTO后,社会对人材的需要将会发生很大的变化,培养和造就新时代的人才是社会的需要,时代的需要。而这个人材必须是全面的,能够适应全球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承担起社会生活的重负。
这就需要我们的孩子有坚实的文化基础知识,有广博的社会科学知识,有强劲挑战生活的生存能力和竞争能力。而这些知识和能力仅仅从学校的小课堂是学不到的,要走进社会的大课堂去锻炼、去吸收。
接受课本知识和社会知识是相辅相成的,是一个有机的结合体,偏爱偏废任何一个方面对孩子的成长进步是不可取的,也是不科学的,也可以说是家长的失职。
孩子参加各种课外活动,并不一定会耽误学习。文文在小学里学习很努力,期末考试成绩都是优秀。而文文除学习外参加的社会活动是比较多的,6岁半参加现代芭蕾舞的训练,9岁又参加珠影广告的打拍摄活动。重大的节假日、庆祝活动都有演出任务,有时周六、日或晚上等业余时间有可能到珠影参加拍片,经常是白天上课,晚上参加演出活动,有时在外地演出到凌晨两、三点钟,第二天还正常上课。
但文文在学习上丝毫没有放松过,参加演出时,为了不担耽误学习保证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有时背上书包把作业都带到演出(或拍片)现场去做。文文参加的社会活动多,不能不说对学习没有一点影响,但因为调理得当,并没有耽误学习。
注重学习和培养兴趣不是对立的,甚至会互相促进。
每一个孩子都复杂的个体。有的家长会纳闷:现代孩子怎么了,他们到底在想些什么怎么也摸不着。家长们都在现代生活的快节奏中为生计而忙碌,很少有时间去考虑孩子们的问题,很容易忽视孩子的个性教育,造成对孩子想法和需求的淡化,或者认为孩子追求多方面的爱好不可思议,是不务正业的表现而不能接受而给予封杀。这样在不知不觉中却伤害了孩子的自尊和感情,孩子也极可能认为家长是自私的,心中没有他们。一旦孩子的思想误入歧途就会产生埋怨情绪,甚至失去对学习的兴趣而讨厌学习。培养孩子的业余兴趣有爱好,可以使他们在丰富的社会活动中去体会、感受做任何事情都离不开文化基础知识的学习,有助于提高他们对科学文化知识学习重要性的认识,增强他们学习的自觉性。
盈盈从美国演出回来对爸爸说:"爸爸,我在美国可以与美国的小朋友用英语作一些简单问题的交流,同去的小朋友因英语不熟,却无法与美国小朋友们沟通,学好英语太重要了,我的感觉太好了"。于是爸爸不失时机地鼓励她要加倍学好英语。从此盈盈对英语产生了很大兴趣,平时在完成英语作业的听、读、写等方面认真多了,有时在演出时,只要有外国人在,她都能抓住机会与外国人对对话,训练自已的听力与口语。
当孩子们把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实际中去的时候,会格外感到知识的重要。这无疑会增强他们学习的兴趣。
家长培养孩子业余的兴趣,大致有三类选择:
◆让孩子增长见识,让孩子参与各种活动,哪怕蜻蜓点水般东一样西一样地尝试一下。其目的是丰富孩子生活,日后由孩子在比较中选择自己的真正爱好。比如有的家长从孩子三岁起,就带着孩子先后学了游泳、跳舞、滑冰、画画、弹钢琴、心算、打网球、下棋、攀岩等等。参加这些活动都只是三个月或半年的时间,甚至弹钢琴不到半年因孩子不喜欢练习也停止了。
◆由自己引导孩子发展特长。不图孩子样样都见识过,只认准一两样技能,重点长期训练,力求达到精深。这种策略对孩子升学时特别有利,又可培养孩子持之以恒,不怕吃苦的精神。家长中不少都是如此这般培养孩子的。有的同学从三岁起学游泳,五岁开始送入游泳队训练,十二三岁已参加多次游泳比赛;还有的孩子学钢琴已近十年,家长每年带着参加相关的大型比赛,终于在去年拿到一次第一名。
◆配合年龄、年级发展的不同技能培训班,以促进孩子该年龄段的身心需求发展,或强化丰富孩子在学校课堂里的学习内容。比如有的家长在孩子上小学时,积极鼓励孩子参加学校组织的相关年级的课后活动,如读书会、艺术鉴赏等,上中学后,则将孩子送入专门的写作技巧班、乐队、数学小组、科技小组等。
以上三类选择,都会有利于孩子的健康发展。不同的家长、孩子个性不同,能力也不同,专长的培养方式自然会不一样,最重要的是让孩子最后能成才,发掘、发展出他们的潜能。
培养孩子的业余兴趣,应该根据家庭经济状况的能力,选择一些适合自己孩子天性的东西让他们学习,不可一味追求和攀比。在家庭经济条件不允许而又无法满足孩子们提出的要求时,要与他们讲清道理,是完全能够得到孩子们的理解的谅解的。
总之,因人而异去发现和培养孩子的一些兴趣,把文化基础知识的学习和社会生活知识的学习结合起来,会有利于孩子的全面发展,有利于孩子的成长进步,有利于孩子跟上社会时代发展的步伐,增强孩子社会生活的竞争力。
帮孩子确立未来的目标
想改变自己处境的人很多,但是很少有人将这种改变处境的欲望具体化为一个个清晰明确的目标,并为之奋斗。结果,这些人的欲望也仅仅是欲望而已。 哈佛大学曾对一群智力、学历、环境等客观条件都差不多的年轻人,做过一个长达25年的跟踪调查,调查内容为目标对人生的影响,结果发现: 27%的人,没有目标; 60%的人,目标模糊; 10%的人,有清晰但比较短期的目标; 3%的人,有清晰且长期的目标。
25年后,这些调查对像的生活状况如下: 3%的有清晰且长远目标的人,25年来乎都不曾更改过自己的人生目标,并为实现目标做着不懈的努力。25年后,他们几乎都成了社会各界顶尖的成功人士,他们中不白手创业者、行业领袖、社会精英等。 而27%的那些没有目标的人,几乎都生活在社会的下层,生活状况很不如意,经常处于失业状态,并且时常抱怨他人和社会。
目标对人生有巨大的导向性作用。成功,在一开始仅仅是一种选择,你选择什么样的目标,就会有什么样的人生。为什么大多数人没有成功?真正能完成自己计划的人只有5%,大多数人不是将自己的目标舍弃,就是沦为缺乏行动的空想。
家长们也许认同:不论做什么事,有目标才能有动力。但他们会说:"我天天跟孩子说必须出人头地!我的目标意识够强的了。" 而老师们则会说:"我连期末考多少分数都给规定出来了,这目标还不明确吗? " 这样的目标教育,其实是有问题的。
这里讲的目标是家长和教师强加于孩子的"期望",而不是孩子发自内心的"向往"。 家长"望子成龙"的目标往往太远,而教师布置的考分指标又太近,孩子恰恰缺乏中期目标。 家长设置的目标多数是一种"身份期待"(让孩子做"人上人"),孩子社会经验少,对此不会有多大兴趣;教师设置的目标则多数是一种"任务指标",极其枯燥无味。
在现实中,我们常看到,因为对目标有着不同见解,使两代人之间离心离德,甚至产生父子反目、母女成仇的悲剧。
现在很多中小学生对长大该干什么,感到很茫然。说明我们这方面的工作很薄弱。不少家长对孩子的个性、爱好、智力类型不予研究,对孩子将来从事什么样的工作最能实现自我、造福社会不怎么关心,这些家长关心的似乎只有一件事:提高孩子的社会地位,给大人挣脸面。难怪很多孩子现在都是在给家长学习。
一些家长在制定目标的时候,只强调了家长单方面的意愿,没有达成两代人的共识。因此造成了学生学习主动性差、动力不足。
有一位母亲花了80万人民币送自己15岁的孩子去美国读中学。孩子读了一年以后回国探亲,见到父母后,不仅对父母的巨大付出不表示感谢,反而怨恨父母--埋怨父母没有把留学的艰辛给他讲清楚,竟然说"你们花那么多钱是活该,是你们让我受了那么多的委屈"。
孩子为什么说出了如此绝情的话?就是因为"留学"的决定是父母做出的。孩子由于年龄小,自理能力差,离开父母的照顾以后,生活很艰难。他起初连衣服都不会洗,只会"挑干净的穿",后来居然20多天都不换衣服;他交际能力差,远离了亲人,又没能结交新的朋友,因此感到非常孤独;此外,因为自己缺乏自立自强精神而受到他人的歧视,环境变化使自己不能适应,导致心里存在非常严重的失落感。而这些都是被父母所忽视的。
孩子需要的是具体化的、形象化的、能震动孩子心弦的、有"孩子味"的行动目标。 而现在的目标教育基本上是以成人为中心的、成人一相情愿的、"包办"式的。我们要把它变成孩子自主自愿的、成人孩子相互协调的的目标教育。 教育专家认为,最好早点帮助孩子建立一个"职业目标",而职业目标的具体形象吸引力和感召力远远大于概念化的"考大学"、"当博士"等目标,这对孩子的激励作用比较大。
比如非典时期,孩子看电视,对医务人员的无私奉献精神非常钦佩,萌生了做"白衣天使"的愿望,这就是一个很好的契机。父母就可以想办法结识一两个素质较高的医生作为朋友,带孩子到他们家里去做客聊天,到医院去看看他们怎样工作。还可以事先跟他们打好招呼,让他们在和孩子的谈话中介绍一下要做一个医生需要什么样的条件。
内行人说话孩子更容易信服。如果孩子真想将来当医生,他上课听讲、回家写作业的时候,医生的形象和话语就会成为他实实在在的动力,这时候"上大学"对他来说就不再是"完成父母交给的任务",而变成了实现个人理想的必由之路,理想与现实挂上了钩。
即使孩子后来改变了理想,在改变前的这一段时间,当医生的理想也还是对他的学习起了"临时发动机"的作用,只有好处,没有坏处。所以不怕孩子理想发生变化(这种变化对孩子来说是非常正常的),就怕他没有理想,就怕他的理想不具体。
其实,帮助孩子树立职业理想,不只对他眼前学习成绩的提高有很大作用,而且关系他一生的幸福。人如果能从事自己喜欢而擅长的工作,当然会比那些为了谋生不得不从事自己不感兴趣的职业的人活得快乐。职业理想涉及孩子一辈子的生活质量问题,不可不重视。 ?
父母应该让孩子意识到人生是需要经营和规划的,然后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找出他的优势,确定起点,确定达到目标的时间,找到完成目标可借助的外力,同时还要不断激励孩子实现目标。
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特别要教孩子学会拒绝。目前,孩子面临的诱惑太多,吃的、穿的、用的、玩的,处处对孩子从认识到行为上给予考验,特别是网络游戏对他们诱惑太大,不小心就会使青少年玩物丧志。因此,要教会孩子在诱惑面前说"不"!只有舍,才有得。
家长在培养和教育孩子的过程中不要怕他们遇到挫折和障碍,挫折帮助他成长,即使遇到困难和挫折,也要利用每一次机会,及时给予他们指导和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