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不要让你的孩子成为穷人
28023400000007

第7章 获取财富始于做人——孩子,要做一个好人4

◆要充分肯定孩子的长处。古语云:"数子十过,不如奖子一长。"跟孩子讲道理,应充分肯定孩子的长处,对孩子的进步给予及时的表扬和鼓励,在此基础上再对孩子的过错予以纠正,这样孩子就容易接受大人的意见。如果一味地数落孩子,责怪孩子这也不是那也不对,只会让孩子产生自卑心理和逆反心理。

丹丹喜欢在吃饭的时候给大家发筷子。可是她时常抓着一把筷子从楼上下来等妈妈下班回家,妈妈觉得这样她这样有点危险,想让她改掉这个习惯。"丹丹怕妈妈饿肚子赶紧发筷子给妈妈是不是?"丹丹点点头。"可是你知道拿着筷子楼上楼下的跑来跑去多危险呀?如果不小心摔了跤戳到眼睛就无法看电视了......"丹丹最爱看电视,想想妈妈的话犹豫了一下。"你把筷子先给妈妈拿着,等到了家妈妈再还给丹丹,让丹丹发好不好?"丹丹果真爽快的把筷子交给了妈妈。

◆所讲的道理要"合理"。跟孩子讲的道理应合情合理,不能信口胡说,也不能苛求孩子,因为大人信口胡说,孩子是不会服气的,大人的要求过分苛刻,孩子们是办不到的。比如生活中有的父母自己喜欢吃零食,却对孩子大讲吃零食的坏处,如此,孩子是不会听从的。

◆态度不要强横。孩子不肯听家长的话,很多时候是因为家长在讲道理的时候没有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往往过于刻板和严厉,无意中把自己置于孩子的对立面。如果我们在给孩子讲道理时,多些宽容的态度,以建议的方式与孩子协商,使孩子觉得家长并无强迫和限制自己的意思,从而消除戒备和抵制心理。

小兰6岁多了,妈妈常带她去姑姑家,她和小表弟很合得来。有一次,她悄悄将表弟的玩具带回了家,被妈妈发现了,她很紧张。

但是妈妈没有直接批评她,而是平静地问她:"如果弟弟拿了你的玩具,又不告诉你,你会不会着急呀?"小兰点点头,妈妈接着说:"你弟弟现在肯定在找玩具,你给他打个电话,告诉他过几天就把玩具送还给他,好不好?"小兰愉快地打了电话,还约好了下周日去还玩具。

孩子的心是单纯的,她拿表弟玩具这件事,和大人的"顺手牵羊"不是一个性质。妈妈如果板起脸,严厉地批评她,再讲一番"不要拿别人的东西"的大道理,小兰当时可能听话了、服从了,但心里也许会留下阴影,怀疑自己是个坏孩子,甚而缺乏自信心,或产生逆反心理。

◆要给孩子申辩的机会。跟孩子说理时,孩子可能会对自己的言行进行辩解,大人应给予孩子申辩的机会。应该明白,申辩并非强词夺理,而是让孩子把事情讲清楚讲明白,给孩子申辩的机会,孩子才会更加理解你所讲的道理,使教育收到良好的效果。

◆要了解孩子的情绪状况。孩子和大人一样,情绪好时比较容易接受不同的意见,不高兴时则容易发拗,因而跟孩子讲理,要充分了解孩子的情绪状况,在其情绪较好时,对其进行教育,若在孩子情绪低落时跟他说理,是不会奏效的。

小芳跟小强学,动不动就喜欢趴在地上。妈妈苦口婆心的告诉她地上脏、地上冷她就是不听。妈妈很生气的把她从地上拎起来:"跟你说了多少次了,你就是不听,真有点不象话......"小芳一边用眼镜去瞄还趴在地上的小强一边委屈的哭:"我不要你,不要你......"和妈妈闹起别扭来。妈妈试探跟她讲讲道理,可她一转身跑到卫生间里继续去哭。妈妈知道她这是闹情绪,便先不搭理她。等到她慢慢平静下来想妥协的时候,妈妈抱她坐在膝上:"妈妈已经和你讲过好多次了,地上脏又冷,小强是小孩子不懂事。你这么大了,已经上学了怎么还喜欢趴在地上?学校里有小朋友趴在地上吗?"小芳摇了摇头。妈妈继续用柔和的语气告诉她:"你是妈妈的宝宝,你做得不对的地方妈妈应该告诉你听。小强是张阿姨的宝宝,他不对的地方他妈妈会教育他的懂不懂?......"小芳擦干泪点了点头。从此再也没有趴在地上。

◆借用讲故事给孩子讲道理。3-4岁的孩子正处于爱听故事的年龄,父母完全可以投其所好,自己也当一回童话作家、寓言大师,"编造"一个故事劝说孩子。这样既可以分散其注意力,避免僵持局面,又可以起到教育作用,还可以在孩子专心听故事和提问的同时,帮助他不知不觉地完成某件他原本不愿意做的事情(如吃饭、穿衣等)。

◆逆向法。故意顺着孩子的意愿去做某事并加以夸张,使其最终明白其中的害处。例如辉辉在冬天洗完澡后只穿一件内衣就在床上跳来跳去地玩耍,无论妈妈怎么跟他讲不穿衣服会着凉,他都不听。于是妈妈索性让他脱下内衣。孩子冷得不行,妈妈又给他出主意:"躲到被子里去学小袋鼠。"辉辉赶紧乖乖地钻进被子,只留一个小脑袋在被子外面,说"很有意思"。

◆情景法。与孩子一起看儿童节目,可以让孩子指出电视节目中小朋友不正确的行为,表扬做得正确的小朋友。你会发现孩子的是非标准其实很分明,辨别好坏根本不成问题。如,妈妈虽多次对壮壮说,小朋友不讲卫生,病菌就会钻进肚子里与细胞打仗,人就会生病、发烧,可壮壮始终不当回事。后来看到一部讲述人体免疫系统与感冒病毒对抗的科教片,妈妈忙叫壮壮过来观看。看完片子后,壮壮在洗脸洗手方面大有进步。父母也可以在其他孩子表现不好的时候,给孩子讲解为什么那样不好。

◆意见一致、同心协力,更容易奏效。

莎莎喜欢骑自行车。一天,妈妈看到她骑得满头大汗,就让她回家。而她看到别的小朋友还都在,便固执的不肯下来。妈妈告诉她,出汗容易感冒,可她就是不听,还哭着跑上楼向奶奶告状:"奶奶,妈妈不许我骑自行车,人家小朋友都在骑,我妈妈偏教我回家......"奶奶哄了片刻说:"妈妈说的话是对的,你看你,衣服都湿了。人家小朋友没回家是因为他们没出汗,等会儿他们出了汗也会回家的!"这时,有几个小朋友推着小车回家,奶奶说:"看,人家小朋友也回家喽!"莎莎抬眼望了一下,就止住了眼泪。有时候,孩子的反抗是有选择性的。遇到这种情况,换别的人来启发效果会比较好。

◆换位法。与孩子一起做游戏时,可以与之互换角色。如,妈妈让儿子扮演医生为她打针,妈妈则模仿他曾在医院里哭闹、手脚乱动以及向父母提出诸多要求的情景。结果儿子一会儿像爸爸一样严肃地批评我不能乱哭乱叫,手不可乱动,一会儿又十分温柔地问我要不要吃东西、喝水、听故事,表现得很乖巧。

◆借用偶像法。孩子也有自己心目中的偶像,像《东方儿童》节目中的月亮姐姐和《比克曼世界》中的比克曼等,如果托言"比克曼说如何如何",儿子通常都会信服。

◆自尊心的激发。幼儿的自尊心和荣誉感很强。如果家长能发现孩子身上的优点并及时加以肯定,就会激发他们的荣誉感与自豪感,并使好的行为得以巩固和趋于自觉化。例如,孩子不知从何时起开始喜欢听他小时候的故事,爸爸就可以虚构一些他小时候的优点,经常告诉儿子:"宝宝小时候可乖了,他最讲卫生,吃饭也很乖......"。孩子会感到很自豪。这时再要求他照小时候那样去做,他往往很乐意。

◆言传与身教的结合。要使教育深入到孩子的心中,必须靠父母的实际行动和人格魅力去影响他。孩子的模仿能力是极强的,家长的言谈举止、行为方式都对孩子起着举足轻重的示范作用。因此家长要想培养孩子良好的习惯首先要从加强自身的修养做起。父母要做孩子的榜样,要求孩子不要做的事,父母首先就不能做。另外,父母对孩子从小就要讲信用,答应了的事,一定要兑现,不答应的事就一定不去做。这样父母在孩子的心目中就会有威信,在以后的培养孩子的过程中,才能对孩子进行有效的教育。

父母要做孩子道德的榜样

朱自清的散文《背影》给读者留下的印象深刻而感人,文中"父亲"那肥胖的身驱艰难地跨越铁路栏杆为"我"去买桔子的背影,表现了一个父亲深切的爱子之情。其实,所有父母部有可能在孩子的心目中留下一个永恒的"背影"。

作为家长,您是否想过,您会在孩子的心目中留下怎样的"背影"呢?是灯光下为工作加班加点挑灯夜战或伏案攻读,还是上班随便迟到早退,下班后就在四方台上"砌长城"吞云吐雾?是周末推起单车去上业大、去书店、图书馆,还是日已中天还在蒙头大睡?

托尔斯泰泰说过:"全部教育,或者说千分之九百九十九的教育都归结到榜样上,归结到父母自己生活的端正和完善的举止。"在孩子面前,我们应当塑造怎样的形象让孩子去学习,去模仿?

每个孩子恐怕都写过很多篇《我的爸爸》、《我的妈妈》的作文吧。作为家长,你是否想过在孩子的"剧本"中自己所扮演的角色?孩子不会虚构,他的"剧本"中真实地塑造着你的形象。

一个四年级的小学生在《我最敬爱的爸爸》一文中这样写道:"我的爸爸身材高大,虎背熊腰,骂起人来血盆大口。他下班回来就穿着拖鞋和短裤在屋里走来走去。吃了晚饭就坐在沙发里一边看电视,一边打磕睡。有入喊他打麻将,他就来神儿,一打打到天亮。我敬爱的爸爸,因为他对我要求很严格,他经常喊我学习,我考试不及格就打我。"

这个四年级孩子尚且还能"敬爱"他的爸爸,如果到了六年级,到了更大些的时候,还会仅仅因为"要求严格"而敬爱他的父亲吗?这恐怕要打个大大的问号了。

父母是孩子接触的第一任老师,父母的教诲会在孩子的一生中产生重大影响,因此古人说"有其父必有其子"。

每一个做父母的,都应该加强学习,努力提高自身的修养,让孩子从你的行动中理解"学无正境"、"奋斗不息"的含义;让孩子从你的言行中潜移默化地受到教育,养成良好的习惯和优秀的品质。但愿父母在孩子心目中留下的是一个高大的背影!

童年时期是一个人发展的关键时期,最容易在环境和教育的影响下发展相应的品德、智力、个性和能力。这一时期,孩子道德的塑造者主要是父母。

一个人从婴儿开始就产生了与人与物的关系。由最初区分自己和别人,把自己从客体中区分开来,产生个体意识,到逐渐学会如何正确处理人际关系,如何适应社会,这些都要靠父母教诲。

随着年龄的增长,在父母的教育和影响下,孩子会初步发现出相应的道德意识、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有的孩子表现出富有同情心、义务感、自尊心,有助人为乐的愿望,以及团结互助的态度,而有的孩子却产生任性、自私、唯我独尊、不合群、无视规范等毛病。

也就是说,在儿童道德观念形成的过程中,良好品德的培养,会在个体心灵上打下良好的基础;而一旦错过了这个关键时期,或在品德培养上失误,就不容易顺利获得发展。而在这一过程中父母的道德人格和道德修养对孩子有很大影响。父母的教育行为也在很大程度上对儿童道德的发展起着制约作用。

除了直接的教导以外,父母对孩子道德形成的无形影响主要有以下方面:

一是认同作用。

从儿童的认知特点来看,由于各方面发展的不成熟,儿童缺乏客观地认识事物、辨别是非的能力,而对他们的父母则保持着一种依赖的心理状态。父母的言行用道德标准评判无论是正确或错误,孩子往往都会作为正确的、积极的东西加以肯定。

从儿童的思维方式来看,在很大程度上属于经验型,抽象逻辑思维并没有占优势。在这种情况下,父母作为孩子在家庭中接触最多的成年人,他们的道德人格状况、道德修养水平,往往成为孩子道德认知的标准,父母良好的道德人格、高水平的道德修养,往往会对孩子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

二是示范作用。

模仿是儿童的一个重要心理特点。父母与孩子朝夕相处,孩子在为人处事、言谈举止等方面常不知不觉把父母作为自己的模仿对象,所以说父母的道德人格在很大程度上对孩子起了示范作用。父母在家庭中将自己的道德观念、道德行为传导给孩子,会使孩子形成有利或不利、好与坏、善与美等观念。在此基础上形成孩子的辨别能力和评价能力,并付诸道德实践。

有一位父亲在领取摩托车驾驶执照的考试中作了弊,回家后兴致勃勃地大谈自己如何"机智勇敢"地躲过了主考官,并为自己如此通过了考试而庆幸。没想到时过不久,儿子考试作弊,被老师"当场抓获"。父亲才恍然大悟,正是自己无意之中的一个错误行为被天真的孩子所模仿,抵消了平时无数次的正面说教。

三是导向作用。

儿童处于人生的基础阶段,在他们的道德社会化过程中,由无知无识到有了基本的道德规范,已经产生了相当大的飞跃,但尚未达到成熟期,仍有着很强的可塑性。在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意识、道德观念、道德习惯等方面,都可以通过教育而获得、而改变、而提高,也可以由于教育的不利而出现偏颇。

在家庭中,父母的道德人格在儿童道德品质形成过程中起着重要的导向作用:父母们按照自己的道德认识对孩子肯定与否定、赞赏与斥责、奖励与惩罚,孩子将会逐渐地接受这些认识,并变为自己的某种认识和习惯,从而表现出或优或劣的道德行为。因此,父母的道德人格对少年儿童的导向作和不可忽视。

父母的道德人格对少年儿童道德社会化有重要的作用。父母注重自身的道德修养,并自觉对孩子施以正确的道德影响和道德教育,便会创造一种良好的家庭氛围,必将有利于孩子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