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体育运动竞技体育博览——畅享2008:百年盛会话源头
28075400000003

第3章 不灭的奥运圣火

一、奥林匹亚山的圣火

古代奥运会举办期间,举办地点的周围将会燃起许多篝火,大批来自各个城邦的运动员和观众需要篝火宿营。应该说,这是古代奥林匹克燃点火焰的实用功能;事实上,在与体育比赛同时进行的众多的祭祀敬神活动中,在整个古代奥运会上,火的作用和角色都是神圣的。

火在人类文明中的神圣地位由来已久。人类的先民很早就感知到自己生命与太阳的关系,对太阳的崇拜是人类最古老、最普遍的宗教。在阳光照耀中,人们拥有了与生命、生存密切相关的一切,光明、温暖、安全、欢乐、生机勃勃、气象万千;而黑夜总是意味着黑暗、危险、寒冷、万物凋零、恐惧与死亡。

但是,日出日落,光明与黑暗往复;昼夜轮回,温暖欢乐与寒冷恐惧相间;人们期望拥有一个永远不落的太阳,摆脱黑夜所带来的恐惧与死亡。

万幸,人类发现了火的功能,并且从保留火种到钻木取火,学会了使用火。

黑夜当中的火焰与太阳是如此的相似,它不仅具有太阳所能带来的光明和温暖,而且比太阳更加亲近人。它不是高高在上,朝来夕去;火,可以掌握在人的手中;在可怕的黑夜中,让人类摆脱黑暗与寒冷,驱赶所有对人类生命构成直接威胁的野兽;在这种功能上,火成为保卫人类生命、象征正义的力量。火是人类生活中永远不落的太阳。

如果说直立行走是人类脱离动物、完成生命跳跃,继而成为万物之灵长的重要革命。那么人类对于火的使用,是人类文明发展史上的第一次也是最重要的革命。

如同对太阳的崇拜一样,所有的古老民族都有关于火的神话;在不同语言的传说中,在各个民族的节日里、不同信仰的仪式上,火是不可或缺的,它象征着正义、力量与神圣。不同种族、不同历史、不同国度的文明差异是如此巨大,但是人类对于火的认识是如此的一致。

火,在人类的生活中一直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掌握对火的使用,是人类历史上取得的重要进步。在世界众多民族的信仰之中,都有关于对火崇拜的内容。在古希腊,它代表着这个世界的诞生、更新和光明。在神圣的祭祀敬神的仪式上,火是神圣的力量,消除邪恶、张显正义,是人神之间沟通交往的重要桥梁。在古代希腊各个城邦的盛大活动中,火是不可或缺的圣物。

普罗米修斯为人类盗取天火的传说在当时就已经列入众神典册。

奥运圣火来自生命之源的太阳,起源于古希腊普罗米修斯盗火的神话传说。

传说普罗米修斯是一位勇敢的取火者,由于捉弄了霸道的天神宙斯,宙斯因此而发怒,拒绝给人类降火。普罗米修斯不顾个人安危,将茴香树枝伸向太阳的火焰,从太阳的火焰中将火种盗出。凶残的宙斯为此将他吊锁在高加索山的悬崖绝壁上,任鹜鹰啄食他的肝脏,加上烈日的曝晒、风雨的袭击,使普罗米修斯受尽了折磨和煎熬。后来古希腊人民为纪念这位神话中的盗火英雄,在每个古希腊城邦的中心都有一个燃烧长明圣火的祭坛,而且还制成火炬进行传递,用以扩散火种,并把它作为光明、勇敢和胜利的象征。火的起源使之成为神圣的元素。希腊人在主神庙前燃烧着永不熄灭的圣火。火种采集的方式是圣火纯洁性的重要保证。圣火是通过一个叫skaphia 的半圆形凹面镜将阳光集中采集而成的。(凹面镜也在今天被用于奥林匹克圣火的采集。)

在古代奥林匹克运动会举办地——奥林匹亚,圣火一直在赫斯提女神(希腊神话中的女灶神)祭坛前的城市公共会堂中静静地燃烧。这里的圣火同样是通过使用凹面镜汇聚阳光采集而成,它还被作为火种去点燃其他神圣场所的圣火。

古希腊人也会在宙斯和赫拉神庙前举行圣火采集仪式,以显示对神的敬意,并在仪式上向诸神献上祭品。今天,当年的神庙已经不复存在,但是现代奥运会火炬接力的取火仪式依然按照古代的传统予以延续。

二、古希腊火炬传递

在古希腊每一个城邦里,都会有一个保存着不灭圣火的祭坛,在每一个家庭中也都会小心翼翼地保留着圣火的火种,这是供奉女灶神赫斯提的礼仪。最初,作为一种宗教仪式出现的火炬传递在夜间进行。很快,圣火传递就演变成为一项集体体育项目,并继续发展成为古代最受欢迎的体育活动之一。

在希腊奥林匹亚城中心,也有一座燃烧着圣火的祭坛。圣火取自太阳,是人们用凹陷的盘子或者玻璃聚焦太阳光点燃的。由地位最尊崇的女祭祀手持火把,在凹盘焦点的位置取得火种。

自从公元前776年古代奥运会开始举行,奥林匹亚燃烧的圣火就从未熄灭过。从那时起,选手们就开始通过传递火炬接力赛跑,以表示对特定神灵的尊敬,其中就包括普罗米修斯。这种比赛被视为是对普罗米修斯为人类盗取火种,同事向人类传授智慧和知识的纪念。火炬传递的起点是普罗米修斯的祭坛,终点是设于古雅典卫城的女神雅典娜祭坛。为了保证圣火的纯洁,在艰难的路途中,它不能熄灭,所以人们采用分程传递的方式。在整个仪式中,普罗米修斯神殿采集的火种要完好地传递到位于雅典卫城的雅典娜神殿。从雅典十个部落选拔出来的40个年轻人要手执火把,以接力的形式跑完这2.5公里的路程。运动员手持火炬参加比赛,第一个到达神庙的选手将获得点燃祭坛圣火的荣誉。据史料记载,在公元前778年,在第一个被人所知的奥运会上,一个叫卡拉波斯的人曾赢得了这场赛跑,并获此殊荣点燃了圣火。时隔不久,火炬传递演变成在青少年当中兴起的一种团体竞技运动,并最终发展成最为流行的古希腊体育项目之一。

三、神圣休战消息的传递

古代的泛希腊奥运会从来没有组织过火炬接力或手持火炬赛跑。但是在正式比赛开始之前,有点燃火炬的仪式。人们在点燃火炬后,头戴橄榄枝环的传令兵在各城邦之间奔走相告运动会正式开始的准确时间。他们邀请各城邦的公民前往奥林匹亚,一边奔跑,一边呼喊:停止一切战斗,参加运动会去!它向一道威严的命令,有至高无上的权威:即使拔剑弩张的双方、激烈厮杀的城邦,也都纷纷放下武器,宣布“神圣休战”的开始。“神圣休战”是指各城邦有义务在运动会举办期间暂停一切战争,这样可以使各地的运动员和观众安全的抵达奥林匹亚。现代奥运会仍然沿袭了古奥运会的传统。火炬途经各国时,政府要员都要出面迎送。火炬必须在奥运会开幕前一天到达华办奥运会的城币,第二天大会开幕时,再点燃奥林匹克“圣火”。“圣火”一直燃烧到大会闭幕为止。圣火火种的来源,火炬的接力传递,是1936年柏林11届奥运会上才固定下来的一个仪式。

四、现代的奥林匹克圣火和奥运会火炬接力

在现代奥运会中,奥林匹克圣火是人类价值的重要象征,也是人类与火息息相关的重要表现。正如当年宣布“神圣休战”的传令兵,今天的火炬手,手持奥运会火炬,传递奥林匹克圣火,鼓励全世界为了奥运会放下武器。选择奥林匹亚作为奥运会火炬接力取火仪式的举办地,象征着古代奥运会和现代奥运会之间紧密连接,并强调两者共有的深远意义。

关于为什么举办古代奥运会的解释有很多,并没有一个定论,但是,很早就形成自己的宇宙观、具有丰富精神生活的古希腊人,举办如此规模、如此重大、如此长久的一项活动,必然与所有参加方的共同信仰、共同的生活方式、共同的生命追求密切相关。

在这些共同中,象征着光明、温暖、力量、正义的火,必然会成为所有参赛的各个群体所共同认可的神圣象征。更重要的是这种共识一直延续到现代奥运会的举办。

1912年6月27日,在瑞典斯德哥尔摩奥运会的闭幕式上,现代奥运之父皮埃尔·顾拜旦在他预言式的发言中讲道:“现在,伟大的人类已经接过了火把,所以我们当然要保护好它,让它燃烧得更加辉煌。即使火把从一个青年人手中滑落,在他的身边,马上就有来自世界其他地方的青年们将它接过。圣火会追随着更加坚定的信念、更加无畏的勇气和更完美的纯洁而不断前进。”

现代奥运会创立后,最初并没有沿袭点燃圣火的传统。现代奥运火炬起源于1920年。在第七届安特卫普奥运会上,为了悼念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死去的人们,主办方在主会场点燃了象征光明与和平的火炬。不过,这次火炬点燃并没有从古奥林匹亚采集火种,也没有进行火炬传递活动。

1928年,第九届奥运会在荷兰首都阿姆斯特丹举办。奥运会创始人顾拜旦提出了一个想法,点燃象征着和平正义的火炬。

也许由于委员们当时太过专注于头绪万千的事务性工作,对顾拜旦的这个极具创意的想法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当然也不会否定;第九届奥运会举办期间,在主体育场边点燃了奥运火炬。这一新兴事物并没有引起媒体的注意,对燃烧的火炬的报道只是寥寥数语。只有一个人对这个第一次燃起的奥运火炬产生了充满激情的无限遐想。

这是一个德国人,名叫卡尔·迪姆,曾经参加过1896年雅典奥运会和1912年斯德哥尔摩奥运会的田径比赛,是德国奥林匹克委员会委员,后来还担任过柏林奥运会组委会秘书长。卡尔·迪姆对奥运火炬的激情不仅来自于他对奥运会、对体育的热衷。

重要的是他本人就是历史学家和古希腊语学者。他不仅知道火的文明对人类进步的重大意义,而且非常想通过奥运火炬,把文明的起源传递到世界每一个国家。

需要说明的是,那时候,希特勒的纳粹党仅仅是德国国会中的一个无足轻重的小党派。

看到那个在阿姆斯特丹主体育场边静静燃烧跳动的奥运火炬,一个如同火炬般炽热念头在卡尔·迪姆心中跳动,经过充满激情的周密思考,卡尔·迪姆形成了一个设想。

在这个设想中,奥运火炬成为整个奥运会举办过程中,一项持续时间最长而又相对独立的重要活动。现代奥运会的圣火在顾拜旦的灵感中点燃,在卡尔·迪姆的激情中熊熊燃起。

国际奥委会委员、德国人卡尔·迪姆,他对奥运火炬念念不忘,在推动德国申办柏林奥运会的同时,他要把奥运火炬变成柏林奥运会的一大亮点。1932年,国际奥委会确定柏林为1936年奥运会的举办城市,卡尔·迪姆成为柏林奥运会组委会秘书长。他的奥运火炬设想有了实现的机会,他把方案报告给国际奥委会。

1934年国际奥委会雅典会议决定,恢复古奥运会旧制:运动会期间,从开幕式起到闭幕式止,在主体育场燃烧奥林匹克圣火,并规定,火种采集必须来自奥林匹亚。同时,国际奥委会采纳了卡尔·迪姆的方案:将现代奥运火炬,通过经特别挑选的使者们传递到主运动场,这也就是火炬传递。同年有关奥运圣火传递的仪式写进了奥林匹克宪章。

五、1936年柏林奥运火炬首次传递

在奥运历史上,由于柏林奥运会被利用,成为了希特勒宣扬纳粹主义的工具,因此这一届奥运会成了奥林匹克历史上为数不多的几个污点之一,但是正是在1936年的柏林奥运会上,世人才首次看到奥运圣火的传递,而也正是从这一届奥运会奥运会开始,奥运圣火才开始了它光耀寰宇的传递之旅。

1936年7月20日,在希腊奥林匹亚举行了隆重的火炬燃点仪式,12名身着希腊民族服装的少女在乐曲伴奏声中点燃了第一支火炬。国际奥委会前主席顾拜旦亲临会场,并发表了演说,随后正式开始了每人手持火炬跑1公里的火炬接力。火炬传送情况如下:7月20-25日于希腊境内,全程1108公里;7月25-26日于保加利亚境内,全程238公里,7月26日-28日于南斯拉夫境内,全程575公里;7月28-29日于匈牙利境内,全程386公里,7月29-30日于奥地利境内,全程219公里;7月30-31日于捷克斯洛伐克境内,全程282公里;7月30-31日11时45分火炬抵达东道国,又传送了267公里,于8月1日零时35分到达柏林。从奥林匹亚至柏林运动场,全程3187公里,参加接力的共3331人。8月2日火种再由帆船运送到帆船比赛地点基尔港,3日下午燃起。从本届奥运会起,点燃奥林匹克火焰是每届奥运会开幕式不可缺少的仪式之一。

在8月1日的开幕仪式上宣布本届奥运会开幕的是纳粹元凶希特勒,点燃奥运圣火的是德国的田径运动员弗里茨·希尔根,而代表运动员宣誓的是另一位东道主运动员鲁道夫·伊斯迈尔。

1936年柏林奥运会的圣火在穿越了希腊、保加利亚、南斯拉夫、匈牙利、奥地利、捷克斯洛伐克和德国7个国家后到达了主办城市柏林,全程为3075公里。此后,每届夏季奥运会开幕之前,都要在古代奥运会的奥林匹亚举行奥运圣火采集仪式,这个仪式实现了现代与历史的连接。自从第一届奥运火炬传递活动举办后,除了两届因第二次世界大战而停办的奥运会以外,每一届奥运会开幕前,火炬传递都是奥运会的一项重要的活动,而且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和欢迎。就此,每届奥运会都会设计出独具匠心的奥运火炬。收集一柄燃烧的火炬成为一些人难以抑制的收藏愿望。为此在巴塞罗那奥运会火炬传递过程中,就发生了两起为了收藏而藏匿、抢夺火炬的小事故。根据有关资料表明,火炬传递起源于古雅典民众祭月活动中的点燃圣火的火炬接力跑,但是在现代奥运会,火炬传递已经成为奥运精神在全世界的传播;火炬手是经过精心挑选的,在众多曾经担任过传递者的火炬手中,群星灿烂,不仅有萨马兰奇这样为现代奥运会做出过杰出贡献的国际奥委会主席,也有像北京朝阳区平民那忠老人这样为了奥运会的举办而搬迁故土的平民百姓,无论是谁,能够成为奥运火炬传递者,就是一种光荣。

六、点燃激情、传递梦想:08北京奥运火炬

“祥云”设计理念来自蕴含“渊源共生,和谐共融”的华夏传统“云纹”符号,通过“天地自然,人本内在,宽容豁达”的东方精神,借祥云之势,传播祥和文化,传递东方文明。“祥云”火炬的主题元素包括中国传统的纸卷轴,代表中国四大发明的纸,通过丝绸之路传到西方,人类文明随着纸的出现得以传播。源于汉代的漆红色在火炬上的运用使之明显别于往届奥运会火炬的设计,红银对比的色彩产生醒目的视觉效果,有利于各种形式的媒体传播。祥云的文化概念在中国具有上千年的时间跨度,是具有代表性的中国符号。

而整体简约而生动的造型曲面,也结合了中国四大发明”纸”,在受力变形后的韧性和张力感。作为华夏文化的象征符号,云纹在中国文化中具有悠久的历史,在建筑、雕塑、器皿、家具和平面设计中有着广泛的应用。贯穿在火炬设计中的云纹元素,还被运用于火炬底部进气口和火炬口的基本形状设计上,并通过象征传递文明的优美卷轴,幻化成整个火炬的造型,与火炬上部的云纹交相呼应,使“祥云”理念浑然一体。火炬上下比例均匀分割,祥云图案和立体浮雕式的工艺设计使整个火炬高雅华丽、内涵厚重。

在颜色的选择上,几千年的中国漆器文化使中国漆红成为承载千年中国印象的色彩,而文化和社会进步带来的自信,和中国的繁荣富强带来的对中国文化的高度关注,也使中国漆红成为了历史的、发展的、面向未来的必然选择。祥云火炬的中国漆红,饱和而富有力度,热烈而稳重,与北京奥运会的主景观保持了完美的一致。

红色的祥云图纹精雕细琢在银色的基底上,从炬身正中部向上升腾,强烈地体现出中国传统艺术与现代设计的交融。而正中部的融合设计,恰恰符合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理念——持中。这一哲学理念也被运用于中国艺术与设计的创作中,例如紫禁城便位于北京的中轴线上。

除了是美轮美奂的艺术品,火炬的制造更是高科技的结晶。为了将祥云火炬打造成性能良好的工业产品,联想集团的工艺专家、材料专家、设计师和工程师们倾囊献策,不分昼夜为每个细节劳顿奔波、激烈争论,最终攻克难题。

高精细外表面处理、符合人体学的弯面、薄壁的封闭筒、双着色的立体图纹……面对从未经历过的复杂工艺组合和苛刻要求,经过一个又一个彻夜奋战,火炬设计团队攻克了一个接一个的技术难关:薄壁的金属,强度、厚度和精度,安全性,原料系统的配合,颜色和图纹的实现……

如何在火炬和手之间达成完美的平衡,如何使火炬握柄具有最自然的手感?联想设计团队找到一个创新的解决办法——用橡胶漆喷涂包裹整个“祥云”,从而赋予“祥云”更好的柔软度和温和感。当火炬手手持火炬的时候,那感觉宛如在与同伴握手。橡胶漆曾用于艺术品和手工业制造,用于奥林匹克火炬还是有史以来第一次。

北京奥运会火炬的外壳采用铝合金,长72厘米、重量985克。燃烧时间15分钟,在零风速下火焰高度25至30厘米,在强光和日光情况下均可识别和拍摄在工艺方面使用锥体曲面异型一次成型技术和铝材腐蚀、着色技术。燃料为丙烷,符合环保要求。火炬外形制作材料为可回收的环保材料。经过人机工程学考虑的握柄,使举握舒适的火炬在每一设计细节中诉求着东方文化的特征——细致的人文关怀。

为了打造最完美的造型和图纹,百般试验、仔细打磨,联想设计团队终于创造出了高品质铝合金自由曲面延展成型,立体蚀纹雕刻,双色氧化着色,金属表面高触感橡胶漆喷涂等多种创新工艺,使北京奥运会火炬绽放出更加璀璨的光芒。

凭借数十年的专业经验,联想集团的设计团队终于成功地将技术革新与文化内涵融汇到火炬的设计中。联想集团除在电脑界独占鳌头外,对于其它领域也可提供顶尖的自主创新设计支持——北京奥运会火炬的设计正是对此最好的例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