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送殡的车辆。多系四轮马车,特殊的用汽车。清朝时多用轿子(只限已婚女眷)和轿车,均须扎上蓝白两色的彩子。其排列顺序为:
(1)孝属车;(2)账房车;(3)来宾车。
至于贫户的出殡行列则很简陋。赤贫者仅用八名杠夫,一个杠头将薄皮棺材一抬罢了。老北京人用“八个人,一杆尺,五个和尚一堆纸”
来形容极贫户的发丧者。比之稍好些的不过也只是有几个吹鼓手(小户雇一班怯吹儿,北京人谓之“得儿拉呜”),送殡的亲友随后,孝属在中间,后边是八个或十六个杠夫抬着灵棺。一面绣花的“过棺罩片”
覆盖在棺材上。灵棺前后扎着一两个近亲们送的花圈,由一个穿孝的杠头打着响尺前引,后边有一两辆四轮马车或人力车(“洋车”、“三轮车”)坐着送殡的女眷。
略微富裕的人家则加上由小孩们敲打的“丧鼓锣鼓”,该行业称之为“小人行”。所谓丧鼓,即四个或八个小孩,头戴假髫髻,身穿印花白衣,举着直径一尺多的小绣花伞,身后背一小鼓,由另一小孩敲打,只有一领队的成人打着大铙。至于锣鼓则比较热闹,一般是由四个小孩抬着一个彩子棚,头前两人抬一面“令”字大旗,旗杆是躺卧式的,前雕龙头,后雕龙尾,紧跟有单皮、堂鼓、大小锣、镲锅等。
用丧鼓锣鼓者,同时多用一些简易的执事——片幡(蓝缎子绣荷花的幡)、雪柳(用若干细竹篾裹上白穗,插于竹筒,使之下垂),有两对片幡两对雪柳的,谓之“四花四柳”;有四对片幡四对雪柳的,谓之“八花八柳”,再多的还有“十六花柳”。
以上的响器、执事,加上宫鼓大乐,即谓之“干三件儿”,乃是最基本的执事。
送殡行列往往到了城门口,或过了“小关”,杠夫即由六十四人减为三十二人,甚至减为二十四人,以便加速行进,及早到达茔地。此时执事都撤除,响器仅留官鼓大乐一班,和尚一班。松活、纸活亦焚烧一部分。一般朋友送殡者多在此处鞠躬告退。如有亡人生前莫逆之交,执意要亲送茔地者,本家孝属也要劝阻致谢。
茶桌和路祭棚
过去有些地方,人们为了人情来往,都有为亲友死丧出殡时摆茶桌的习俗。有的茶桌是自发的,有的是受丧家邀请的,还有的是丧家亲属特约的。
摆茶桌是为了供给送殡的孝子和亲友们饮水的,但主要还是礼节性的,对亡人表示悼念,对家属表示慰问。
摆茶桌者,往往是得知丧家出殡的确切日期和经由路线后,事先在门前摆一张八仙桌,挂上白地蓝花或蓝圆寿字图案的桌围子,上摆茶壶、茶碗、茶盘。听到响器(大殡看到执事)后,即将茶泡好,等到灵棺经过时,便将茶具亲自端到孝子面前,孝子无论喝与不喝,都必须下跪,表示感谢。有的丧家还要给一张谢帖,包一个红纸包,内装几个钱,表示回敬。
有的还要进行路祭,规模小的仅用一张供桌,上摆鲜花供品,等灵棺经过时,抬到灵前叩祭。如有僧、道送殡的,主祭人还要给他们一些“衬钱”,请他们念经。规模大的则要在沿途要冲路旁搭个“路祭棚”。
路祭棚通常是死者生前好友一人或数人集资搭建的;也有的是由筹备治丧的人事前出头联络,烦请各界好友出资搭设的。用以表示死者生前的社会地位和对死者的哀思。还有的是本家出钱搭的,特意搭在换杠换罩的地点,以便结合隆重的路祭,正式起杠。
路祭棚大小不同,平棚、起脊棚不一。通常说来,气派都很大,棚外扎有素彩牌楼,左右列有从杠房赁来的幡伞执事。棚内设祭堂,当中有铺着虎皮的太师椅一把,前置祭席、饽饽桌子、酒馔香烛等供品,两列悬挂着花圈、挽联。当灵棺杠列通过时,即将亡人影像从影亭里“请”出来,捧进棚内,放在太师影亭,然后始能启行。椅上,由番、道、禅等“品咒”,再由主祭人等奠酒叩祭,孝子答谢。大杠灵棺停于棚外,祭后再“请”影上轿。
下葬规矩
府第宅门、缙绅富户的墓地通常是预先修好的,墓前虽然有祭堂和其他房屋,还要临时搭上席棚,以备送殡的亲友们休息、吃饭时用。
普通人家,没出殡之前就将坑打好了,灵棺被抬到坟地后,杠头的响尺横打,杠夫们一齐摘肩落地,然后由做活的将灵棺抬到坑口下葬。
杠业行活谓之“登坑下葬抖绳散”。
按旧时规矩,墓穴要依山靠水,埋的方向和在家停灵的方向相反,在家停灵时,棺材头向南,埋的时候棺材要头向北。
下葬时,首先由阴阳先生用罗盘测出“山向”,到下葬“吉时”,即由杠夫按“山向”用大绳将灵棺慢慢系入穴内。此是最神圣的时刻,孝子跪灵,鼓乐大作。
下葬后,摆上祭品,僧众高声诵读《往生咒》、《大悲咒》、《般若波罗密多心经》。然后由做活的下坑,使棺材后尾与坑帮离开,上来之后,即向本家禀报:“老太爷(老太夫人)的宝材已脚登实啦!”至此,丧家便将大部分花圈、挽联、纸活、纸钱点火焚化(一般松活不焚,继续陈列),趁着火势,将所有剩余的纸钱尽数高高扬起。同时,由做活的杠夫或看坟的用铁锨撮一锨土,让孝属和送殡的亲友们每人抓上一把,由长子领先往坑里扬撒,并大声举哀。随后即由做活的杠夫们用锨往坑内掩土,堆成坟头。还要孝子打来的引魂幡插在上边(通常只留幡杆)。最后,孝属及亲友们便依次叩头,遂告礼成。
礼成后,孝子一一向送殡的亲友们叩头致谢。至此,孝属或亲友就都脱了孝袍子回去了。如是大户人家,当然另有讲究,丧家要在墓地临时搭的席棚里摆上酒席,以“谢席”的方式向送殡的亲友们道谢。
葬后琐礼
丧棚是个不吉利的场所,因此,出殡后一定要马上拆除。旧时,灵棺出堂后,立即组织工人拆棚,席箔、杉篙全部运走,不留迹象,等本家送葬回来时,一切都恢复如初。
孝子送殡回来,不能径直进入家门,照例在事先准备好的水盆沿上磨三下刀,照一下镜子,说是避免带回“妖邪”。同时吃一块冰糖、表示今后生活甜蜜。讲究的还要会同阴阳先生举行净宅仪式。
孝子回到家首先要接影、悬影。出殡时,用影亭将亡人影像抬去,举办完仪式,还要抬回来,谓之“回影”。有的则是由丧家自己带回来。
影亭回到门口时,孝子要跪接亡人遗像,捧到祠堂或正堂悬挂起来,少不得又要烧香秉烛,上供叩头。
出殡后,丧家有忌门三天的惯例,即不接待亲友到访,住在这里的亲友们也一定要三天后再走。实际上就是为了让孝子们休息两天。
第三天,孝子要到坟地培土、致祭,谓之“暖墓”,俗称“圆坟”。
通常都摆些烧饼、酱肉当做供品。并且用秫秸或幡杆做个门形的架子,称为“墓门”,插在坟前,说是让亡人的魂灵从此出入。同时将下葬时留下来的引魂幡、松活、纸活等一齐焚化。
此后,孝子们便分别到帮助治丧或出份子的亲友家中去磕头,谓之“踵谢”,俗称“道乏”。对于关系疏远的朋友,则只发出谢帖。至此,一场丧事才告一段落。
订埋葬方式禁忌
中国人的丧葬方式是特别多的,最常见的有土葬、火葬、水葬、天葬、树葬等。在这些不同的丧葬方式里面又有诸多禁忌。
汉族主要的葬式是土葬。俗信“人土为安”,历来汉族民间就有反对火葬,禁止火葬的风俗。宋太祖赵匡J乱曾发布“禁民以火葬”的诏书。
元、明、清三朝都有禁止汉族火葬的法令。但火葬在中国起源还是较早的,《墨子·节丧》中就曾记载:“秦之西有仪渠之国,其亲戚死,聚薪柴而焚之。”
汉族人重视“人土为安”,但是在民间,有些人是不能人祖坟的。
汉族民间以“不能人祖坟”来区别和惩罚进行贱业的人或者异常死亡的人。如优伶、娼妓及暴病、凶死之人,均不得人祖坟。民间以死后能人祖坟为做人的基本条件之一。非本姓骨血的人当然不能人祖坟,有痼疾的人、未婚早夭者、妇亡夫前者也都不能埋人祖坟地。
火葬是一种处理尸体的方式。具体来讲是以火把尸体烧成骨灰,然后放置在骨灰瓮中、埋于土中、撒于水中或空中等。一些少数民族地区,不分尊卑,不分男女,一律实行火葬。方法是在尸体上涂上酥油焚化,将骨灰和泥放置固定地方保存供养。
在庄稼生长时期或收获季节,则禁用火葬。人们觉得此时火葬,庄稼将无获,人畜要遭灾。实行火葬的民族,认为火葬能够使死者灵魂升天,所以对于乞丐、疯人及恶疾的死者是不能用火葬的。必须投尸在河流中,以水葬的方式使其灵魂永不得返回。对于刑死、凶死的尸体也必须拖去掘坑掩埋掉,以土葬的方式使其灵魂永坠地狱而不得转生。小凉山彝族就是这样,其主要葬式为火葬,但癞子、麻风病人及三个月以下死亡的婴儿禁忌火葬,必须土埋。
火葬时,女婿必须在场,子女则禁忌参加。烧时尸体必须侧卧,死者为女,面向北;死者为男,面向东。烧尸一定要一次烧成灰。忌讳中途加柴,俗以为中途加柴是不吉之兆,表示家中还要死人。
祭祀仪式禁忌
祭拜祖先的活动是中国人主要的祭祀活动。在祭祀活动中,为了达到祭祀的效果和目的,人们制定了许多禁忌规约。这些禁忌规约,都是不能违背的,否则就认为会触犯祖灵,祖灵就会对祭祀者施灾降难。如果能够遵守种种禁忌,祖灵就会庇护子孙后代。
祭者禁忌
所谓祭者,就是参加祭祀的人。参加祭祀的人是有所禁约的。
许多民族,如彝族、苗族、怒族、傣族、佤族、哈尼族、鄂伦春族、汉族等都有禁忌女人参与祭祀祖灵的仪式。祠祭不许女人进祠堂,墓祭不许女人上坟山。民间觉得女人上坟祭祀死去的祖先,表示家中无男子,会招致绝子绝孙。
犯了罪被判刑罚的人禁忌为父母送葬,禁忌上坟祭扫,因为这样会“惭负先人”。这样做也是害怕祖先的亡灵见到子孙判刑以后,会痛心难过,没有心思享用祭品。
汉族禁止任何不洁的人参与祭祀,包括经期的女人、孕妇、产妇、寡妇,甚至连祭祀期间行房者也不能参加。人们觉得让不干净的人参与祭祀,就必然要丧失祭祀的诚意和效应,祖宗的灵魂会怪罪,降下灾祸。
忌请外人代替祭祀
祭祀祖先,忌请人代劳,不可转假他人之手,只有亲身供祭祖先,祖先才会高兴地享用祭品。
祭祀时间有禁总
人死埋葬之后,回到家中要马上给家神上祭。汉族从前墓祭新死者,一般于春季的第一戊寅日前,因为该日为天赦。俗谚说:“新坟不过赦。”《葬书》认为,太岁压祭主本命,故而禁忌在这一天祭祀新坟。后世祭祀死去的祖先,就有了固定的日子,通常在年节、清明、忌日等。
初丧时的祭祀又多以七数为期,逢七必祭。在家中祭祀祖先的牌位,可早晚随时祭祀。但重要的是,祭祀必须要遵从时日,而且要坚持不懈。在忌日里祭祀祖先,不能推迟时问,如果提前几天还可,但拖后三天是万万不行的。否则,祖先等上三天,还见不到祭品,便会对儿孙们失望,叹口冷气离去。这口冷气即穷气,活着的人以后可能就要受穷了。
七七之祭奠,也有许多讲究。
河南、山东等地都忌讳“四七”到坟上去祭祀,大概是忌讳“四七”与“死七”谐音的原因。河南等地还有祭七避子嗣的习俗。如果死者有子一人,则一七不祭;有子二人,则二七不祭;有子三人,则三七不祭,直至五七为满,否则对子孙不好。山东一带还有“犯七”之说。是讲逢七祭之日,正好遇上农历的初七、十七、廿七等明七,或碰上农历十四、二十一、二十八等暗七的日子。俗觉得这是不吉利的,必须在祭祀时,在坟上插一白旗,以驱走邪恶,避开讳忌。
浙江杭州地区,人们最怕做七,又最怕不做七。当地流传着一首《撞七歌》,歌谚说:“头七撞七,死鬼打得叫屈;二七撞七,灵床儿供在隔壁;三七撞七,丧家发迹;四七撞七,墙壁坍突;五七撞七,子孙有得吃;六七撞七,女儿发迹;七七撞七,眼睛突出。”所谓撞七,如死者初一去世,至初七为闲七,则称撞七,以此类推。男怕撞头,女怕撞脚,即指头七与断七,均属死亡。但杭州人又最怕不撞七,当地歌谚又日:“死的不撞七,活的没得吃。”认为死者无七相撞,会对生人不好。
清明是很神圣的祭奠日,这一天必须上祖坟祭祀。《中华全国风俗志》说:“清明日各家扫墓。如有新丧者,必于春秋社日前三天上坟致祭,焚化纸钱,谓之赶社。俗谓过社日之后,如不上坟,死者即为敲扑也。”
总之,祭祀必须保持和恪守时日,否则就不能达到祭祀的目的,而且还会受到上天或者祖先的惩罚。
上坟烧纸有禁忌
上坟烧纸时,不能用棍棒挑动冥钞,恐把冥钞挑碎,祖先不好使用,如果有的冥钞烧去一半,留下一半未燃尽,也忌讳再丢进火里去烧。俗以为,这留下的一半会变成钱财,是给活人用的,预示着祖先想着子孙们。又说这一半叫“子孙板”,只能留下,不能再烧掉,否则,子孙要绝后。
上坟烧纸,要一心一意,不能捎带干其他事情,否则冥纸到达不了祖先手里。对新葬者第一次上坟祭祀,必须围着坟墓转三圈,回家时一定要从其他道路返回家中,禁忌走来时的路。据说是为了避免死者的亡灵走出坟墓,跟随孝子们一同回家。人们敬祖的心愿完全是模仿着敬人的形式来表达的,如果某种行为对活人是不敬重的,那么在祭祀仪式的过程中,就不能把这种行为用在死者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