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卑是人的自我意识的一种表现,有的是与生俱来的,有的是由于连续的挫折、失败造成的。自卑的孩子往往对自己的能力估计过低,缺乏自信心。
自卑心理既可以成为孩子奋发图强、长大成人的内在动力,也可能发展成为极端,导致孩子退缩与孤独。退缩与孤独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经常会发生的现象,是孩子自卑心理的特殊表现。
每个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成才。可是,偏偏有的孩子却非常自卑,总觉得自己这也不行,那也不行,不求上进,自甘落后。一般来说,生活在以下家庭中的孩子比较容易出现自卑感。
①生活在破裂家庭中的孩子,由于得不到足够的父爱或母爱,与其他孩子相比,显然缺少一种优越感,从而导致自卑。
②生活在崇尚“完美主义”家庭中的孩子,由于家长要求孩子将每一件事都做得十全十美,但实际上是不可能达到的,于是孩子常常受到家长过多指责,使孩子怀疑自己的能力而产生自卑。
③生活在家长能力特强的家庭中,孩子常会感到:爸爸妈妈样样都行,就是我不行。有时家长本身的行为也会妨碍孩子能力的发挥。尤其是父母处处代劳,事事包办,使孩子很少有机会去处理问题,锻炼能力,从而产生自卑。
④生活在家长作风粗暴、专横家庭中的孩子,由于家长教育子女的方式简单粗暴,或采取棍棒教育,常使孩子自尊心遭到创伤而产生自卑。
另外,心理学研究发现,父亲自卑极易影响儿子,往往儿子也有自卑感;母亲自卑可能影响女儿,往往女儿也有自卑感。这与儿子认同父亲的角色,女儿认同母亲的角色有关。意识到这一点后,家长应先问一下自己:“我,有没有自卑?”因为教育子女首先应从家长自身做起,家长自卑,怎能不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呢?
孩子需要以不断的心理上的自我肯定,来获取前进中必不可少的原动力。对自卑的孩子来说,摆脱自卑的阴影,树立自尊和自信,自我肯定无疑更为重要。以下是专家提出的帮助孩子学会自我肯定的几个简单易行又行之有效的办法:
(1)改变形象法
心理自卑的孩子,通常具备说话吞吞吐吐、走路畏缩等特点。从说话的音量、走路的姿势入手,便可改变他们的心态。昂首阔步的举止以及整洁大方的打扮也能提高自己的信心。对有自卑心理的孩子应特别注意教育他们改变自己的形象:穿着整洁大方的服装,讲话爽快,走路昂首阔步等。
(2)语言暗示法
积极的语言能使人产生积极的情绪,改变消极的心态,因而家长可以有意识地用“你聪明”、“你一定行”之类的语言为孩子打气,或是在此基础上,让孩子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每天上学之前都念上几遍,在语言暗示之后再满怀信心地去上学。
(3)预演胜利法
每当孩子遇到困难、不敢接受挑战时,就要求他们先在头脑中想象完成任务时的胜利情景。这种白日梦式的预演胜利法,对于帮助孩子战胜自卑心理,愉快地接受富有挑战性的任务,具有立竿见影的效果。
(4)发挥长处法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优势,同时,也有自己的短处和劣势。如果用其所短,而舍其所长,就连天才也会丧失信心,自暴自弃;相反,一个人若能扬长避短,强化自己的长处,就是有残疾的人也能充满信心,享受成功的快乐。因此,消除孩子的自卑心理,要善于发现他们的长处和优势,并为他们提供发挥长处的机会和条件,这也是帮助孩子克服自卑心理的关键。
(5)储蓄成功法
自信是成功的保证,自信也是建立在成功的经验之上的,科学家研究表明,每一次成功,人的大脑便有一种刻画的痕迹——动作模式的电路纹。当人重新忆起往日的成功模式时,又可重新获得成功的喜悦,在消除孩子自卑心理时,为了能让他生活在成功的体验之中,行之有效的方法就是指导他建立成功档案,将每一次哪怕是非常小的成功与进步都记录下来,积少成多,每隔一段时间就拿出来看看,经常重温成功的心情,这样能使他信心百倍地去克服困难。
(6)榜样参照法
自卑的孩子总是过多地看到自己的短处,常以己之短去比别人之长,结果越比越缺乏自信。针对这个问题,父母可以给孩子买一些伟人传记,或给孩子讲一些名人在童年时代的趣事,比如爱因斯坦3岁时才开口说话、爱迪生曾做过自己抱窝孵蛋的蠢事等,让孩子明白任何人都是有缺点犯过错误的。而伟人之所以成为伟人,是因为他们并没有因而退缩,而是不断地超越自我,最后才取得了骄人的成就。用榜样激励孩子,让孩子产生“我也行,并不比别人差”的想法,这样便能有效地增强孩子的信心,消除自卑心理。
(7)成功体验法
挫折和失败常让孩子缺乏自信。孩子往往害怕出错,被父母骂或老师批评,于是就什么事都不敢尝试了。为此,父母不该给孩子提过多、过高的要求,而是要尽可能为孩子创造体验成功的机会,俗话说“数子十过不如奖子一长”。父母不妨把孩子所取得的每一点进步与成绩都记录下来,及时地给予表扬和鼓励,久而久之孩子就会一步步走向成功。
(8)降格评估法
孩子的自卑心理并不是完全天生的,而是因在生活中听惯了别人大量否定性的评价产生的。由于经常受到父母和老师的批评,便逐渐产生了己不如人的心理。
因此父母在提出某个要求时要尽量降低要求,要有意识地发现孩子身上的闪光点,例如孩子每次考试都不是很理想,上次考了80分左右,而这次只考了70分,但你可以对孩子这样说:“虽然你只考了70分,但你所学的内容加深了,这本来也是个进步,相信你下次会考得更好。”这样孩子本来自卑的心理就会有所改变,觉得只要自己努力就能学好,从而自信心加强了。
教育的实质正是在于克服自己身上的动物本能和发展人所特有的全部本性。
——苏霍姆林斯基(前苏联教育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