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高明的沟通技巧
28363100000023

第23章 不用话语也能进行沟通(1)

在人与人的沟通中,"无声的交流"即"身体语言",是一种高明的沟通艺术,这种沟通艺术经常频繁地在不自觉中被运用。如果运用适宜的话,不用话语也能与人进行沟通,而且还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运用眼神进行沟通

无论我们和谁用什么方式交流,也不管表达的内容是什么,我们肯定会对那些用眼神和我们沟通的人给予更多的关注和回应。

眼睛是人与人沟通中最清楚、最正确的讯号,因为它是人身的焦点。人们通常所说的"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她的眼睛会说话"、"他的眼神不定",都是说眼睛对人类行为的巨大作用。与对方保持最直接的沟通,除了语言之外就是眼神。

在倾听别人说话过程中,一定要运用好自己的眼神。要想使对方知道自己在认真听取对方的讲话,你的眼神与对方的眼神一定要保持好联系。对方讲话时你最好与他的眼神不断地会合,不要东张西望。随便看其他东西听人讲话,说话人一定会感到不高兴。

理解了对方的意思时,要表现出领会的眼神;渴望得到对方的讲解时,要表现出诚恳的眼神;对方说到幽默处,表现出喜悦的眼神;对方出现悲伤时,要表现出同情的眼神等等。耳朵与大脑是语言的接收器,眼睛则是接收后的反应器。听到别人的信息也置若罔闻、呆若木鸡,谈话的双方就无法沟通下去,应该及时接受、及时反应,从而吸引住说话人的注意力。

运用眼神,可以使沟通更为有效。例如,老师如果能够巧妙地运用眼神表达自己的感受,有时真的会受到意想不到的良好教育效果。上课时,如果某个孩子乱讲话或随便做小动作,干扰其他的孩子听讲,老师可以轻轻地走到他的身边,拍拍他的肩膀或者摸摸他的头,给他一个制止的眼神,孩子们会立刻来表现得非常好。这样做,比当着全班小朋友的面,对他们进行强行制止好得多了,能使孩子容易接受,也不伤害他们的自尊心。

用眼睛和别人沟通,不仅表明你很自信,同时也表示你对别人很尊敬。当你发表演说时,眼睛要注视着对方,语气里要带有更多的强调成分,加入更多的感情色彩。如果这时你的眼睛看着别处或盯着地板,那就说明你对自己所说的话并不确信,或者你说的可能根本就不是事实。例如,当销售人员的眼睛炯炯有神地向客户介绍产品时,眼神中透射出的热情、真诚和执着往往比口头说明更能让客户信服。充满热情的眼神,还可以增加客户对产品的信心以及对这场推销活动的好感。

眼睛盯着一件东西看,这对有些人来说有点困难。但是,如果你正在努力赢得人们的好感,并且想表示你所说的话很认真,这就显得很重要了。例如,当你走进老板的办公室要求他给你提职时,如果你的眼睛紧盯着他,而不是低着头,那么他会更认真地考虑你的请求。当你在单位陈述你的一份商业计划时,如果你用自信的眼神看着周围的人,那么大家就会更加信任你并认可你的计划。

小贴士

上司的眼神

俗话说:"一个目光表达了1000多句话。"眼睛能作为武器来运用,使人胆怯、恐惧。常见的瞳孔语言为,在表示反感和仇恨时,瞳孔缩小,还露出刺人的目光;相反,睁大眼睛则表示具有同情心和怀有极大的兴趣,还表明赞同和好感。在职场中,目光中除了能看出上级与下级,权力与依赖的关系外,还能揭示出更多的东西。

上司说话时,不看着你,这是个坏迹象,他想用不重视来惩罚你,说明他不想评价你;上司从上到下看了你一眼,则表明其优势和支配,还意味着自负;上司久久不眨眼盯着你看,表明他想知道更多情况;上司友好地、坦率地看着你,甚至偶尔眨眨眼睛,则表明他同情你,对你评价比较高或他想鼓励你,甚至准备请求你原谅他的过错;上司用锐利的眼光目不转睛地盯着你,则表明他在显示自己的权力和优势;上司只偶尔看你,并且当他的目光与你相遇后即马上躲避,这种情形连续发生几次,表明面对你,这位上司缺乏自信心。

懂得使用得体的肢体语言

在口头交流之外,沟通双方的身体语言交流,也可以互相传递很多信息。

人体及其各种举止可以传达许多信息,尤其是面部表情最具有代表性,所以了解人体语言所代表的意义,是有效沟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一项研究表明,从言语中传达出去的信息只占所表达的全部信息的7%,剩下93%的信息传达都不是你用嘴说出去的。俗话说:"眼见为实,耳听为虚。"人们靠眼睛观察所获取的信息占55%,用耳朵可以从你的声音里得到38%的信息。所以,根据以上数字,人们更能从眼神、语气、肢体语言等其他方面来分析出其他的东西。

肢体语言是和我们平时说的语言相对独立的一种沟通形式,它伴随着我们说话的同时产生。肢体语言来自于面部表情、眼神接触、手势、站立姿势和态度,大多数情况下,它是潜意识的。总的来说,肢体语言的细微差别是非常复杂的,但是有些普通的肢体语言符号甚至能抵得上一大堆话。

以下的一些关于肢体语言的小要点要牢记:

★身体前倾、不住点头时,表明这个人对某种事物很感兴趣,或者对某人的观点表示支持和认同。

★突然向上用力挥舞手臂时,这个人很可能是对某种观点或事物表示强烈不满。

★嘴部的动作,比如撅嘴、撇嘴等等,也可以直接表现出这个人正在思考他所听到的东西,或者是他正在犹豫,并想收回他所说的话。

★说话时呼吸急促、说话速度比平时快、声音也比平时高时,常常表示这个人此时的心情比较激动,或者正在受某些问题的困扰。

★晃动双手,或摇动胳膊,表达出积极、热情的信息,但往往对于其他人来说,这却表达了不成熟和不可靠。双臂最好的摆放姿势还是自然的放在身体两侧,这样看来充满自信又很轻松自然。

★把手轻轻地搭在对方肩上或胳膊上表示亲密,伸开双臂拥抱表示喜欢或安慰对方。

★不能把手插在兜里,不能把手放在桌子下面,或是身后,也不能用手摸脸、脖子,弄头发,这都是不成熟的表现。

★站如松,坐如钟,这会让人更尊重你,而懒散地躺在椅子里,或是靠在墙上,就会让人觉得你无精打采。

★不要摇头晃脑,别让头总是歪的,一定要保持昂首挺胸,这会让你看起来充满自信,并有权威感。人们也会对你尊重,而且以诚相待。如果你希望留给人友好、开放的印象,你可以把头轻轻歪向一边。

★双手抱肩,或是交叉在胸前,你会在与人沟通时产生隔阂,这表现了你对人或谈话内容根本没有兴趣。另外,这个动作还可以表示你根本不同意对方的观点。可能你是因为冷了才这样,但你要同时表现出打寒噤的样子,才能免除人们对你的误会。

一些小动作可以让人们知道你头脑中正在想什么。在与人说话时,小动作太多会让人觉得你根本没有认真听对方讲话。所以,在对方说话的时候,除了适时回应之外,不要有太多的小动作。

身体语言的解读,必须结合具体的沟通情境、不同的风俗习惯以及人物的性格特点等进行具体分析。同样一种表情、动作或神态,在不同的沟通情境、不同的地域特点中所反映的意义可能会大相径庭,而不同性格的人在传递信息时展示出的身体语言也各不相同。例如:竖起大拇指的手势,在中国表示赞扬,在日本表示"老爷子",在希腊表示让对方"滚蛋",而在英国等地则常常有一种侮辱人的意味。又如:有些人用双手摊开的动作表示"我就是这么倔强,你还是不要再浪费口舌了",而另外一些人则用这个动作表示"真拿你没办法,我服了你,就按你说的意思办吧"。

展示得体的微笑,赢得他人的好感

无论双方的语言表达方式或生活习惯等有多大区别,彼此间真诚的微笑可以消除一切隔阂。

微笑是一种令人感觉愉快的面部表情,它可以缩短人与人之间的心理距离,为深入沟通与交往创造温馨和谐的氛围。

微笑是人良好心境的表现,说明心情愉快,充实满足;微笑是善待人生、乐观处世的表现,说明心里充满了阳光;微笑是内心真诚友善的自然表露,说明心底的坦荡和善良;微笑是对自己的能力有充分的信心,对自己的魅力和能力抱积极和肯定的态度;微笑还是对工作意义的正确认识,说明热爱本职工作,乐于恪尽职守,能让服务对象倍感愉快和温暖。

微笑是开发不尽的资源,是使事业成功的重要法宝,是服务行业的一种特殊需求和基本要求。它可以让你不费吹灰之力,却生意兴荣;它可让你减少工作失误,带来利润的增长。

即使在全球经济大萧条时期,希尔顿饭店的创始人希尔顿先生,照样要求希尔顿饭店内的所有员工都对前来光顾的旅客献上最真诚、最温柔的微笑,结果他创立的旅馆事业一直蒸蒸日上。

并不是所有人的微微一笑都能轻易地打动别人,微笑是有讲究的。

微笑的时候,先要放松面部肌肉,然后使嘴角微微向上翘起,让嘴唇略呈弧形。最后,在不牵动鼻子、不发出笑声、不露出牙齿,尤其是不露出牙龈的前提下,轻轻一笑。

微笑要发自内心,当一个人心情愉快、兴奋或遇到高兴的事情时,都会自然地流露出这种笑容。这是一种情绪的调节,是内心情感的自然流露,绝不是故作笑颜、故意奉承。

发自内心的微笑既是一个人自信、真诚、友善、愉快的心态表露,同时又能制造明朗而富有人情味的生意气氛。发自内心的真诚微笑应该做到笑到、口到、眼到、心到、意到、神到、情到。

微笑最重要的是自然、大方,不可以假装。只要你把对方想象是自己的朋友或兄弟姐妹,就可以自然大方、真实亲切地微笑了。

微笑要适度。虽然微笑是人们交往中最有吸引力、最有价值的面部表情,但也不能随心所欲,随便乱笑,想怎么笑就怎么笑,不加节制。所以说,笑得得体、适度,才能充分表达友善、诚信、和蔼、融洽等美好的情感。

要想常常保持微笑,就要培养乐观的观念,控制消极的情绪。任何问题都有其两面性,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绪,看到光明的一面,保持心境愉快,会减少因观念消极而产生的烦恼。

小故事

蜡烛

有一位单身女子刚搬了家,她发现隔壁住了一户穷人家,一个寡妇与两个小孩子。

有天晚上,那一带忽然停了电,那位女子只好自己点起了蜡烛。没一会儿,忽然听到有人敲门,原来是隔壁邻居的小孩子,只见他紧张地问:"阿姨,请问你家有蜡烛吗?"

女子心想:"他们家竟穷到连蜡烛都没有吗?千万别借他们,免得被他们依赖了!"于是,对孩子吼了一声说:"没有!"

正当她准备关上门时,那穷小孩展开关爱的笑容说:"我就知道你家一定没有!"

说完,竟从怀里拿出两根蜡烛,说:"妈妈和我怕你一个人住又没有蜡烛,所以我带两根来送你。"这一刻,女子自责、感动得热泪盈眶,将那小孩子紧紧地拥在怀里。

掌握适当的空间距离

合理运用与他人的空间距离,会使我们取得意想不到的交际效果。

在非语言沟通中,空间距离可以显示人们相互间的各种不同关系。我们每个人都生活在一个无形的空间范围圈内,这个空间范围圈就是他感到必须与他人保持的间隔范围,它向一个人提供了自由感、安全感和控制感。

在人际交往中,当你无故侵犯或突破另一个人的空间范围圈时,对方就会感到厌烦、不安,甚至引起恼怒。

一位心理学家做过这样一个实验:在一个刚刚开门的大阅览室里,当里面只有一位读者时,心理学家就进去拿椅子坐在他或她的旁边。试验进行了整整80个人次。结果证明,在一个只有两位读者的空旷的阅览室里,没有一个被试者能够忍受一个陌生人紧挨着自己坐下。

就一般而言,交往双方的人际关系以及所处情境决定着相互间自我空间的范围。美国心理学家霍尔将人际交往中关于距离的应用划分了四种:

1.亲密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