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近范围在约15厘米之内,彼此间可能肌肤相触,耳鬓厮磨,以至相互能感受到对方的体温、气味和气息;其远范围是15~44厘米之间,身体上的接触可能表现为挽臂执手,或促膝谈心,仍体现出亲密友好的人际关系。
这种距离只限于在情感上联系高度密切的人之间使用,在社交场合,大庭广众之前,两个人(尤其是异性)如此贴近,就不太雅观。在同性别的人之间,往往只限于贴心朋友,彼此十分熟识而随和,可以不拘小节,无话不谈。在异性之间,只限于夫妻和恋人之间。
2.个人距离
其近范围为46~76厘米之间,正好能相互亲切握手,友好交谈;其远范围是76~122厘米。任何朋友和熟人都可以自由地进入这个空间,陌生人进入这个距离会构成对别人的侵犯。
人际交往中,亲密距离与个人距离通常都是在非正式社交情境中使用,是与熟人交往的空间。在正式社交场合则使用社交距离。
3.社交距离
这已超出了亲密或熟人的人际关系,而是体现出一种社交性或礼节上的较正式关系。其近范围为1.2~2.1米,一般在工作环境和社交聚会上,人们都保持这种程度的距离;其远范围为2.1~3.7米,表现为一种更加正式的交往关系。公司的经理们常用一个大而宽阔的办公桌,并将来访者的座位放在离桌子一段距离的地方,这样与来访者谈话时就能保持一定的距离。
在社交距离范围内,已经没有直接的身体接触,说话时,也要适当提高声音,需要更充分的目光接触。如果谈话者得不到对方目光的支持,他(或她)会有强烈的被忽视、被拒绝的感受。这时,相互间的目光接触已是交谈中不可缺免的感情交流形式了。
4.公众距离
这是公开演说时演说者与听众所保持的距离。其近范围为约3.7~7.6米,远范围在7.6米之外。人们完全可以对处于空间的其他人装作没看到,不予交往,因为相互之间未必发生一定联系。
在现实生活中,这些距离范围并不是固定的,尤其是个人距离,是由社会规范和交流者的个性习惯所决定的,也就是说,与人们的种族、年龄、个性、文化、性别、地位和心理素质等有关。因此,在沟通中应根据不同的内容选择不同的距离。
会说的不如会听的
聆听,是对说话者的一种无声的赞美和恭维;聆听,可以找到一条通往说话者的心灵之路;聆听,可以使人际交往更有效果更加和谐。
聆听是精神的享受,思想的深远。一位美国女作家曾说过,沟通的最高境界就是静静地聆听。的确,聆听所表现出的正是一种宽容、谦逊的人格,也展示了对他人的尊重。一个善于聆听的人,必然是一个对他人充满敬意、知道尊重他人的人,这样的人,也是我们愿意与之交往、愿意彼此倾诉与倾听的人。
当你认真聆听客户的谈话时,客户感觉自己被重视,于是,他们便对你产生了亲切感和信任感,感觉你是他们的朋友。所以,正在洽谈的生意成交了,已经发生的纠纷平息了。聆听成为一种润滑剂,能让财富更快地流入你的口袋。
当老师聆听学生的心声时,不仅缓解了师生间的紧张关系,消除了距离感,也能让老师真正理解学生,尊重学生,促进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健康发展。
当你聆听别人的倾诉时,给予他们贴心的理解和真诚的疏导,他就能振作精神,重新开始奋斗,我们也将因此获得更多的友谊,更多的亲情,更多的爱情,就能更多地了解人生的酸甜苦辣,更多地积累人生的宝贵经验。每个人的生活经历不同,都有值得总结的成功经验,也有值得吸取的失败教训,我们可以从他人的倾诉中警戒自己的言行,避开前进中的荆棘。
只有善于聆听的人,才会从别人失败的经验中不断地吸取经验,加快趋向成功的步伐。对于这样的人,成功路上的艰辛会减少许多。在倾听的过程中,要取别人所长,补自己所短。
聆听是一种能力、一种素质、一种思维习惯。良好的聆听能力是我们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之一。有的人认为自己听见了就是在倾听,那是不准确的,因为聆听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听。听对方说出来的内容,只是常规意义上的听。有效聆听则是要听出对方说话背后的真心,明白说话人的真正意思才是最重要的。
人与人之间都需要沟通、交流、协作、共事,一个人善不善于倾听,不仅体现着他的修养水准,还关系到他能否与其他人建立起一种正常和谐的人际关系。聆听别人讲话,必须做到耳到、眼到、心到,同时还要辅以其他的行为和态度。不少社会学家和心理学家从人际关系角度进行研究,提出了以下聆听技巧:
★面部保持自然的微笑,表情随对方谈话内容有相应的变化。
★运用肢体来倾听,可倾身向前,目视对方,脸上保持全神贯注的精神,表示对他讲话的专注。
★用你的眼睛倾听,目光持续地接触,这样会让对方感到你在认真倾听他所说的每一个字。
★集中精神,不要做其他分散精力的事,如看表、抠指甲、伸懒腰、翻阅文件,更不要拿着笔乱画乱写。
★不要粗暴打断别人的讲话,不要对别人的诉说无动于衷。
★语言要合作在对方"说"的过程中,不妨以"嗯"或"是",表示自己在认真倾听。在对方需要理解、支持时,应以"对"、"没错"、"真是这么一回事"、"我有同感",加以呼应。必要时,还应在自己讲话时,适当引述对方刚刚发表的见解,或者直接向对方请教高见。
★在别人还没讲完时,不要着急地发表自己的看法。听完以后再想一想,他说的或问的是什么,如果自己没有听清楚,可以再问一问,如果听清楚了,再说出自己的意见。
★适当地发表自己的观点,要显得自信、礼貌、真诚、谦和,重要的要寻找两个人共同感兴趣的话题。
★要注意倾听弦外之音。对方没有说出来的部分常常比说出的部分更重要,要注意对方语调、手势的变化。
★避免外界的干扰。必要时请秘书暂时不要把电话接进来。把电视、音响设备关掉,没有什么声音比你正倾听的那个人声音更重要。
保持适当的沉默,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沉默是一种说话技巧,是一种高明的沟通方式。
人们常说:"沉默是金,开口是银。"一句简简单单的话道出了人际交往中的一条重要规律。
在沟通过程中,不要害怕沉默、冷场。沉默、冷场有时是一件好事,如果对方性子比较急,或者不懂如何利用冷场,那么,对方就有可能先开口说话,我们就可以得到更多的信息。出现冷场,对方也可能在反思自己的言行,例如价格太不合理或者提错了问题等,对方会怀疑自己,把自己往坏处想,反而会更多地想对方的好处。所以,在沟通中,不要怕冷场,而且要敢于问别人问题,自己不明白的,不清楚的就要敢于去问,不断地问问题,掌握的信息就越多,就越能控制局面。
"沉默蕴涵着一种艺术,沉默也蕴涵着雄辩。"古罗马著名演说家政治家西赛罗曾这样说,在今天,这句话也同样适用。沉默蕴涵着一种艺术,这个艺术就是给其他的人提供了可以提问的机会。没有机会去提问,你永远也不会知道问题的答案。
沉默给他人提供了可以思考而不受打扰的机会。比如,在医生照顾病人的过程中,沉默可以给病人更多的思考时间,也给医生观察病人和调适自己提供了一次机会。适当地运用沉默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尤其在病人悲伤和焦虑的时候,病人就会感受到医生是在认真地听,在体会他的心情,这些对治疗都会产生积极的作用。
恰到好处地运用沉默,可以传递出一种难以言表的丰富的信息,起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作用。比如,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父母一旦发现孩子犯有比较严重的错误,为了及时纠正其错误,可以适当地表现出沉默。让孩子在父母的沉默中感到震慑和压力,自觉地把问题讲清楚,然后父母再对症下药。很多时候,父母在批评和劝诫孩子时,最容易犯的毛病就是当众把孩子说得一无是处。这样的批评容易伤害孩子的自尊心,会导致孩子的抵触和反感。因此,有些时候,用沉默来代替对孩子的直接批评或斥责,可以达到教育的目的。
适当地保持沉默是处理人际关系的无声"武器"。比如,如果你是一名管理者,那么,你在与下属进行沟通时,适当地保持沉默,不仅能够解决棘手的问题,而且还可以让沟通锦上添花。传达你对下属们的要求和期望,如有必要,再把注意事项交代清楚即可,然后你就可以保持沉默,留一个宁静的"空间"给下属们好好考虑具体的步骤。当他们的想法不够准确圆满时,你可以适当地给予补充,给予适时的指导,但千万不要剥夺下属发言与思考的机会。
在批评别人之后保持沉默,是对当事人的一种威慑。一方面,对方会因为你的"点到而止"感谢你为他保留了颜面,另一方面也显示出了你宽广的胸怀。你的沉默并非是对错误的迁就,而是留给了对方一个自省的余地。
沉默会让流言蜚语自生自灭,对待流言蜚语最好的办法就是保持沉默。沉默并不是对搬弄是非者的纵容,而是在一定程度上制止了是非的蔓延。你选择了沉默,那些别有用心的人必定会索然无味地从你身边走开,流言蜚语也就失去了传播的源头。
用触摸进行情感交流
触摸行为也是一种沟通方式,能起到比言语更为有效的效果。
触摸是一种无声的语言,是非语言沟通交流的特殊形式,是人际沟通中最亲密的动作,包括抚摸、握手、依偎、搀扶、拥抱等等。触摸能增进人们的相互关系,它是用以补充语言沟通及向他人表示关心、体贴、理解、安慰和支持等情感的一种重要方式。
许多年前,一个年轻人感到生活难于应付,他独自回到悉尼的老家,随行的行囊里只有最简单的衣物,还有一兜子摆脱不掉的麻烦。在抵达机场的一刻,这个年轻人做了一件事,他找到一块纸板,高举着它站在这个城市最繁华和拥堵的十字路口,上写着:自由拥抱!15分钟后,一个女人走过来。这个女人对他说,那天早上,她的宠物狗死了,而且同一天正好是她独生女的一周年忌日。在感到最孤独的这个时候,她需要一个拥抱。于是他们拥抱,并在那一刻露出微笑。
"每个人都会遇到麻烦,甚至远比我所遭遇的要严重得多。看到某人能在顷刻间从阴郁中走出来,露出微笑,这让每一次都具有非常的意义。"说这话的人是胡安·曼恩,就是故事中的那个年轻人。
每一个个体都有被触摸的需要,这是一种本能。婴儿接触温暖、松软物体感到愉快,喜欢拥抱、抚摸;更重要的是,个体不仅对触摸感到愉快,而且对触摸对象产生情感依恋。如触摸孩子的头、手等能满足他们对爱的需求,可以转移其注意力,能给他们安全感、信任感,消除他们的恐惧心理。
触摸行为,能够传递出各种不同的信息:
1.传递情绪信息
心理专家研究发现,触摸能够传送五种不同的情绪:漠不关心、母亲般的照顾、害怕、生气和闹着玩。另一项研究发现,60%的人在向另一个人致意和说"再见"时,都使用触摸,而长久分别时的触摸(握手、拥抱等)更为强烈些,因为分别更富于情感。一个人触摸另一个人的肩膀,意思就是:"不要感觉这个讨论是一种威胁",或者可能是:"这真的很重要"或"我有话要说"。
2.传递地位信息
一般来说,主动触摸对方的人往往是地位较高的人,而且两人之间没有障碍和矛盾。所以,在日常交流中,大多是教授、老板、大人主动触学生、雇员、小孩。通常,地位低的人往往希望得到地位高的人的触摸,而具有支配性个性的人或者企图显示这种支配性的人,他们往往主动采取触摸行为。还有,触摸可以传递安全信息,使受者有种慰藉感、舒服感、满足感和受保护感。触摸者和被触摸者都承认,触摸传播的信息常常比讲话更重要。
触摸也应得当,它是一种表达非常个体化的行为,其影响因素有性别、社会文化背景、触摸的形式、双方的关系及不同国家民族的礼节规范和交往习惯等。例如西方社会中熟人相见亲吻拥抱是习以为常的事情,但在东方社会中这种行为方式常被视为不端或有伤风化。因此在运用触摸的时,应保持敏感与谨慎,尊重习俗,注意分寸,尤其是同年异性间应避免误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