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中国南海海洋文化传
28373900000017

第17章 神采篇(7)

慧能一听,记得当年在金台寺听过安道诚诵经,顿时豁然开悟,修行佛法,原来先要把“应无所住”的心生出来。知一切万法,不离自性。不然就是无明,住于生死。要不住於有,不住於空,这就是中道。不离有,不离空,成真正般若智慧——这即是觉,否则即是迷。迷和觉只是一转身的功失,即是“苦海无边,回头是岸”。即时回头,便是涅槃,也就是彼岸。若不回头,就会愈迷愈远,愈迷愈深。但虽深远,若能一转身,这就是顿悟。顿悟就是觉,而觉就是佛。

五祖说:“此为第二等的修行,第一等非关文字,第二等有字,‘应无所住’乃应随时生清净之心。”

慧能问:“可是此心无事,犹如明镜?”

五祖答道:“此即‘心如明镜台’之谓,有境界来就照,用过则无。”

三更受法,人尽不知。慧能得五祖传授以心印心的妙法,在内无心知,外无人知,乃至鬼神也不知道。

五祖就把顿悟法门和衣钵传给六祖,说:“你要好好保护衣钵,这是由释迦牟尼佛一代代相传下来的。你到世间要广度一切有情的众生,而将佛法流布至尽未来际,无令断绝啊!”

并有一偈曰:

有情来下种,因地果还生。

无情亦无种,无性亦无生。

到此,五祖大师也感怀悲哀担心。二祖临被杀时,曾说:“到第四代时,楞伽经都变成名相了,没有人懂。”

既然五祖大师说“无令断绝”,必定有无穷的感慨。到了这个时候,慧能也不谦让,合什稽首,接过袈裟,说:“多谢祖师的栽培,我一定尽心尽力,领会精神,把你的顿悟法门,发扬光大!”

五祖说:“往昔初祖达摩大师,初次到中国的前三五年时,人们都不恭敬他,反把他叫作摩罗刹,没人认识他是位祖师,所以才传授这衣钵作为证据。”

衣钵只是一种表信,其实佛法是要以心传心,令他自己觉悟,自己证得。自古以来所有诸佛所传的就是本体——即自性,历来祖师相传的都是本心。

13、迷时师度,悟了自度

衣是争的开始,有了衣大家就互相斗争,争这衣而作祖师。甚至有的偷了这衣而作假的祖师。

此衣在四祖时被偷过三次,五祖时又被偷三次,但都没偷成。在六祖时曾被偷六次,但后被武则天硬给拿去,以后下落不明了。

五祖继续说:“衣钵是争端的开始,只传到你为止,以后不要再传下去了。如果要传此衣钵,恐怕命如悬丝,随时有断的危险。你赶快离开此地,因我怕有人会加害於你。”

说罢,慧能收起法衣,五祖连夜亲送六祖离寺到九江渡口,这时天已大亮。慧能便问:“那么我该向何处去宏法度生呢?”

五祖再三叮嘱:“你离开后,要把佛法带到南方。为了安全,三年之内你必须混迹百姓之间,暂不宣法,以免暴露。逢怀则止,逢会则藏。你到怀集就可以歇止,若到四会就隐藏起来。大难过去,待时行化。你要善于引导迷惑者,若能使这些人开悟,那么他们就和你一样,成就佛智了。”

慧能又问:“弟子本是岭南人,素不熟悉此地蜿蜒山路,我如何出得江口呢?”五祖道:“你不需忧愁,我会亲自送你去吧!”

五祖把六祖送到九江浔阳驿的地方。

五祖吩咐说:“你快上船!”就拿起摆船的橹使船开行。

慧能说:“师父!请您坐著,应该由我来摇橹。”

五祖说:“应该我来渡你才对。”

慧能说:“迷时师度,悟了自度;”虽同是一个度字,用处不同。慧能生在边远,语音不正,蒙师传法,今已得悟,应当自性自度了。

五祖点头称是:“不不错,此真契合我心意。以后佛法将由你发扬光大。你离别我三年后,因我传法有人,我将进入涅槃。你现好好向前努力精进,向南方去吧!你要韬光晦迹,养精蓄锐,将来则战无不胜、攻无不取。但是去后不要急着弘扬佛法,否则佛法就难传了!因佛法是从难中兴起的,愈难愈好。”

这包括不怕腿痛及辛苦。六祖天天舂米比任何人都辛苦。慧能舂米坠腰石,现还在湖北冯茂山东山禅寺保存著,上面刻著“慧能卢居士舂米的坠腰石”几个字。

大师吩咐完毕,一声珍重,船老大一点竹篙,船即划破清波,向东而去,但见“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不一会船即隐入茫茫烟波中。此后慧能回到广东,隐遁于四会、怀集二县间。

14、大庾岭

五祖回去后,几天不上堂为众人说法,大家都起了疑心,而到方丈室问:“方丈和尚,您没有病吧?没有生烦恼吧?”

五祖答:“病是没有,但我的衣钵已向南传去了,你们大家可散去,我这儿没有佛法,我要退休了。”

众问:“谁得到衣钵?传给谁呢?”

五祖答说:“被最有能力和本领的人得到了。”

大家就知道是六祖慧能得此衣法。就明白而说:“就是那广东獦獠卢慧能居士,他得到了,不行不行,怎可传法给他,我们大家从后追,去抢回衣钵!”於是,就有数百人来追赶六祖,想抢回衣钵,由此可见其势力之大。

在百人中,有一位和尚,俗姓陈名叫惠明,在家时曾做到四品将军,性情急躁,开口就骂人,动手就打人。此人力大,有武艺,故做到四品将军。他生禀特异——“飞毛腿”,一天可跑二百里路。他于心不甘,马上飞奔追赶。

慧能大师走了差不多两个月,取道江西,来到大庾岭。大庾岭在江西大庾县之南,广东南雄县之北,是中原贯通岭南的必经之道。

此时,慧能疲劳不堪,抬头一看,但见崇山峻岭,气势雄壮,延绵起伏,逶迤千里,中夹一径,犹如咽喉。

慧能边走边看,回头一看后面有一干人追来,为首的一个粗大和尚正是惠明。他尤其走得快,走在众人前头,眼看就要追到慧能了。

大庾岭梅关

慧能想若争夺起来,料想不是他的对手。再要逃,已经来不及了。

于是慧能就将衣钵放在路旁草堆大石上,坐在路口不走。

心想“法衣虽然重要,但现在如不放弃袈裟,势必危及性命。倒不如留在青山,即使失却法衣也无碍我对佛法的弘扬。”

想到这里,他心里极是平静,朝着气喘咻咻的惠明说道:“惠明上座,你千里迢迢赶到此,无非是要袈裟,袈裟是法衣传信之物,不可力争,既然你要,那就由你取去吧!”

惠明来到六祖面前,看到草中大石上的衣钵,就要去取拿衣钵,可用尽全身之力还是拿不动衣钵的一角。他心里就害怕起来,继而生了敬畏,浑身发抖。为何他拿不动呢?

传说是冥冥之中有护法善神、天龙八部在这儿护衣钵,故他虽有大力,也是英雄无用武之地。

于是大声疾叫:“修行有道的人,我是为佛法而来,并不是要来夺衣钵啊!”醒悟此衣钵非由力可夺,乃向六祖求法。

惠明本是武人,没理由提不起掷于石上的衣钵,这衣钵又不是深嵌石中。其实是他心生惭愧而未尽提掇之力罢了。惠明是为“求法”而寻师,那个身外的衣钵已不是他追寻目的。

任何一个求者,当他明白衣钵不能代表大法的当下,就不再会想要提掇它了。

听到惠明要求法,六祖这才出,趺坐石上。

惠明作礼说:“请行者为我说法。”

慧能说:“惠明首座,你既有为衣钵来,坐下,坐下。先屏息诸缘,勿生一念,我为你说法。”惠明默然。

慧能问惠明:“只教证取无念心。不思善,不思恶,这时,如何是你慧上座的本来面目?快说,快说。”

善恶都不思量,制心一处而清净无念,即是还他本来面目,即是见性,也就是“问在答处,答在问处”了。

惠明听罢大悟。问道:“从上代祖师以来,所传的密语密意外,还有没有密意?”

六祖就开示说:“我给你说出来的就不是秘密,不是最妙了。你若能回光返照,则妙法都在你那儿,而不在我这里。”

惠明叹道:“我虽在黄梅,实未省自己面目。今蒙指示,如人饮水,冷暖自知,现在你就是我的师父了。”

六祖说:“我与你二人,同拜黄梅五祖弘忍大师为师吧,好好地自行护持。”

这是因为佛教制度,慧能尚未剃度受戒,不得说法度人。慧能虽先得法,但还是居士身,不能违反此制,改变禅门开法以来接众公式。

惠明又问:“惠明今后该向何处去?”

慧能答:“逢袁则止,遇蒙则居,北去教化众生吧!”后来慧能大师与惠明上座,大家各自教化一方,接引后学。

惠明避讳“惠”字,后改名为道明,独往庐山香炉峰布水台结庵而居。

其后惠明没有即刻动身,三年后,道明来到袁州新喻县蒙山,住持灵隐寺,创建西华禅寺,大倡玄机,广弘佛法,一音宣讲,万人咸悦。

15、曹侯村

六祖大师从五祖黄梅弘忍大师那儿,得到以心印心的法门。回至韶州,现在叫韶关,又叫曲江,就是南华寺乡下。他回到曹侯村,又住到好友刘志略家中,没有人知道他是传承五祖衣钵的人。

刘待他“礼遇甚厚”,他很欢喜研究佛法,所以对六祖大师特别恭敬供养、礼拜。

刘志略家里有一个姑姑,已经出家做比丘尼,法号叫无尽藏??没有穷尽的宝藏。志略有姑为尼,名无尽藏”:志略有一个姑姑,名字叫无尽藏。

无尽藏常读《大涅槃经》,《大涅槃经》是佛将要入涅槃的时候说的,有十卷。这个比丘尼,欢喜这一部经,所以常常念,但并不尽释经文。

慧能大师一听《涅槃经》,“即知妙义”,即景知道其中最妙的道理。就给无尽藏比丘尼解说。

但无尽藏比丘尼拿起《大涅槃经》,就问大师:“这个字读什么?”看来这个比丘尼,大概也不比慧能认得多字。

尽管她认字不多,但她的修行,也达到“日中一食,长坐不卧”的境地。这可是由四祖道信大师倡导的,人人都是坐禅,长坐不卧。凡是真正修行的人,就都日中一食,长坐不卧。

她家里非常有钱,却能持银钱戒。她认真用功,一天到晚,都是念经、研究佛法,总也不懈怠,是这样一位比丘尼。

因为她有修行,据说她也存有真身,还在曲江一庙上,没有坏掉,只是庙名不记。临终的时候,也是坐着往生;往生后,过了几年,身体还一点都不坏,也没有臭,也没有烂。非常庄严,非常之好。

她尽用功修行,没有淫欲心;没有淫欲心,虽然是肉身,就变成金刚不坏身,所以坐着就往生了。

话说这天晚上无尽藏比丘尼拿着《大涅槃经》跟慧能请教说:“这个字怎么念?”

大涅槃经

慧能大师说:“你不认识这个字吗?”

无尽藏说:“是呀,我不认识这几个字斟句酌。所以请问你,这个字是怎么样读法?”

大师说:“喔!我也不认识这个字啊!字,我也不认识;但是经的意思,你只须把经文念给我听,问我佛理,给你解释一下还可以。”

无尽藏比丘尼就说:“字尚不识,你连字都不认识,焉能会义?你怎么会懂此中意思啊?”:

大师说:“喔!诸佛妙理,非关文字。诸佛心法的妙理,就是以心印心,顿教的法门,于文字上,没有什么关系。因为这是直指人心、见性成佛、不立文字的顿教法门,所以认字不认字,都不要紧的。”

大师又云:“我以手指指月亮给你看,但这手指并非月亮。你若能直接看到月亮,就不必以我所指也能看到。字,只是起到手指作用罢了。若只抠表面文字,就如将指月亮的手指当成月亮了。”

禅宗所传一脉——法眼宗的文益禅师,直截了当地回答“指即不问,如何是月?”再问,文益就说:“那么你就问问你的手指吧!”又问:“月即不问,如何是指?”文益说:“月。”

无尽藏比丘尼一听很惊讶,认为这个人很不平凡。能够说出这样的话,真的很有大智慧,深为慧能的深刻见解叹服。

文益禅师

所以她走遍了曹侯村,告诉每一个“耆德”说:“此是一位开悟的、有道之士,这位大师,虽然不认字,但真是有道德。你们都应该发心供养呀!”

当时在南华寺,出家人有七、八百人,在家人也有几百人。所以六祖在南华寺时,常常每一天都有一千五百人至两千人吃饭。

当时的法会,可以说是非常隆盛。这样隆盛,就是无尽藏比丘尼、通应律师和刘志略他们来护法。

有魏武侯玄孙曹叔良也和当地百姓一起来争相瞻礼。当时宝林山南华寺,为隋末战火烧成一废墟。大家发心募捐金、银,遂于故基,重建佛寺,延请六祖大师住持。

慧能道:“我本发宏愿拜弘忍为师,若只在宝林寺修道,非我所愿,还不如回家的好。”

他很少在寺内露面,农忙季节,只是在晚上悄悄地为村民宣讲佛门典故或解释经义。

农闲季节,在附近岩洞里为村民随缘说法,风和日暖则在山顶上,三、五人席地款款而谈。

至今在象岭之麓、天王岭前坡冈上尚留有三、五个环形坐痕或拜痕,或称之坐石,或称之拜石,像是在诉说六祖当年的圣迹。

“师住九月余日”,大师在这儿住了九个多月。争夺法嗣之众又从黄梅到大庾岭,跑两个多月的路,寻逐到此,想夺他的法衣。

避难石

慧能藏到前边山里,山里有块大石头,有个窟窿。六祖就隐身匿迹石中。那帮人便纵火焚草木,料想必会将慧能烧死无疑,便呼啸而去。

大火正好从岩边烧过,慧能将身藏入岩石得以幸免。后经路人指引,立即转移至曹溪边狮子岩中。

“石今有师趺坐膝痕”,说是到现在石头上仍遗有大师结跏趺坐的痕迹及衣布之纹。后人名此岩为“招隐岩”,岩中之石名“避难石”。唐代以来,“狮岩招隐”一直是曲江的廿四景之一。

“师忆五祖怀会止藏之嘱”,大师记起五祖告诉他“逢怀则止,遇会则藏”。“遂行隐于二邑焉”所以大师又藏到新会和怀集去避难。

16、肉边菜

怀集、四会山区的农夫、猎户,常常“打冤家”械斗。慧能到了以后,苦口婆心以佛理规劝他们,以化解彼此多年来未解的宿怨。

有一年山下农田失收,一些逃难到山上的农民,抢了猎人家贮存的食物,在山上打猎的猎人当即闻讯,成群结队欲下山去赶杀农民。

在山洞隐居的六祖出面加以劝阻,以“不念自利,常念利他”的法句开导猎人,讲清天下的穷人帮穷人的道理,猎人反以新猎到的猎物送给农民救急。

入冬期间,山上猎物稀少,猎人家常因此断炊,慧能不顾山高路隘,冒险下山去告知农民,很艰难地及时地把食物送上山给猎户。

自始,山上山下穷帮穷,打冤家的事再也没有发生过;连到处乱窜的山贼、劫匪,也给他感化弃恶从善;慧能无论去到哪里,就把佛法传到那里,做了许多弘法利生的善事,当地人称他为人世间救苦救难的“活菩萨”。

慧能经历十五年,“逢会则藏”在四会扶卢山藏身,避难于猎人群中。时与猎人随宜说法。为猎人做守网的工作,见有活的走兽或飞禽,就尽力放生。

每天吃饭,他将野菜放到肉锅里煮。

他说:“我只吃些肉边的菜,不吃肉。”其实佛门素食目的,是反对弱肉强食,以示万物一体之仁;要根除杀机,维护众生的共同生存。

释迦佛祖制定“在可能的环境中必须素食”的标准。六祖在未受具足戒以前,生活猎人群中,为了生存不能不吃肉边菜。

“逢怀则止”是于怀集,慧能尊师之嘱南来怀集隐避上爱岭龟嘴岩数年。

石坐西北而朝东南,由三块巨大的花岗岩石天然叠成,形成一个数十平方米的宽敞石室,洞室左壁尚存四首摩崖石刻诗,诗是清末任怀集县令的广东东莞举人蒋航所题:

峭壁悬崖叩上宫,慈悲救世释儒同。

如何十载修真地,一任尘嚣历劫红。

石室孤栖风雨催,蒲团正果生胚胎。

逢怀则止传薪语,我劈榛芜为法来。

上爱岭周围百姓对这位待人和善、教人行善的慧能十分怀念,改龟嘴岩为六祖岩。并建六祖禅院,并确定取慧能二月初八生日为会期,每五年一届。

唐咸亨五年(公元674年),五祖告诉弟子们说∶“给我建一塔,我要走了。”

在第二个月十四日他问∶“塔准备好了吗?”弟子们说造好了。”

大师说∶“这么多年来,我教化众生,度化有缘者,且付法予慧能六祖。现在你们有十人应成法嗣,到处建立道场,护持佛教发扬光大,教化众生。”

这十大弟子即是神秀、智诜、慧藏、玄约、老安、法如、智德、义方、慧能、刘主簿等。五祖将这十位送到不同的地方去教化众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