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中国南海海洋文化传
28373900000029

第29章 神秘篇(2)

独特的自然环境条件,日久则形成了湛江珍珠的本质,其珍珠文化也沉积了相当厚重。比如位于今湛江市遂溪县西北沿海地区,历史上曾经在此设置过扇沙县(见《遂溪县志?扇沙县置》)。但此一称谓,现在只有在历史文献中才能看得见其行政区域范围也模糊不清,唯独的是被东汉合浦郡太守孟尝称为“海出珠宝”的那片海,以及当地老百姓称为海底的珠母贝还在,并且一同见证一段将近七千年的历史。另据《广东新语》云:“雷州之对乐池,高州石城(今廉江县)之麻水池,旧多产珠”,所产珠称南珠,圆白光莹,小巧玲珑,素有“西珠不如东珠,东珠不如南珠”之美誉。生产方式,乃是潜水捕捞,世谓“采珠”。自汉代起,采珠不绝于史籍志书中。五代十国至宋初均在合浦郡大力生产珍珠,产量前所未有。北宋开宝五年(972年),宋太祖平岭南,禁民采珠,一度对珍珠资源采取了保护政策。

湛江产珠,历史古远。《湛江市志》中记载:湛江本地出产享誉为“东珠西珠南珠”之最的“南珠”(珍珠)首次被我国古代封建皇朝定为“国宝”贡品。

从明永乐十四年(1416年),明成祖朱棣就在雷州府设立机构,“诏令雷州采贡珍珠,并命内使镇守对乐珠池”。可见,当时的湛江珍珠早已成为朝廷指定的贡品。据史料上的记载:其时,朝廷在雷州府置场司,开辟“对乐珠场”(今遂溪县遂城镇西南58公里处的乐民所城,又名珍珠城),专为宋皇采集珍珠。为了防止盗劫,至明洪武二十七年(1394年),明太祖朱元璋命安陆侯吴杰在此地监建珍珠城池。是时,全靠当地征赋税和“抽丁”建珠城。方圆五十里内,每户抽一丁,无丁户则缴役款;服劳役者雨淋日晒,昼夜不停工,还受棍敲鞭笞,不少人死于非命。珠城建了几年,民怨声载道。朱元璋帝为息民怨,发御旨,表彰珠城的建成。其中有“永乐民安”之句,御史官则取其中“乐民”二字命名珍珠城为“乐民城”。该城三面临海,一面连陆地,方圆约一华里。城外开凿两条护城河。每条宽12米,深5米。城墙周长1000米,高6米,厚4米。砖木结构,四方各设一门。昔日镇守官衙遗址尚依稀可见。1972年堵海取石,大部分城墙已毁,仅存西门。

据旧《遂溪县志》载,珍珠城建成后,明皇朝规定每年贡珠一斗。如不交足,追究镇守官之责;守城兵员300人,以宫廷太监为守官。另据《雷州府志》载,自明永乐十四年(1416年)诏采珠至万历三十四年(1609年)第一次罢免采珠止,近二百年间,大的官逼民反事件发生两次:正德五年(1510年),因守珠池太监牛荣恃势横征苛敛、以饱私囊、残害百姓,引发了珠民的反抗;正德十四年(1519年),守珠池太监赵兰比牛荣更凶横,杀良民诬知府,激发了珠民再次反抗。乐民珍珠城自宋开宝年间至清道光年间最后废弃止,除时而因滥采而无珠可采外,断断续续被驱使为历代皇帝采珠约900年。旧《遂溪县志》中的《采珠谣》就是人民对“采珠”的血泪控诉。从《明史》所载两广巡抚林富疏请明皇罢免采珠的奏章,也可见采珠为害之一斑:“五年采珠之役,死者五十余人,得珠仅八十两,天下谓以人易珠,恐今日以人易珠,亦不可得”。

珠江的珍珠业则起于五代,南汉君主刘隐於大步海设媚川都,置靖海都巡知屯门镇事,兵二千,驻守吐露港沿岸,监管采珠场,严防私采。珠民不仅生命受威胁,而且在政治上也是没有地位的。南汉刘鋹时期开始,珠池成为朝廷的专利禁区,珠民成为终生不能改业的蜑籍贱民。蜑民成了采珠的奴隶,此时,北方已由外族统治。南汉是偏安政权,发展采珠增加政府的财政收入,故在吐露港设采珠场,称媚珠池,置媚川都。而大埔海所产丫螺,内壁常含圆润珍珠,体积较小,少用作士女装饰品,多供合药之用。

珠母海是泛指合浦县东南沿海一带生长珍珠母贝的海域,宋以后称珠池,即分布在珠母海各海域,也称珠母池。欧阳修与宋祁合编的《旧唐书?地理志》记有“廉州合浦县有珠母海,郡人采珠之所”宋珠池珍珠母贝密集繁衍,是珠民采珠的地方,按《旧唐书?地理志》载:“珠池是郡人采珠之所”,珠母海中的各珠池地域不同,产珠贝多少,珍珠的质量也不相同。自东至西为乌坭池、海珠沙池(海猪沙池)、平江池、独榄沙洲池、白龙池、杨梅池、青婴池、乡望池等。合浦珠母海中的各个珠池之名称,有以沿岸地得名。如:白龙珠池因其海域附近有白龙珍珠城而得名,杨梅池因其附近有杨梅岭得名,而望断池则是因该池水深浪急,恶鲨云集,珠民下海采珠多葬鱼腹,珠民家属常在岸边企盼亲人归来,往往失望而得名。

海产珍珠贝是孕育珍珠最为普通,珍珠贝喜欢在开敞的内海湾,水温平和,水质清澈,水流平缓的泥砂底质生活。据史料考证,在北部湾的合浦、钦州和防城港的沿海一带,历代分布有诸多古珍珠池,形似海洋中的小盆地,底质多为洁白的细沙和小石砾,淡水不时从底部渗出,不断调节海水的盐度。这些珍珠池地处合浦湾,位于北部湾近陆海域,海湾开敞,潮流畅通,海域隐蔽,风浪较小,且两河流相夹,咸、淡水适中,东面有雷州半岛、东南面有海南岛,西有印支半岛,是防止风浪冲击的屏障。北有云开大山余脉,阻挡寒潮的侵袭。东南无内陆大河注入,浅海多为砂质或砾底质,有60万亩平坦的砂砾。浮泥和敌害生物少、饵料丰富、无污染。气候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年平均气温22.6℃,最冷月平均气温10——15℃,年均极端低温度2℃,日照时间年均日照时数为2108.5小时。属亚热带气候,气候温和,水温适宜,沿海水质清净无污染,浮游生物极其丰富,海水比重稳定,为1015——1022,平均为1018,水温18——32℃,平均为23.5℃,所有这一切为珍珠贝的生长与繁衍提供了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鉴别珍珠的级次,古代的鉴别法与现代的鉴别法不同。古代合浦珍珠的级次,是以珍珠的形状、大小、颜色及质量来区分。南朝时,宋沈怀逺的《南越志》载:“珠有九品,大五分以上至一寸,分为八品。有比彩、一边平似覆釜者名珰珠,珰珠之次为青珠、滑珠、螺珂珠、官两珠、税珠、葱符珠、稗珠”。

合浦古珠民鉴别珍珠的级次,有按珍珠重量分类的:八百颗珍珠重一两的称“八百子”;一千颗珍珠正好一两的,称“正千”;颗粒大的珍珠,一颗重七分的,称为“七珍”;一颗重八分的,称为“八宝”。也有根据珍珠形状、质量、大小及光泽,分为四品:珍珠圆球形或半圆球形、直径在1厘米以上,表面为玉白色、全珠细腻光滑、闪耀珠光为一等品;珍珠呈圆球或半圆球、长圆形、腰鼓形,其大小不分,色泽较次于一等,表面呈玉白色、浅粉红色、浅黄色,全珠细腻光滑、闪耀珠光,为二等品;珍珠形状为圆球形、近圆球形、长圆形、腰鼓形、扁块形、棒形等,表面呈玉白色、浅粉红色、浅黄色,全珠光滑,有细皱纹和珠光,为三等品;珍珠形状不规则,表面为玉白色、粉红色、浅黄色、浅橙色、有明显的皱纹或沟纹,全珠基本有珠光,但珠光面不小于全珠表面积的80%,为四等品。屈大均的《广东新语》卷15货语及李调元《南越笔记》也记载了合浦各个珠池所产珍珠的质量也各不尽同。产于望断池者为上品,其次为杨梅池和平江池,产于乌坭池者为下品。

4、泪尽南珠

合浦珍珠的采集自汉代开始,历代皇帝都派内监到谦州监守珠池,采收珍珠进贡皇宫。长期禁民私采的官采,使得采珠业畸型发展,形成独特的南珠文化。廖国器修民国版《合浦县志》云“合浦南部地瘠人贫,不种粮食,耕海采珠,以珠易米”地属“蛮夷”的古郡合浦,是壮族先民的聚居之地,沿海土地贫瘠,无有田农。在王命和生计的双重逼迫下,百姓惟以采珠为业,《合浦县志》说“年十余岁使教入水”的乌浒人、珠儿、珠户,珠民,这些采珠的专业人员,不顾安危采来的珍珠,一是作为贡赋或监采上交官府;一是以珠易米,赖以苟活。官府徵集善泅泳者,腰系用以盛载珍珠的袋,由官兵以船载至海中,先以石硾足,蹲身入海,沉水而下,“有至五百尺深者”;在船的官兵,手执系在泅者身上绳索的另一端,至认为采珠者不能再“忍气”,且已采集相当的珍珠时,才连人带石拉上海面,故水性较差者,往往泅溺而死。

自宋开宝年间以后置场置司管理珠池,但也未设专官管理。建隆三年(962年)宋太祖诏令合浦置媚川郡,定珠课,开始下诏采珠,南珠正式作为贵重物品,定期向朝廷进贡。据脱脱写的《宋史》卷6【宋纪六】记载:开宝四年(972年),南汉国皇帝刘鋹,为了讨好宋太祖,特地用合浦珍珠,制作成鞍带,称为“珠龙玉鞍”献宋太祖,宋太祖非常喜爱,曰:“鋹能以筱工巧,移于治国,岂至灭亡哉。”宋太祖建隆三年到绍兴二十六年,宋朝190多年中,按《珍珠典故》载,合浦珍珠遭到严重捕捞,沿海一带珠贝资源枯竭,官兵迫使珠民到与越南交接处水深百丈中采珠,大批珠民葬身巨鲨腹中,人民怨声四起,其惨况如李白《见京兆韦参军量移东阳二首》诗所言“相逢问疾苦,泪尽曰南珠”。宋代时有珠民将采捕到的珠贝放在池中管养,珠贝长大后,将鱼目投入,两年后得鱼目珍珠。清代《岭南偶记》刊本记:“廉州蜑人以鱼目插入珠蚌而成珠……此乃鱼目混珠”,可见合浦珠民的聪明智慧。后来宋太祖以采珠害民,乃诏废媚川都,少壮的兵勇,编入静江军,老弱者,遣回原籍,并禁民以采珠为业。

据靳文谟之《新安县志》及陈伯陶之《东莞县志》皆有载,至元代,为了歛财,复行采珠。张维寅书《上宣慰司陈采珠不便状》,力陈采珠之害,足见时人对采珠伤残人命的不满。大步海,在今吐露港,船湾等地,是一处凹入的海域,从塔门至大埔(步),水流因从宽阔水域流入狭窄的水域,流势减慢,适合蚌类水产的生长。元代,封建王朝加强对合浦珍珠控制,设立专门机构掠夺珍珠贡献朝廷。

延佑四年(1317年)设立合浦廉州采珠都提司,专事采珠。珍珠资源受到严重破坏,广大珠民难以捕到珍珠,宋濂《元史》【仁宗本纪】记“采集千百螺,罕见其一”,由于采集珍珠产量减少,引起朝廷严重不满,频频地撤换地方官员,不断加强对珠民迫害。明陆楫《古今说海》载“蜑海上水居蛮也,以舟辑为家,采海物为生,且生食之,入水能视。合浦珠,池蚌蛤,惟蜑能没水探取,旁人以绳系其腰,绳动摇则引而上,先蜑毳衲极热,出水,急覆之,不然寒僳而死,或遇大鱼蛟龟海怪,为鬃鬣所触,往往溃腹折肢,人见血一缕浮水面,知蜑死矣。”

据宋濂《元史顺帝二》记载,延佑七年年6月,珠民罢采珠。元顺帝至元3年,复立采珠都提举司,同年4月又罢采珠。泰定五年(1324年),合浦珠民第一次联合起来,反对官吏的迫害进行罢采珠运动。40年中,珠民反采珠斗争层出不穷。古代珠民徒手在茫茫大海中淘珠采珠,艰苦和危险,条件十分恶劣,生命受到严重威胁。人在海底并无保护设备,停留时间短,采不到珠贝,时间长,会窒息或寒栗而死。不幸遇到鲨鱼等巨鱼。若逃避不及,即葬身鱼腹,唯水面一缕缕浮上鲜血。采珠遇到台风等恶劣天气也会船毁人亡。即使侥幸保住性命的,也定然是肢残臂断的废人了……李时珍的《本草纲目》“真珠”篇中曾描述了珠民采珠的艰险:“合浦县海中有梅、青、婴三池。蜒人每以长绳系腰,携篮入水,拾蚌入筋即振绳,令舟人急取之。若有一线之血浮水,则葬鱼腹矣。”古代合浦珠民为采珍珠死于珠池者不可胜计,即如林富《乞罢采珠疏》所谓“以人易珠”。

长期的采捞珠贝,随着盈筐满箩的珍珠出于海面,珠民慢慢摸透大海的脾性,使不少合浦人至今仍练有深潜的绝技。官府的暴政,大海的无情,使珠民苦不堪言。因此,合浦珍珠采集史上的每一页都充斥着采珠人的斑斑血泪。在封建专制的残暴压迫之下,珠民开始奋起抗争。

古今文人墨客、官家政要为南珠吟咏赞叹千年不绝,既有惊艳于合浦珍珠的美妙绝伦,也有表达出对珠民悲惨遭遇的怜悯。唐代元稹《采珠行》曰:“海波无底珠沉海,采珠之人判死采。万人判死一得珠,斛量买婢人何在?……十万壮丁半生死,死者常葬鱼腹间。蛟鳄磨牙竟相向,积水化为海水丹。”宋代陶弼初的一首诗生动地概括了南珠与合浦两千多年的牵连。合浦名因珠起,地因珠著。“骑马客来惊路断,泛舟民去喜帆轻。虽然地远轻无益,幸得珠还古有名。”宋元符三年(1100年)六月二十日,苏东坡奉诏自海南返中原,渡海北归来到合浦。一直到八月二十八日离开这座古城。在合浦时住清乐轩,虽只两个月,却写了《廉州龙眼质味珠绝可敌荔枝》、《雨夜宿净行院》等诗篇和《记合浦老人语》等札记。

二、“美人鱼”

传说南中国海深处有被称为“美人鱼”的“鲛人”,因为海水的深邃清纯,适宜他们生活。那里有着他们的“人间社会”……

在海底,有鲛人的城市,是他们运用海底浮力开采石灰质的礁石及珊瑚为建材,制成空心基座及柱墙建造起来。因此也可在海中浮动,利于迁徙。一个中等鲛人城市约有千人,普通村落也有近百人。而游猎的鲛人则用水草搭建巢屋,悬飘海水间,一个村落由数百个草巢相连。鲛人随着鱼群和温暖潮流的流向而迁陟,大约十年就迁陟一次,留下一座空城遗迹。

不同城市由不同部族鲛人联合组成,由于生产力增强占据好的海流地带,驯养鱼类及海中植物,形成了定居生活,不再迁徙,出现了城邦制的鲛人国家。鲛人国有王,男女都可为王,世袭制。有官制和少量常备卫队,有各部臣官处理事务。国民分市民与奴族,奴隶由犯罪者和异族者及战俘构成。战时军队临时从国民中召集,但军队也是有限的。奴隶只有在战争中夺取财产赎身或立得战功,才能摆脱被压迫的地位。鲛人在海中战争,战斗主力是驱役食肉鱼群,由有懂得海语的法师运用法术驱役。一场战争下来,海水血红。

鲛人国以海星、龟壳、贝壳等为流通货币。而珍珠活贝称为合币,如珠还未长成,可代作预付款。尤其以名为“珠铭”的金色珍珠贵重如黄金。鲛人与人类交往,多是海边以物易物的贸易。人类有时也接受稀有的鲛人货币,鲛人在岸上逗留时,也使用人类货币。鲛人善织极其珍贵的鲛绡,人类极欢喜买这种极薄,极光滑,轻而韧的丝绸。传说中出现的“海市蜃楼”,就有鲛人的鲛绡集市,人要是能去那里,就可以买到这种宝物。

早在魏晋时代,中国就有鲛人的传说,记述多且详细。在曹植、左思、张华的诗文中都提到过鲛人。传说中的鲛人过着神秘的生活,晋干宝《搜神记》卷十二:载:“南海之外有鲛人,水居如鱼,不废织绩。其眼泣,则能出珠。”南朝梁任昉《述异记》也记:“鲛人,即泉先也,又名泉客。南海出蛟绡纱,泉先潜织,一名龙纱,其价百余金。以为入水不濡。南海有龙绡宫,泉先织纱之处,绡有白之如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