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伏波将军
1、大瀛海
古人认为海“从水从晦”,汉人刘熙《释名》中注“海,晦也”。所谓晦,是指月朔,或言日暮,昏暗之意。晋人张华《博物志》中又有更进一步的说明:“海之言,晦昏无所睹也”。在古人心目中,海洋是一片阴森可怖,荒蛮无际,昏晦凶险,暗昧幽冥的地域。许慎所著《说文》认为“海,天池也”。是说其很广大,无始无终,难测其垠,难穷其境,难探其深。古人对海洋的认识充满茫然,充满敬畏和恐怖。把海与苦难联系起来,称为苦海;古书中有“四海犹四方”的说法“,海”是方向,认为海是天下的尽头,天涯海角之谓也。
孔子说:“道不行,乘桴浮于海”就是说海是远离人世,茫然不知其终的境地。古人有此空间概念,正是因为“海”字的声训“海者,晦也。“海者,晦暗无可知也。由于缺乏航海能力,先民面对茫无际涯的大海,唯有望洋兴叹,不知其详。更无从得知大海之外另有新大陆,所以将海看作是天下尽头。
华夏先民居黄河流域中原,便认为是天下中心,故称为中国。而中国四周的异族被认为是处于大地边缘,近于海,又被称之为“海”。《尔雅?释地》说“夷、八狄、七戎、六蛮,谓之四海”法。这一来,“海”就成了“中国”的界限;古人以“海内”、“海外”看天下,似乎有点坐井观天了。与中原文化发达地区接壤的岭南和闽越统称为南海,以别于东海。东海和南海的划分,实际是以中原文化的疏密程度,对海洋划分“等级化”。西海和北海,更因为荒蛮僻远,之地,就以“六合之外,存而不论”盖而言之。
“等级化”是中华民族整体文化和海洋文明之间互相影响的结果。古人在航海实践中,还对海洋进行细化,以区别其位置和特点,便于进行掌握。小的海区称为“洋”,大洋称为“大瀛海”。如黄海海域有“黄水洋”、“青水洋”、和“黑水洋”之分。台湾海峡又被称为“横洋”,台湾到澎湖列岛称为“小洋”,澎湖列岛到厦门一带称“重洋”,浙江外海区称“浙洋”;而广州珠江口外称“伶仃洋”。小海区也称“海”,如“琼海”。
海又被称为“大海”,比海更大的是“大洋”。南海只是太平洋中的一个海。是我国最大的海疆,岛屿星罗棋布,滩礁最多,大小共达150以上,分有东沙群岛、西沙群岛、中沙群岛、南沙群岛。二百多个大小不等、露出水面或潜伏水中、主要由珊瑚体构成的岛屿、沙洲、暗礁、暗沙和暗滩总称为南海诸岛。南海诸岛分布在中国南端,孤悬海外,是我国神圣不可分割的领土。
中国先民伟大的南海航行实践和航海技术革命,加深了对南海诸岛的认识。并以南海诸岛地形特征,创造了为其后各朝代广泛采用的“长沙”、“石塘”等南海诸岛古地名,以及专南海诸岛某一群岛的专称地名。自秦汉以来,此三沙群岛即已属我国版图之内。
秦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六王毕,四海一,武功极盛,东征西讨,开疆拓土,国威远播,震耀南海,东领黄海、渤海、东海暨朝鲜,西括临洮羌中,南抵日之南,封日南郡,北据河为塞,并阴山至辽东。《淮南子》载:“又利越之犀角象齿翡翠珠玑,乃使尉屠睢发卒五十万为五军,一军塞镡城之岭,一军守九疑之塞,一军处番禺之都,一军守南野之界,一军结余干之水,三年不解甲弛弩,使监无以转饷,又以卒凿渠,而通粮道,以与越人战。”公元前211年,秦皇发五十万大军,从大庾、桂阳、都庞、萌渚、越城五岭进兵,沿海南挺。《史记》“南越尉佗传”说,秦始皇兼并天下,八年后平越,即开置三郡:桂林、南海、象郡,徙民与越杂处十三年,以适遣戍,使中越同化,以利统治。秦之攻越,水陆并进,三沙群岛亦在征讨之列。三沙群岛归属我国,已1700余年了。秦始皇雄才大略,统一中国,大业甫成,注意边疆,略取越南,收辖三沙群岛,归入中国版图。为中华民族开疆拓地,功不可没。秦破灭,赵佗击并桂林象郡,自立为南越武王。
2、马伏波
公元前201年,汉高祖灭项羽,中国恢复统一。公元前196年,即高祖十一年五月诏立赵佗为越南王,为和辑百越,并派陆贾为汉使至南越劝说,赵佗仍然位踞南越王。
元鼎五年(公元前112年),汉武帝开海,要在海上开拓一条继张骞出使西域通往西方经久长盛的丝绸之路。秋,派遣卫尉路博德为伏波将军,率十万师,驭楼船分由水陆四路。次年冬即破南越,置南海、苍梧、郁林、合浦、交趾、九真、日南、儋耳、珠崖九郡。伏波将军路博德接着又平定西南夷,再平东,皆置郡县。自合浦徐闻入海,得大洲,东西南方千里。至是百越之地,皆入汉朝版图。《梁书》卷五四,“南海诸国传”记云:“海南诸国大抵在交州南及西南大海洲上,相去近者三五千里,远者二三万里,其西与西域诸国接。”
汉光武时,另一位伏波将军,乃马援马伏波。《晋书》称“林邑国,其南为马援铸柱之处也,去南海三千里”,《梁书》云“伏波马援将军开汉南境……汉元鼎中遣开百越,置日南郡,”《前汉书?地理志》记“中置象林郡,马援植两铜柱,表汉界也”。所谓林邑,自汉日南郡象林县名得来,而象林之名,又从秦之象郡得来,日南郡所属五县,象林最南。汉献帝初年,以象林为都城,简称林邑。至《大清一统志》云:“占城在西南海中,为周越裳地,秦为林邑,汉为象林县,属日南郡。”可见今之越南,终汉之治,尚为我国版图。当时我国声远播,四夷咸服,海南诸国朝贡不绝,紧接南越之三沙群岛,处南海交通之要冲,自然仍为我所领有。东汉杨孚《异物志》记载“涨海崎头,水浅而多磁石”。其中“涨海”即谓南海,“崎头”则是对西沙群岛、南沙群岛,南海诸岛的岛、礁、沙、滩的称呼。
汉亡,魏、蜀、吴三国鼎立,吴终据交州,如《三国志》卷十五“吕岱传”云,“岱既定交州,复进兵讨九真,斩获以数万计,又遣使南宣国化,暨徼外扶南林邑明堂诸王,各遣使奉贡,权嘉其功,进拜镇南将军。”受孙权所遣中郎康泰、从事朱应航海出使,历游南海诸国。归而著《扶南传》称“扶南国在日南郡之南,海西大湾中,去日南可七千里,在林邑西南三千里……涨海中,倒珊瑚洲,洲底有磐石,珊瑚生长其上。”涨海即南海,出访航线为西沙群岛、南沙群岛,所述与今珊瑚岛地形相符。晋代对南海诸岛记述更为详尽。裴渊《广州记》谓“珊瑚洲,在县南五百里,昔有人于海中捕鱼,得珊瑚。”
晋武帝篡魏后,泰始七年(271年)遣薛翊陶璜将廿万大军伐交趾。《晋书》五七卷“陶璜传”云:“武平九德新昌土地阻险,璜征讨置三郡,及九真属国卅余县。”其后宋齐梁陈各朝对海南诸国之经营,亦不遗余力。
隋唐对海南诸国恩威并济维护藩属之系,隋炀帝大业末(618年),《资治通鉴》卷一八五“唐纪一”云:“东自九江,西抵三峡,尽交趾,北距汉川,萧铣统之,”《新唐书》卷九十“邱和传”云,“海南苦吏侵,数怨畔,帝以邱和所莅称淳良,而黄门侍郎斐矩亦荐之,遂拜交趾太守,抚接尽情,荒景之。”唐高祖武德四年李靖破江陵,降萧铣,交州刺史邱和,于是交趾之地尽为唐所有。唐代徐坚《初学记》第五卷,称石“石塘、石床”。“石塘”指礁石包围的水塘,浅湖之意。石床有别于石塘,是指平坦如床的礁盘地形。唐宋年间,许多历史地理著作将西沙和南沙群岛相继命名为“九乳螺洲”、“万里石塘”、“千里石塘”、“石塘”、“万里长沙”、“千里长沙”、“长沙”。唐人姚思廉《梁书?海南传》有载,“海南诸国,大抵在交州南及西南大海洲上,及吴孙权时,遣宣化从事朱应,中郎康泰通焉。其所经及传闻,则有百数十国,因立记传”。
3、南海澄清鱼弄月
宋太祖赵匡胤立国(960年),视交州为中国之一部,封丁部领为交趾郡王。北宋《武经总要》载:“广州南海郡……命王师出戍,置巡海水师营垒在海……至屯门山二百里..从屯门山用东风,西南行七日至九乳螺洲,又三日至占不劳山。”宋以后,不只有石塘之称,还有长沙之名。对长沙和石塘的环礁及其岛屿的记述,冠以“千里”或“万里”。以示石塘和长沙分布的广大。
1178年,南宋周去非《岭外代答》载:“海南四郡之西南,其大海曰交趾洋,中有三合流,波头愤涌,而分流为三……其一东流,入于无际,所谓东大洋海地……传闻东大洋海,有长沙、石塘数万里,尾闾所泄,沦入九幽,昔尝有舶舟为大西风所引,至于东大海,尾闾之声震汹无地,俄得大东风以免。”此述宋人之脱险经验,大西风吹歪航路,向东入石塘海区,强大的东风吹回航路才幸免于难。西沙海域水浅礁多,有浪花带,故三礁名浪花礁。北礁环礁浪花带涛声訇然,风静时,十里可闻。其“长沙、石塘”乃南海诸岛。首次把南海诸岛的珊瑚岛看成由以沙岛为主的“长沙”和把珊瑚礁看成以环礁为主的“石塘”组成。
关于“石床”的记述,1225年,赵汝适著《诸蕃志》成书,其序有曰“汝适被命来此,暇日阅《诸蕃图》有所谓石床、长沙之险,交洋、竺屿之限。”卷下《志物》附海南条称“至吉阳(今三亚市),迺海之极,亡复陆涂。外有洲,曰乌里,曰苏吉浪。南对占城,西望真腊,东则千里长沙,万里石床,渺茫无际,天水一色。”这里不但指出了千里长沙、万里石床是我国的南海诸岛,而且也说明,早在唐代已经将西南中沙群岛划归海南岛的振州(宋时改为吉阳军)管辖。
宋代航海事业鼎盛,广州商船已能用“牵星术”绘成“海图”航海,横渡印度洋,赵汝适所阅《诸蕃图》,已有石床、长沙等珊瑚礁绘出。《宋史?真宗纪》有载《玉海》记知广州凌策上报《海上诸蕃地理图》,为后来元、明海图所据之本。
宋末靖康二年(1127年)虽北方入侵,外患不绝,而安南犹入贡不绝,而群向越南及南洋各岛发展,国威亦随之远播,如《宋史》记事本末有云:“元将刘琛攻帝于浅湾,张世杰战不利,奉帝走秀山,至井澳,陈宜中遁入占城,遂不返,十二月丙子,帝至井澳飓风大作。舟败几溺,帝惊悸成疾,旬余,诸将士稍集死者过半,元刘深袭井澳,帝奔谢女峡,复入海,至七里洋,欲往占城不果,”宋端宗被元张驻范追赶下南海,驻跸七洲洋,准备逃亡占城。《宋会要辑稿》“占城国”条载:“国人诣广州,或风漂至常,则累岁不达矣。”同书“真里富国”条载:“欲至中国者……数日至占城,十日过洋,傍东南有石塘,名曰万里,其洋或深或浅,水急滩多,舟复溺者十七人,绝无山岸,方抵交趾界,五日至钦、廉州。”据方位,“石塘”在占城东南,指今西沙群岛。石塘即今之永乐环礁,余为大筐华光礁、二筐玉琢礁、三筐浪花礁。海诸岛的珊瑚礁分为环礁和台礁两种,其中以环礁占多数。“环礁”是由四周连接如环的礁圈围成浅湖形成,“石塘”即环礁的俗称,是礁石围成池塘的意思。故“石塘”是以其地形形态主要特征泛指南海诸岛或其中一、二个岛群。
西沙群岛乃南中国海诸岛中四大群岛之一,在距海南岛东南三百多公里海面。有宣德、永乐两岛为主,还有如永兴、赵述、珊瑚、甘泉、中建等,多为楕圆形珊瑚岛、礁。珊瑚永兴岛有土地庙,有门联:
春亦有情,南海澄清鱼弄月;
人其得意,东风和畅鸟迷林。
珊瑚岛上的土地庙的门联:
金浪碧波朝圣庙;
银滩沙聚立古庵。
永兴岛有孤魂庙,门联是:
兄弟感灵应;
孤魂得恩深。
和五岛和孤魂庙对联,写道:
前向双帆孤魂庙;
殿后一井兄弟安。
《琼管志》载:“东则千里长沙、万里石塘,上下渺茫,千里一色。”王象之在《舆地纪胜》中述:“吉阳(吉阳军)地多高山,峰峦秀拨……其外则乌里、苏密、吉浪之洲,而与占城相对,西则真腊、交趾,东则千里长沙,万里石塘,上下渺茫,千里一色。”吉阳军即今海南岛崖县,“千里长沙,万里石塘”在其东,也就是南海诸岛。而海南岛万宁县南面海滩,滩险浪急有惶恐滩之称,文天祥诗《过零丁洋》中“惶恐滩头说惶恐”乃咏此。故在海边石山镌有对联:
危滩共指名惶恐;
古县空闻号万安。
二、冼夫人
1、岭表豪酋
海南岛五指山为黎族主要居地,古称“俚人”,讲“俚话”。而大陆徐闻、高州、电白亦通黎话。说明为俚人后代,乃随历代征伐海南岛时,迁移的俚人之后。俚人于沿海广泛分布,各成土国,称“岭表豪酋”,各属郡县所辖。
各土国之间常有征战,互相侵略,故曰“越人好斗”。这些古国有乌浒蛮、归汉里君、高凉贼帅、即有俚族首领,称俚帅陈文彻等。在俚、僚、蛮三大族系之中,俚率先接受汉文化,逐步实现俚汉融合。在这一过程中,起关键作用的是一位杰出的酋帅,她就是被称为“岭南圣母”的冼夫人。南朝梁武帝普通三年(522年)十一月二十四日,冼夫人诞生于高州电白郡。《隋书?谯国夫人传》说她从小学习汉文化,“善读阃外春秋”,并记“越人之俗,好相攻击。夫人兄南梁州刺史挺,恃其富强,侵掠傍郡。岭表苦之,夫人多所规谏,由是怨隙止息,海南儋耳归附千余洞。”即说谯国夫人就是高凉冼氏之女也,世为南越首领。跨据山洞,部落十万余家。冼夫人能规谏息怨,完成俚人大联盟,使儋耳俚人归降,成为梁朝立州之基础。
《广东通志》列传一《冯融传》说广东化州刺史冯融,系北燕昭成帝冯弘后裔。他“以礼义威信镇于俗,汲引文华,士相与为诗歌,蛮中化之,蕉荔之墟,弦诵日闻。每行部所至,蛮酋焚香具乐,望双旌而拜,迎者相望,辄诫其下曰:‘冯都老至矣,毋为不善以婴罪戮。’都老,犹言官长也。自是溪洞之间,乐樵苏而不罗锋镝者数十年。”“都老”是俚人首领的称号,冯融被称为“冯都老”,可见他已经融入俚之中。其子冯宝,自幼好学,二十岁考取功名,授高凉太守。
省文史馆罗康宁教授所撰《中国珠江文化史》“隋至初唐的汉俚文化融合”这样写道:冯融得知高凉冼氏家族世为酋帅,在这一带很有威望,同时冼家有位抱负远大的才女,便派人登门为儿子冯宝求亲。冼家欣然同意,两家喜结良缘。当时冼夫人年方14岁。
冼夫人虽然热爱汉文化,但她结婚后并不遵循汉人“男主外女主内”的传统,而是保持俚人女子的习惯,《谯国夫人传》说“每共宝参决辞讼”,协助冯宝治理高凉。同时,以俚帅的身份“诫约本宗,使从民礼”。“自此政令有序,人莫敢违”。可见冼夫人威望颇高。
梁武帝太清二年(548年)八月,爆发了侯景之乱。广州刺史元景仲举兵响应侯景。西江督护、高要太守陈霸先率兵攻进广州,迎定州刺史梁氏宗室萧勃为广州刺史。后又率兵前往京城救驾。当他的队伍行至始兴,表面支持朝廷的萧勃却暗中命令南康、曲江等地的守将阻挠陈霸先。高州刺史李迁仕认为这正是群雄并起,割据称雄,推翻梁朝腐朽政权的有利时机。他暗通侯景,一面称病不去救援京城,一面招兵买马,准备乘机起兵,发动兵变,割据南方。为了取得成功,李迁仕想取得在岭南拥有强大势力的冯冼家族的大力支持。因为他深深知道冼夫人在岭南俚汉人群中有很高的威望,力量也不小,在岭南可以左右当时当地的政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