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中国南海海洋文化传
28373900000053

第53章 神圣篇(5)

元军清理现场,兵卒们争从海上战死宋军浮尸上搜刮财物,发现有一具身穿黄衣的小童尸体挂“诏书之宝”印鉴。元军将领张弘范怀疑小尸身即为宋帝昺,急忙派人再去寻找时已失去踪影。传说宋帝昺毕竟是一位受命于天的皇帝,岂能暴尸海面。其时正当北风劲吹,少帝昺的遗骸随海流向东南方向的深圳漂移,突然一群海鸥飞至,将宋帝昺的遗体严密覆盖,在茫茫大海中没了影迹。

宋少帝昺皇陵故址

却说今深圳蛇口赤湾海边,在南宋末年有一座破庙,庙中有一老一少两僧。这天,老僧正在颂经突感心血来潮,坐不入定,便信步走向海滩,举目遥望海面,发现一群大鹏嘎嘎而鸣,贴水低飞如云飘来,遮盖着一物漂浮而至。老僧趋前仔细一看,那物体竟是一具小童浮尸。尸身穿滚花龙袍,眉清目秀,面如冠玉。他想起日前听到宋帝昺投海殉国的传闻,心想此必为南宋皇帝赵昺无疑。即将浮尸移上岸,脱下袈裟盖好。群鸥见少帝遗体已有僧人照料,遂低飞三匝,飘然离去。老少两僧合力将少帝遗骸移往庙内,并择日郑重其事将少帝昺葬于庙侧南山向阳之处。自此,老少两僧日夜轮班守护墓旁,诵经超度。日久竟化作一大一小两棵榕树,为墓葬少帝守陵至今,只是无人从中得知。后来在赤湾开发南油后期基地时,13部推土机一起开动,要铲平陵墓所在地的一处荒山野坡。岂料推土机以排山倒海之势铲到陵墓之处时,竟然同时熄火,几经检修,只能后退,不能向前,令人诧异万分。有司机四下察看,在小山包的乱石中寻获一墓碑,经考古人员考究,才得知这正是宋少帝昺皇陵故址。后人重修墓堂,墓碑上刻:“大宋祥兴少帝之陵”,两旁石刻对联曰:“黄裔于今延宋祀,赤湾长此巩皇陵。”

再说张世杰则率残部战船十余艘,突围往西,准备重整旗鼓再战,突围中因遇暴风,坠海死于海陵港。翌晨,浮尸覆满小鸟,天上行雷闪电,天护忠魂,尸体竟逆水漂流到斗门县黄杨山水湄。故有“流尸”的故事。后来,有宋军避难山中,见而葬之。据《香山县志》载:“诸军棺敛焚尸岛上,杰胆大如斗,更焚不化,诸军号恸。”正是:“黄杨山下将军塚,夜夜悲风起石麟。”

至明代,大儒陈白沙深感传国玉玺永沉厓海之悲,便天天到厓门海边拜祭,想以自已的爱国之心感动南海龙王,献出玉玺,归还朝廷。他每次拜祭都读一篇很长很长的祭文,读到自己泪流满面。不久,南海龙王真的被感动了,便派一员虾将向陈白沙献玉玺。这天,陈白沙又来拜祭龙王。他刚读完祭文,突然前面水中浮出一只很大的大龙虾,两只大钳捧着一颗光芒四射的玉玺直送到陈白沙面前。陈白沙慌忙跪下迎接。龙虾看见陈白沙向它下跪,吓得“咚”一声跳回海中,把玉玺还给龙王,说:“启禀龙王,大儒陈白沙向我下跪,小的怎能承受如此大礼?我不敢献玉玺了。”龙王听罢,喝道:“蠢货!陈白沙跪的是玉玺,哪是跪你这只大头虾?”龙王气罢沉思道:“这些虾兵蟹将又蠢又笨,只可供人送酒,不能办事,这玉玺还是由我亲自送去吧。”

这天,他又来到海边拜祭龙王。陈白沙因玉玺得而复失,悔恨交加。龙王待陈白沙读完祭文后,浮出水面,双手把玉玺送到陈白沙面前。这回陈白沙汲取了教训,不下跪了,伸手就要取玉玺。龙王见陈白沙如此无礼,不禁龙颜大怒,气得“扑通”一声跳回大海,把玉玺放回龙宫的宝箱里。从此以后,这传国玉玺就永沉海底了。

2、古井烧鹅

新会厓山一带生长一种山桔树,剥去树皮,干有花纹酷似蟠龙缠其上,故称“蟠龙山桔”。传说宋帝昺从硇洲来崖门时遇上暴雨,衣服都湿透了,便交给太监晒干。太监把龙袍晾晒在山桔树上。待龙袍晒干,太监收袍时,己不见袍上的龙了。群臣惊异,急令太监寻找龙的去向。太监找到晒龙袍的地方,拨开山桔枝,只见一条条龙盘在树干上,原来龙袍上的龙己跑到山桔树上了。这种山桔树有似龙的花纹,人们把它制成具有天然特征的蟠龙烟斗或蟠龙拐杖。山桔可制山桔凉果或山桔饼,味道甘甜微酸,有化疾止咳功效。

新会是著名葵乡,却流传一道驰名省港澳的特色菜,谓“古井烧鹅”。此烧鹅外表金红亮丽,皮脆肉嫩骨香,其烤制秘诀源自南宋皇宫御厨。因其烧鹅专为皇帝享用,所以色香味特佳,被人们传为“奇香烧鹅”。八百年前,御厨跟随南宋皇帝逃至新会厓山行朝,为躲避元军的搜捕,逃难到厓门出海水道西岸隐姓埋名,凭借一套南宋宫廷秘制烧鹅的手艺,以制卖烧鹅为生计。生意越做越好,越做越大名声越传越广。

这名御厨感念南宋皇太后杨淑妃作为一位女性,却在南宋即将灭亡之际,受命于危难之时,以坚强的意志,挺身而出,在众军臣的拥戴下,先后两次拥立起南宋的最后两位小皇帝并临朝听政,在风雨飘摇、岌岌可危的逆境中支撑大局,殊死抵抗元军的大举进犯,直至得悉宋少帝昺蹈海殉国后,最后坚贞不屈,悲愤地赴海而死,以身殉国的精神,遂决定这门秘制烧鹅的厨艺传女不传男,后来其女带着祖传的宫廷秘方嫁回宋元厓海大战发生地的古井镇,继续操业。随着时代的变迁,古井烧鹅厨艺传女不传男的规矩慢慢被打破,男女相传亦无拘了。于是,古井烧鹅这一宫廷手艺也就在古井镇一代一代传了下来。

新会的禾雀花亦驰名古今,每年三月禾雀花漫山遍野盛开,一串串惟妙惟肖外型酷似禾雀的黄白色花簇,犹如万鸟归巢挂满了枝头,蔚为壮观。禾雀花是一种野生的藤本奇花,又因其率先在新会县棠下镇的小蓬莱山、杜阮镇的叱石山和圭峰山、古兜山等地被发现而被誉为“新会奇葩”。

据说,跟随南宋流亡朝廷17万抵抗元军的军队,除主力坚守崖山外,部分军队布防在新会县境内,其中一支驻守在棠下牙顶山和婆髻山上。厓门海战一役,宋军全军覆没,南宋灭亡。牙顶山上宋军残部的一名将领逃至棠下小蓬莱山中,便脱去军袍,着上道袍,隐姓埋名。这山山势挺拔,林深草茂,曲涧流泉,人迹罕至,他就在龙口岩搭起一间小茅屋隐居起来。他身材魁梧鹤发童颜,颔下飘逸的灰白胡须,颇具仙风道骨之质。他济世为怀,常到山下一带乡村施医赠药,他不求名利,医好了不少病人,很受四乡村民的尊敬。但又不知他姓甚名谁,于是大家便亲切地叫他“阿公”。久而久之,他茅屋旁的那条山坑也被当地人唤作“公坑”。许多年后,“阿公”突然不知去向,人们往山上寻觅,唯见茅舍不见人踪。人们感怀“阿公”之德,认为他是济世仙翁,都在茅舍前跪拜。有病之人接下茅舍附近龙口岩滴下的甘泉,用来煎药,居然疗效特佳,人们感到奇异,互相转告,认为“阿公”显灵庇护一方。“阿公”的茅舍日久坍塌后,乡人相约捐资,在“阿公”的茅舍原址上建起一个叫“公坑寺”的小寺庙,并供奉“阿公”神像祭祀,香火日盛。不久,寺旁的空地上竟长出一株碧绿的藤蔓。这藤蔓生长极快,向上生长的藤蔓,缠绕着周围的树干攀沿而上,向下生长的藤蔓延伸至地下吸收养分,又分枝形成千万支藤干,再也分不清哪条是原来的主干了。如此一来,这藤蔓很快就如一顶巨大无比的绿伞,渐渐地覆盖了“公坑寺”周围数十亩的山林。人们传说此藤蔓是“阿公”的化身,表示他对南宋先朝和当地村民的不舍之情。后来,铁拐李游方到此,得悉“阿公”的事迹和当地村民对阿公的虔诚之情,深受感动,觉得藤蔓虽茂却无花,也恨禾雀在稻熟时啄稻为害,便施展法术用“阿公”藤蔓一串串地缚住万千只禾雀,只许禾雀每年清明前后,禾稻青黄不接时才放出来,啄食为祸禾苗的害虫。自此,每年逢农历二月,这延绵一方的藤蔓上长出了一串串形象大小酷似禾雀的花朵来。这些花朵或成群聚枝头,或成双嘴对嘴,或展翅欲飞,或含苞欲放,或绿或白或黄,千姿百态,漫山遍野,蔚为奇观。其花有四瓣,花托似雀头,有两个黑点缀在花托两边,恰恰就是雀的眼睛,正中向上拱起的一瓣如雀背,侧边两瓣如雀翼,底下一瓣伸出如雀尾,花房内还有一摄细长略弯的花蕊象雀的内脏。人们因其形似,便把它命名为禾雀花。近年来,经人工培植,恩平、鹤山、开平、广州、顺德、南海等珠三角地区的花农也争相引种。禾雀花除了黄白色的外,还发现有大量的紫色或红色等品种禾雀花。

3、硇洲岛

广东省湛江市硇洲岛,这是一个火山小岛,巨石遍岛,千奇百怪。岛上有宋皇城遗址,距淡水镇3.5公里。当年,杨太后与宋帝罡,在陆秀夫、张世杰的护卫下来到此岛,南宋君臣见此地形险要,以定驻跸。宋皇刚到时.兵马找不到水饮,干海难熬,战马用跨子扒开地面,涌出一股清泉,使宋皇兵马痛饮一气。后人建成了八角井,井深不到2米,水白冽清澈,出水量不减当年,后人称为“宋皇井”。

宋军在东边海岸修筑宋皇城宽约180米,纵深约120米,面积约20000平方米。城墙遗址有两段,其中一段为北面横向,残长10米,残宽又5米,残高0.9米,均用不规则的青石筑垒,中间填土,建筑粗糙简单,被称为“宋皇墙”,作为天然屏障。岛的“硇”字,寓意以石墙抵御元兵之侵。

宋皇室在硇洲岛的时间有三、四个月,命硇洲岛为翔龙县,并决定在岛上建筑皇城水寨,以图兴邦,并创办翔龙书院。帝拟将广州湾至津前大海填平,使东海岛与洲连成一片,造万顷良田供20万军马屯垦。传说此事感动了玉帝,令各路神仙前来相助,把三山五岭之巨石化为禽畜,赶将起来,霎时间飞沙走石。因未告及岛上土地公,极为不满,一怒之下,佯装鸡啼,众神仙以为天快亮了,匆忙留下还末点化的石狗、石虎、石猪,撤回天宫。而海神推来的沙,形成了东海岛的飞龙滩;岛上的水田里,至今还留有许多腐木瓦片,传说就是那时留下的。皇城没有建成,元军追来,宋军败退,后覆没于新会崖门。于是人们迁怒岛上土地公,把它扔进大海,把土地庙铲平,只在村头地脚垒个小石庵给他苟安,作为惩罚。如今,岛上还有个宋皇村,有宋皇井、宋皇碑、圣旨匾、藏宝洞以及翔龙书院等遗迹。还有一块石碑,碑文载《高州府志》,记载着明万历年间重修翔龙书院实况,字迹已很难辨认。后人为了怀念忠烈,在家皇城的西园、黄屋、那林三村分别为文天祥、陆秀夫、张世杰三位忠臣建庙塑像。

再说此前宋少帝赵昺仓皇逃难经饶平县红螺山小屿,进入了四面波涛汹涌的南澳岛。御舰正向南澳方向驶去,不料,海扬波澜,御舰被巨浪所覆。少帝落水挣扎,忽然,有漂浮之物用劲托浮少帝及杨太后和群臣,直载他们到了彼岸。大家都惊喜万分,上岸后,大家感激地看着还在海面上雀跃的“恩人”:原来却是一群身长五六尺的大鱼,有的满身乌溜溜,有的满身白滑滑,宋帝便问:“这些救驾大鱼,叫啥名字?”一位饶平籍渔夫答道:“那黑的叫‘乌鹅’,那白的叫‘白鹅’,一夜泅九洲,头脑机灵,叫声如鹅。”宋帝大喜:“朕封乌鹅白鹅为义鱼。绫网缠不住,铁钩钓不起。”自此,这种学名叫海豚的“义鱼”,一旦有伙伴误进鱼网或误吞钓饵,众鱼便拼死咬断鱼网或钓绳,救起它,渔人很难捕到它们。

宋少帝君臣一行人上了南澳岛前山坡驻跸,却因缺乏淡水,军士们纷纷向国师陆秀夫告急。陆秀夫出门观察地形,只见有一道山陵从三宝寺山一直延到澳前山坡。便命士兵掏开泉眼,但一品试,泉水苦咸难咽。少帝也尝了一口,咸苦异常,便眉头打结,大叫道:“朕要喝甜水,不要苦水。”这时泉眼水上下翻滚,片刻又清澄如镜。大家十分惊异,再品一口,大呼道:“老天有眼,真是清甜无比!”于是军士们又挖了三口井。廾水均十分清甜,便分别取名为“龙井”、“虎井”、“马井”。龙井,供皇室饮用;虎井,供文武大臣及将领饮用;马井,供兵士及军马饮用。三泉不息,满足了宋军的需要。虽井在海边,潮涨水淹而咸,但潮退即淡。水久而不臭,用井水抹眼疾炎退症消。千百年后,马井、虎井仍现于海边,而龙井不知隐匿何处。近年人们已将马井用护栏围住,井水甘甜如醇。

“太子楼”为少帝所住。有一夜,少帝正要入睡,太子楼四周传来一阵阵蛙鼓,吵得他烦燥不堪,难以人眠,乃对着窗外斥道:“汝等尽噤声,休得扰朕清梦!”只一斥责,蛙鼓尽瘖哑。但蛙鸣夜间本为天性,虽遵旨不呜,毕竟是憋不住气,仍有呻吟之声。陆秀夫知道了原委,便叫太监引路,提着灯笼照明,在屋外抓到一只蛙王,在它脖子上扎了一圈白纸,叫“担纸枷”,再拿到祭坛前,烧着祷祝,说:“宋帝有旨,令众蛙不得喧噪,以免影响圣上安寝,不得违旨!”然后把蛙王放进草丛。一会儿,蛙声全停了。天亮时,有将士发现,太子楼周围所有蛙类,脖子上都出现了一条小白圈。每到晚上,蛙再不敢喧哗了,实在在憋不住时,也只轻轻“吱吱”几声,故称“南澳哑蛙”。

南宋惨烈覆灭对南海沿海民俗有极深远的影响,潮州菜中就有“护国菜”,虽算不得美味佳肴,但含义极深。相传宋幼帝昺兵败南逃,夜宿潮州寺院,饥饿难忍,僧人又无好饭菜款待,一时情急在蕃薯地摘一把嫩叶,捣碎熬汤,献给皇上充饥,不料宋帝大加赞赏,后来还令御厨仿作,赐名“护国菜”。此后传入市井,经过精心泡制,加入冬菇、火腿肉粒,上汤烩制,成为一道名菜。此菜汤色碧嫩,绿中显红,清香爽滑,备受欢迎。夏日,一些大宾馆又改用凉瓜作主料,配以蟹柳上汤,制成“仿护国菜”,更为鲜美甘润。在潮州市北面凤凰山区,其“单丛茶”,芳香四溢,甘冽香醇。宋帝昺南逃至此,亲口尝过此茶,并列为贡品,于是后人称之为“宋茶”。

在客家地区也有传说,文天祥和丞相陆秀夫护送宋少帝赵昺到长潭村。村民早听说文天祥是客家人,自动帮助宋军挖壕沟,送茶饭,青壮年猎户和樵夫还直接参加战斗。陆秀夫护送少帝继续南撤,文天祥则率兵在此抵抗元军。与元军血战十余天,最后终因寡不敌众而撤走。元军因损失惨重,便进村报复,烧杀抢掠,最后只留下躲在柴草里的张阿婆和她的小孙子幸免于难。待元军走后,阿婆背着孙子到长潭边的山崖上,呼唤她的老伴、儿子和村人。她喊了七天七夜,最后一天夜里,雷电交加,突然一声巨响,阿婆和孙子变成了一块巨石立于潭畔。

元兵追捕幼帝赵昺时,幸得一群打柴的客家妇女机智地救下了赵昺。为表彰这一功绩,特许客家妇女死后皆溢称为“孺人”。孺人本是古代对大夫、官员的母亲或妻子的尊称,在客家地区墓碑按惯例男称“公”,而客家妇女不论贫富贵贱,皆尊为“孺人”。

也是宋端宗被元军追杀,带弟赵昺仓皇南逃,君臣一行在海上漂流数日,遇急风暴雨,不知所向。在一个风雨之夜,他们来到了宝安县九龙村,即今香港九龙城,在一座小石山附近歇息。村民从梦中惊醒,得知皇上驾到,急忙张罗饭食。无奈村民日常靠打鱼为生,并不富足,各家倾尽全力,把鸡鸭鱼肉,青菜萝卜,熬做一锅。饥寒交迫的逃亡君臣吃得十分满意,定为御菜,这就是“新安盆菜”的来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