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中国南海海洋文化传
28373900000006

第6章 神话篇(6)

清代时,逢初一、十五之晨,官员们鸣锣开道,都先去朝拜天后。数百年间,每当渔民或商人扬帆出海,皆先祀天后庇佑顺风安全,并在船头供上天后神位如硇洲岛的津前天后庙。庙中天后坐轿,每遇民间重大节日和喜庆之事均会扶老携幼来妈祖庙像前上香参拜。庙祝公每遇“纤云召阴,劲风起恶,洪涛腾沓,快飙摧撞”即连撞大钟,并将庙前旗杆端火星飞升,警示海上。这时,茫茫大海中被风浪抛得迷失方向的船民看到了,犹如看到救星,似乎听到妈祖的呼唤,望着火星归航,一种亲切的安全感陡然升起心中。妈祖庙无疑仍是沿海民间百姓的精神寄托,并通过妈祖信仰传承着中华传统文化和海洋文化。

每年的妈祖诞辰日和升天日,整个沿海地区民情轰动,都有“清醮”纪念活动。“大醮”更是盛大的的庆典,规模大而隆重,如祖庙落成、开光、千年祭等。沿海的渔民出海常在桅杆上挂一帆草席,以保顺风。端午节常举行龙舟赛,龙舟上放有妈祖像,挂“天上圣母”旗,用于驱邪和保护龙舟平安。沿海,尤其在徐闻的妇女,常仿效妈祖生前梳的船帆状发型。父母还为儿女到宫庙祈求香囊挂戴,以保健康平安。若生贵子,须契婆妈,取名为妈生、妈二等。新船下海,逢汛出海,都必须鸣炮拜祭天后。若海上遇险,抷米洒身神祇,祈求妈祖保佑。

元宵的正日在元月初十日,人们要敬请妈祖庆赏元宵。元宵过后,龙灯集中起来烧掉,经保平安。同时,在妈祖元宵节那晚,大宫小庙都要在宫庙广场,用铁或木头制成的高低不等的排架,并插上蜡烛。这称“烛山”的民俗,象征妈祖在海上显神光,之后将蜡烛带回家中继续点完,以求一年平安。

妈祖祟拜在其千百年的传承与演变中,不同地域以不同方式,丰富着多元的民俗文化和民俗活动。全民参与使崇拜,声势越来越大。如在妈祖文化的发源地福建莆田,其民俗活动独具特色,有妈祖元宵、妈祖回娘家、谒祖进香、妈祖生〔日〕、升天祭、妈祖诗籤,诵妈祖经等信仰仪式,还有摆棕轿、妈祖舞、耍刀轿、妆阁出游、演妈祖戏、摆妈祖宴等。

妈祖诗籤分为甲子、乙丑、丙寅、丁卯、戊辰、己巳、庚午、壬申……六十首。甲子籤为“日出便見風雲散,光明清靜照世間,一向前途通大道,萬事清吉保平安”。乙丑籤为“雲開月出正分明,不須進退向前程,婚姻皆由天注定,和合清吉萬事成”。丙寅籤为“財中漸漸見分明,花開花謝結子成,寬心且看月中桂,郎君即便見太平”。丁卯籤为“前途功名未得意,只恐命內有交加,兩家必定防損失,勸君且退莫啟嗟”……

在湛江各县市、乡镇,妈祖民俗文化活动也很丰富。如湛江市硇洲镇妈祖民俗文化活动中,醒獅、仪仗队、妈祖金像、硇洲女子八音队等都参与游行活动。群众性自发地参加纪念妈祖农历九月初九日羽化升天的日子。湛江文章湾村天后宫自康熙乙卯年间至今,一直保持每年正月十九日舞簕古龙和稻草龙的习俗。徐闻临海,又是西汉时期海上丝绸之路始发港之一,妈祖庙特別多。每年妈祖节日,各村都敲锣打鼓筹划活动。东海岛的人龙舞,雷州的傩舞等都在妈祖纪念活动中展现。

陶立璠的《妈祖信仰的民俗学思考》称“妈祖祭祀仪式不止是表现在如大甲进香仪式大型的宫观仪式中,而且表现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对妈祖的祀奉。这些仪式也许比大型的祭祀仪式更重要,因为它是作为民众生活的一部分被反映在具体的行为中,如船民、渔民、航海者、各种行业会馆对妈祖的祀奉,是研究妈祖文化传播、传承、心理感应的不可或缺的民俗事象。”湛江沿海,耕田者、耕海者、河海运输者以及其他乡镇民众对妈祖虔诚的祀奉,一直没有停止过。妈祖文化在雷州半岛的积淀也因此极其深厚。

湛江的妈祖崇拜,在历史上也曾遭受挫折。《明太祖实录》卷139记载,明代“海禁”始于明太祖朱元璋,洪武十四年(1381),朱元璋“以倭寇仍不稍敛足迹,又下令禁濒海民私通海外诸国”。自此,连与明朝素好的东南亚各国也不能来华进行贸易和文化交流了。至隆庆元年〔公元1567年〕开禁。这漫长的186年“海禁”,对妈祖崇拜是有影响的,主要是大型的出海祀奉活动少了。但暗中的海上走私活动越来越严重。由此,祈求妈祖庇护的祀奉活动转入小型的、个体形式。

清初海禁,由顺治十三年至康熙二十四年持续了共29年。陈立新兄的《湛江海上丝绸之路史》又云,清初海禁对高雷二府海外贸易的打击是致命的。顺治十三年七月颁布了“禁海令”严禁沿海各地商民船只出海贸易、打漁,禁止外国商船来华贸易。明史资料丛刊有陈舜系《离乱见闻录》,记“顺治十六年,时盗贼甚多,乡村屡劫。”又记述“吴川自限口天妃庙起,横至坡头、博立,其硇州及南三都俱为界外。”由此,在这些受禁地方,乡民流离失所,惨不忍睹。妈祖信仰也受重创。康熙二十四年下旨“开海贸易”后,雷州半岛海上贸易开始兴旺起来。各地到雷州半岛建立会馆越来越多。由商人发起新建的会馆,目的在于保护本地商人或本行业商人的商贸利益,由同乡或同业组成的团体。如英利各地商人先后在这里组建了琼州会馆、廉州会馆和高州会馆等3大会馆,使英利成为仅次于徐城的“雷南第一重镇”。

那时,先后在县内的徐城、迈陈、龙塘石桥、曲界、海安、英利和下桥石板等地建立会馆达16所之多,这些大大小小的会馆成为当时繁华贸易的历史见证。妈祖信仰和妈祖崇拜也进入全盛时期。天后宫的兴建和修复也比较多。如清朝从乾隆八年到乾隆二十九年的21年时间,对雷州夏江天后宫的重修就有三次。

徐闻三面临海,港湾中渔村遍布,所以天后庙也特别多。计有建在墟东曲界天后庙,海安所城南门外渡头水井天后庙,锦囊所城南门外和东门侧的锦和天后庙,新寮建寮村、四十唐、海安白沙埠、角尾潭鳌、城南翁农尾、东场、西连田四、新西、五星三塘、南山下村、水尾均有天后庙。明清时,莆田百姓南迁徐闻,带来了妈祖崇拜。莆田人与众不同的是在脚尾趾甲旁生有一片指甲,这说明徐闻人与妈祖有一脉相承的血缘。

至今在徐闻仍流传妈祖“搬姑”的传说。说是角尾谭鳌村有渔民在海里拉网捕鱼,可没有网到鱼,倒是网到一个大白石。渔民们把它放回海中,再下网,拉起来仍是那块大白石,还是没鱼。如是三番四次,渔民只好将石载到更远的海收掉下。再回原地拉网,拉起来,仍然是那块大石,没有鱼。渔民们感到好奇,便说:“白石呀白石,你要是有灵,就保佑我们多网到鱼,而不是聊我们玩,我们一定建一座庙把你供奉起来。”渔民们说罢,再次下网,这回真的拉起了满网的鱼。渔民们也真建起一座庙,把白石供奉起来,这庙就是“白宫”。从此,渔民们每逢出海都要到白宫来问妈祖。烧上一炷高香,祈求平安。

有船就有妈祖,有海岸就有天后庙。现在妈祖庙或天后宫,几乎遍布世界各地。在全国范围,广东和海南有近40多座,江浙30多座,山东威海、营口、青岛、秦皇岛、长岛、烟台、蓬莱各地都有妈祖庙;京、津、湘、黔、辽、丹东、锦州均有妈祖庙。台湾有500座,香港有50多座,澳门有2座。世界各地,日本神户、长崎、及很多岛上建有数十座妈祖庙;新加坡有天福宫,马来西亚有30多座,其中马六甲的青云亭建于明隆庆元年。朝鲜、菲律宾、印尼、越南、泰国、挪威、丹麦、法国巴黎、加拿大、美国檀香山、旧金山,墨西哥、巴西、新西兰、非洲等地都有妈祖庙宇或奉祀场所。

由此可见南海沿海,乃至世界各地民众对妈祖的信仰和崇拜是相当广泛和持久的,妈祖文化已成为南海海洋文化不可或缺的部分。在全球有5000多座妈祖庙和2亿多信众的背景下,妈祖文化、海洋文化必定有新的发展,新的开拓,必定不断地丰富、坚定、弘扬海洋文化。南海沿海犹须保护“原生态”的妈祖信俗文化。保护民间信仰氛围,保护妈祖祭祀仪式;保护民间传承的妈祖一系列习俗;保护作为海洋文化一部分的妈祖信俗文化民间传说、民间故事。

五、龙母

珠江口汇合三江奔流至南中国海洋,其西江北岸三江水口处德庆县悦城镇,有一座构筑古雅的龙母祖庙。初称五龙庙,宋时称为孝通庙。而广西梧州龙母太庙,则始建于北宋初年。

西江流域水患频仍,龙母庙更多。悦城龙母庙是龙母葬身之龙穴,故称“祖庙”。在南海沿海子民的心目中,龙母是一位至高无上的祖宗神、自然神和守护神。海上和江上航行的船只,多供有龙母圣像。船只经过龙母庙前,必须鸣笛、放鞭炮,以致敬意,至今依然。传说中的龙母是广西藤县人,广西人叫她“姑婆”(姑奶奶),可见其宗族神的地位。

据《孝通庙志》载,广东悦城龙母祖庙:“龙母娘娘,温氏,晋康郡程溪人也,其先藤县人……”。还有《藤县志》载云:“龙母为嬴秦祖龙之神,温姓,或曰蒲姓,藤县二十一都筋竹村人,或曰藤县一都水东街孝通坊人,故其庙名孝通。”宋仁宗为广东悦城龙母祖庙题写“孝通”匾额。藤县水东街孝通坊的龙母庙历来叫“孝通庙”。

清版嘉庆《藤县志》载云:“龙母父天瑞,娶悦城梁氏,生三女,龙母其仲也。少时每若望空,应答祸福之事无不奇中,随其母至悦城,心喜其地,欲为要厝所,因默识之。及归于江边而得石卵,剖之出五物,如守宫状,喜水,豢渐长,放至江,遂去。数年,鳞甲辉煌复来见母,母知龙子之远迎也,别其父母曰:‘儿当乘龙至悦城’。遂跨龙,薄暮至江口,登岸得道,五龙以风雷相护,一夕拥地成坟,人以为异,因立庙……”

传说藤县温姓渔民娶悦城梁氏第二胎生龙母,少时预感祸福之奇,随母回悦城,一天浣衣,路拾一巨卵,竟孵出了五小“蛇”,温女乃饲于小溪。小“蛇”长大能助温女打渔,绕温女膝转。

一次,温女剁鱼时不慎误断了其一尾,五小蛇离家。几年后,归时已长成“五龙子”,有鳞有角,金光闪闪,只一条断尾,就是岭南著名的掘尾龙。秦皇诏温女进宫。温女不从,钦差强行带人,船至广西始安,风雨大作,五龙子兴风作浪,把船吹回悦城。钦差无策,只好作罢。

温女在故乡一直活到78岁,被敬为“龙母”。她死后,原葬于南岸青旗山下,后五龙子把她移到江北,即现在的龙母祖庙内。龙母祖庙背靠五龙山,面临三江口。马头山、虎头山、鹧鸪山、科甲冈和鹤山五座山岭,连绵而至,环抱着前边的一座小山岗,构成“五龙吐珠”的风水宝地。

悦城河(即古程溪)自北而来,在祖庙东侧与西江汇合,江流浩淼,气势壮阔。就在春湾镇东南约一里处,有一座笔挺的石山,名铜石山;山腰有个岩洞,原名铜石岩,北宋真宗闻知刘三姐曾在此传歌,御赐藏书于此,并赐名为“通真岩”。

宋朝理学家周敦颐亦在此处留有墨迹。为龙母庙之所在更赋文化底蕴。龙母作为一位神祗,和福建的海神妈祖一样,有极深远的影响,信徒遍及南中国海洋沿海两广、贵州、湖南等省区以及港澳和东南亚一带,不仅每年农历五月初八龙母诞前后,海内外组团前来参拜者人头攒拥,就是平日,这里也是游客不绝,香火鼎盛之地。

六、祝融

1、广利王

我国古代主要采用地文导航,所用的水路簿、针经和海图,均尽可能详载航线上可用于导航的地貌:山形、水势、岛屿、暗礁、港湾和海底泥等。例如明代胡宗宪《筹海图编》中的《沿海山沙图》《沿海郡县图》《登莱辽海图》,《郑开阳杂著》中的《万里海防图》《海运全图》,茅元仪《武备志》中的《海防图》和《郑和航海图》等。其中,记载海洋地貌最为详尽的是《郑和航海图》,该图是我国用传统绘图方法绘制海图的高峰,较正确地绘有中外岛屿846个,并分出岛、屿、沙、浅、港、石塘、礁、硖、石、门、洲等11种地貌类型。我国古代航海技术的发展与古人对海洋地貌的认识是密不可分的。正确的海洋地貌观是我国古代航海技术发展的指南针,而航海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航海经验的不断积累又同时使得我国古人的海洋地貌观不断发展和更新。

古代航海者海神信仰有两部海图《顺风相送》、《指南正法》提供的神谱。两本古海图的祀文中共有神45种之多,所奉神大概可分七个来源,一是人文初祖,古代圣贤,如辕轩皇帝,周公圣人等;二是成了民间神的历史人物,如孙膑,关羽;三是道教,佛教神,如“救苦救难观音菩萨”、“哪咤太子”及千里眼,顺风耳,陈搏,王子乔等;四是导航和造船业祖师,如“历代御前指南祖师”、鲁班等;五是地方神和方位神:如“祖本罗经二十四向位尊神大将军”、“海洋屿澳山神土地里社正神”、“某地方守土之神”;六是航海保护神,如“本船护国庇民明著天妃”妈祖神;七是航海专门器物神,如定针童子、转针童郎、水盏神者、换水神君、下针力士、走针神兵等。

关于海神,先秦典籍《礼记月令》是对海洋里的海神祭祀最早记载。唐代的东、西、南、北四个海神都有特定名号,南海神是广利公。唐代文学家韩愈名篇《南海神庙碑》说,四海海神中“南海神为贵”。

故宋仁宗康定元年(1040)加封南海海神为洪圣广利王。南海神被封为广利王;所谓“广利”,是“广徕天下财利”之意,也为“广利生民”之意。

在古代,人们要化险为夷,最有效办法莫过于祭祀海神,求赐于大自然力量。于是南海广利王在南海的民间即演变成海龙王。祀奉海龙王,南海先民所要达到的是“神人致喜”以及“佑我家邦广利”。

历代渡海到海南的中原之士,都事前祭祀海龙王,祈求平安过海。唐朝谪吏王义方,贬至儋州任吉安县丞,为黎族子弟讲经授学,是岛上传播中原文化第一人。当他行至南海时,写祭文与舟人一同祭祀海龙王。

古儋州的贞利侯庙及万安军的舶主都纲庙,或许是早期龙王庙。这些庙都设在海边,是海舶商人所建,祭祀的为商舶祈求海航顺风的南海海神,而且“祷卜立应”。宋代商人祈求平安的祷祝,一直绵延不断。

明谊修、张岳崧纂《琼州府志》卷二十九载:“时当盛夏,风涛蒸毒”,而当他向海龙王祷告之后,“既而开霁,南渡吉安。”唐胄在明代正德年间所修《琼台志》所描述海南岛“外匝大海”,要“居安虑危之道,方称保民”,海洋辽阔无涯,官府有“保民”的职责。

随着唐代以后海上丝绸之路对外贸易的发展而日益兴盛。宋元以后,南海贸易日益繁荣,中外海舶互相往来,中国输出的商品是丝绸、茶叶及手工艺品等,外国运来的是金、银、琉璃、珠玑、象牙、各种香料,对外贸易的国家沿海一带有数十个,如占婆(今柬埔寨)、占城(今越南)、天竺(今印度)、狮子国(今斯里兰卡)等。

当海上丝绸之路的船舶频频来往于广州、扬州、泉州等港口的时候,南海诸岛是南海航行必经之地,地理相近,贸易便利。一些港湾也成为往来商船避风的场所。

《宋会要》刑法二之一三五载:“海南四州黎峒地与南蕃相望。”周去非《岭外代答》卷一载:“琼州、万安军、吉阳军……若夫浮海而南,近则占诚诸蕃,远则接于六合之外矣。”说明宋代经南海航行贸易的外国商人显著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