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新时期青少年艺术与审美读本
28456300000011

第11章 文学艺术欣赏(2)

这是苏轼一首抒发对亲人怀念的词,作为苏轼豪放词的代表作,它具有浓郁的浪漫主义色彩。这首词写于宋神宗熙宁九年(1076)的中秋,也叫做中秋词。当时苏轼在密州做太守,政治上处境很不得意,加上与弟弟苏辙已经分别几年,中秋饮酒赏月,心情的抑郁惆怅可想而知。但是,苏轼是一个性格豪放、气质浪漫的人,他没有陷在消极悲观的情绪之中,而是用超然物外的思想来排除忧患。这首词熔铸了有关月宫的神话,表现了他对亲人的思恋。词中既抒发了幻想,又留恋人间,伤别离又处以达观,它反映了作者所体验到的天上与人间、自然景物和社会生活之间的矛盾,表现了由超脱人世到热爱人间生活的思想变化过程,寄托了他对生活的美好愿望。作者的思想感情在天上人间自由飞翔,从而形成了这首词高旷飘逸的独特风格。

词的上阕写对月饮酒。“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一开始就提出一个问题:明月是什么时候开始有的呢?这两句是从李白的《把酒问月》诗中“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两句变化而来的。而李白的语气比较舒缓,苏轼却是快人快语,语气峭拔。继而又由明月的来历问到月宫的年月:“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体现了作者对月宫的浓厚兴致,他望着中秋的圆月,充满对月宫那美好的明亮地方的向往,想要“乘风归去”,所以才有从“明月几时有”

问到“今夕是何年”这样关注、迫切的问话。“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三句,是说他想乘风飞向月宫,又怕那里的琼楼玉宇太高了,受不住那里的寒冷。琼楼玉宇,指月中宫殿。这几句既描绘了月宫的高寒,暗示了中秋月色的明丽,又表现了作者向往天上又留恋人间的矛盾心理。“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两句,则由矛盾转到对人间的依恋,反映了词人由超脱现实到归返现实的心理变化。“何似”在这里就是“何如”,“何如”就是“不如”,“何似在人间”可以解释成“不如在人间”。既然在上“高处不胜寒”,那么,还不如留在人间对月起舞呢!

词的上阕是写由赏月引起的奇想,从问天开始幻想着乘风上天,但又觉得天上寒冷,不如人间温暖。用“何似在人间”作结论,说明他对现实人生还是热爱的。从词中的问天,我们很自然地就会联想到屈原和李白,联想到这两位浪漫主义大诗人上天入地的求索。苏轼不仅直接师承了他们的精神,而且在美丽的幻想和奇特的构思中注入了一种属于他独有的高旷飘逸的情趣。问天,是由对现实社会的苦闷而发,最终能回到对人间的热爱上来,这与苏轼开阔的胸怀、超逸的风采是分不开的。而这种天上人间的美妙想象和奇特构思,又使他的豪放词中具有了浓郁的浪漫色彩。

词的下阕由月到人,抒发了对弟弟的怀念之情。过片“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是全词仅有的正面描写月色的三个短句。月光移动着,转过了朱红色的楼阁,低低地穿过雕花的门窗,照着屋里失眠的人。无眠,是泛指那些因为不能和亲人团圆而深感忧伤,以至于不能入睡的人。这里是由写月到写人,由月圆而反衬出人缺,自然而然地过渡到了思念兄弟这个内容之上。月圆人不圆,自然不免令人感到惆怅,于是便有“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这样的对月亮的埋怨。明月总不该有什么怨恨吧,为什么老是在人们离别之时才圆呢!这势必要加重人们的离愁别恨。“何事长向别时圆”,问得无理,可是有情;“不应有恨”,却恨在其中,正是“道是无晴却有晴”之意。“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这三句宕开了一层,由人的离合不定,想到月也有圆有缺,自然与人事同出一理,由此产生出对同情并为月开脱,人有离合,月自有圆,自古如此,万世皆然,那么就没有什么可悲伤的了。这三句充满哲理的话,写了人与月,古与今,人间与天上,将物与人等量齐观,表现了苏轼对于人事的达观态度,并且引出了对人生现实的期望和美好的祝愿:“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虽然良辰美景赏心乐事自古难全,作者却还是虔诚地提出了自己的希望。

“但愿人长久”,是一个超越时间局限的愿望,而“千里共婵娟”,则打通了空间的阻隔,婵娟就是明月,作者希望对于明月的共同的爱能联结彼此分离的人们,愿自己兄弟二人在无别的情况下,能通过普照世界的月亮沟通彼此的心。如果实现了这一愿望,便可以做到“不应有恨”了。在这里,词作已经不仅是对兄弟的怀念,而且是对一切热爱生活、追求自由幸福的人们的美好祝愿,并且也是对自己的劝勉了。

这首词上下两阕都带有哲理的意味,而这种人生哲学,是通过美好的文学意境来表现的。作者运用浪漫主义的手法,从把酒问月开始,展开想象的翅膀,超越时空概念,上天入地,无所不至。自然界的高寒深远恰当地映衬了词人高旷飘逸的风格,词中连续表现了作者内心世界的曲折变化,写得深入浅出,洒脱灵活,婉转自然,实在是得力于作者高度的文学修养。这首词的强烈的艺术感染力,使它不但在当时有巨大的影响——“中秋词,自东坡《水调歌头》一出,余词尽废”,而且成为千百年来人们赞美称道的名作,以它强烈的艺术魅力一直给人以美的享受。

古代小说

明朝小说

明代的小说取得了辉煌成就。长篇小说方面,在宋元讲史话本基础上,由文人整理加工而产生了章回小说。章回小说情节复杂,描写细腻,是我国古代长篇小说的唯一形式。其特点是把复杂的故事情节分成若干回,每回用两句对偶的话概括内容作标题。明代章回小说由集体创作发展到个人创作,有历史小说、英雄传奇小说、神魔小说、言情小说等多种。大批出现的历史小说,成为我国长篇小说领域中一个特殊部门,在向广大读者灌输历史知识方面起了一定作用,对后代历史小说的创作也有不可忽视的影响。

在20多部英雄传奇中,施耐庵的《水浒传》是不朽的巨著。这部反映封建社会农民起义的伟大史诗,以其深刻的思想内容及一系列个性鲜明的英雄形象鼓舞、教育着千百万读者。《水浒传》也是我国第一部长篇白话小说,它对《西游记》和《金瓶梅》产生了直接影响。熊大木的《北宋志传》也颇有影响,小说把南宋以来流传的杨家将故事定型化了,刻画了杨继业、杨令婆、穆桂英等英雄形象,具有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

神魔小说《西游记》以璀璨的幻想、曲折有趣的情节引人注意。吴承恩塑造了人民喜爱的理想化英雄形象孙悟空。《西游记》把我国浪漫主义文学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峰。许仲琳在宋元讲史话本《武王伐纣平话》基础上创作的《封神演义》,通过描写武王伐纣,批判了暴政、暴君,反映了明中叶的黑暗现实。《哪吒闹海》是其中的精彩片断。小说的封建糟粕也很多,宣扬了宿命论、神权、王权和女人是祸水等封建观点。

明代章回小说因容量大,适合于表现日益复杂化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矛盾,因而创作繁荣,题材多样,成就突出,为清代长篇小说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丰富经验,准备了条件。

明代的短篇小说也呈现了繁荣景象。明代文人对宋元话本进行加工、润色,进而模拟话本写作,出现了专供人案头阅读的拟话本。拟话本的出现标志着宋元以来的话本文学逐渐脱离了口头创作的阶段而成为作家的书写文学。代表明代拟话本成就的是“三言”和“二拍”。“三言”是《喻世明言》《警世通言》

《醒世恒言》3个短篇小说集的简称,是作家冯梦龙(1574~1646)在收集宋元话本及明代拟话本基础上加工编成的。继“三言”后,凌濛初(1580~1644)写成《初刻拍案惊奇》和《二刻拍案惊奇》两个拟话本集子,简称“二拍”,共78篇,于崇祯年间刊行。不久,抱瓮老人选辑了“三言”、“二拍”中40篇作品,题为《今古奇观》出版,这个集子传播很广。

名篇赏析

《三国演义》

《三国演义》记事起于184年黄巾起义,终于280年西晋统一。主要描写了魏、蜀汉、吴三国间的政治斗争和军事斗争,反映了统治阶级的残酷、丑恶以及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斗争,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年生活在封建军阀割据混战中的人民的苦难。这部小说以描写战争为主要题材,成功地描绘了一些历史上有名的战役,为我们了解封建社会的战争及从文学角度反映战争提供了经验。

小说表现了鲜明的“拥刘反曹”的思想倾向。作者把蜀汉作为三国的“正统”,以刘备、关羽、张飞、诸葛亮为小说的中心人物。

《三国演义》是历史小说,它取材于历史又不为历史事实所限制,把历史真实与艺术真实很好地结合起来。在写历史上,作者从当时现实需要出发,把历史材料和民间传说材料作选择,或取舍,或增删,经过高度艺术概括,所反映的历史内容不局限于三国时期,也概括了长期以来统治阶级集团内的斗争。在揭露封建统治阶级内部斗争方面,具有一定的深度和广度。在人物塑造上,作者从人物的基本性格出发,估计人物在当时历史条件下可能有的言论行动,作具体的描写。因此,小说中人物在性格、品德、才能等方面,超越了历史人物的真实,人物性格显得更完整、更鲜明、更典型。如曹操的奸诈,包孕了历史上其他“乱臣贼子”的一些特点;写诸葛亮在赤壁之战中的草船借箭、借东风、三气周瑜等表现,是对诸葛亮智慧这个基本特点的生发和扩大。

《三国演义》共写了400多个人物,几十个主要人物都个性鲜明。张飞嫉恶如仇、粗豪爽直又从善如流,刘备仁厚爱民又虚伪做作,周瑜才高果敢却心胸狭窄,鲁肃拘谨忠厚,黄盖勇敢沉着,司马懿老奸巨猾都十分突出。在塑造人物上,作者的主要方法是抓住人物的基本性格特征,通过不同的故事情节来反复渲染强调。小说中的曹操是封建时代统治集团中政治家、阴谋家、野心家的形象,他奸诈利己的基本特征在只凭猜忌就杀了吕伯奢一家、自己下令克扣军粮却借仓官的头来安定军心、为防行刺杀死侍者而佯装不知等情节中得到反复强调,给人的印象十分突出。这种手法运用的不足是人物性格缺少发展,定型化,好像曹操生来就奸诈。作者经常运用夸张、对比等手法将人物写得栩栩如生,但有时夸张过分,如鲁迅所说“欲显刘备之长厚而似伪,状诸葛之多智而近妖”。

《三国演义》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部历史小说,社会影响大,它将历史知识、军事知识的斗争经验通过通俗描写传播给广大人民。《三国演义》开了历史演义的先河,以后大批历史演义出现,从远古到民国,几乎每个朝代都有自己的演义小说。

善写战争是《三国演义》的一个杰出成就。全书120回,共写了40多次战争。

作者善于以战略眼光认识各个战役的意义,写出战争矛盾的特殊性和战略战术的多样性。作者笔下的战争,规模有大有小,类型有以弱胜强、以强胜弱、以少胜多、以多胜少,持久、速决等多种。战术上有火攻、水淹、强攻、智取等多样,特色鲜明,各不雷同。作者还善于用不同的表现手法描写各具特色的战争,但无一不有声有色,惊心动魄。作者写战争的另一特点是能分清主次,把对历史进程产生重大影响的战争作为重点来描写,这就是决定曹操统一北方的袁曹官渡之战,奠定了天下三分之势的赤壁大战,蜀吴的夷陵之战宣告了两国同盟的破产,成为蜀汉由盛而衰的转折点。这三次大的战争中,以赤壁之战写得最为精彩。

作者用了8回(42~50回)篇幅写了赤壁之战的全过程。这场战争由曹操兴师南侵引起。曹操在统一北方、占据荆州,兵力大增之后,调集83万大军顺江而下,追击刘备,进扰孙权。孙、刘兵力不足,均面临着生死存亡的严重考验。诸葛亮和鲁肃主张孙、刘联合,共同抗曹,但曹操联孙灭刘的战略步骤使东吴“文臣主和,武将主战”,纷争不已,孙权则举棋不定,而东吴的动向关系重大。于是诸葛亮过江,力促主战,作者让在博望坡初露锋芒的诸葛亮在建立抗曹联盟中大显身手,他舌战群儒,智激孙权、周瑜,促成了孙、刘军事联盟的建立。而后,又和周瑜一起确立了进行火攻的作战方针。在备战阶段,作战双方隔江斗智,周瑜、诸葛亮紧张决策:利用蒋干巧用反间计,除掉了曹军的水军都督;黄盖苦肉计诈降,使曹操深信不疑;庞统巧授连环计,曹操欣然采纳;诸葛亮七星坛借东风。然后,周瑜调拨了12路军马,诸葛亮安排三层埋伏,抗曹联军做好了鏖战的一切准备。

决战之日,东风已起。黄盖致书曹操,约定二更押运粮船去降。周瑜斩曹操派来假降的蔡和,血祭战旗。大战的军幕在赤壁拉开了。孙、刘一边,成竹在胸,按周密的总攻部署行事。老将黄盖首上战场,他独披掩心,手提利刃,率领20只火船,乘着顺风向赤壁进发。而曹操却做着美梦,在中军遥望隔江,得意地说:“公覆来降,此天助我也。”众将领也出营观望。当谋士程昱发现黄盖船轻如飞,判断“来船必诈,且休教近寨”时为时已晚,黄盖船距曹寨只隔二里水面,老将用刀一招,船齐放火。东风大作,风助火势,火趁风威,烟焰冲天,20只火船撞入水寨,曹营中船只一时尽着,又因铁环相连,无处逃避。这时,隔江炮响,四下火船齐到,三面江上,火逐风飞,一派通红,漫天彻地。一边是按计行事,尽情地烧,一边是毫无准备,仓皇地逃,人马战船,毁于一炬。水中鏖战,一派大火,岸上也是四处火起,吕蒙放十数次火,凌统放火,陆逊放火,到处是火,曹操在一片火林中狼狈逃窜。作者抓住了赤壁火战的特色,把战场上烈焰冲天、水岸红透的情形写得绘声绘色,极有气势。

正面战场上的大决战波澜壮阔,惊心动魄,侧面战场上的伏击战却饶有谐趣,极富戏剧性。曹操带了残余人马从赤壁逃到南郡,途中,三次陷入了诸葛亮所安排的伏击圈中,人马损折,历尽艰险,而曹操却三次大笑。他刚从火海逃出,来到乌林,惊魂方定,就笑周瑜、诸葛亮无谋少智,未在这树木丛杂、山川险峻之地设下埋伏,结果埋伏于此的赵子龙带一彪军杀出,曹操大惊,冒烟突火而去。在葫芦口、华容道又两次大笑,遭到张飞、关羽的伏击。曹操三次大笑成了三次大惊。作者用“笑”写出了败军主帅曹操的气魄、才干、见识。他在败逃中能大笑,他认为那些地方该设埋伏的看法确实有理。但他毕竟逊于诸葛亮,处处失算,一个“惊”字说明了这些。作者匠心独运,用曹操的三笑三惊写出他的三困三脱,把一场阻击战写得一波三折,不落俗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