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世纪的欧洲艺术成就,主要表现在巴洛克艺术、古典主义艺术和现实主义艺术中。其中,巴洛克艺术发源于意大利。“巴洛克”一词的来源有两种既不相同但相互间又有联系的讲法,一种认为源于葡萄牙语或西班牙语,意为“不圆的珠”,另一种认为源于拉丁文,意为“荒谬的思想”。它原是18世纪崇尚古典艺术的人们对17世纪不同于文艺复兴风格的一个带贬义的称呼,现今这个词已失去了原有的贬义,仅指17世纪风行于欧洲的一种艺术风格。
巴洛克雕塑艺术
贝尼尼是意大利雕塑家、建筑家,是巴洛克艺术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也可以说是巴洛克艺术的创始者。他是一位多产的艺术家,他用一件件杰作把罗马点缀成了一座巴洛克式的城市。漫步罗马街头,这些作品随处可见。他的作品将建筑与雕刻、绘画等姊妹艺术完美地融合为一整体。他的作品证明当艺术与教廷互相满足彼此需要之时,就能促进彼此的繁荣和发展,同时也引导了时尚。
贝尼尼在巴洛克雕塑中的成就最为灿烂耀眼,他曾为圣彼得大教堂做了种种修饰,于1624~1633年完成的该教堂的28米高的华盖,是使雕塑与建筑物密切结合的范例。贝尼尼以四根螺旋形柱子支持华丽的顶子,顶上有带十字架的圆球,四角有天使护卫,表达了教权至上的思想,非常切合天主教会的需要。
1645~1652年,贝尼尼为卡尔那罗教堂创作的《圣德列萨的幻想》,更巧妙地把雕塑置于建筑物的环境中。圣德列萨本是传说中的西班牙修女,据说在一次幻觉里曾见到上帝。贝尼尼刻画了当时的情景:可爱的小天使把一支带火的金箭刺向她的心口,她露出既痛苦又甜蜜的表情。雕塑放在祭坛上,像是把祭坛当作舞台,表演着一个美丽的民间故事,从一隐匿处投下了金色的光源,光线洒落在大理石上,令人眼花缭乱。
贝尼尼还创作了一些真人的雕塑肖像,最成功的有为自己的情人所作的《康士坦察·布奥娜列里肖像》和《路易十四肖像》等。前者以热情的神态和半开的衣领下露出充满青春活力的身体表现一个渴望自由的女性的内心世界;后者是1665年应邀前往法国参与设计卢浮宫的东正面时的作品,形象十分逼真。
贝尼尼还曾和他的学生合作建造《四河喷泉》,以假山为中央,四周有象征尼罗河等四大河流的4个巨型人像,尽管参与制作的人多且水平不一,各部分风格不尽相同,但还是给罗马增添了一个有趣的景点。
巴洛克建筑艺术
巴洛克建筑是最能显示巴洛克艺术风格特点的一个艺术种类。典型的巴洛克建筑有曾被誉为“巴洛克建筑之父”的波罗米尼设计的罗马圣卡罗教堂。教堂建筑立面的平面轮廓为波浪形,中间隆起,基本构成方式是利用文艺复兴风格的古典柱式,即柱、檐壁和额墙在平面上和外轮廓上曲线化,同时添加一些经过变形的建筑元素,例如变形的窗、壁龛和椭圆形的圆盘等。它的殿堂平面近似橄榄形,周围有一些不规则的小祈祷室,此外还有生活庭院。殿堂平面与天花装饰强调曲线动态,立面山花断开,檐部水平弯曲,墙面凹凸度很大,装饰丰富,有强烈的光影效果。教堂的室内大堂为龟甲形平面,坐落在垂拱上的穹顶为椭圆形,顶部正中有采光窗,穹顶内面上有六角形、八角形和十字形格子,具有很强的立体效果。室内的其他空间也同样在形状和装饰上有很强的流动感和立体感。
波罗米尼的建筑作品在17世纪的罗马显示了最新奇的个人风格,后人认为这与他的性格孤僻十分吻合。他则曾在同辈建筑大师贝尼尼的手下当过圣彼得大教堂工地的刻石匠,不久就成为后者在艺术上的竞争对手。他为人古板好强,不善合作,但对艺术的追求极为高远,每件作品都要做到超群出众。
巴洛克音乐艺术
在意大利巴洛克音乐的早期作曲家中,蒙特威尔第是最重要的代表。他博学多才,创作上多产,又善于演奏,还富有组织才干,对歌剧的发展有很大贡献。
1607年《奥菲欧》首演成功以后,蒙特威尔第在曼托瓦公爵的宫廷中继续服务了许多年。1613年,他被聘为威尼斯圣马可教堂唱诗班的领班,任职长达30年,直到去世。在此期间他同时为威尼斯的剧院写作。1637年还在当地创建了欧洲首家经常公开演出的歌剧院。除歌剧外,他也致力于创作舞剧、抒情小曲和宗教歌曲。他很早就开始运用颤音和不谐和音,使“歌词成为音乐的主人”;他又擅长运用单音和连续发展的旋律,并创造了和声的表演手段,使“乐曲灵敏地表现了人声的优美和情感力量”,充满意大利特点和他本人的特色。
蒙特威尔第的重要作品,除《奥菲欧》外,还有《阿丽安娜》《尤里西斯还乡记》和《波佩阿的加冕》等。这些作品被屡演不息。它们都有完整的情节。
例如,《奥菲欧》描写了一位古代诗人歌手的故事:他的音乐足以使岩石、树木和凶猛的野兽都为之动情,在得到妻子的死讯时,他的悲伤的吟诵使观众也同感哀痛;《阿丽安娜》说的是古希腊英雄忒修斯遇难,获得克里特王国的公主阿丽安娜的救助,后来忒修斯在回家乡的途中却不得不把心爱的姑娘遗留在孤岛上,失去了爱人的阿丽安娜唱的哀歌使听众不禁流泪。
明代雕塑
明代的雕塑作品繁多,明代空前的社会物质财富和工艺美术的发展为雕塑艺术的发展创造了条件,为了满足封建统治阶级宗教的、精神的以及奢侈豪华生活的需要,雕塑艺术的创作十分活跃。令人惊叹的装饰雕塑不胜枚举,特别是那些深为朝野官民喜爱的小型雕塑,最能体现这一时代的精神特征和艺术才华。
双林寺的佛教雕塑
明代的泥塑像在造型上基本是唐宋两代的继承和延续,但在一些作品中仍表现出强烈的时代特征,在形象上更为写实,并且更注意细节的刻画。其中最为典型的是山西平遥双林寺内的彩塑像。双林寺有主殿及配殿共10座,组成前后三进院落。各殿满布彩塑,大者丈余,小者尺许,共计2052尊,完好者1566尊,彩塑中以天王、罗汉、观音菩萨、供养人等塑工最精,为明代彩塑艺术的佳作。壁塑像表现了形形色色世俗的人物和生活景象,别具风格,代表了明代组雕艺术杰出水平。其中《善财童子五十三参》壁画,描绘精美,同样显示了明代佛教壁画的水平。双林寺雕塑与壁画丰富多彩,俨然是一座精美的佛教艺术馆。
进入山门后,正北第一座殿为天王殿,天王殿廊檐下塑四大金刚,每尊金刚约高3米,金刚巍然端坐,上身赤裸披巾或系腰裙,头有冠髻,面部方圆,浓眉圆目,宽胸挺腰。或瞪目张口,或闭嘴下视,或扶杵缩臂,形体宏伟,威武严肃,具有护法天神的雄伟气魄。天王殿内,天冠弥勒菩萨居中而坐,帝释、梵天胁侍左右。南墙东西两旁供四大天王像,北墙供八大菩萨。
穿过天王殿,北面坐落释迦殿,同两厢罗汉殿、地藏殿、武圣殿、土地殿组成第一进院落。释迦殿内,释迦正中高坐,左右为文殊、普贤菩萨。释迦佛高5米,文殊、普贤各高2.05米。佛高肉髻,着右袒式袈裟,结跏趺坐于须弥座上。东尊文殊菩萨手持经卷,西尊普贤菩萨手持莲花,俱戴簪花冠,发后系带,两肩披天衣,飘带沿肩挂臂而下,造型简练且具亲切感,显示出了明代塑像趋向人性化的风格。殿内壁塑《佛本行故事》,采取连环图形式分层组合,表现了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从投胎降生到涅盘成佛以及传经普度众生的事迹。两百多尊人物形象身份不同,神态各异,活动于建筑、山石之间,构思构图绝妙,令人叹为观止,颇富有我国民间艺术的传统特色。释迦殿影壁墙后塑一尊渡海观音,是双林寺彩塑中的精彩之作。观音用圆雕手法塑造,单腿盘坐于红色莲瓣之上,整个身形突出壁外,神情安详自若,与背景上波涛汹涌的海浪形成强烈对比,具有静中有动的艺术效果,观者无不称奇。
在众多的雕塑中,最让人赞叹不已的是千佛殿的韦驮像,在全国同类题材作品中,这尊塑像可谓精品,备受称誉。它刚中有柔,武中蕴文,威而不悍,机智勇猛,浑身是力,身如强弓。它有三个重要特点:双重性格的深入刻画;夸张变形身躯表现力度;面部表情高度传神。这些因素相辅相成,共同构成韦驮像的艺术特色,使这个人物具有性格特征,仿佛活了起来。此外,韦驮静态典型中所表现出的运动——不动之动,也是韦驮像之所以取得生动气韵,达到传神效果,在艺术上获得巨大成功的重要原因。由于是寺庙中的圆雕,观赏的最佳视点被巧妙地安排于一进殿门的位置,这是由于当时宗教活动的形式所限,符合人们的观赏习惯。再看韦驮像的构图,它的身体重心基于左足,下肢朝前站立,从腰部开始,由头部带动整个上体躯干向右侧扭曲,这种扭曲程度,已极大地超出了人体生理所允许的限度,很像一节麻花,但人们从整体气势观看,这种违反人体解剖结构的姿态,不仅没给人一点不舒服的感觉,相反却使人从这种艺术夸张变形之中,感到一种强大的力度和动势:这是由一条从头到脚贯穿于韦驮全身的S形曲线所表现出来的,这条曲线极富弹力和流动感,构成了韦驮身体动态的主轴线,加上韦驮身上的飘带萦绕飞舞,本身就是大的曲线,从视觉上也加强了动感。韦驮右臂握拳下垂,肘部向外部伸出,让人感觉肌肉紧张,充满力量;左臂抬起,同右臂形成对比(手部已残,原来似握金刚杵)。韦驮整个身躯外轮廓构成一个略带倾斜的三角形,这个三角形由左手、右手肘部和足部三个突出点形成。由于这个锐角三角形的顶点在下部并呈倾斜状态,给人心理上造成了一种微妙的不平衡和不稳定感,因而也增加了这尊塑像的活力和行动感。
生动形象的民间雕塑
明初,随着商业和手工业的繁荣,塑真行业在江浙一带发展起来,并迅速蔓延至全国各地。其中,尤以苏州捏像和惠山泥人成就最高、影响最大。塑真,就是捏像。明代的捏像,首先兴于苏州附近的虎丘。清《桐桥倚棹录》载:“塑真,前明王氏竹林亦工于塑作,今虎丘习此艺者,不止一家。”说明明代前期的王竹林是著名的捏像艺人,此后便出现了大批的泥塑作坊。苏州捏像有三种表现风格:一是夸张变型而生动逼真。艺人根据塑作对象的主要特征,运用夸张和变形的手法加以突出,尽量省略那些不必要的细节,使造型如同速写一样,简练真实,强烈感人。
二是以小为贵,甚至小至一粒瓜子大小,但惟妙惟肖,或随身佩带或供于案头,随时欣赏把玩,这与苏州一带文人雅士的生活爱好密切相关。三是具有特殊功能的相堂捏像,可以摆置书房以便欣赏,也可作为自我化身而享受祭祀。这种捏像都穿着华丽的衣服,可以随时换装,存放在紫檀木匣内妥为保管。
惠山泥人在明代中期也颇负盛名,它因色彩鲜明、造型简练、线条流畅、具有浓郁的装饰性和生活情趣,而备受欢迎。其作品大体分为三类。一是以“大阿福”和“小花囡”为代表的胖娃娃,民间称之为“玩偶”,艺人称作“要货”;二是以“财神爷”为代表的偶像,统称为“烂泥模模”,民间也称之为“菩萨”;三是以表现戏文故事和风俗故事的塑作,艺人称之为“戏文”,在苏州、无锡、天津、北京、福建、湖南等地流行,影响深远,一直延续到了清代。
由于材料的制约,明代泥塑的实物难得一见,但与泥塑一脉相承的瓷塑却可以让我们大开眼界。《中国明代雕塑百图》上辑录着一幅瓷塑的观音像,造型简洁清秀,神态温柔娴雅,形象真实动人。此像为半身坐姿,观音头披长巾,身着素裙,颔首垂目,面庞秀丽;衣领半开,项挂珠链;双臂叠抱胸前,右腿正欲抬起,身姿稍向左倾,好像就要站立起来。整尊塑像线条流利明快,瓷质晶莹如玉:形象略带神性,又像村姑少妇,更具仕女丽质,恰与文艺复兴圣母形象神俗兼备遥相一致,使人觉得她是一位典型的古代美女。这件精美的瓷塑作品,充分反映出明代艺人高超的造型技巧和高雅的审美视野。可惜,这件美好的艺术品也已流落海外,我们只能凭借著录来欣赏“她”了。
印章中的艺术
印章雕刻是明代的一大骄傲,文彭、何震、苏宣、朱简、汪关合称为“明代五大家”,他们使印章雕刻从实用品和书画艺术的附属品独立为篆刻艺术。
文彭(1498~1573)是文徵明的长子,号三桥。他一方面子承父业,善为真、行、草、隶,在书法上不落俗尘;一方面又在篆刻艺术上开基立业,使书法、治印集于一身。开创了篆刻艺术史上的第一个流派——三桥派。此后,书画篆刻兼得之人辈出,大大提高了篆刻艺术的社会地位。
何震(1530~1607),号雪渔,与文彭齐名,并称“文何”。他在治印创作中形成了独特的风格。一是以切刀、冲刀,或冲切相间之法独得猛利之韵。与文彭的藏痕隐迹的镌刻之法截然不同。二是以“先篆后印、先笔后刀”的作风深得印面布局之妙。三是以单刀法取代前人的双刀法,丰富了治印的表现方法。因而以何震为代表,形成了印坛崛起的一个新流派——雪渔派。
建筑艺术的代表——泰姬陵
泰姬陵是世界闻名的印度伊斯兰建筑的代表作。修建于古印度莫卧儿王朝,是王朝的第五代皇帝沙贾汗为了纪念他的爱妻阿姬曼·芭奴而建立的陵墓,陵墓融合了古印度、阿拉伯和古波斯的建筑风格,是印度伊斯兰教文化的象征。
它位于印度北方邦亚格拉市郊。始建于1632年,每天动用2万名工匠,历时22年才完成。
爱的纪念
泰姬陵洁白、庄重、典雅的形象被人们以各种方式传播着,当人们在摄影、绘画中看到泰姬陵时,马上就会想到印度。正如人们说到中国不能错过长城一样,如果你到印度,那可绝不要错过泰姬陵。印度诗人泰戈尔曾经赞美其为“挂在时光脸颊上的一颗泪珠”。在泰姬陵背后,还有一段委婉动人的爱情故事。
波斯美女阿姬曼·芭奴温柔聪慧,多才多艺。年轻的沙贾汗对她一见钟情,并娶其为妻,对其宠爱有加。婚后夫妻两人同甘共苦,形影相随,足迹遍布疆场。沙贾汗非常钟爱阿姬曼·芭奴,无论是出游还是出征都带着她同行,对她百依百顺。有一次沙贾汗和父王杰罕基发生矛盾而遭放逐7年,在这期间,阿姬曼·芭奴一直陪在沙贾汗身边,为他分忧,患难与共,深得沙贾汗信赖。因此虽然沙贾汗拥有众多妃子,但他最宠爱的还是阿姬曼·芭奴。沙贾汗继承王位后,赐给她“泰吉·玛哈尔”的封号,意为“宫廷的王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