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个愚人节中,马克·吐温被人愚弄,纽约一家报纸报道说他死了。马克·吐温的亲友们信以为真,从各地赶来吊丧。当他们见到这位“死”去的作家正在写作时,异口同声地谴责那家造谣的报纸。马克·吐温却毫无怒色,他幽默地说:“报纸报道我死是千真万确的,只不过把日期提前了些。”
林语堂说过:“智慧的价值,就是教人笑自己。”在现实生活中,拿自己的错误开开玩笑,使人开怀大笑,你便已铺下了友谊之路。具有自我解嘲色彩的欢笑是你与别人进行内心沟通的最短的道路。善于自我解嘲不仅能让你在尴尬的境地中超然走出来,也能让他人了解你的智慧和善意,这样不仅不失面子,还能更好地与他人沟通交流。
常来常往,常聚常新
圆润为人之人善于打造和谐的人际关系网络,人际关系网络的打造不在一朝一夕,而是要日积月累,这就是所谓的没事常联系常走动,人际关系靠的是常来常往,常聚常新。
俗话说,是亲三分像。亲戚之间大都是血缘或亲缘关系,这种特定的关系决定了彼此之间关系的亲密性。这种亲属关系是提供精神、物质帮助的源头,是一种长期持续、永久性的关系,是一种客观存在。因此,人们都具有与亲属保持联系的义务。平常保持好亲戚关系,在困难时期,求助亲戚才最有利。亲戚“不走不新”,“常走常新”,这是中国人一贯的观点,只有经常的礼尚往来,才能沟通联系,深化感情,密切亲戚关系。有人说:“我不缺吃不少穿,亲戚间何必要常联系找麻烦呢?”此话不对,纯洁挚密的亲戚关系是一种人情味较浓的人际关系,不能蒙上庸俗的面纱。只有建立在亲近、挚密、常联系的基础上,才能建立真诚的关系,如果彼此间少了经常性的走动,那就可能会出现“远亲不如近邻”的局面了。
“常来常往”,首先表现在一个“往”字。这个意思就是说自身要发挥主观能动性,经常到亲戚家走走、看看,聊聊家常,联络联络感情,这样是非常有益的。
刘某是一家公司的老板,经过几年的辛苦经营,现虽说没有千万,但至少也有百万家财了。到底是什么原因使他在短短几年内拥有数目可观的资产呢?
在一家报纸记者采访他时,他说了这样一段话:“……自身的努力与勤奋固然是我成功很关键的因素,但还有一点也是非常重要的。我的亲戚很多,还在我未发迹时,就经常拜访他们,以致彼此间关系都特别好。后来,在公司小有规模后,我仍经常性的与他们保持联系,正是因为这种密切来往,我的亲戚都对我非常不错。刚创业的时候,资金有一半是由他们筹借;办公司遇到困难时,也有他们的帮助与鼓励;就是他们中的一些人,现在也在我的公司里帮我的忙,是我得力的助手……总之,在各种人际关系中,我最注重的就是亲戚关系,也正因为我的经常性走动,我才有今天的成就……”
在刘某的谈话中,我们可以很直接地看出,常“往”在亲戚关系中的重要性,但有一点,就是千万不可有贫富贵贱之分,也不要因为自己的地位较高而不常“往”亲戚家。这样下去,亲戚就会对你冷眼相待,那再想搞好亲戚关系,就难上加难了。
亲戚与亲戚来往,除了一个“往”字,还要一个“来”字。它的意思是除了经常到亲戚家走动外,自身也要经常性地邀请亲戚们到家里做客,利用自己的空间与亲戚联络感情,做一回主人,热情款待他们,让他们有一种自己家的感觉,那时间一久,亲戚之间的关系会处得异常融洽。
也许,就是如此平常的“常来常往”,才会在以后的关键时刻,得到亲戚的一臂之力。所以,不要以为“常来常往”是没用的,不必要的,无论从哪个角度来说,于情、于理都要掌握运用这个技巧。
俗话说:一辈同学三辈亲,三辈同学辈辈亲。还说:十年寒窗半生缘。可见,同窗之情,如果处得好,在某种程度上要胜过手足之情、朋友之情。能为同窗,在这个世界中,也算是一种缘分。这种缘分因为它纯洁、朴实,有可能日后发展为长久、牢固的友谊。
现代社会里,人际交往更注重同学关系,同学之间互相帮忙,互相提拔的事情,经常可以见到。在一个单位里,同一个学校里毕业的同学或校友往往形成“××大学帮”,如果其中有一个晋升到主要的领导岗位,那么,不出几年,这些同学或校友便都能得到提升晋职,这就是同学关系的力量。同学关系有时的确能在关键的时刻帮上自己一个大忙。但是要值得注意的是,平时一定要注意和同学培养、联络感情,只有平时经常联络,同学之情才不至于疏远,同学才会心甘情愿地帮助你。如果你与同学分开之后,从来没有联络过,你去托他办事时,除非是一些比较重要的关乎他的利益的事情,否则他就不会帮你。
与同学保持联系的方式有很多。
有空给远在异地的同学们打打电话,通通信,询问一下对方近来的工作、学习情况,介绍一下自己的情况,互相交流一下,这是很有必要的,这点时间绝对不能节省。碰上同学们的人生大事,如果有空最好参加,如果实在脱不开身,至少也要写信或托人带点什么,不然,怎么算得上同窗情谊。
对方有困难的时候,更应加强联系,许多人总喜欢向同学汇报自己的喜事,而对一些困难却不好意思开口,应去除这些顾虑。
而当听到同学家有人生病或遇上不幸的事,应马上想办法去看看。平日尽管因工作忙、学习任务重没有很多时间来往,但朋友有困难鼎力相助或打声招呼,才显出你们之间的深厚情谊来。
“患难朋友才是真正的朋友”,关键时刻拉人一把,别人会铭记在心。
现代社会里,人们都已经充分认识到同学之间交往的重要性,为了大家经常保持联络、加深合作,在一些大或小的城市里,“同学会”已成为一种时髦,这是一种十分有效的方法。一年一小会,五年一中会,十年一大会,关系愈聚愈坚,愈聚愈紧,彼此互相照应,“一方有难,八方支援”。
不仅亲朋之间,同学之间要常联系,常走动,其他人际关系网,如邻里、同事、领导等都要保持常联系,常走动的状态,这样圆润相处,你就保有了不断扩张的人情网了。
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
在与成功人士的交往过程中,卡耐基领悟到,成功者即使在功成名就时也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居安思危,他知道,轻敌得意忘形的结果只会给自己带来麻烦。
在当今世界彩色胶片市场上,只有两个对手的争雄:美国的柯达和日本的富士。
20世纪70年代,柯达垄断了彩色胶片市场的90%。但是,1984年,富士公司取得“第23届奥运会专用”的特权后扶摇直上,直逼柯达的霸主地位。
为什么会这样呢?第23届奥运会在美国召开的,为什么在天时、地利、人和的情况下,柯达反而打了败仗呢?主要原因在于柯达的骄傲轻敌。它被排出奥运会赞助单位名单之外,是一个严重的战略性错误,正是这一原因,富士公司才有了一个发展的大好机会。
奥运会前夕,柯达公司的营业部主任、广告部主任等高级管理人员十分自信地认为,按照柯达的信誉,奥运会要选择大会指定胶卷,非他莫属。因此,他们认为再花400万美元在奥运会做广告不值得。当美国奥委会来联系时,柯达公司的官员们盛气凌人,爱理不理地还要求组委会降低赞助费。这时,富士公司却乘虚而入,出价700万美元,争到了奥运会指定彩色胶片的专用权。
此后,富士公司竭尽全力地展开奥运攻势,在奥运场地周围树立起铺天盖地的富士标志,胶卷也都换上了“奥运专用”字样的新包装,各比赛场馆设满了富士的服务中心,一天可冲洗1300卷的设备和人力安排停当,承办放大剪辑业务的网点处处可见,富士摄影频频展出……“要参加奥运会的运动员、观众能在奥运会上时时、处处看到‘富士’”——这就是富士公司的广告宣传策略。
富士的强大宣传攻势,给柯达带来了巨大的冲击,随之,柯达销量明显减少。这下柯达公司才着急了,在十万火急的情况下召开了董事会研究对策。广告部主管立即被撤职,亡羊补牢的紧急措施一条又一条地下来:拨款1000万美元作为广告费,挽回广告战败局。于是,在各地公路出现了柯达的巨幅广告牌;聘请世界级运动员大做广告;主动资助美国奥运会和运动员;赠给300名美国运动员每人一架特制柯达照相机。这些措施虽然起到了一点作用,但对于失去奥运会的独家赞助权来说,它已为时过晚、收效甚微了。
对于企业的发展来说忌讳得意忘形,一招不慎带来的可能是巨大的损失。
对于个人来说,也要做到得意不可忘形。
宋太宗与两个重臣一起喝酒,边喝边聊,俩重臣喝醉了,竟在皇帝面前相互比起功劳来。他们越比越来劲,干脆斗起嘴来,完全忘了在皇帝面前应有的君臣礼节,侍卫在旁看着实在不像话,便奏请宋太宗,要将这两人抓起来送吏部治罪。宋太宗没有同意,只是草草撤了酒宴,派人分别把他俩送回了家。次日上午,他俩都从沉醉中醒来,想起昨天的事,惶恐万分,连忙进宫来请罪。宋太宗看着他们战战兢兢的样子,便轻描淡写地说:“朕昨天也喝醉了,记不起这件事了。”既不处罚,也不表态,以一句“朕昨天也喝醉了”打发他们。
宋太宗这样处理不失为明智之举,是作为一国之君对臣子的仁厚,但是试想一下如果君主有意治罪臣子的话,那么这两位大臣因为他们的得意忘形轻则被降职,重则丧命都是有可能的,因此圆润为人,通晓人情世故必须做到得意而不可忘形。
听话听音,锣鼓听声
一个人应该有敏锐的观察力与良好的判断力才能穿透对方的表面现象,发现对方隐藏在肚子里的实情。测度他人需要很强的判断力和观察力,而观察人的品性、气质也很复杂。
对方的身份、地位不同,你说话的语气、方式以及办事的方法也应有所区别。如果不明白这一点,对什么人都是一视同仁则可能会被对方视为没大没小,无尊无贱。尤其当对方是身份地位比你高的人,会认为你没有教养,不懂规矩,因而他不喜欢听你的话,不愿帮你的忙,甚至有意为难你,这样就可能阻碍了自己办事的路子,使所办之事遇到障碍。
其实最糟糕的事情莫过于认错人。洞察人的气质,分辨人的性情,不是三言两语能够说清楚的,这是非常微妙的事情。俗话说:“听话听音,锣鼓听声。”一个人的言辞能够透露一个人的品格,一个人的行为能够透露的东西更多希望在某个方面有所收获,特别需要小心谨慎,要具备极强的观察力和鉴别力。
南宋时期,岳飞奉朝廷之命到洞庭湖围剿起义的杨么,军队驻扎在洞庭湖畔。第二天来了两员将领,声称是杨么手下部将,因慑服于岳家军的声威,特来投降的,并带给岳飞许多有关杨么的军事情报。
岳飞安置好了二人,便一心一意训练部队。训练中两名降将表现得十分出色,岳飞便把二人都提为总兵之职,让他们带领军队。同时把作战计划告诉二人,声明中秋节全军休整,中秋节后即发兵攻打杨么的水寨。
中秋节之夜,岳飞命人带着另外一支军队突袭杨么的水寨,寨中军队毫无防备,岳军长驱直入,杨么被打得大败。
原来,岳飞第一次见面就看出二位降将是诈降,借机来刺探自己军事情报的,便将计就计,把虚假的情报告诉二人,让他们把假情报送回去,麻痹对方,然后趁机突然袭击。以最少的力量牵制对方军队,使其按自己部署行动,这种巧用谎言诈术的手段也成为借力打人的奇效典范。
将计就计最关键的两个环节首先是识破对方的谎言,然后让对方相信自己已被他的谎言骗住了,这样,才可能行使计谋。如果不能识破对方的谎言,就会被对方欺骗;如果不能使对方确信自己已经受骗,对方就会起防备之心,再使计谋就达不到效果了。
识破对方的谎言固然需要智慧、需要机敏,但稍微具备防骗意识和警惕性的人几乎都可以做到。困难在于如何装出一副已受骗的模样来,这是将计就计的关键,那种大智若愚、装傻弄痴的样子可不是人人都能做得天衣无缝的,它需要更加周密的思考、精心的策划、巧妙的掩饰与装扮。因此,它对一个人的心智提出更高的要求。
伊索寓言中有这样一则故事,说明了识人不清的危害。
山鹰与狐狸结为好友,为了更加巩固友谊,它们决定住在一起。
于是鹰飞到一棵高树上面,筑起巢孵育后代,狐狸则走进树下的灌木丛中间,挖个洞生儿育女。这样过了很长一段时间。一天,狐狸外出觅食,鹰也正好断了炊。山鹰就飞入灌木丛中把幼小的狐狸抢走,与雏鹰一起饱餐一顿。狐狸回来后,发现山鹰偷吃了它的儿女,极为悲痛。可是它无法报仇,因为它是走兽,只能在地上跑,不能去追逐会飞的山鹰。
观察一个人,除了他的外貌以外,还包括印象和名气。有的人名气很大却华而不实,徒有虚名,对这种人就要善于识破他。
在生活中,小人无时不在,只是小人们的表现有所不同:古代社会中,小人们见利忘义,好造事端,而现代社会中,小人们追逐名利,欺世盗名,这就要求我们要仔细去识别他们。
从一个人的言谈中可以洞察人的内心世界,一般来说,如果对某人心怀不满,或者持有敌意态度的时候,许多人的说话速度变得很迟缓。相反的,如果有愧于心,或者有意要撒谎,说话速度自然会变快起来。
说话的速度忽然比平常缓慢,那就是表示对方怀有不满或敌意。说话速度是一种特征,是一个人与生俱来的气质,是在平日与人交往中锻炼形成的,但是异常的说话速度常常与内心的思想有很深的联系。比如,平时能说善辩的人,突然变得口吃起来;或者相反,平时说话不得要领的人,突然说得头头是道,这就要注意,是否发生了什么事情影响他们,以致他们心里面发生了重大变化。
一般人对自己不满或怀有敌意的人,因为不愿交往,说话速度会不自觉地放慢,甚至让人感到好像不大会说话。相反,当有人心怀鬼胎或想要说谎,说话的速度往往会快得吓人,特别是想取得对方谅解时,不仅速度加快,还会找些话题以图亲近。
此外,我们也应该注意不能简单地以貌取人。
《史记·仲尼弟子列传》中记载了一个小故事:孔子的弟子中有叫澹台灭明的人,字子羽。此人本来“欲事孔子”,但由于“状貌甚恶”孔子就以为他“材薄”,不大喜欢他。于是子羽只好退学了。没想到,这位其貌不扬的人却是一个德才兼备、品学兼优的好学生。他离开孔子以后,“南游至江”,竟然“名施乎诸侯”,“从弟子三百人”。对这件事,孔夫子很后悔,并且总结教训说:
“以貌取人,失之子羽!”
善于观察他人的眼睛
人们常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要读一个人,首先就要读他的眼睛。因为眼睛是最不会说谎的器官。
爱默生说:“人的眼睛和舌头所说的话一样多,不需要字典,却能从眼睛的语言中了解整个世界。”所以,通过观察一个人丰富的眼睛语言,在某种程度上也可以对他有一个大致的了解和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