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新时期青少年人格与生命读本
28458300000004

第4章 人格魅力在生命中发光(3)

人们的直觉反应是,为什么同时发生的那么多杀人越货的命案却没有引起社会波动,难道人命真的不如熊命了吗?如果不是因为杀人案件让人见多不怪、了无新意,难道是因为人们对野生动物的生存价值有了新的认识吗?我们愿意把这次事件引起的意外轰动,看作是中国公民的动物保护意识的提高。但是随后又发生了青岛动物园王某杀死二熊五鹿的事件。前者是好奇伤熊,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后者是故意报复杀熊,却几乎是波澜不起,没引起任何令人注目的反应。其中的原因何在?这不能不对我国公民的动物保护意识表示质疑。至少我们可以认定这种动物保护意识不是理性的,不是普适的,不免几分浮躁,几分粗浅。结论似乎只得归结为高学历的人更应当有动物保护意识。

在中国人看来,高学历与人格、人才与人品都是一种线性相关的关系。然而,学历的实际价值在当今中国早已发生变化。我们不仅依然固守着传统的“学而优则仕”,而且更创造性地发明了“仕欲优则学”。符号化和象征性的学历、前途、仕途、以“线图”联系的紧密程度,远远超过了知识与人格所应有的联系。

学问是人类文明的标志。但是,学历不能替代人格。优秀的学业不等于优良的人格。在一个社会里,如果学历在客观上被认为比人格更有价值,人格就只好屈就成为被学历所鄙弃的婢女。人格障碍常常伴随着高学历,从而造就了病态的“天子骄子”。有统计指出,大学生中心理亚健康的人数高达30%。学历与人格之间的这种相关性,有可能使经年苦读的成果毁于一旦。正如刘母痛彻心扉的哭诉,刘海洋出生56天,她即与刘父分居,刘从未见过其父。她辛苦一生,眼见就要到了丰收季节,却好像突然遇到一场大暴雨,一切成果转眼间化为乌有。

学历教育中不能没有生命价值的教育。我们的教育中缺乏对生命价值的理解和张扬。即使在人文教育的院校里,学生所学到的,大多是不见“人”在其中的,被高度抽象的社会、法律、经济和文化知识。这种知识有时是可怕的,它们随时可能会被用来作为戕害人类自身的利器。在刘海洋的社会化过程中,他从小到大依赖他的母亲而生活,到大学才会骑车,甚至他骑车上学的路也要由母亲来指点。简而言之,把自己的生命系于他人身上的人,是不会懂得生命的真正价值所在的。在我们“声讨”刘海洋之前,先应当检讨我们学历教育中存在的缺失。

当今现有的淘汰式教育体制,并非是普及性的,而是精英教育。我们无法统计,在这种体制中造就的高学历人才中,到底有多少是“考试机器”。这一事件中的刘海洋不是一个“个人”,而应看作是一个“类”。在这件事中,不要再把清华牵涉进去,不要把刘海洋当作极端的特例,他只是一件“产品”。同一教育机制在每一个学校都同样运作着,同一条流水线上生产出来的产品是不会有很大差别的。

同情心和怜悯心是使个体避免侵犯行为的基本心理品质,我们的教育中有多少涉及对人的一生都至关重要的心理品质的呢?刘海洋称他学过《法学基础》,知道不能猎杀野生动物,却不知道伤害动物园里的动物同样是违法的。如果刘海洋从小能在课堂上更多地体验到对生命的理解,学会对所有生命的同情,即使他不知道有何具体的保护动物条款,也有可能避免今天的悲剧。

在今天的课堂上,我们是否记起,用这种人类所具备的基本情感去影响孩子的人格呢?我们的教育应当“降格以求”,去追求人类最基本的情感和品格。在让学生追求崇高理想和高深学识之前,先让他们学会人类最基本的理性和情感。

让学生熟记法条、远离“法盲”之前,先让他们了解任何侵害他人的事都要受到处罚。人格培养,首先是对生命价值的体验。对所有自然生命价值的体验,使人类变得文明起来。人们追问过刘海洋的作案动机。他说,他想试试黑熊对硫酸的分辨力。但刘海洋十几年所学的知识,却没能使他对硫酸“有可能”伤害动物做出一个明确的分辨。这使我们联想到,对生命的体验,应当是人生的体验。同样,生命教育的匮乏,预示着人文精神的匮乏。

原始人类一开始是与其他生物在一个层次上的,人和动物为了生存互相攻击,强者生存。野蛮的人只关注自身在物质上的延续,即使关爱亲属也与基因的传统有关。蒙昧的人也没能意识到人类与其他生物在生命的意义上是一致的,反而演变成为人类中心主义:人可杀熊,而熊应当被杀。

进而言之,在一个崇尚社会本位的社会里,公民的义务经常是大于权利的,生命伦理本是要服从社会伦理的。如果成为英雄,便一定是舍生取义,奋不顾身,为社会不怜惜个人的生命。如果成了罪犯,则要受到法律的制裁,甚至被判处死刑。中国社会各阶层,从官到民,都赞成剥夺罪犯的生命是恰当的报应,死刑的减少和废除仍没有列入日程。应当警惕的是,当个体的生命价值只能被置于社会价值之下的时候,大自然里的生命也就同样容易被藐视。对生命意义的讨论,如果脱离了个体的选择,其意义至少是不周全的。

随着文明程度的提高,人类才越来越把社会人的生命和自然生命的价值连在一起。对自然生物的珍惜,成为文明的表征。当今社会对刘海洋事件做出了激烈反应,其意义在于人们开始意识到一种超越人类自身的生命价值。

尊重所有的生命,人类才会真正尊重自己的生命。一切具有生命的生物,都应当受到尊重,既包括作过恶的罪犯,也包括非人类的生物,在这个意义上讲,生命伦理应当是社会伦理的基础和前提。

人格是金

山有脊梁,人有人格。何谓人格?心理学家说是“健康的人所具有的品格”;法学家说是“权利义务主体的资格”;伦理学家说是“道德主体品格的总和”。我们通常所讲的人格,是指道德人格,是对人的思想和行为的道德评价,简明地讲,是指做人的资格,为人的品格。

在现实生活中,人们都十分尊重自己的人格,正如宋代郑思肖《咏菊》中所写的那样:“花开不并百花丛,独立疏篱趣无穷。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一个善于做人的人,必须以自己的人品为最高准则,不论是得意或失意时,都应以自己的形象赢得他人的信赖,以自己的人品赢得他人的崇敬。

人格总是在关键的时刻展现,而人格的形成,却是在平凡的日常生活中,通过一件一件具体的事实表现出来的。因此,人格是有形的。高尚的人格,闪闪发亮、晶莹夺目,像巍巍高塔,似郁郁青山;低下的人格,狰狞可恶、丑陋不堪,似污泥浊水,如秽气刺鼻。

人格是有重量的。或重于泰山,或轻如鸿毛。有的人死了,人们依然敬重他,看重他,以至于死了却还活着;有的人活着,人们却鄙视他、轻视他,以至于活着也像死了。老百姓心里有杆秤,既称人事,也称人格。

人格也是有尺度的。人格就像阶梯,在你生命的历程中,每当你做一件有益于他人和社会的事,你的人格就增长一个阶梯而迈向崇高;当你违背良心,干了一件缺德事,人格便下降一级而滑向卑污。一个人做一件错事难免,但专行小人勾当,那就无所谓人格可言了。

有人说:“人格是金,人格的光辉是任何邪恶、任何势力都无法泯灭的。”

因此,人格之美是“美中之美”。“岁寒三友”松、竹、梅,“花中君子”兰、莲、菊,其风骨,其高洁,其丽质,皆喻人格之美。

人格须“贵我”:自立以树人之尊严;自信以扬人之精神;自学以长人之才华;自爱以洁人之品性;自励以磨人之意志;自警以示人之理智;自强以显人之个性;自谋以图人之发展;自备以成人之大业。

人格亦须超越“自我”:摒弃无所作为之“自我”、自轻自贱之“自我”、见利忘义之“自我”、嫉贤妒能之“自我”、卑躬屈膝之“自我”、低级趣味之“自我”……

“有为”是人格之本。有为才是实实在在的人生,有为才能使高贵的头颅真正扬起。“有度”是人格之则。有度才能知趣。知趣者,知进退也。不知进退乃人格之大忌。

人格是人之脊梁。

你微笑,生活就会对你微笑

喜欢爵士乐的人也许都知道比莉·哈乐黛,她在自己的经典成名曲中这样唱道:“当你大笑时,太阳也跟着通体明亮;当你哭泣时,天空会跟着你掉泪。所以停止叹息吧,捡回你的笑容;因为当你微笑时,整个世界都会对你微笑。”

其实人生真的没有我们想象中的那么糟糕,它是一个有韧性的弧,如果开始的一端充满了坎坷,那么结尾处必定是甜美而令人期待的。

20世纪80年代,一位名叫安德森的模特公司经纪人,看中了一位身穿廉价产品、不拘小节、不施脂粉的大一女生。

这位女生来自美国某州一个蓝领家庭,她的唇边长了一颗触目惊心的大黑痣。她从没看过时装杂志,没化过妆,要与她谈论时尚等话题,好比是牵牛上树。

每年夏天,她都跟随朋友一起,在德卡柏的玉米地里剥玉米穗,以赚取来年的学费。安德森偏偏要将这位还带着田野玉米气息的女生介绍给经纪公司,结果遭到一次次的拒绝。有的说她粗野,有的说她恶煞,理由纷纭杂沓,归根结底是那颗唇边的大黑痣。安德森却下了决心,要把女生及黑痣捆绑着推销出去。他给女生做了一张合成照片,小心翼翼地把大黑痣隐藏在阴影里,然后拿着这张照片给客户看,客户果然满意,马上要见真人。真人一来,客户就发现“货不对版”,当即指着女生的黑痣说:“你给我把这颗痣拿下来。”

激光除痣其实很简单,无痛且省时,女生却说:“对不起,我就是不拿。”安德森有种奇怪的预感,他坚定不移地对女生说:“你千万不要摘下这颗痣,将来等你出名了,也许全世界就靠着这颗痣来识别你呢。”

果然,这名女生几年后红极一时,日入2万美元,成为天后级人物,她就是名模辛迪·克劳馥。她的长相被誉为“超凡入圣”,她的嘴唇被称作芳唇,芳唇边赫然入目的是那颗今天被视为性感象征的桀骜不驯的大黑痣。

一个典型的“丑小鸭”变成“美天鹅”的例子,却给了我们一个深刻的启示:人生没有我们想象中那么糟糕,只要对生活充满信心,即使在寂寞山谷的角落里,野百合也能感受到春天的气息。

有些人在厄运袭来时,就觉得自己是天底下最倒霉的人。其实,事情并不完全是这样。也许你在某件事上是“倒霉”的,但你在其他方面可能依然很幸运。

和那些更不幸者相比,你或许还是一个十分幸运的人。

心情的颜色会影响世界的颜色。如果一个人对生活始终抱着一种乐观的态度,就不会稍有不如意便自怨自艾。在我们的身边,大部分终日苦恼的人,实际上并不是遭受了多大的不幸,而是他们存在着某种心理缺陷,对生活的认识存在偏差。其实,跟你一起生活在这个世界上的,也有很多坚强的人,即使遭受挫折,承受着来自生活的各种各样的折磨,他们在精神上也是岿然不动的。

英国作家萨克雷有句名言:“生活是一面镜子,你对它笑,它就对你笑;你对它哭,它也对你哭。”的确,如果我们以欢悦的态度微笑着面对生活,生活就会对我们“笑”,我们就会感受到生活的温暖和愉快。而如果我们总是以一种痛苦的、悲哀的情绪对待生活,那么整个生活的基调在我们心中也就会变得灰暗了。我们应该将烦恼抛却,不管别人怎样看我们,我们都要勇敢地选择微笑,将思想指向阳光处,这样你就能在平淡无奇甚至困难中找到属于自己的一缕阳光、一片绿叶、一朵鲜花……

怨言是世上最无用的语言

今天抱怨这个,明天抱怨那个,仿佛一刻不说抱怨的话,我们就感受不到心里的平衡似的。可是只是一味地去抱怨自身的处境,对于改善处境是没有丝毫益处的,只有先静下心来分析自己,并下定决心去改变它、付诸行动,它才能向你所希望的方向发展。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不要企望在抱怨或感叹中取得进步,事情的进展是你的行为直接作用的结果。事在人为,只要你去努力争取,梦想终能成真。

一位老人,每天都要坐在路边的椅子上,向开车经过镇上的人打招呼。有一天,他的孙女在他身旁,陪他聊天。这时有一位游客模样的陌生人在路边四处打听,看样子是想找个地方住下来。

陌生人从老人身边走过,问道:“请问大爷,住在这座城镇还不错吧?”

老人慢慢转过来回答:“你原来住的城镇怎么样?”

陌生人说:“在我原来住的地方,人人都很喜欢批评别人。邻居之间常说闲话,总之,那地方让人很不舒服。我真高兴能够离开,那不是个令人愉快的地方。”摇椅上的老人对陌生人说:“那我得告诉你,其实这里也差不多。”

过了一会儿,一辆载着一家人的大车停在老先生和他孙女坐的地方。

这时,一个人从车上走下来,对老人说道:“住在这个城镇不错吧?”老人没有回答,又问道:“你原来住的地方怎样?”这个人看着老人说:“我原来住的城镇每个人都很亲切,人人都愿帮助邻居。无论去哪里,总会有人跟你打招呼。我真舍不得离开。”老人看着这个人,脸上露出和蔼的微笑:“其实这里也差不多。”

车子开动了。那个人向老人说了声“谢谢”,驱车离开。等到那家人走远,孙女抬头问老人:“爷爷,为什么你告诉第一个人这里很可怕,却告诉第二个人这里很好呢?”老人慈祥地看着孙女说:“不管你搬到哪里,你都会带着自己的态度:你如果一直抱怨,那么你的心中就充满了挑剔和不满,可是感恩的人,却能够看到人们的可爱和善良。我正是根据两个不同人的心理给出的答案啊!”

由此可见,问题的发生,不在于事物本身,而在于我们的心态。心态不同,看到的世界就是不同的。抱怨的人生是灰色的,抱怨者的眼里只有消极和悲观,他们的目光也只会为了生活中的不如意而停留,他们的生活总是被烦恼占满,他们的心理总是被沮丧和自卑充斥着。

不要抱怨你的工作不好,不要抱怨你住在破宿舍里,不要抱怨你的丈夫穷或你的妻子丑,不要抱怨你没有一个好爸爸,不要抱怨你空怀一身绝技却没人赏识你,现实有太多的不如意,就算生活给你的是垃圾,你同样能把垃圾踩在脚底下,登上世界之巅。

有一个小药店的店主,一直想找一个能干一番大事业的机会。每天早晨他一起来,就希望自己今天能够得到一个好机会。然而,好长时间过去了,他认为的机会并没有出现。对此,他抱怨不已,他认为自己有干大事业的本事,却没有干大事业的机会。生活中的大部分时间他并不是去研究市场,而是经常在花园里做所谓的“散心”,而他经营的小药店也因此门庭冷落了。

在我们生存的社会中,像这个店主一样的人不在少数!他们看见别人的成功无形中便会生出点嫉妒,并且在这种嫉妒之余,常常还会妄自菲薄,总以为别人的工作才是最好的,而自己呢?自己总是看不到什么希望。我们总是把别人的成功归之于运气好,于是,我们也梦想着好运能早一天降临到自己的头上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