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美丽的家园
28459100000036

第36章 庐山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我对庐山的向往就是从读到李白这首《望庐山瀑布》的不朽诗作中开始的。到20世纪70年代中期当回乡知青期间,又看了朱时茂、张瑜联袂主演的《庐山恋》电影,更被其雄奇秀拔、云雾缭绕的旖旎风光深深吸引。在当时农村文化匮乏而人生又处多梦的季节,谁能抵御得了屏幕上那种清纯的爱情和壮丽景色共同燃烧起的青春焰火的强烈炙烤,只有把不可抑制的欲望和美丽的想象全都化作对庐山不尽的思念和神往。从此,想方设法收集资料了解庐山,神走庐山,梦游庐山。

庐山,又称匡山或匡庐,位于江西省九江市境内。北靠长江,南傍鄱阳湖。南北长约25公里,东西宽约20公里,绵延九十余座山峰,离九江市南36公里。传说殷周时期有匡氏兄弟七人结庐隐居于此,后成仙而去,其所居之庐幻化为山,因而得名。庐山大部分山峰海拔都在1000米以上,主峰汉阳峰海拔1474米,云中山城牯岭镇海拔约1167米。由于东西两侧为大断裂地带,山体多峭壁悬崖,相对高度在1200~1400米左右,形成了众多的奇峰、怪石、壑谷、瀑布、岩石等“雄、奇、险、秀”的奇特瑰丽的山岳景观。庐山,不仅享有“匡庐奇秀甲天下”的美誉,独树一帜的山水文化还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更为不可思议的是道教、佛教、基督教(新教)、天主教、东正教和伊斯兰教同处一山,和睦共融,可谓教义荟萃,形成了“一山藏六教,走遍天下找不到”的宗教奇观。

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的完美结合,使庐山成了历代名人脚步的纷至之地。从汉、晋的司马迁、陶渊明,到唐代的李白、白居易,到宋代的苏轼、王安石,再到现代的毛泽东、郭沫若,两千多年间就有一千五百多位文坛巨匠登临信步,写景抒情,留下四千多首诗词歌赋。其间不乏如毛泽东等政治家们在这里抚须仰啸:“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而后发出“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似的激烈壮怀。又有多少教育家在这里兴师办学,留下诸如“白鹿洞”等丰碑式的书院学堂。庐山,不愧为一座集教育、文化、宗教、政治于一身的天下名山。199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这样评价:“江西庐山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这里的佛教和道教庙观,代表理学观念的白鹿洞书院,以其独特的方式融会在具有突出价值的自然美之中,形成了具有极高美学价值的,与中华民族精神和文化生活紧密联系的文化景观。”因此,庐山作为“世界文化景观”被批准列入“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名录”。

1998年10月,我终于实现了登临庐山的梦想。

从九江驱车,沿着36公里长的盘山公路,拐了近400个弯头,就到了山门。天不作美,飘起了淅淅沥沥的秋雨。但我觉得雨中观山景象更为别致。你瞧,那用汉白玉修建的大门,在细雨中更显富丽堂皇。彭真同志题写的“庐山”二字匾额,愈发苍拔深远。走进山门,沿着山顶舒缓的山道继续前行,嵯峨的山峰,飘逸的流岚,翠绿的山色,乳白的浮云……梦幻般交织呈现,变幻莫测,让人身心仿佛飘浮在天际之上,不知天南地北。“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苏轼的《题西林壁》诗句此时让人感同身受,恰似己出。

仙人洞,地处佛手岩下,牯岭之西,高约六七米,深宽各10米左右。相传唐代名道吕洞宾曾在洞中修炼,直至成仙,后人为奉祀吕洞宾,将此洞窟更名为仙人洞。洞内有一石制殿阁——纯阳殿,两旁悬有两副对联:“称师亦称祖,是道仍是儒”,“古洞千年灵异,岳阳三醉神仙”。走进洞内,正中立有一尊金身泥塑,两边分列金童玉女,青烟袅袅,香火旺盛。有善男信女,拱香叩拜,神情肃穆,俯仰有姿。洞旁苍色的山岩下,依山临壑建有一栋老君殿,殿为歇山式单层建筑,斗拱彩绘,飞檐凌空,显得既庄重又轻巧,内供太上老君李聃骑牛雕像,神情安然。离仙人洞不远有一处悬崖绝壁,上有一横石悬空向北伸展,叫“蟾蜍石”。石上刻有“纵览云飞”四个大字,为庐山观云绝好之处。悬崖上兀地挺拔一棵青松,在烟雨中,蓬张伞展,泰然自若,钢铁般的枝丫,密织在蟾蜍石上,截断劲风飞雨,睥睨流岚行云,尽显一副铮铮铁骨和傲然气质。看到此情此景,我的心灵被震撼了。在大自然中,似乎只有蓬勃的植物根系与泥土相依相偎,永不离异,却少见劲松与磐石这般缠绵悱恻,深情眷恋。由此,我想起了鲁迅先生的“有情未必实豪杰,怜女如何不丈夫”的对人性的深刻剖析,这哲语揭示出柔情蜜意与铁血侠义可以相互依存的辩证关系,眼前的“松与石”就是拟人化的最好注脚。你看如此绝地而生的苍松竟然会用自己艰难撑开的生命绿阴为冷若冰霜的石头挡风遮雨,不离不弃,这是何等真诚而高尚的精神境界。这种品行不仅让我得到人生的许多启迪,也深深地打动过一代伟人毛泽东。1961年9月,他在《为李进同志题所摄庐山仙人洞照》中写下“暮色苍茫看劲松,乱云飞渡仍从容。天生一个仙人洞,无限风光在险峰”的七绝格律诗。诗人见景生情,借景抒怀,仅一个“劲松”的“劲”字又何等了得,托物言志中一种伟岸的身影,一种挺拔的姿态,一种经得住风吹雨打、耐得住严寒酷暑的坚质韧性的品格跃然纸上,让人仰止。面对这一顽强孤直、富含丰赡的“劲松”,谁能不祈愿这已人格化的物象永远与青山同在,共绿水长流。

来到“庐山会议”会址(1970年中国共产党九届二中全会在这里召开,会址后改为纪念堂),只见四周古木森森,遮天蔽日,涧水潺潺,声韵悠远。纪念堂青砖瓦檐,质朴庄重。就是在这里,中国共产党曾经历过一场政治、思想和路线的激烈斗争。一些野心政治家们想借会议之机向中央发难,提出了与会议主题背道而驰的所谓“天才论”,企图扰乱视听,破坏会议正常进行。一时间“山雨欲来风满楼”,空气顿然凝固,局势剑拔弩张。毛泽东同志洞察秋毫,见微知著,一针见血地指出了野心家们的狼子野心,拨乱反正,使会议得以顺利进行。后来的“九·一三事件”和“四人帮”的垮台就充分说明了毛泽东同志当时的高瞻远瞩。这期间,中国共产党还经历过严峻的考验。正如《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建国以来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定》中指出的:“主要由于‘大跃进’‘反右倾’的错误,加上当时的自然灾害和苏联政府背信弃义地撕毁合同,我国的国民经济在1959年到1961年发生严重困难,国家和人民遭受重大损失。”“苏联领导人挑起中苏论战,并把两党之际的原则争论变成国家争端。对中国施加政治上、经济上和军事上的巨大压力,迫使我们不得不进行反对苏联大国沙文主义的正义斗争。”国际敌对势力也乘机掀起了反华的浪潮,在内外交困的严峻形势下,毛泽东同志力挽狂澜,带领全国人民克服重重困难,闯过了一个又一个难关,使社会主义航船胜利驶过了惊涛骇浪、急流险滩。也就是在这期间,毛泽东同志第一次登临庐山,写下了著名的《七律·登庐山》:“一山飞峙大江边,跃上葱茏四百旋。冷眼向洋看世界,热风吹雨洒江天。云横九派浮黄鹤,浪下三吴起白烟。陶令不知何处去,桃花源里可耕田?”诗人用敏锐的目光,既描写了庐山景观的神妙,又表现了对世界反华势力的冷眼相看,嗤之以鼻,更表达出战胜困难豪气干云的坚定信心和无畏气概。尤其是最后风趣的反问,虚为反诘,欲擒故纵,实已点明陶渊明所追求的桃花源一定能让百姓进入耕种,安居乐业,理想的社会就会到来。字字句句凝聚着诗人多么深沉的历史感和时代超越感以及坚贞不屈的性格。正如诗中超然物外的目光所勾画的一样,历史轻轻地就折叠起了那一页霜风雪雨,而展开了一幅全新的时代画卷。

虽然在庐山驻足短暂,未能尽览飞瀑、流泉、巉岩、绝壁、古刹,但一滴水能看出一个世界。庐山,无论是一景一物、一石一树、一径一溪,还是诗文辞赋、摩崖石刻、古碑传书,在我心中无不产生神采飞扬的流韵。从李白遥看的飞瀑,到苏轼多角的峰岭,再到毛泽东胸中飞峙的大山和风光无限的险峰,无不充满着超凡脱俗的高度,排空临下的气势,昂首向东的磅礴,在我孜孜解读世间万物哲理的心中,就如这无边的秋雨,经历多少大气颗粒的阻碍,最终化为如膏甘露滋润大地蓬勃生机。千年写不尽庐山的千姿百态、入化神韵,万年述不完中华民族崛起的今天展现出的壮丽辉煌、异彩流韵。

庐山,是一座充满灵性、启迪心智的名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