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美丽的家园
28459100000004

第4章 党城

“金党城、银盖林、铜钱山、铁上范”,这个用建瓯方言读起来朗朗上口的顺口溜在东游镇一带很早就广为流传。顺口溜所指的地名分别是东游镇的党城、盖林、上范三个行政村和隶属上范村的钱山自然村。

党城村地处东游镇东部前往政和、松溪的204线省道旁,而上范、盖林及钱山自然村则处于东游镇东南方向的乡道上。4个行政村和自然村的地理位置不同,却因有了前置的金属定语,而被排序到一起。许多外地人都这样猜想,也许是这几个村的属地分别富含金、银、铜、铁等矿产,所以如此称之。而当地人则说是这几个村过去在东游一带很富有,名声在外,所以才有了这经久不息的口头流传。其他村没作深入了解,不敢妄言。但“金党城”无论你走进多少次,置身其中总能让人感受到有一种“金色”的光晕在眼前幻化出昔日的繁华,牵引着探究的心理。

据民国版《建宁府志》记载,“党城”原称“长城”,从什么时候起改成今日的叫法未作考证。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古人之所以称“长城”一定有其道理。从地形地貌上看,党城村背倚金坪山、祠堂后山和蟠龙山,南对松溪河流,在离乱年代,这种位置进可攻、退可守,十分有利于对外防御,确保村庄安全。从村落形状上看,松溪河流在村庄前绕出一个弧形,村庄沿河边因势而建,绵延一两公里,远远望去,就像在大河边修筑一道坚固的城防工事。从建筑格局上看,村头到村尾,有一条宽约2~5米不等、长达一千多米的与河道几乎等距的主街道纵贯东西;而沿着这条主轴线向四方纵横的弄巷全与主街相仿,两边都耸立着院落高墙,首尾有用石条、青砖砌起的宽厚大门,上有炮楼(碉楼),下有厚门。四向八座扼守村庄进出口的炮楼构成了古时“八门入城”的牢固屏障,只要门扇一关,进者再多,也无能为力,真可谓“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所以,自建村以来,再乱的世道,村庄始终没有受过大的骚扰,保持着一方的安宁与稳定。秦始皇修筑万里长城,目的就是为了防御外族的入侵,为刚获得统一的大秦赢得休养生息的机会,期盼江山永固,百姓永远安居乐业。当年取“长城”村名时,是否也寄予着这种因素呢?当然这只是一种肤浅的看法,权当理解该村历史的一种猜言,意在抛砖引玉。

至于地名的更替就留待考古学者去考究好了。别具风情的古民居及传说就够观赏和品味了。

党城村位于松溪河流中段的一处冲积小平原上,距建瓯城区55公里,是古代河运的一个中转集散地。自古码头多繁华,更兼沃野千顷,自然环境注定这里的经济优势胜于他乡,所以一直以来被民间称为“财主村”。当年这里云集着多少财主?众说不一。但从民间的一些流传和现有遗存的古建筑中还是能让我们感受到“财主村”的名不虚传。传说当年“财主”们的粮庄不仅遍布整个东游,还跨地域到小松、东峰、川石,甚至建溪(现划归顺昌县管辖)。粮食多到什么程度?只要这些“财主”们加工大米,谷皮就要将松溪河流盖去一半,粮食多得难以计数。

从村中遗留的古民居中,可以看出“财主”数量之多、来路之广确实难以统计。据有关资料记载,该村始兴于南宋初,而大部分古民居形成于清乾隆至嘉庆年间。这些古民居群落的特点:一是规模宏大。现保存较为完整的明末清初的古建筑约有八十余栋,面积达2万多平方米;现今保护最好的下大厝,建筑占地近10亩;数量与规模之多之大,闽北罕见。二是布局合理。民居院落集中建在村内,除以半月形的主街为全村建筑的主轴参照线外,其他小弄则围绕建筑群落的需求向东西南北贯穿而去,形成了多个的“井”字结构,体现出既纵横交错、便于人行的蛛网模式,又寄寓着路径环环相扣、人心紧紧相连的规划初衷;而祠堂、庙宇、书院、驿站、码头等则建在村外,形成了以居住院落为核心,以绕村建筑为点缀的古村八景。三是风格相近。房屋多为两层土木结构,采用四至八榀横座,二至三进纵厅构筑,厝与厝间用高大风火墙隔断,邻与邻间共用一堵高墙,表现出既互相隔离又相互依存,既确保私密又能互相照应。四是装饰精美。每栋房屋都采用砖雕、石雕、木雕等工艺,梁柱、斗拱、檩条、墙面、窗棂、天花板,都或雕或画花鸟虫鱼、人物禽兽,姿态万千,栩栩如生;石墩楹联或凹或凸,木制匾额或大或小,门坊砖雕或阳或阴,都体现出笔力的雄健,内容的广博。五是文风炽盛。每座深宅大院的门前石柱上都刻有对联,如“婴奕禊叨升陛,理学渊源紫竹阳”、“传家俭德宗风古,振俗文章旧迹垂”……这些楹联对句,无不反映出教育和启示后人的作用,体现出朱子过化之邦的痕迹。

总体风貌上,整个村落依山傍水,天人合一;坐北向南,冬暖夏凉;布局精巧,点面结合;街衢纵横,空间适度;建筑恢弘,宜观宜居。既展示出大手笔、大气魄、大村庄、大吞吐的气势,又呈现出建筑的高矮错落、宽窄相间、曲直有度、和谐统一的画意。走进街弄,给人不尽的恬静与悠然之感。无论是从古民居的总体规划、布局与规模,还是从单体设计、装饰和风格无不体现出一种大气、精妙与宜居的理念,又渗透出休闲、儒雅和安详的气息,非极盛一时的大、众财主居住之地而能形成。

“叶氏宗祠”是党城村最为鼎盛的标志。自兴村起,党城叶姓一度占到全村人口的90%左右。直到今天,仍然有一半人口姓叶。据叶氏族人口头流传,在清乾隆年间,叶氏家族出了一位太子师(目前未见族谱或其他有关资料记载),为了报达祖宗血脉的养育之恩,他出资在家乡建了一座宗祠,地点就选在村头的山脚古道旁(现今省道204线党城村段的公路上方)。宗祠占地约二十多亩,主体建筑两层,分正堂、厢房、厨房,还设有后花园,全部采用青砖、石板、珍稀古木等材料构建,规模宏大,气宇轩昂。宗祠落成后,四乡八里的叶姓人家都会到此祭祖,香火旺盛。有一次,政和新任县令骑马经过,看到如此气派的宗祠,心想谁有这么大胆,竟敢将宗祠建得似宫殿一般,于是前呼后拥、面带愠色地走进去想看个究竟。当看到是叶氏太师出资建造时,吓得两腿发颤,立即在堂上三拜九叩,并跪走而出。传说的真假,不必追究。虽然祠堂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已被破坏殆尽,只留下一堵高大的门坊孤独地栉风沐雨,似乎在用苍老的颜容证明曾经的存在和辉煌。但那宽大的拱形门洞,画框式的门楣以及白色的胶黏土上刻写的“叶氏宗祠”四个繁体楷书大字,依然像电影过幕一样,在远近清淡之间演绎出了一个地方家族的兴衰成败,沧海桑田,给人不尽的畅想和追抚。

“右文书院”称得上是党城村的文化摇篮。该书院与“叶氏宗祠”隔路相望,是继“叶氏宗祠”之后叶氏族人共同出资兴建的。书院建于缓坡,分两层,占地约4亩。虽然比不上城区书院豪华,但它已成为建瓯同期所建书院的幸存者,成为清代遗留书院的一处活化石。两百多年来,书院培养了多少俊杰人才,已无法统计。但让叶氏后人津津乐道且引以为豪的是叶仁涛。据叶氏后代说,叶仁涛曾任过国民党统治时期福建省警察厅副厅长。有一年党城村受大灾,村民颗粒无收,食不果腹,可上头不问实情,拼命催税。族人无奈,只好写信向叶仁涛反映情况。叶仁涛掏出自己的积蓄,为全村交纳了当年的税金,全村人因此得以免除一年的赋税,度过了灾年。撇开政治因素不说,叶仁涛倒是做了一件好事,族人或多或少会拿他作为教育和激励子孙后代的范例。恢复高考以来,党城村每年都会考上一大批学子,绝对数名列东游各村前茅。如今在外地工作的人员不计其数,为家乡赢得了荣誉,这与书院一以贯之而形成的文风濡染不可分割。

“君子乡”是党城村历史上获得的最高荣誉。“君子乡”这一巨幅石雕匾额镶嵌在临溪门坊的门楣上,石板虽显斑驳,字迹也渐模糊,甚至在门顶上还长满了绿苔与野草,但依然能让人感受到这里曾经是一个儒雅之地。据老年人回忆,在1964年公路开通之前,党城一直都是个大码头。不仅是松溪河黄金通道上的一个重要中转站,还是通往党口村、水源乡以及屏南县的必经渡口,舟来船往十分繁忙。早年南来北往的船只,无论船上是装金银财宝,还是粮食布匹,只要是在党城码头过夜,从来就没有发生过一起被抢被盗事件,过境商旅到此就像回到家中,放下旅途劳顿,高枕无忧了。也许是人过人赞的口碑,也许是文明的风尚感动了执政者,于是就给了“君子乡”这个赐号。据建瓯民俗学者吴雪浩先生考证,这匾额是建宁府(今建瓯,当时相当地区级)于清末民初赐给的。虽然级别不高,但对一个村来说,标志的是一个时代良好的民风和文明的印迹。

在党城村原支部书记叶章华的引领下,我们深入到下大厝中游览观光。下大厝实际上分三个单元组成。两个单元联体,一个单元隔主街而建。联体的两个单元建筑占地近4000平方米,分八榀二重厅进,大门、天井、厅堂、厢房、后阁、厨房分前后左右,依次布局,宽敞明亮。主厝侧翼还建有小书院、花园和活动场所。在厅堂天井屋檐边,还装有一个特制的木质转轴,专门用来垂挂帘子。据说过去有宾客来访,家中女子不便见生人(尤其是男人),就提早将帘子垂下,隔着厚帘相互看不到,既不打搅客人造访,又不影响女士在家中的活计。待客人走后再将帘子卷起。这座联体大厝现住有10户60多人,75岁的叶济穷是这座厝里的长辈。他带我们参观完整座主体建筑后,又带我们进入花园,并神秘地说:“我家还留着一块牌匾,有一百五十多年的历史了。”他边说边躬腰钻到墙角的废料堆里,取出已脱漆的木制匾额,面上布满了蛛网和灰尘。牌匾高约80厘米,宽约50厘米,由三块3厘米厚的木板拼成。顶端用隶书横写着“浙江”二字,中间用篆书竖写着“寿昌县正堂”五字,镀金字体。我们都不知何用,他解释说,这是他爷爷的爷爷叶小干当年在浙江寿昌任知县,每次回来,大门口便要摆上这牌匾。同款牌匾一共4块,分别摆在第一、二重大门的左右,还有2块款式不同的上书“肃静”的牌匾则摆在第一重大门的左右。我问其他牌子,他说都已丢失,只剩下这一块了。按照他的说法,叶小干任知县约在清同治年间。一个知县的祖厝大门前要摆上如许多的牌匾,可见封建社会的等级是何等森严与讲究。当然,这些牌匾当年给叶氏家族带来过多少的荣耀和自豪,大概只有其后人才能感触到了。难怪叶济穷老人在谈起这些话题时还喜形于色。

如果说当地人讲“金党城”是指过去曾经的富有,这话完全正确。那么,外地人猜测是这地方富含金矿,也给说中了。20世纪80年代末,福建省地质勘探队勘测结果表明,从政和县域一直延续到建瓯市的党城村、水源乡有一条呈半弧形的矿化带,其中金矿储量尤为丰富。1991年开始,东游镇引进外资在党城一带开发露天金矿,果然淘出了许多生金。其中有一个矿点的矿包被掘到,矿工们只拉了一板车的矿土,就淘洗出价值近10万元的粗金。连洒落在沿途地面上的矿土,在阳光下都金光闪烁,似金铺路,淘金者可说是赚得钵满盆满。难怪短短几年,党城村就立起了无数小洋楼,成为东游镇内一道亮丽风景。党城村没有满足现状,1997年,村里抓住紧邻集镇、农田连片的优势,引进了省级农田整理项目,对村旁的洋面田进行了全面改造,形成了田成方、路相连、渠相通、树成排的现代农业园区,各种季节蔬菜、大棚蔬菜四时皆有,真正实现了粮经轮作、田不闲季的现代农业耕作目标,经济与社会取得了长足发展。进入21世纪,党城村又抓住国家建设长深高速松建段经过地界的机遇,利用村后山地平缓的有利条件,整治出地块五百多亩,引进多家企业,建起了一个上规模、上档次的工业平台,形成了东游镇的一个重要工业集聚地,成为全镇“突出工业,突破工业”的有力支撑。这不仅使当地的资源优势转变为市场优势,有效提高了产品附加值,还为当地剩余劳动力提供了许多就业岗位,村民足不出户就可以在家门口亦工亦农,实现了地无闲地、人无闲人的创业图景,呈现出社会主义新农村欣欣向荣的喜人景象。

假如把党城遗存的古民居、叶氏宗祠和右文书院比作是原始生态金,丰富的地下矿产是大地恩赐的自然金,“君子乡”是意识形态的特制金,那么农业和工业两个园区就是引导广大群众共同致富的纯金或赤金了。因为这两个园区支撑的不再是一个宗族的鼎盛,更不是一小部分人的求富梦想,而是铺展出千万家庭共同走向富裕的小康之路。

近千年的建村史,给党城带来过无数的荣耀,有自然因素,更是人力所为。因此,如何保护好先人留下的建筑与文化遗产,弘扬历史与文明的辉煌,让后人鉴古而知今,厚积而薄发,让“金党城”这张明片永不褪色而越来越闪烁出光彩夺目的金辉,真的需要一代又一代人的不懈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