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陵是一座神奇的迷宫。
司马迁在《史记·秦始皇本纪》中写道:“始皇初继位,穿治郦山,及并天下,天下徒送诣七十万人,穿三泉,下铜而致椁,宫观百官奇器珍怪徙臧满之。令匠作机弩矢,有所穿近者,辄射之。以水银为百川江河大海,机相灌输,上具天文,下具地理。以人鱼膏为烛,度不灭者久之。”说的是秦始皇刚继位时,就开始在骊山修建陵园,到他统一六国后,征调了70万人扩建,挖至泉水之下,然后用铜汁浇铸加固基座,上面放着棺材。墓宫中修建了宫殿楼阁和百官朝见的位次,放满了奇珍异宝。为了防范盗窃,墓室内的要道机关装着带有利箭的弓弩,盗墓的人一旦靠近就会被射死。墓室穹顶上饰有宝石明珠,象征着天体星辰;下面是百川、五岳和九州的地理形势,用机械灌满了水银,象征江河大海川流不息;上面漂浮着金制的野鸡,墓室内点燃着用鲸鱼油为原料的大小灯盏,象征着万世长明。对这一浩大工程,李白还禁不住诗情迸发:“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刑徒七十万,起土骊山隈。”不仅讴歌了秦始皇的辉煌业绩,还描述了营造骊山墓的磅礴气势。
虽然这座地宫至今还未发掘,但近年来地质学家和考古专家采用了卫星拍照、遥感及地球物理探测技术,尤其是首次使用高光谱遥感(国际上才第二次使用)探测发现,在地面,陵园范围达56.25平方公里(相当于78个故宫的面积),形状大体呈“回”字结构,分陵园区和从葬区,其中陵园区占地近8平方公里,建有外、内城两重。从残留的遗址中可测出,内城垣周长3870米,外城垣周长6210米,内外城墙高约8~10米。封土堆是陵园的核心,呈四方锥形,分三级阶梯,状如覆斗,底部近似方形。据史料记载,原底部面积约25万平方米,高115米。由于两千多年来的风雨侵蚀和人为破坏,现封土堆底部面积已缩减至12万平方米,高度降到76米。在内外城之间,还发现了葬马坑、陶俑坑、珍禽异兽坑,以及陵外的人殉坑、马厩坑、刑徒坑和修陵人员的墓室四百多座。在地下,距封土堆底部深约30米处,有一个地宫,面积达18万平方米,仅墓室就有一个足球场大小,秦始皇的棺椁就安放在那里。为了防止河流冲刷陵墓,当年秦始皇还下令将南北流向的水流改成东西流向。秦始皇陵规模之宏大,气势之雄伟,结构之特殊旷世罕见。
秦始皇及秦始皇陵二者堪称“第一”加身。秦始皇,姓嬴名政,秦庄襄王之子,公元前259年出生于赵国邯郸,公元前246年13岁立为秦王,22岁加冕亲政。自公元前236年至公元前221年,他仅用15年的时间,就先后消灭了韩、赵、魏、楚、燕、齐六个诸侯国,彻底结束了战国群雄割据的历史,在剑影与刀光中,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的郡县制王朝——秦王朝,因其功勋卓著而被载入《世界历史100人》。作为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他修建了世界上独一无二的象征着中华民族古老文明的万里长城;作为一代枭雄、暴君,他在治理国家中大权独揽、唯我独尊、气霸朝野,排挤所有他自认为的“异教邪说”,大兴文字狱,在历史上第一次演绎了令人发指的“焚书坑儒”的历史悲剧……即便是死了,事死如事生,依然要显赫他的九五之尊,埋葬他的陵园在世界上至今仍然是首屈一指:它是中国历史上第一座神秘莫测的皇帝陵园;是世界上最大的地下皇陵(古埃及金字塔是世界上最大的地上王陵);是中国所有古代帝王陵墓中规模最大、埋藏最丰富的一座文化宝库……
这座位于临潼县城东5公里、距西安市约37公里的秦始皇陵,南倚骊山,北临渭水,从地质学家卫星拍摄的图片上看,骄山到华山连起的山脉好像一条巨大的青龙蟠卧大地之上,而秦始皇陵正好处于龙头眼睛的位置上,应了“画龙点睛”之说,这到底是古人有“高瞻远瞩”的本领,还是巧合让今人牵强附会过甚,还真不好说。而飞雁的传说就更离奇了,据《三辅故事》记载,楚霸王项羽入关后,曾以30万人盗掘秦陵。在挖掘过程中,突然有一只金雁从墓中飞出,这只神奇的飞雁一直朝南飞去。斗转星移到了几百年后,三国宝鼎元年的一天,有人给在日南做太守的张善送来一只金雁,张善立即从金雁身上刻写的文字上判断此物乃出自始皇陵。“这虽然是个传说故事,但说明秦陵内的文物曾经流失于外,并且远达云南以南。至于说金雁制作精巧,不但好看,而且还能飞,这也是有可能的。因为在春秋时期,著名工匠鲁班已经能制造出木雁,在天空中飞翔,直飞到宋国的城上。几百年后,秦国的工匠能制造出会飞的金雁,这是可信的。”两千多年来,秦始皇陵始终就这样披着一种神奇的光环让世人揣度、惊奇和向往,引来了世界上无数探秘的步履和目光。
揭开秦始皇陵神秘面纱的时间是1974年。这年3月,晏塞西杨村农民在陵东1500米处打井时,掘出了陶俑,也就是后来发掘出的从葬兵马俑。从此,不仅引起了全世界的震惊和关注,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20世纪考古史上的伟大发现之一”,而且还让当地的百姓从此走上了旅游致富的道路。如今当地老百姓口中还在流传着“翻身不忘共产党,致富全靠秦始皇”的顺口溜。虽然目前学术界对兵马俑是否真是秦始皇陵的陪葬品还有所争议,但巨大的旅游效益已成为当地无可辩驳的事实。
当我踏着黄昏的阴霾徜徉在古砖凄凄的城垣旁,用艰难的步履丈量着封土堆台阶上沧桑的苔痕时,我在想,就一个具象来说,秦始皇陵是浩大的,大得整个世界无陵可比。然而膨胀得再大的欲望在地球、在星空,以至无边无际的宇宙面前就显得太渺小了,渺小得如一颗泥丸、一粒微尘。尽管它藏尽了天下一时的奇珍异宝,但藏不了世界永远的物质财富;尽管它掩埋了成千上万的无辜性命,但掩埋不了细胞裂变的不息生命;尽管它把一代帝皇的名字刻在石上,将霸气藏进土里,企图永垂不朽,但历史的潮汐总要淹没无数的繁华和显贵,也必然要荡尽无数的豪雄和霸主……只有刻写在人们心中的名字,任阳光月色爱抚、季节岁月磨砺,才愈发鲜活生动,光彩照人,才是天地间永恒的墓志铭。正如这陵园的建造者,他们无与伦比的天资智慧和巧夺天工的艺术才能,不仅是中华民族的骄傲和自豪,更是人类共同拥有的宝贵财富和文明泉源,与天同在,与地共存。
与其说秦始皇陵埋葬着一个时代的非凡是非,不如说这个时代矗起的伟大民族智慧将愈发光夺日月、气贯云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