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新时期青少年伦理与道德读本
28459400000011

第11章 孝悌立基,天地可赞(3)

茅容是东汉时期河南陈留人,字季伟。在茅容40岁时,他还只是个非常普通的农夫。让人称道的是,他对自己的母亲特别孝顺,为了增加庄稼的收成,更好地奉养母亲,不管刮风下雨,他都非常辛勤地劳作。

有一次,他又在地里辛勤地耕种,忽然天降大雨。茅容和在地里耕种的其他人都跑到一棵大树下避雨。只见其他人都在树下吊儿郎当地或站或坐,谈笑粗俗,只有茅容一个人在那里端正地坐着不说话。这时候,有一个人从此处经过,见到茅容气质不凡,就主动与茅容交谈起来。两个人一直聊到天黑还意犹未尽,于是此人就随茅容回家住宿。

此人正是当时的名士郭林宗。郭林宗学识渊博,有弟子千人,十分爱结交有德之人。

两人一夜无话,第二天一大早,郭林宗看到茅容在杀鸡炖汤,就以为茅容要款待自己,不禁为茅容的好客所感动。但是等到吃饭的时候,茅容端上来的却是山肴野蔬,郭林宗不禁暗自惊讶。后来,他才知道茅容把炖好的鸡肉一分为二,一份让母亲这顿吃,另一份留着让母亲下顿吃,而自己和客人都吃山肴野蔬。

郭林宗不禁感动于茅容的孝心,他对此大加赞赏,并主动提出教茅容学习圣贤之道。后来,在郭林宗的指导下,茅容成了位品行并重的人,而他孝顺母亲的故事也广为流传。

把好东西让给父母享用,这个举动看似简单,但并不是谁都能做到。茅容的故事让我们明白,孝顺父母是品德完善的表现,而这种孝心有时候跟成功、学识和名利关系并不是太大,不管是学识渊博的知识分子,还是耕作田间的农夫,只要有孝顺父母的心意和做法,都值得人尊重。下面这个故事充分体现了孝顺这一美德。

东汉时期的江革,字次翁,在他很小的时候父亲就过世了,只留下他与母亲相依为命。当时正是战乱时期,江革就每天背着腿脚不灵便的母亲四处逃难。

在路上,时不时地遇见一些盗贼想把他掳走。每次江革都泪流满面地告诉盗贼自己还有老母亲奉养,不能跟他们走,那些盗贼也被他的孝心所感动,都不忍心掳走他。

后来,他背着母亲到了江苏下邳,把母亲安顿下来,自己去做了雇工。凡是母亲需要的东西,他一样不落地全买给母亲,而他自己吃穿却非常节俭。

在古代,物质生活还不如现在这么丰富,人类普遍还处于靠天吃饭的阶段,如果碰上什么天灾人祸,这种吃不饱的状况将会变得更为严峻。而这种时候,孝顺父母,让父母吃饱穿暖将会变成一件难事,也许现在看起来有点不可思议,但确是当时的实际情况。在这种情况下,能一如既往地孝顺父母,更加显得难能可贵。

孝顺是永恒的话题,尽孝是从生活中的一点一滴做起的,不要等到父母老了,才知道尽孝的可贵。

孝心不分年龄

三国时期的陆绩,字公纪,吴国吴县华亭(今上海市松江)人,是当时著名的科学家、天文学家。曾作《浑天图》,注《易经》,撰写《太玄经注》。

陆绩自小爱读书,又聪明伶俐,其父陆康还十分注意对他进行孝悌教育。

因此,陆绩不仅通晓天文、历算等方面的知识,还是个十分孝顺的人。

陆绩在6岁的时候,随父亲陆康到九江拜见袁术。一见面,陆绩表现得落落大方,跟袁术谈天说地,不亦乐乎,十分讨袁术的喜欢。袁术在开心之余,还惊叹他的才学,于是就像对待成年客人那样给他赐坐,还吩咐下人拿来很多橘子让陆绩吃。

陆绩一看这么多橘子,十分开心地吃起来,趁着袁术跟父亲陆康正聊得开心的时候,还悄悄地往怀里塞了两个橘子。

等到告别之际,袁术让陆绩再拿些橘子在路上吃,陆绩摇摇头说自己不吃了,但没想到,他藏到怀里的橘子却滚落到地上。袁术一看,不禁大笑:“原来已经拿过了呀,这小孩子真好玩。来我家做客,还要怀藏主人的橘子啊。”

没想到陆绩一点也不感到脸红,反而神色自若地告诉袁术,他母亲喜欢吃橘子,这是特地给母亲捎回去的。

袁术感到更惊奇了,他没想到陆绩这么小的年纪,就懂得孝顺母亲,真是难得。

孝顺是不分年龄、不分长幼的,孝是从小培养起来的,古今一样。

有一个单亲爸爸,独自抚养一个7岁的小男孩。每当孩子和朋友玩耍受伤回来,他对过世妻子留下的缺憾,便感受尤深,心底会非常难过。

这是他留下孩子出差当天发生的事。因为要赶火车,没时间陪孩子吃早餐,他便匆匆离开了家。一路上担心着孩子有没有吃饭,会不会哭,心里老是放不下。即使到了出差地点,也不时打电话回家。可孩子总是很懂事地要他不要担心。因为心里牵挂不安,他便草草处理完事情踏上归途。回到家时孩子已经熟睡了,他这才松了一口气。旅途上的疲惫让他全身无力。正准备就寝时,突然发现棉被下面,竟然有一碗打翻了的泡面!

“这孩子!”他在盛怒之下朝熟睡的儿子的屁股一阵狠打。

“为什么这么不乖,惹爸爸生气?你这样调皮,把棉被弄湿谁来洗?”这是妻子过世之后,他第一次体罚孩子。

“我没有……”孩子抽泣着解释,“我没有调皮,这……这是给爸爸吃的晚餐。”

原来孩子为了配合爸爸回家的时间,特地泡了两碗泡面,一碗自己吃,另一碗给爸爸。可是因为怕爸爸那碗面凉了,所以放进棉被底下保温。

爸爸听了,不发一语地紧紧抱住孩子。看着碗里剩下那一半已经泡涨的面,他说道:“啊!孩子,这是世上最最美味的泡面啊!”

故事中的这个孩子才7岁,就知道心疼自己的父亲,为父亲分忧了,难怪父亲会被孩子的这片孝心所感动。孝心不是只有大人才有,孝心是不分年龄的。孩子只有从小培养孝心,长大后才会有真正的孝心。

潘岳事亲至孝

潘岳,字安仁,后人常称其为潘安,西晋文学家,祖籍荥阳中牟(今属河南)。但有人认为,从他父亲一辈起,他家实际居住在巩县。潘岳的祖父名瑾,曾为安平太守。他的父亲名芘,曾为琅琊内史;从父潘勖在汉献帝时为右丞,《册魏公九锡文》即出自其手笔。

潘岳从小受到很好的文学熏陶,被乡里称为“奇童”,长大以后更是名噪一时。美姿仪,《晋书》载,“少时常挟弹出洛阳道,妇人遇之者,皆连手萦绕,投之以果,遂满车而归”。与夏侯湛友善,常出门同车共行,京城谓之“连璧”。

他不仅好文聪明,更事亲至孝。父亲去世后,他就接母亲到任所侍奉。他喜植花木,天长日久,他植的桃李竟成林。每年花开时节,他总是拣风和日丽的好天,亲自搀扶母亲到林中赏花游乐。

有一年,母亲染病想念家乡。潘岳得知了母亲的心愿,马上辞官奉母回到了家乡。虽然上级再三挽留,但他毫不动摇,说:“我若是贪恋荣华富贵,不肯听从母意,那算什么儿子呢?”上级被他的孝心感动,便允许他辞官。

回到家乡后,他母亲的病很快痊愈了。家里贫穷,他就耕田种菜、卖菜,然后买回母亲爱吃的食物。他还喂了一群羊,每天挤奶给母亲喝。在他精心护理下,母亲安度了晚年。

每个人都知道要孝顺父母,牢记父母的年龄,一方面会因为高堂健在而高兴,另一方面又会为他们已入暮年而忧惧。如果我们内心对父母有爱,那就马上行动,不要等到明天。

孝敬父母从小事做起

李密,名虔,字令伯,武阳人,蜀末晋初文学家。李密从小境遇不佳,出生6个月就死了父亲,4岁时舅父又强迫母亲何氏改嫁。他是在祖母刘氏的抚养下长大成人的,李密以孝敬祖母而闻名。相传,祖母生病的时候,李密痛哭流涕,每天晚上衣不解带,守在祖母的身旁,侍奉其左右。所有的食物、汤药,一定要先自己尝过,然后才给祖母进食。

蜀国灭亡后,晋武帝准备让李密做太子洗马这个官,郡县不断催促他前去任职。这时,李密的祖母已96岁,年老多病,李密舍不得离开祖母,于是,就上书给晋武帝,陈述家里情况,说明祖母年老多病,需要人侍奉,这就是著名的《陈情表》。

李密在《陈情表》中恳切地说:“如果没有祖母就没有今天的我,今天祖母需要我,否则就不能安度晚年。据说乌鸦都知道喂养衰老的母鸟,人岂能不如鸟呢?况且陛下是以孝道治理天下的,许多官员都受到您的垂怜,何况我比他们更加特别。我请求陛下准许我奉养祖母,让她安度晚年!”

《陈情表》言语恳切,委婉动人,晋武帝看了,为李密对祖母的一片孝心所感动,赞叹李密“不空有名也”,不仅同意暂不奉诏,还嘉奖他孝敬长辈的诚心,赏赐奴婢二人,并指令所在郡县,发给他赡养祖母的费用。

孔子说一个人有没有学问,就在于这个人能否对父母尽孝,对兄弟姐妹、亲朋好友乃至陌生之人是否友爱。“人不孝其亲,不如禽与兽。”语句直白而深刻。

孝是一切道德和爱心的根源,是一个人为人处世的根本,是做人的基本要求。

其实,孝敬父母,不需要作出多伟大的事业。每天早晨,我们用一句关爱的话语、一个亲热的动作,或任何一个微小的进步,就可以表达我们对父母的爱与孝心。最重要的是,当父母需要我们的时候,我们一定要在他们触手可及的地方,让他们感受到我们对父母的爱。

为官者更要孝顺

狄仁杰,唐朝太原人,字怀英,在武则天统治时期,曾经两次出任宰相。

在狄仁杰小的时候,他的父母就经常教导他做人要正直、善良,长大以后要保家卫国。在他做宰相期间,他从来不敢忘掉父母的教导,一直清正廉明。最让人称道的是,凡是经过他手审理的案子,鲜有诉冤者,因此,狄仁杰深受百姓爱戴。

有一次,他的一位同僚被武则天派往边疆,但临行之际,母亲却得了重病,这个同僚心中十分悲痛,很想在母亲身边侍候,不忍在这个时候离去。狄仁杰听说了这件事,就特地奏请皇帝改派别人,让这个同僚能够在此时尽孝。

狄仁杰很愿意帮助别人实现他们的孝心,但他为了更好地为国家效力,为百姓办事,不辜负父母对他的期望,很少有时间回家探亲,因此思念起父母来,常有怅然之情。

有一次,他出外巡视,途中正好经过太行山。他登上山顶,望着天上的白云,指着家乡的方向,对他的随从伤感地说:“我的亲人就住在白云底下。”说着还流下了思亲的泪水。一直望了好久,他才依依不舍地离去,随从的人也无不为之感动。

后来有人写诗这样赞颂狄仁杰:“朝夕思亲伤志神,登山望母泪流频;身居相国犹怀孝,不愧奉臣不愧民。”

为官者更要孝顺,因为他们是百姓学习的典范,如果当官者都不孝顺自己的父母,那么,慢慢地,天下就会失去秩序。

孝顺是需要推广的美德

徐孝克生活在南朝时期,是当时陈东海郯(今山东郯城)人。他家境贫寒,父亲常年卧病在床,可是徐孝克十分孝顺,整日衣不解带地伺候父亲。在父亲去世之后,徐孝克四处借债才使父亲得以安葬。

在父亲去世之后,徐孝克一心奉养老母亲陈氏,对其照顾得十分周到。由于当时战乱频繁,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徐孝克虽然有孝心,但有时候还是不能有足够的米粮奉养母亲,对此,徐孝克感到十分苦恼。

后来,为了能更好地奉养母亲,徐孝克一狠心就出家当了和尚,去讨食物让母亲食用。徐孝克的孝名传到了当时的皇帝陈宣帝耳朵里,皇帝就任命他为国子祭酒,让他能够更好地奉养母亲。

但是,每当皇帝宴请群臣的时候,他都不吃任何食物,而是把自己的那份留下来,等到酒席散的时候,再拿已经准备好的器皿装好,带回家中。时间久了,陈宣帝就觉得很奇怪,就让管斌去问一下怎么回事。管斌一打听才知道,原来徐孝克是把食物带回去供养老母亲了。

得知事情的真相之后,陈宣帝非常感动,他特意下令,以后再宴请群臣的时候,准许徐孝克先把他母亲爱吃的食物挑出来,大家一起鼓励他为母亲尽孝。

孝顺不是一个人的事,是天下子女共同的事,因为它是美德,孝顺需要推广,让那些没有孝顺行为的人赶紧行动起来。

唐太宗以孝修身

唐太宗推崇儒术,其中最明显的一条就是以孝治天下。他推行德化,鼓励忠贞,大力提倡孝悌。长孙王妃成了母仪天下的长孙皇后以后,一如既往地遵守妇道,每日早晚必去向年老赋闲的太上皇李渊请安,也教育皇子们要懂得长幼之序。

房玄龄生母早逝,他对继母也十分孝顺。据史书上记载,当继母生病,他请医诊视,必定拜迎流泪。丁忧期间,为继母哀伤过度,身体消瘦,像一把干柴。太宗为了奖励他的孝行,派人前往宽慰,并且赠送了许多礼物。

《贞观政要》上还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贞观年间,有个名叫史行昌的突厥人在玄武门做看守。吃饭时,他总是把肉留下。有人问他为什么,他回答说:

“拿回家侍奉母亲。”太宗听说后感叹说:“仁孝的天性,哪分什么华人、夷人?”于是赐给他御马一匹,并诏令供给他母亲肉食。

唐太宗把孝作为治身的根本,极力推崇,使社会风气变得更淳朴。这不仅是修身之道,更是治国之道。以孝治天下,这也是唐太宗建立太平盛世最重要的原因之一。

儿行千里母担忧

俗话说“儿行千里母担忧”,但实际上呢,不用行千里,父母也会时时牵挂着我们的生活,甚至可以说,哪怕我们偶尔一次不能像往常那样准时回家,父母都会因此焦虑。对于父母的这种担忧之情,我们怎么做才是孝顺呢,在这个问题上,唐朝时期的衡州刺史曹王皋就做得很好。

作为衡州的刺史,曹王皋时时处处为百姓着想,深受百姓的爱戴和拥护,政绩非常突出。

可是树大招风,他自己优秀了必定会有嫉妒他的人,朝中有一位官员就十分嫉妒他的才能和政绩,就设计陷害他,说他触犯了王法,皇帝听信了那位官员的谗言,把他贬到了潮州。

当时曹王皋的母亲年纪已经很大,为了不让母亲替他担忧,曹王皋故意告诉母亲他升了官,并假装高兴地向母亲辞行。后来,每当他回家看望母亲的时候,就换下囚服,穿上官衣。对于他被贬一事,他的母亲一直毫不知情。他想让母亲不为自己担心,哪怕自己受累也没有关系。

后来,杨言做了宰相,由于杨言知道曹王皋为人耿直,可能无意中得罪了人才遭贬的,于是就奏请皇上说曹王皋有治国之才,希望能让他官复原职,后来皇上同意了杨言所奏,曹王皋官复原职。

没想到,曹王皋官复原职的消息很快传到了他母亲的耳朵里,等到他一回到家,母亲就祝贺他,曹王皋知道母亲已经知道了真相,就跪在地上请求母亲的原谅。他的母亲不禁为儿子的一片孝心所感动。

随着我们一天天长大,父母日渐衰老,不管子女在哪儿,父母那双牵挂的双眼总在我们身后,父母那牵挂、担忧我们的心也从来没有停止过。为了让父母放宽心,睡好觉,对我们的牵挂担忧少一点,子女要“报喜不报忧”,以免父母更增白发、皱纹。

孝心换来“子母钱”

在宋代都城,有一个人称吴氏的女子,年纪轻轻还没有生儿育女就死了丈夫,只剩下她和婆婆相依为命。婆婆劝吴氏改嫁或者招赘个女婿,但吴氏看到婆婆孤苦一人,就坚决不改嫁以留下来为婆婆尽孝,因为害怕招赘的人对婆婆不好,吴氏也坚决劝止了婆婆为她招赘的提议,一心孝顺婆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