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国忠诚,对“责”忠诚
《三国演义》里过五关斩六将的关羽是忠诚的化身。曹操亲自为关羽披战袍,把赤兔马送给关羽,更送给用不完的金银细软、绫罗绸缎。即便如此,他还身在曹营心在汉,最后挂印封金,千里走单骑,回到了刘备身边。难道说曹操对待关羽淡薄?绝对不是。从这可以看出真正的忠诚是没有条件的,但忠诚是可以选择的,忠诚是超越了道德层面的理想。
刘备三顾茅庐的故事每个人可能都听说过,后来诸葛亮辅佐刘备并受托孤之重任,正如《出师表》所言:“追先帝之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一心为汉,七出祁山,耗尽毕生心血,留下千古美名。
什么是忠诚?关羽就是忠诚,诸葛亮就是忠诚。忠诚是道德建设的根本,是一种非常宝贵的素质。
“取士之道当以德行为先”,并且论才则必以德为本。事实上,任何人均不能容忍或原谅别人对其不忠诚。在古今实例中显示,不忠诚往往会产生莫大的危害。吕布兵败被曹操所俘,刘备深恐吕布为曹操所用,所以去信说:您忘了当年的董贼吗?曹操大惊,很快就杀了吕布,吕布因为不停地背叛别人最终使他身败名裂。因此不论你的学识才能俱佳还是干劲十足,一个人在道德层面出现问题,即便是有降龙伏虎的本领,最终也会被人们所唾弃。
然而做到忠诚,往往就要学会忍辱负重。忠诚的道路从来不是一帆风顺,古人云“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
古有苏武牧羊、张骞出塞、晏子使楚等经典名篇,今有人民英雄的光辉事迹。他们或历经磨难,或临危不惧,表现出应有的忠诚气节,最终不辱使命,完成任务。只要怀着一颗对国家的忠诚之心,即使面对各种困境、各种磨难、各种非议,你也会坚定信念,默守忠诚理念,践行忠诚信诺,把各种困难当做你丰富和磨炼人生的“调味剂”。
一个社会的文明与否,最基本的一个准则就是以人的忠实诚信度来衡量,忠实诚信是一个人做人的根本,一个国家文明程度的体现。
忠诚被儒家称为进德修业之本、立人之道、立政之本。所以说忠诚对我们并不陌生,中华民族悠久灿烂的古代文明为后世的我们留下了取之不尽的精神财富。先辈们的人格魅力和品格素养经过千年的积淀,形成了今天中华民族伟大的品格,其中倡导忠诚就是其一。就像张骞出使西域、宋代鉴真东渡,无不让人敬佩。一个国家需要忠诚,一个集体需要忠诚,一个组织需要忠诚,一个人需要忠诚。
做到忠诚,就要敬业爱岗,尽守职位,踏踏实实做好每一件事。忠诚不是体现在口头上,而是要落实在实实在在的行动上、具体的事情上。
什么是责任?从通俗意义上讲,责任是指对任务的一种负责和承担,是我们对需要关心的事物的一种反应。而忠诚本身就是一种责任,责任又往往能造就忠诚,它们是一对孪生姐妹。忠诚是对责任的坚守,也是对使命的坚决承担。一个没有责任感的人,我们很难相信他能做到忠诚。
忠诚在于内心,敬业在于工作上尽职尽责、善始善终、一丝不苟。大至国家、企业,小至工作岗位,我们每个人只要深怀一颗忠诚之心,用具体的实际行动,以踏踏实实、认认真真、兢兢业业的态度做好每件平凡的小事,就是对国家、对企业、对职位最大的忠诚!现实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有自己的责任、忠诚度,才能无愧立于天地之间。
忠诚是德的重要主体。一个人的忠诚来自于他的责任感,所以他的忠诚不是做作的,而是发自内心的。当一个人缺乏责任感的时候,他已经不具备能够坚守忠诚的基石。
在这个世界上,获得最大成功的人未必是最聪明的人,也未必是最幸运的人,但一定是最执著、最忠诚的人。有些东西是你永远得不到的,但有些品质却是每个人都可以拥有的。有了忠诚,你未必能够发大财、掌大权,但你一定会过得舒心、快乐!人生在世,难道还有比这更重要、更有价值的东西吗?
有一种品德,不论何时何地,它都会受到人们的赞美。
有一种品德,如果你持有它,人格就会得到升华,如果你不慎丢失了它,那么你就可能一文不值。
有一种品德,它不仅是我们立身的基础,事实上也是任何一个国家战斗力的保证。
这种品德,名字就叫做忠诚。
崇高的责任心是生命的脊梁
尧在位的时候,黄河流域发生了很大的水灾,庄稼被淹了,房子被毁了,老百姓只好往高处搬。尧召开部落联盟会议,商量治水的问题。他征求四方部落首领的意见:派谁去治理洪水呢?首领们都推荐鲧。
尧对鲧不大信任。首领们说:“现在没有比鲧更强的人才了,你试一下吧!”尧才勉强同意。鲧花了9年时间治水,没有把洪水制伏。因为他只懂得水来土掩,造堤筑坝,结果洪水冲塌了堤坝,水灾反而闹得更凶了。
舜接替尧当部落联盟首领以后,亲自到治水的地方去考察。他发现鲧办事不力,就把鲧杀了,又让鲧的儿子禹去治水。
禹新婚不久,为了治水,到处奔波。他吸取了父亲的经验教训,采取了疏导的办法,带领百姓开渠排水,疏通江河,兴修水利,灌溉农田。
传说禹在治水的13年当中,三次经过自己的家门,都没有进去。第一次,妻子生了病,没进家去看望。第二次,妻子怀孕了,没进家去看望。第三次,妻子生下了儿子启,婴儿正在哇哇大哭,禹在门外经过,听见哭声,也没进去探望。
正是因为禹有着崇高的责任心,全身心投入到治水工作中,才找寻到了合适的方法,降伏住滚滚洪水,可见,责任心有多么重要。
忠诚是责任的最高表现形式
张骞,字子文,汉中郡城固人,中国汉代卓越的探险家、旅行家与外交家,对丝绸之路的开拓有重大的贡献。开拓了汉朝通往西域的南北道路,并从西域诸国引进了汗血马、葡萄、苜蓿、石榴、胡桃、胡麻等。
公元前138年,张骞带着汉武帝的万丈雄心第一次踏上了大汉以外的疆域。
那时匈奴依旧称雄漠北,西域各国关系错综复杂。
当时,大月氏人受匈奴欺负,向遥远的西方迁徙。汉武帝认为这是一个好机会。第一,救人于危难,可为我所用。第二,当时汉朝的战略是远交近攻。所以毫不犹豫地决定跟大月氏人结盟。而且,大月氏人曾在与匈奴的激战中败北,国王的头颅成了匈奴单于手中的酒器,可以说与匈奴的仇恨深重。
这位勇敢的探险家出发时身边有100位随从和一位忠心耿耿的匈奴人奴隶堂邑父,他们无所畏惧地踏上匈奴的土地,希望能顺利穿过这个游牧王国的防线,然而,他们低估了这个马背上的民族的防线密度。他们被抓住了。身陷囹圄的张骞,逃过了头颅被制成饮器的噩运,被迫在匈奴的监禁中娶妻生子。风刀霜剑严相逼,时光流转十数年,张骞始终保持着汉朝的特使符节,寻找着逃脱的机会。
终于有一天,张骞成功逃离匈奴的控制,开始继续他已中断了十几年的政治旅程。越过葱岭,到大宛,通过康居,至大夏,这位2000年前的探险家徒步穿过了如今的乌兹别克斯坦与哈萨克斯坦等国。沿途这些中亚国家的君主听到了张骞的描述,无不被东方的地大物博所吸引,更为东方的丝绸、瓷器等手工艺品所倾倒。惧怕匈奴铁骑的小国不敢与汉结盟共退匈奴,却对与汉通商充满了兴趣。
在大夏的旧土上,躲避战火的大月氏终于被张骞找到了。汉朝盼望跟大月氏王国结盟,对匈奴东西夹攻。以当时来讲,大月氏王国对匈奴有杀父灭国的深仇大恨,一旦听到有报仇复国的机会,一定非常感激。然而,时过境迁,十多年来,大月氏这个马背上的“行国”已发生了巨大变化:一是在伊犁河畔受到乌孙的攻击,又一次向西远徙;到了阿姆河畔后,用武力臣服了大夏的大月氏,在这片肥沃的土地上开始了游牧生活到农耕生活的过渡。他们生活安定,无心复仇,无意东还。张骞在大月氏逗留了一年多,无果而返。
回国途中,张骞又被匈奴拘禁了一年多,不过,张骞有着一种军人特有的敏锐,在进入匈奴人的控制范围之后,他就开始留心每一处水源、每一块草地,并详细记录下来,为日后追随大将卫青征战匈奴立下了汗马功劳。“知水草处,军得以不乏”,张骞后被武帝封为“博望侯”,此为后话。
公元前126年,趁着匈奴内乱,张骞在妻子与堂邑父的帮助下乘机脱身回到长安。张骞出使时100余人,12年后,回到长安,只剩下两个人——张骞和他的仆人堂邑父。
张骞第一次出使没有完成他的政治使命,但沿途洞悉了西域的政治经济和人文地理。他将沿途见闻采集汇总,呈报武帝,为汉朝打开了另一番迥异的格局。除了他经过的国家,张骞还指出西方的另一个强大的帝国——安息,即安息王朝统治下的波斯,在其后的数世纪中,它将作为丝绸之路上最大的中转站和经纪人的身份登上舞台。
随后,汉武帝又派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使团人数达300人,张骞及其随行者的足迹也更为广远,悉数拜访了大宛(费尔干那)、康居(以今塔什干为中心的游牧王国)、大月氏、安息(古代波斯帕提亚王国)、身毒(古印度)等国。
张骞的两次西行,打破了游牧民族对丝绸之路贸易的垄断,使中国和中亚、南亚、西亚诸国之间建立了直接的贸易往来关系。作为中国走向世界的第一人,张骞记录下对外部世界的首次真知实见,结束了我国古代对西方神话般的传闻认识,也成为后来《史记·大宛传》和《汉书·西域传》的最初来源,世人把张骞通西域一事形象地称为“凿空”。
忠诚是责任最高形式的表现。一个人的忠诚不仅不会让他失去机会,还会让他赢得机会。除此之外,他还能赢得别人对他的尊重和敬佩。人们似乎应该意识到,取得成功最重要的因素不是他的能力,而是他优良的道德品质。
霍去病与他的“封狼居胥”
霍去病,河东郡平阳县人。中国西汉武帝时期的杰出军事家,是名将卫青的外甥,任大司马骠骑将军。好骑射,善于长途奔袭。霍去病多次率军与匈奴交战,在他的带领下,匈奴被汉军杀得节节败退,霍去病也留下了“封狼居胥”的佳话。
霍去病出生在一个奴仆家庭,他的母亲是私生子,而他也是一个私生子,拥有这样身份的他,似乎长大也要成为奴仆。就在他三四岁的时候,他的姨妈卫子夫成为汉武帝的爱妃,卫家人的命运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18岁时候的霍去病,作为皇后和大将军卫青的外甥,是除了皇族子弟以外最受宠信的“高干子弟”。这个相貌奇伟、性格坚毅、智勇过人的青年很受武帝赏识,便派他做了保卫皇帝安全的侍中官。他虽年少位尊,但精于骑射武术,汉武帝想教他兵法,他却回答:“顾方略何如耳,不至学古兵法。”他的志向在于疆场。
元朔六年(前123年),漠南之战打响一年之际,霍去病对武帝刘彻说:
“陛下,请派我去战场。”未及弱冠的霍去病要求上战场,武帝同意了。实际上,武帝这次派霍去病参战,只是想让他见识见识真正打仗的模样,作为一项锻炼。
于是在战场上,甲胄如林、枪戟如雨的汉家军阵中出现一个特别年轻的身影,他随侍在大将军卫青的帅旗旁,当卫青拔出宝剑时,森然剑锋折射出少年眼中喷薄欲出的锐芒。
卫青大军出师不利,基本上无功而返。但霍去病带着部下800轻骑,独自抛开大军200多里,一往无前地奔向北方。这一战,霍去病以800轻骑深入敌军腹地,在沙漠中斩杀敌人2028人。2028人中有匈奴的丞相、当户,其级别相当于汉朝高官。霍去病在百忙之中还顺手抓了名俘虏——单于的叔叔罗姑比,押往长安。
霍去病带800人去,带800人回来。中外多少名将猛士,有哪个像霍去病这样,带800人深入敌后歼敌2000余,赢得离谱就算了,居然还带原班人马返回,不损一兵一卒?长安少年已经不在市井游走玩闹,而变成了叫那匈奴胆寒的“飞龙”,在天翱翔。
还有一则关于霍去病的传说。霍去病河西一役立下大功,汉武帝特派使臣载了美酒到前线去慰问。霍去病对使臣说:“谢谢皇上的奖赏。但重创匈奴不只是我的功劳,功劳归于全体将士。”遂命令将御赐美酒抬出犒劳部下。但酒少人多,怎么办?霍去病吩咐手下,将两坛美酒倒入营帐所在的山泉之中,于是整个山谷顿时酒香弥漫,全体将士纷纷畅饮掺酒的山泉,欢声雷动。这就是“酒泉”
的来历。
继河西两战之后,匈奴浑邪王投降汉朝,匈奴单于不得不远逃漠北。但匈奴人仍未放弃对汉朝边境的掠夺,公元前120年秋,匈奴骑兵1万余人又突入定襄、右北平地区,杀掠汉朝边民1000多人。汉武帝决定远征漠北,彻底消灭匈奴军队,便发动了“漠北大战”。
在这次大战之中,霍去病率部奔袭2000多里,以1.5万人的损失数量,歼敌7万多人,俘虏匈奴王爷3人,以及匈奴贵族83人。正如汉代另一名将陈汤所说的那样:犯强汉者,虽远必诛。霍去病一路追杀,一直来到了今蒙古肯特山一带。
为了庆祝这次战役的胜利,霍去病在狼居胥山积土增山,举行祭天封礼,洒酒于漠北之土,酒香飘至数千里,直入咸阳地;将士呐喊,气势如虹,震撼人心,凯旋归朝。
经此一役,“匈奴远遁,漠南无王庭”,匈奴一蹶不振,再也不能对中原王朝构成有力的威胁。征服匈奴之后,汉朝的疆域就马不停蹄地扩大。“屠大宛之城,蹈乌桓之垒,探姑缯之壁,藉荡姐之场,艾朝鲜之旃,拔两越之旗”,不但把趁秦末动乱而割据自王的朝鲜、东越、闽越、南越一一削平,又从匈奴处夺回河套地区,更是首次将云贵、河西走廊乃至西域纳入版图。汉军的旗帜,第一次插上云贵高原,帕米尔之巅。霍去病和他的“封狼居胥”,也成为中国历代兵家人生的最高追求,终生奋斗的梦想。
忠诚是人类最重要的美德之一,从古到今,没有谁不喜欢忠诚。君主需要忠诚的大臣,每个人都希望有忠诚的朋友。臣子忠实于自己的朝廷,忠实于自己的君主,与百姓同舟共济、共赴艰难,将获得一种集体的力量,人生就会变得更加有意义。
大丈夫气概生能舍己
陈汤是我国历史上笔墨不多的一位,只在《汉书》中被提到一笔。他年少时没有回家为父亲奔丧,被视为“不孝之人”。虽然征讨了匈奴,但是之后并没有较大的建树,加上他有一点贪财,所以很快就被正史忽略了。尽管他不是一位完美理想的英雄楷模,但他的故事对我们来说,也不乏教育意义。
据史书记载,陈汤少年时喜欢读书,思路也比较开阔,但是他的家庭贫困,有时要靠乞讨度日,在古代以门第看人,所以乡邻们都看不起陈汤。既然家乡不是他的安身之所,加上他从书上也学得了一些人生道理,那么就决定离开家乡,到繁华的长安去。果然他的这个选择是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