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浪到长安之后,他认识了富平侯张勃。张勃欣赏他的才能,就借机会向朝廷推荐了陈汤。但陈汤没有顺利当官,而是走了一段冤枉路。原来,在等待分配期间,陈汤的父亲去世了,按照当时的民风,孝道是衡量一个人品行的标准,陈汤应该马上回家给父亲奔丧。但是他没有回家,因为这件事,他被人检举为缺乏起码的孝道,不遵守常规行事。举荐他的张勃,也被罚款,陈汤则被拘捕下狱。
好在陈汤这个人气宇不凡,谈吐也有大丈夫的风范。后来又有人为陈汤说情,终于被任为郎官。男儿志在四方,陈汤主动请求出使外国,被任为西域都护府副校尉,与校尉甘延寿一起出使西域。
历史上的陈汤“沉勇有大虑,多策谋”,每当他路过城镇或高山大川时,都会登高远望,认真观察。
当时的郅支单于剽悍残暴,称雄于西域,陈汤就预言“如果他再发展下去,必定是西域的祸患”。果然,郅支单于先是征服了北部的小国,后来连汉朝的大使也被他杀了,明显在挑衅汉朝。陈汤于是劝甘延寿说:“我们现在趁他们还没有安稳的城池,一举拿下,正好建功立业。”
甘延寿要奏请朝廷同意后行动,陈汤说:“这是一项大胆的计划,那些朝廷公卿都是些凡庸之辈,一经他们讨论,必然认为不可行。”但是甘延寿还是觉得不应该擅自行动。不巧他因为大病一场,陈汤就假传圣旨,调集汉朝屯田之兵及车师国的兵员。甘延寿一听,立即制止陈汤这种举动,因为假传圣旨是要杀头的,但陈汤愤怒地手握剑柄,以威胁的口气呵叱甘延寿:“大军已经汇集而来,你小子还想阻挡大军吗?不抓住战机出击,还算什么将领?”甘延寿只好依他,大张旗鼓向北进发。
在陈汤的指挥下,汉军获胜,甘延寿、陈汤先斩后奏,给汉元帝写了一个报告:“郅支单于惨毒行于民,大恶逼于天。臣延寿、臣汤将义兵,行天诛,赖陛下神灵,阴阳并应,陷阵克敌,斩郅支首及名王以下。宜悬头槁于蛮夷邸间,以示万里,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
责任具有至高无上的价值,责任是一种与生俱来的使命,它伴随着每一个生命的始终。事实上,只有那些有责任感的人,才有可能被赋予更多的使命,才有资格获得更多的荣誉。
大丈夫的气概有很多种,最为青年敬佩的就是感慨救国、舍生取义。鲁迅说:“是七尺男儿,生能舍己。做千秋鬼雄,死不还家。”有这样的英雄气概和将军谋略的人,在历史上并不多见,陈汤就是其中之一。他喊出“犯强汉者,虽远必诛”,不仅让整个大汉扬威边陲,也一吐炎黄子孙的霸气与豪气。如今的中国,也需要陈汤这样的豪爽男儿!
做人不可无傲骨
苏武,西汉大臣,字子卿,杜陵人。
汉武帝天汉元年(前100年),匈奴向汉朝求和,于是,汉武帝就派中郎将苏武出使匈奴。苏武接受任务以后,带着使团及丰厚的礼物出发到了匈奴。
不料,反复无常的匈奴单于不但不感谢,反而受坏人挑唆,把苏武等人扣押起来,要苏武投降。金钱、高官厚禄、冻饿折磨,这些都没能使苏武屈服,他坚决不投降。
没办法,单于只好下令将苏武送到北海边上(现在的西伯利亚贝加尔湖一带)去牧羊,并且对苏武说:“等公羊何时生了小羊,就送你回汉朝去!”公羊怎么能生小羊呢?用意十分明白,单于是坚决不放苏武回汉朝了。
北海一带,荒无人烟,终年白雪覆盖。苏武只能以野鼠洞里的草籽充饥。
每天,苏武一边牧羊,一边抚弄着出使时汉武帝亲手交给他的旌节,心中深深地怀念着自己的祖国。夜晚睡觉时,他将旌节紧紧抱在胸前。就这样,日复一日,艰苦地度过了漫长的岁月。
后来,汉武帝死后,汉昭帝即位,匈奴又与汉朝议和,但单于仍不让苏武回汉朝,还谎称苏武已经死了。与苏武一起出使匈奴的常惠,千方百计把苏武的情况告诉了汉朝使者,还为使者想出了一个要回苏武的妙计。
第二天,汉朝使者去见单于,按照常惠的计策对单于说:“你们匈奴既然要诚心跟汉朝结好,就不该再欺骗我们。苏武明明没有死。有一天,我们皇上在上林苑里射猎,射下一只大雁,大雁的脚上系着一条绸子,那是苏武写给皇上的一封信。信里说他在寒冷的北海地方牧羊,你们怎么说他死了呢?大雁能带信,这是天意,你们怎么可以欺骗天呢?”
单于听了,不觉大吃一惊,只好承认自己说了谎话,而后又说:“苏武的忠心都感动了飞鸟,难道我们还不如大雁吗?”说完,他立即向汉朝使者道歉,并答应赶快派人把苏武从北海地方找回来。
苏武回到了阔别20年的京城长安,汉昭帝接见了他们,还叫他到先帝庙里去拜见汉武帝的灵位,并把那根光秃秃的旌节交还到汉武帝灵位前。
历史学家吴晗曾写过一篇《谈骨气》的文章,其中提出做人不可有傲气,但不可无骨气。所谓骨气就是做人要坚持原则,在大是大非的问题上明是非、知荣辱,不拿原则做交易。一边是高官厚禄,一边是赤胆忠心,苏武用不屈的铮铮傲骨作出了最完美的诠释。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东汉末年,宦官和外戚把持着选拔官吏的大权,他们颠倒是非,混淆黑白,堵塞了士人做官的门路。当时,民间有这么一种说法:当选才学优秀的却没有文化,当选品德高尚的竟不供养父母,当选清贫纯洁的反比污泥秽浊,当选勇猛有帅才的竟胆小如鼠。在外戚、宦官的腐朽黑暗统治下,社会危机日益加深,东汉王朝濒临危境。有识之士深为忧虑。
李膺出身于东汉时的官僚地主家庭。东汉向来有着清议之风,即对时政或者人物进行品评,非常重视个人的名节操行和儒学修养,这对他们在社会的地位或者是朝堂上的进退有着重要的影响,李膺就是在这种风气中长大的。
他个性孤傲,为人清高,同时又饱读诗书,满腹经纶,文能治国,武能安邦。永寿二年(156年),鲜卑侵扰云中,桓帝不得不重新起用李膺为度辽将军。李膺一到边境,慑于他的威望,鲜卑望风臣服,可见他的名气很大。那时候的东汉人把攀登李膺的家门,比之为“登龙门”。一般士人一旦为李膺所接待,就身价十倍。
文人与专权的宦官的冲突不可避免,但是朝堂之上,是宦官挟天子以令天下的格局。崇尚清议之风的太学学生只能抨击时政,发挥舆论的作用,并依附外戚,与宦官展开激烈的争斗。可惜宦官羽翼已丰,他们用自己手中的权力打击官僚和太学生,说他们结党营私。灵帝在宦官挟持下,两次向党人发动大规模和残酷迫害活动,使大部分党人禁锢终身,也就是一辈子都不许做官。史称“党锢之祸”。这场灾祸的燃点是一个名为张成的江湖术士推算近期将要天下大赦,指使儿子故意杀人。司隶李膺不顾大赦之令依然将他正法,没想到张成广交宦官,甚至与汉桓帝也有交情,于是宦官教唆张成的弟子上书诬告李膺等人“共为部党,诽讪朝廷,疑乱风俗”。桓帝大怒,立即下令逮捕党人,并向全国公布罪行。太学生游说外戚,借他们的力量向桓帝求情,而李膺等人受审时,故意牵扯出部分宦官子弟,宦官惧怕牵连,也向桓帝请求赦免党人。因此此次以党人获赦而告终。但是桓帝死后,宦官们怂恿年幼的灵帝发动了新一轮的党锢之祸。
案情牵涉到李膺,有人劝他逃走。李膺回答说:“临事不怕危难,有罪不避刑罚,这是做臣子的气节。我年已六十,死生听从命运,往哪里逃呢?”
李膺被捕入狱时,被牵连的同党陈实自动投狱:“我不就狱,众无所恃。”千年后的谭嗣同也秉承这种精神:“不有行者,无以图将来,不有死者,无以召后起。”这原是清浊之战,黑白之辨,只可惜正未胜邪。
东汉的士人们认为自己代表着当时社会的良心,以“道”的承担者自居,要求掌权之人的行为符合他们的规范。但是由于自身没有权力,只能依附于皇权来实现自己的理想,获得一种身份来认可,这就是道义的承担者。他们陶醉于这种精神导师的身份,可以指点旁人的得失,所以把下狱甚至殉道作为一种义不容辞的责任,甚至是一种涅盘式的光荣。
古代中国的知识分子在党锢之祸中表现出担当道义的勇气和责任心,在后来的流传中渐渐成型,并对后世产生了很大影响,后来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等口号也是顺承了当时的这种精神。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诸葛亮在中国人的心目中,是聪明与智慧的化身。他上通天文,下知地理,三教九流无所不知,四书五经,无所不晓。
47岁时,诸葛亮向后主刘禅呈上《出师表》,表明自己为国“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忠心。
为了统一中原,诸葛亮曾经多次兵出祁山,前几次出兵,都是因为粮食不济而退兵,第五次他接受了以往教训,非常重视粮食供应。他设计了一种叫做木牛(改进的独轮车)的运输工具,用它把粮食运到斜谷口囤积备用。
234年,诸葛亮用木牛流马运粮,做好充分准备后,约孙权同时对魏国发起进攻,两面夹击魏国。他率领10万大军出斜谷口,在渭水南岸的五丈原构筑营垒,准备长期作战;分一部分兵士在五丈原屯田,跟当地老百姓一起耕种,以为久计。司马懿率领魏军也渡过渭水,筑起营垒准备和蜀军长期对峙。魏明帝命令司马懿只许坚守,不准出战。
与此同时,孙权应约派出三路大军进攻魏国,配合蜀国的行动。魏明帝亲自率领大军南下,大败吴军,诸葛亮只好孤军作战。蜀军很想跟魏军速战速决,但司马懿固守营垒,坚守不出,决心要打持久战。双方相持了100多天。
有一次,司马懿虚情假意地接待前来下挑战书的使者,问道:“你们丞相很忙吧,身体还好吗?”使者回答说:“丞相很忙,军营里大小事都亲自过问。
他每天早起晚睡。近来胃口也不太好,饭量很小。”使者走后,司马懿对将士们说:“诸葛孔明食少事多,怎能支撑长久呢?”不出司马懿所料,诸葛亮就在这年八月病故,年仅54岁。
诸葛亮用生命实践了自己对蜀汉集团的忠诚。为理想、事业而义无反顾的牺牲精神和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献身精神,在诸葛亮身上得到了最完美的体现。
诸葛亮忠心耿耿、克己奉公的高尚品格和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奋斗精神,为后人做了最好的表率。
诸葛亮为蜀汉不辞辛劳,勤勤恳恳,小心谨慎,竭尽全力,贡献出全部精神和力量,一直到逝世为止。虽然,他没能实现统一中原的愿望,但是,他在政治、军事等方面的才智和鞠躬尽瘁、忠于职守的品格,永远为后世所景仰。
责任感是灵魂的使命
227年,诸葛亮驻军汉中,准备北伐,要从斜谷道经陕西郡县(今陕西眉县北)直捣长安。
曹魏政权得知消息,一面派兵驻扎在郡县一带,一面又抽出5万精兵,由张邰带领,赶往西线,驻防陇右。第二年春,诸葛亮正式出兵北伐。他的部署是:
命赵云、邓芝率领部分军队进据箕谷(今陕西太白县境内),虚张声势,作出佯攻的样子,把魏军主力吸引过来。同时,自己则亲自率领主力北出祁山(今甘肃西北),以便先取陇右,最后夺取长安。为了获取全胜,诸葛亮必须选择一位能征善战、足智多谋的将领作为军队的先锋。此时,马谡主动请求担此重任。
马谡自幼饱读兵书,平日“好论军计”,在蜀汉平定西南少数民族叛乱时,曾献过“攻心为上,攻城为下”的计谋,因而备受诸葛亮的器重,两人情同父子。此人虽才智过人,但缺少实战的经验,好逞“纸上谈兵”之能。因此,刘备在临死前,曾告诫诸葛亮:马谡“言过其实”,“此人绝不可重用”。此事事关重大,马谡立下军令状,诸葛亮答应了他的请求。诸葛亮的主力部队突然到达祁山,打了曹魏军队一个措手不及。汉阳、南阳、安定三郡(今甘肃的甘谷、陇西、镇原一带)的吏民纷纷起兵反魏归蜀,战局对蜀军十分有利。
然而,马谡自负轻敌,他率军进至街亭时,遇到了魏将张邰所率主力部队的抵抗,便擅作主张,违背了诸葛亮原先的部署,又不听从部将王平的建议,在寡不敌众的形势下,不下据城而舍水上山,结果被张邰军队切断水道,杀得大败,街亭就此失守。
街亭失守,使诸葛亮十分被动,一场十分有利的战局顿时变成败局。尽管诸葛亮十分爱惜马谡的才华,但是,为了严明军纪,他不得不按照军法挥泪处斩了马谡,还上疏朝廷,自请贬官三级,追究个人“不能训章明法”、用人不当的责任。
事后,部下蒋琬认为诸葛亮在天下尚未平定时杀智谋之士,太可惜了。诸葛亮却认为:孙武、吴起所以能够天下无敌,是由于执法严明;现在天下分裂,北伐战争刚刚开始,如果松弛法纪,靠什么去讨伐敌人?所以,后人对此评价甚高,以“法加于人也,虽从死而无怨”称赞诸葛亮赏罚分明、勇于负责的精神。
责任是流淌在一个人灵魂中的使命,而作为祖国未来的希望,能够为国家出力,效忠国家及人民,是无上光荣的使命与责任。
责任,是一种天赋的使命。每个人来到这个世上,都需要承担责任,没有责任感的人生是空虚的,不敢承担责任的人生是脆弱的。在社会生活中,个人的行为总会对社会和他人产生直接或间接影响,因而必须对他人或社会负责,必须按一定的社会规范去行动。如果人与人之间互不负责,互不尽义务,社会就不成为社会了。
李靖攻突厥
李靖,字药师,雍州三原人。隋末唐初将领,是唐朝文武兼备的著名军事家。后封卫国公,世称李卫公。李靖善于用兵,长于谋略,著有数种兵书,唯多亡佚。
汉初之时,西北有强敌匈奴,大汉将士以天威纵横西域,向天下昭示“犯强汉者,虽远必诛”。历史似乎是一个轮回,到了唐时,西北部又有了一个强大的对手——突厥。
武德九年(626年)唐朝内部发生“玄武门之变”,当时颉利认为有机可乘,就联合了其他部落的可汗联合出兵大举南下,长驱直入到了渭水河畔,20万将士声势浩大。颉利还派心腹入朝查探唐朝虚实,时刻准备进犯长安。
当时长安确实危急,长安士兵不足以抵挡突厥大军,各地救援军马尚未到达,在这种情况下,太宗李世民只得冒险亲临渭水桥,与颉利可汗结盟,许以重利,突厥才退兵而去。
作为堂堂大国之主,李世民怎甘心如此?随着唐朝内部的安定,经济的逐步恢复与发展,在对付突厥问题上,李靖就走上了历史舞台。
李靖是大器晚成。太宗改元贞观的时候,李靖已是50多岁的老将了。要对付棘手的敌人,老将披甲上阵。唐朝在与突厥的对抗中逐步取得了恒安、朔方等便于进攻东突厥的军事要地,恰好在这时候东突厥国内发生了叛乱,所属薛延陀、回纥、拔野古诸部相继叛离,又一场暴风雪袭击了西北地区,突厥马羊死伤惨重,饥荒随之来临。
唐朝军队的机会来了。太宗命兵部尚书李靖为定襄道行军总管,另外还布置了李世勋等几位将军做附近道行军的总管,共发兵12万,都受李靖节制,分六路深入大漠,进击突厥。
李靖摸清地势,在一个夜晚,率3000名精锐士卒,袭击了突厥军队,神不知鬼不觉就到达了颉利可汗的大营,厮杀混乱之中,颉利逃亡,死伤惨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