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新时期青少年伦理与道德读本
28459400000007

第7章 刚正不阿,原则为首(2)

孙权当了阳羡的长官,在财物上还是不够清廉,孙策就加强了对弟弟的控制,不时亲自查弟弟的账目。孙权身边有个叫周谷的人,很懂得巴结孙权,投其所好,专门为孙权在借贷往返的单据上做手脚,使孙策查不出任何问题来,孙权自然高兴。

孙策死后,孙权掌管了大权。当家才知柴米贵,于是,孙权想起年少时办的那些事,更想起了当年“卡”自己的吕范和讨好自己的周谷。照一般人来看,这回孙权该重用周谷了,一定得给吕范穿“小鞋”了。

可是孙权不是昏庸愚蠢的人。他认为,周谷私改账目,欺骗孙策,是心术不正之人,不能重用;而吕范一心为公,忠诚可靠,是个值得重用的人才。孙权以公取贤,使吕范在20多年的时间里,从一个普通的将军一直升到大司马,为孙权破曹操于赤壁、杀关羽于麦城、治都于建业,直接或间接地立下了汗马功劳。

吕范死后,孙权每路过其坟墓,都会呼唤吕范的名字,“言有流涕”。

正直的人永远追求真理,也永远忠实于真理,真理不会因为愚昧而磨灭。

正直的人无论遇到多大的困难和阻力,都会始终坚持自己的原则,不卑不亢,既不献媚于当权者,也不会背弃良知,这是每个人都应该学会的做人原则。

坚持真理,不为外力所左右

只要是原则性的问题就要坚持,哪怕掉了脑袋也在所不惜。

隋文帝统一全国后,采取了各种巩固统治的措施。他派人修订刑律,废除了一些残酷的刑罚。但隋文帝本人却不完全按照这个刑律办事,往往一时气愤,不顾刑律规定,随便下令杀人。

这种情形让大理寺的官员赵绰很为难。大理寺少卿赵绰认为维护刑律的严肃性是他的责任,所以常常因为隋文帝屡破刑律而与他发生争执。

有一次,两个犯人按律只应打板子,可隋文帝却坚持要将两个当事人砍头。赵绰就上前劝阻。

隋文帝不耐烦地说:“这是我下的命令,不关你的事!”

赵绰说:“陛下叫我当大理寺官员,现在遇到不依刑律杀人的事,我怎么能不管呢?”

隋文帝顿时火了,说:“你想撼动大树吗?”

赵绰不管隋文帝怎样威吓,还是坚持自己的意见。

隋文帝气得发抖,吩咐左右将赵绰绑了一同问斩。左右侍从遵旨脱下赵绰的官服,摘掉他的帽子准备行刑。这时隋文帝想到杀赵绰太没道理,于是派人问赵绰:“你还有什么想说的吗?”

赵绰跪在地上,挺直了腰说:“臣一心执法,不怕一死。”

隋文帝想赵绰能忠于执法,毕竟是有利于他的统治的,就把赵绰放了。

皇后也很赏识赵绰的正直,命令内侍赐给他一坛美酒。

大理寺官署里有一个官员叫来旷,听说隋文帝对赵绰不满意,想讨隋文帝欢心,就背着赵绰给隋文帝上了一道奏章,认为大理寺衙门执法太宽。隋文帝看他说得还中肯,就给他提了官职。

来旷野心很大,竟诬告赵绰徇私舞弊。隋文帝有些怀疑,便派人去查,却没有此事,隋文帝大怒,把这个案子交给赵绰,要立刻处死来旷。谁知赵绰却说:“来旷有罪,但不该判斩。”

隋文帝很不高兴,头一扭,回宫去了。

赵绰紧紧跟在后边,再三解释要按律法行事。隋文帝被他说得哑然失笑,同意赦免来旷死罪,改判革职流放。

有赵绰这样的贤臣辅佐,隋文帝更是吸收陈后主亡国的教训,发现官吏有贪污奢侈行为都要严办,连他的儿子也不例外,隋朝统治从而进入兴盛时期。

真正的强者,不会畏惧外在的压力,而能够坚持自己心中的信念。高尔基也说过,走正直诚实的生活道路,必定会有一个好的归宿。

一个品格高洁的人就如同青松那样,不管外面的风霜如何欺压,都敢于挑战,按照自己希望的那样去生长。

森林中的树木总是比外面的灌木丛中的树木要挺直得多。灌木丛里的树木之所以长得歪歪扭扭的,是因为那里的树木只要吸取旁边散落的阳光就可以了,所以也就很容易顺着风改变自己生长的方向,而森林里的树木必须努力地向着天空、向着太阳靠拢才能够触摸到阳光,也因此,它们能够长得如此挺拔。正直就像太阳,只有心中有这个信念,才能义无反顾地坚持下去。

戴胄秉公处理

戴胄,字玄胤,谥号忠,相州安阳人。隋末入仕,归唐为秦王府曹参军,太宗立擢大理寺少卿,数犯颜执法,帝益重之,历迁尚书左丞、民部尚书,以检校吏部尚书主选事。他为人正直、公正,是唐太宗的一位良臣。

一次,唐太宗李世民的大舅子、长孙皇后之兄长孙无忌带刀进入皇宫,在宫门口站岗的监门校尉未发现。按照唐律,长孙无忌和监门校尉都违犯了法律,可是,当朝宰相封德彝却说,长孙无忌是一时疏忽,不能算犯法,校尉麻痹大意,应该杀头。

唐太宗居然点头同意这么办,这时,戴胄挺身而出,明确表示:这样量刑不公平。

他说,长孙无忌带刀入宫,监门校尉没有发现,两方面都是由于一时疏忽,如果量刑,应一视同仁,怎么能重此轻彼呢?戴胄说得理直气壮,有根有据,唐太宗只好答应重新商议。

再次商议时,封德彝仍是力主原判,戴胄便据理辩驳,寸步不让。指出:

长孙无忌和校尉,论其过误,情况相同,而监门校尉是由长孙无忌带刀入宫的缘故而致罪的,“于法当轻”。现在,轻罪反而重判,重罪反而轻判,“生死顿殊”,很不合理,坚决要求据法重新判决。唐太宗觉得戴胄说得有理,终于接受了他的意见,把长孙无忌和监门校尉都免罪了。

长孙无忌是国舅,又是有卓著功劳的开国元勋;封德彝是当朝宰相,大权在握,更有皇帝偏袒;监门校尉则不过是在宫门口站岗放哨的小官;戴胄自己也不过是相当于今天的最高法院院长。可是他坚持秉公处理,坚持公平断案,这是很不容易的。然而,唯公平合理,才能得到李世民的首肯,除了戴胄,像包拯、海瑞这些历史上有名的清官也都是办公平事的,人们口碑流传,同样说明了公平之可贵。

兼听则明,偏信则暗

听取臣子的意见,是唐太宗闻名的一个特点,也是最让他“改邪归正”、“弃暗投明”的一个特点。因为大臣的建议,他放弃了很多决策,哪怕有时候让他下不来台。

有一次,唐太宗想要去秦岭山中打猎取乐,行装都已准备停当,却迟迟未能成行。后来,魏徵问及此事,唐太宗笑着答道:“当初确有这个想法,但害怕你又要直言进谏,所以很快打消了这个念头。”

还有一次,一个老臣因为贪污获罪入狱。看到昔日的战友已经成了佝偻老人,儿女成群却家境拮据,唐太宗就命人送了一些财物过去,悄悄饶了他的罪。

这件事情被魏徵知道后,马上开始谈论治理国家的大道理。唐太宗都已经送出去财礼了,也只得收回,维持原判。不过这也避免了其他老臣贪污犯罪的事情发生。

任何决策者都不可能掌握全部的信息和资源,所以在作出决策之前,必须重视别人的意见,唐太宗就是这样做的。唐太宗因为善于纳谏,因而成了一代明主。我们在做事情的时候,也应该认真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全面了解情况,才能明辨是非;如果只听一方面的意见,就会作出错误的判断。一个兼容并包的人,无论是什么人的批评或者建议,他都能洗耳恭听。正如明朝陈继儒所说:“能受善言,如市人求利,寸积铢累,自成富翁。”

一个人不怕犯了错误,就怕不肯虚心接受人家的劝告、意见和建议。当局者迷,需要旁观者来谆谆告诫,方可脱胎换骨、初露锋芒。

正直使心灵接近真实

房玄龄刚开始在隋朝做官,当过县尉,因为触犯法律,被除籍流放到上郡,并在渭北遇到了李世民,两人一见如故。李世民被封为秦王的十年里,房玄龄一直随身相伴,并且参加了玄武门之变。

贞观元年,唐太宗为了加强中央集团的官僚统治机构,把隋朝的制度加以改革,提出“量才授职,务省官员”、“官在得人,不在员多”的主张。房玄龄领受旨意,精简机构,推荐贤能,把唐朝中央各官府的文武官员从2000人减为643人,并在全国合并州县,以山河形势,把全国划分为十道,派遣得力官员分巡各道,执掌政务,并定期对各级官员进行考查,赏罚十分严明。元朝人注解《贞观政要》的时候,称“贞观之善政,当以省官为首”。而省官之实施,功在房玄龄,因为他倾力实践了省官这一关系到唐王朝长治久安的第一要政,使唐朝很快出现了“中国既安,四夷即服”的局面。

李世民登基之后,房玄龄一直身居要职。他在任宰相第15年时,萌生退意,但是太宗非常器重他,不但不答应他隐退,反而,加官升爵为司空,总理朝政,负责编修国家史料。不怎么作诗赞扬臣子的唐太宗曾三次写诗称赞房玄龄,有《威风赋》《赐房玄龄》和《赋秋日悬清光赐房玄龄》。

贞观二十二年,司空房玄龄病情加重,卧床不起,但是唐太宗决定要再次讨伐高句丽。病床上的房玄龄闻知此事后,对儿子说:“现在天下和平安定,百姓安居乐业,只是皇上想再次讨伐高句丽,这是国家的大害。皇上愤怒时作出了这一决定,臣子没有一个敢冒犯威严进谏劝阻。我知道它的害处而不说出来,就会含恨而死。”于是上奏章劝谏。太宗见到奏表,赞叹说:“这个人病危到这种地步,还在忧国忧民。”房玄龄就是这样一个为了李唐王朝尽心竭力的大臣。

房玄龄去世后,配享太宗庙廷。唐著名书法家褚遂良为房玄龄墓刻碑,其中最为知名的一句话是:“道光守器长琴振音,方嗣虞风仙管流声。”唐代文学家皮日休更是写下诗句:“苟得同其时,愿为执鞭竖。”

正直的人追求真理,忠实于真理。在英语中,“正直”一词的基本词义指的是完整。在数学中,整数的概念表示一个数不能被分开。同样,一个正直的人也不能把自己分成两半,他不会心口不一,想一套,说一套。生而为人,正直是必备的一个条件,因为它能使心灵无限地接近于真实。

君主更要有“公”的精神

贞观六年(632年),有些臣僚以为如今功成业就,天下太平,应该率领百官封告泰山。李世民先是反对,在大臣的反复要求下,他也心动起来,但最后由于魏徵的坚决反对,就没有去封禅。

李世民非常重视人才的选拔。他选拔人才的总原则是:“拔人物则不私于党,负志业则咸尽其才。”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不计较人才来源于何种政治集团;不计较恩怨亲疏;不计较出身和经历;善于用人之长,不求全责备;注意官员品德,防止佞臣得逞。

李世民不仅注意选拔人才,还是一个善于纳谏的君主,也能随时用隋亡的教训来提醒自己。他对大臣们说,国君事有不当,务必畅所欲言。

在他身边最著名的谏臣是魏徵。“居安思危”、“善始克终”是魏徵要求李世民时刻不忘的座右铭。凡是居安思危,影响善始克终的言行,魏徵总是尽力谏止。

法律是一切规章制度和行为规范的保障,这就是唐太宗所谓“国家纲纪,惟赏与罚”。谁执行制度,遵循礼教,卓有成效,就按法赏赐;谁违反制度,超越礼教,就据法制裁。

李世民即位后,根据武德时期的法律,删繁就简,将刑罚变重为轻,重新整理成新律。到其子李治统治时代,又加以详尽解释,就成为流传到今天的《唐律疏义》。这是流传至今我国古代最完整的一部法典,是此后历朝制定法律的蓝本。李世民开创了后代所谓“九卿议罪”的先例。

唐太宗认为,天下一切事务都由他一人独断,会经常出现错误。因此,他规定,凡天下大政方针,必须“百官商量,宰相筹划,于事稳便,方可奏行”。

他“恐人不言”,常常“导之使谏”。故在贞观年间,统治集团内出现了一种浓厚的民主气氛和许多敢于直言进谏、敢于廷争之臣。魏徵、张玄素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民主气氛形成的基础是善于用人、识人。唐太宗用人的标准是德行、学识为本。在唐太宗的眼中,安天下者,在于得贤才而用之。

为此,他不断让大臣们为国家罗致人才,并给贵族官僚以种种优待,让他们享有“议、请、减、赎、当、免”及“议亲、议故、议贤、议能、议功、议贵、议勤、议宾”等多种法律特权。“其优礼臣下,可谓无微不至矣。”

但这些优待并不是毫无限制的,如果他们犯有“十恶”罪,危及封建国家的统治基础和秩序,也会依法追究责任。

唐太宗说:“岂如广贤良,高居深视,法令严肃,谁敢为非?”

对待诤言、逆言,唐太宗一直保持重视的态度,他认为隋炀帝就败在独断上。但他又不是一个“耳根子软”的皇帝,“一怒则诸侯惧”的威仪还是一直存在的。由于李世民执行“赏不避仇敌,罚不庇亲戚”的原则,那些王公大臣、皇亲国戚,不得不收敛手脚,不敢过分欺压佃民。

李世民的太平盛世与他的“公”是分不开的,无论是在用人上,还是国家大事上面,都体现了“民主”这一思想,他尊重百姓,体谅百姓,让百姓安居乐业,这也是他被后人推崇的原因。

魏徵直言劝谏

魏徵,字玄成,巨鹿人,唐朝政治家。曾任谏议大夫、左光禄大夫,封郑国公,以直谏敢言著称,是中国史上最负盛名的谏臣。

有一年,唐太宗派人征兵。宰相封德彝建议:把16岁到22岁的人全部征来当兵。魏徵觉得这样做很是不妥,他严肃地对唐太宗说:“若是把16岁到22岁的人全部征来当兵,那他们的地谁种?国家又从哪里征收租、赋、调和徭役呢?”

唐太宗听了,恍然大悟:“你说得对。”于是他没有采纳封德彝的意见。

唐太宗曾经问魏徵:“历史上的君王,为什么有的人明智,有的人昏庸?”

魏徵说:“多听各方面的不同意见,就会明智;而如果只听一方面的意见,肯定就会昏庸。”他还举了历史上尧、舜和秦二世、隋炀帝等人的例子,说:“治理天下的君王如果能够采纳下面的意见,那么下情就能上达,他的亲信要想蒙蔽也蒙蔽不了。”唐太宗听了连连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