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孝”
所谓孝,是人之为人的基本要求,是天经地义的事情,它的具体表现主要在于以下几个方面:在心理上,对父母要尊敬,发自内心地关爱他们;在物质上,要尽最大努力奉养父母,不让他们为吃穿发愁;不惹是生非,不让他们为自己担忧;在他们生病的时候,尽力服侍他们,从而使父母能够颐养天年,这是孝的基本要求。
《国语·楚语上》:“勤勉以劝之,孝顺以纳之,忠信以发之,德音以扬之。”晋代袁宏《后汉纪·安帝纪上》:“观人之道,幼则观其孝顺而好学,长则观其慈爱而能教。”中国是礼仪之邦,从古至今孝顺的名言、格言和孝顺的故事数不胜数。
最好的孝道
子游问什么是孝道。孔子说:“现在人只要能养父母便算做孝了。就是犬马,一样能有人养着。没有对父母的一片敬心,养老和养牛养马又有什么区别呢!”
孔子生活在一个非常讲求“礼”的时代,人的一言一行都要符合“礼”,坐的朝向、与人说话的态度、看望生病的朋友时应该站的方位都有明确的礼制规定,而孝作为“礼”的重要内容,更是被强调得细致入微。正因为如此,许多人反而误解了“孝”的本意。对父母只是养老,却并没有尽孝。仅仅有孝的举动,却没有孝心,是远远达不到真正的孝的。孝,需要有行动,更需要用爱去浸润。
“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孔子说:有父母在,最好不要到远方去游历、做事。一定要出去,也要和父母说清去哪里,什么时候回来,以免他们担忧。
据说曾参对他的母亲非常孝顺。有一天,他在山里砍柴,母亲想念曾参,可是古代没有手机之类的通信工具,老母亲只好咬自己的手指头。这时曾参突然感到心里剧痛,就丢下柴担跑了回来。母亲问他:“你怎么知道我想念你?”曾参说:“我心里一疼,觉得是母亲惦记我,不知不觉就跑回来了。”
母子连心,古人很早就相信这种感情的存在。孟郊的《游子吟》最能够体现母亲对孩子的担忧: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父母对远行在外的子女是最关心的,甚至关注孩子所在地区的天气预报,从遥远的地方专门打电话叮嘱他们要记得出门带伞,说是今天有雨。但是子女总觉得学习为重,事业为重,朋友为重,父母被摆在了最后的关注位置。
古人不但强调要赡养父母的身体,还强调要“养志”,认为这是最高的孝道。汉朝桓宽说:“最好的孝道,是养志,顺从父母意志,让父母心里愉快;次一等的孝道,是养色,让父母总有笑容;最次的孝道是养体,只是让父母吃好喝好而已。”
孝顺不能等待
“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孔子说:要知道一个人是否孝顺,要在他的父亲健在的时候,观察他的志向,因为这时他没有自由行动的权利,要听父亲的教导;等到父亲不在了,要观察他的行为,如果他能长时间地遵照父亲生前的要求来约束自己,不曾有改变的话,就可以称他是孝子了。
东方人具有内敛的性格,心里有感想不愿意说出来,而是通过写诗画画来寄托自己的感情。在我们的文化中,很少听到家人之间说“我爱你”,而是将这份心意变成行动,“相敬如宾”、“举案齐眉”、“夫唱妇随”都是一种爱的体现。
孔子所处的时代更是如此。孩子要表示自己的孝心,就要听从长辈的教诲,甚至是拿自己的想法去交换父母的安心。这也是为什么孔子说“父在观其志”的原因。
爱,需要用行动来表达,对父母的爱也是如此。现在就去做,不要等父母都不在了而空留遗憾。父母照顾孩子尽心竭力,他们的青春就这样逝去了,青丝变成了白发,但是我们在年少时却不能完全理解父母的爱。等自己也为人父母,理解了父母的苦心时,父母已经牙齿稀疏、目光浑浊,没有精力感受我们的爱了。
所以,孝敬父母要及早,不要等父母都不在了才想起要孝顺,那就已经为时已晚,只能空留遗憾。
然而,对父母的敬意,不但表现在父母生前,还要表现在父母去世以后。
孔子的弟子宰予问孔子:“听说父母去世了,要给他们服三年丧(古代的礼制),是不是啊?可是我觉得旧的不去,新的不来,干吗要那么长时间呢?一年也就够了。”
孔子说:“父母去世不到三年,你便吃白米饭,穿锦缎衣,你心里安不安呢?”
宰予说:“能心安。”
孔子气得脸色发白,说:“你要觉得那样做心安,你就做去吧!一个有德行的人守孝期间,心里念念不忘的都是父母,吃美味也不觉得爽口,听音乐也感觉不到快乐,所以才不那样做。你既然心安理得,就去那样做好了。”
宰予退出去后,孔子对大家说:“宰予说了些什么话!小孩子生下来后,父母要在怀里抱他三年,然后才能脱离怀抱。所以子女要为父母守孝三年,宰予难道没有得到过父母的爱抚吗?”
在这里,孔子对宰予的批评,并不是嫌三年多或者一年少,而是孔子认为,宰予根本没有对父母的孝心。一个真心敬重父母的人,对父母的怀念是一辈子的,难道仅仅三年就完了吗?
在这个世界上,什么事情都可以等待,只有孝顺是不能等待的。时间如流水,青少年时期每个人都有很多事情要忙,忙学习,忙游戏,忙作业……等成人了,还要忙工作,忙事业。
当我们认为真正拥有了可以孝顺父母的能力的时候,可能已经为时太晚了,因为这时候的父母已经吃不动也穿不了了,有的父母甚至已经远离了尘世。
趁父母还健在的时候多为父母做点事,用实际的行动来表达我们对他们的爱和感激,而不要总是把爱埋在心里。
孝是最基本的善举
远在2000多年以前的周朝,在中国的北方有一个偏僻的小山村,村中住着一个叫剡子的少年。
剡子个儿虽然不高,却很机智勇敢,又特别孝敬父母,村里的大人、小孩都特别喜欢他。剡子常常对村里人说:“父亲、母亲生养了我,把我养大不容易,我要像父母爱我那样爱他们。”剡子不仅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随着时光的荏苒,剡子一天天长大了,他越发变得懂事,知道自己应该为父母分忧。他每天天刚蒙蒙亮就起床,帮助父母担水、做饭、打扫院落。侍候父母起了床,一家人吃完早饭,他背着绳索,拎着斧头上山去打柴。进了大山,他凭借着矫健、灵巧的身子,爬上大树,抡起斧头使劲地砍起树的枝杈。斧砍枯枝的响声在大山里回荡。
有一年赶上闹灾荒,田里收成不济,日子越发艰难,父母忧急交加,一时心火上攻,双双眼睛失明,这可急煞了小小年纪的剡子。
为了给父母治病,剡子每天半糠半菜地侍奉双亲充饥后,就到处求人,寻医问药。
一天,剡子到深山采药,路过一座庙宇,便进去讨口水喝。他见方丈童颜仙骨,就向他请求治疗眼疾的药方。老方丈问明缘由,沉吟一下说:“药方倒有一个,恐怕你采不来。”
“请说,我舍命去采!”
“鹿奶,鹿奶可以治眼疾。”
剡子听了,立即叩头谢过老方丈,飞步赶往鹿群出没的树林中。这里的鹿确实不少,可它们蹄轻身灵,一见有人靠近,就一阵风似的飞快逃去。
怎样才能弄来鹿奶呢?剡子绞尽脑汁,昼思夜想。
一天,他见村东头猎户家的墙头上晒着一张鹿皮,忽地眼前一亮:把鹿皮借来,披在身上,扮成小鹿的模样,不就能悄悄接近鹿群了吗?
于是,剡子迫不及待地走进猎户家,说明来意。好心的猎户欣然把鹿皮借给了他,还指点剡子如何模仿小鹿四肢跑跳的动作。经过多次演练,剡子竟然举手投足都像一只活脱脱的小鹿。
第二天,剡子用嘴叼着一只木碗,悄悄地蹲在树林里。待鹿群走近时,披着鹿皮的剡子像一只小鹿似的不紧不慢地凑到一只母鹿身边,轻手轻脚地挤了满满一木碗鹿奶。直到鹿群走开了,他才站起身来,捧着鹿奶直奔家中。
打这以后,剡子多次用扮成小鹿的办法去挤母鹿的奶汁。有一天,他又上山去挤取鹿乳,没想到一个猎人却把他当成真鹿了,在要射杀他的时候,剡子急忙走出来,告诉了猎人真相,猎人大受感动。剡子的孝名也因此被传播开来,乡亲们都夸奖剡子是个孝敬父母的好孩子。
剡子父母由于常常喝到鲜美的鹿奶,营养不良的身体一天天强壮起来。后来,失明的眼睛,果然奇迹般地恢复了光明。
古人说“忠臣出孝门”,因为孝是最基本的善举,如果连父母的大恩都不报,还能指望一个人有什么善举?一个连父母都不去孝敬的人,还能指望他对朋友付出真诚吗?所以,我们应明白:孝既是对父母的宽慰,也是对自身的完善,更是赢得社会资本的根本方式。
尽孝不可“愚”
“子曰: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孔子说:见到父母有过失,要婉转地劝说。如果已经表达了自己的看法而又没有得到父母的采纳,还是要照样尊敬顺从,只是心里忧愁但并不埋怨。
孝的本意虽然是顺从,但不是无原则地顺从,父母的命令不动脑子就全盘接受,这并不是真正的“孝”。在封建社会中,统治者为了让自己的江山稳固,就利用了孔子“孝”的思想。他们认为一个人在家能愚孝,对他们就能尽愚忠,就可以任意摆布,任意驱使。所以他们提倡对父母百依百顺,根本没有自己主见的“孝道”,还说这就是孔子的教导,其实根本不是这样的。
曾参曾经问孔子:“儿女对父母的命令一概服从,这就是孝吗?”孔子说:“这是什么话!父母有敢于和自己争论的子女,就不会陷入不义。所以父母如果说错了、做错了,就应该与他们争论,没有自己的脑子,那能算是孝吗?”
古代戏曲小说经常有“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父要子亡,子不得不亡”
的说法,提倡愚忠愚孝。这本来是一句很愚昧的俗语,可后来人们喜欢把它安在孔子身上,认为这是孔子的教导。但孔子真的提倡毫无原则的孝吗?
孔子的弟子曾参,对父亲特别孝顺。有一次,父亲发怒,用棍子打了曾参,打得很重。曾参挨打之后,不但没有怨言,反倒对父亲说:“您教训我,没累到您吧。”然后就弹琴唱歌,表示他没有不满。孔子知道了非常生气,说:
“为了一点小事,父亲不该打儿子,曾参也不该任凭父亲打自己。万一被父亲打死,儿子死得没有道理,父亲也岂不是犯了法?这样才是真的不孝啊。”
那么,如果父母错了,该怎么劝说呢?孔子也告诉了我们办法:“事父母几谏。”意思就是要委婉地对父母进行劝谏。对父母要保持起码的尊重,但也不是看到错误坐视不理,而是要和颜悦色,有耐心地一次次劝说,不要惹父母生气,直到父母听从了为止。要是不听呢,那就“劳而无怨”,不要放弃,要有耐心,不怕麻烦,反复劝谏,但是心里不能对父母怨恨。
人们常常会说:天下无不是的父母。其实这话是不对的,圣贤都会犯错,何况身为普通人的父母呢?钱穆先生也说,父母也是有过错的,只是在面对父母过错的时候有一个态度和做法的问题。
没有天生的完人,父母也是如此。当我们看到父母身上的缺点时,首先要反思自己是否也有这样的不足,然后思考如何能够让他们远离小人的习气而靠近君子的行为。要委婉说服,即使是说服不了,照样要对他们恭敬行孝,任劳任怨。因为他们毕竟是自己的父母,绝不能因为他们不明白道义而有过失就不行孝顺。否则,自己连孝都做不到,又怎么去要求父母行义合道呢?也许在自己的孝心感召和耐心劝说下,父母会认识到自己的错误而接受建议的。
母慈子孝,人生大幸
闵子骞,名损,字子骞,春秋末期鲁国(今山东鱼台县大闵村)人,孔子高徒,在孔门中以德行与颜回并称,为七十二贤人之一。他为人所称道的原因,主要是他的孝,孔子称赞说:“孝哉,闵子骞!人不间于其父母昆弟之言。”
闵子骞幼年即以贤德闻名乡里,他母亲早逝,父亲可怜他衣食难周,便再娶后母照料闵子骞。这样闵子骞就不用那么辛苦了。可是过几年后,后母生了两个儿子并且非常疼爱自己的孩子,待闵子骞渐渐冷淡了。
闵子骞受到后母虐待,冬天穿的棉衣上以芦花为絮,而其弟穿的棉衣则是厚棉絮,即使是这样,闵子骞也忍受着,不肯向任何人说。
一天,父亲回来,叫闵子骞帮着拉车外出。外面寒风凛冽,闵子骞衣单体寒,但他默默忍受,什么也不对父亲说。后来绳子把闵子骞肩头的棉布磨破了。这时,父亲看到棉布里的芦花,知道儿子受后母虐待,非常生气,回家后便要休妻。
闵子骞看到后母和两个小弟弟抱头痛哭,难分难舍,便跪求父亲说:“母亲若在,仅儿一人稍受单寒;若驱出母亲,三个孩儿均受寒。”在闵子骞的苦苦请求下,父亲打消了休妻的想法,闵子骞的孝心感动后母,后母想想以前做过的事情,真是后悔莫及,而闵子骞却以德报怨,不计前嫌,后母痛改前非,自此母慈子孝阖家欢乐。
孟子曰:“惟孝顺父母,可以解忧。”闵子骞的孝行备受后人推崇,明朝编撰的《二十四孝》将闵子骞排在第三,作为中华民族文化史上先贤人物受到后人敬仰。
闵子骞不仅孝,而且宽容友爱,正是这些品德,使一个即将破裂的家庭重归于好,以自己的行为感动后母,使家庭和睦,母慈子孝,生活没有遗憾,这实在是人生一大幸事。
孝敬,要做到发自内心。有一位诗人曾经写过:人类的美是以爱来呈现的。而孝敬感恩的心灵,是人类最美丽的种子,它发芽之后,开出最美的爱之花,结出最美的爱之果。所以,千万不要对父母感到厌烦。做子女的欠父母的恩情一辈子都还不完,即使心中有怨言,也不要流露出来。因为爱在态度上,你对父母爱的图画,就描绘在你自己的脸上。
子路背米
相传我国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一生弟子三千,其中贤弟子七十二。
这七十二人中有一个叫子路的人,在所有弟子当中,他以勇猛耿直闻名,而其自幼的孝行也常为孔子所称赞。
子路小的时候家里很穷,一家人时常在外面采集野菜充饥。子路年迈的父母许久没有吃过饱饭了,总念叨着什么时候能吃上一顿米饭该多好啊!可是家里一点米也没有。子路看在眼里,急在心里:这可怎么办啊?子路突然想起山那边舅舅家里还比较富足,要是翻过那几道山到他家借点米,他们心疼我,就一定肯借,那父母的心愿不就可以满足了吗?于是,子路打定主意出发了。
他不顾山高路远,翻山越岭走了几十里路,从舅舅家借到一小袋米,又马不停蹄地往家赶。夜里看着满天的繁星,一个人走在漆黑的山路上还真有点害怕,可想到父母还在家里等着自己,子路又鼓起勇气,大步流星地朝前赶去。
回到家里,生火、洗锅、打水,蒸熟了米饭,自己一口也舍不得吃,连忙端给了父母。看到父母吃上了香喷喷的米饭,子路忘记了一切疲劳,开心地笑了。
父母去世以后,子路南游到楚国。楚王非常敬佩他的学问和人品,给子路加封到拥有百辆车马的官位,使其家中积余下来的粮食达到万石之多。坐在垒叠的锦褥上,吃着丰盛的筵席,子路常常怀念双亲,感叹说:“真希望再同以前一样生活,吃藜藿等野菜,到百里之外的地方背回米来赡养父母双亲,可惜没有办法如愿以偿了。”孔子赞扬他说:“你侍奉父母,可以说是生时尽力,死后思念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