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新时期青少年科学与探索读本
28461200000019

第19章 解读人体奥秘(2)

在婴儿的头顶部位,有一个柔软的、有时能看到跳动的地方,这个小小的地方医学上称为囟门。囟门使得婴儿的头可以变形以便挤出母体来到这个世界。婴儿出生几天后,头部就会恢复正常的形状。囟门分为两个,一个叫前囟门,在头顶前部,由两侧顶骨前上角与额骨相接而组成,一般在一岁到一岁半闭合。另一个是后囟,由顶骨和枕骨交接而组成,在头顶后部,一般出生时就很小或者已经闭合,最晚在出生后两个月到四个月闭合。

囟门的表面是头发,如果将手指轻轻放在囟门上,我们可以感觉到囟门的跳动。这使脑脊椎的压力随着心脏搏动、血压变化而变化,囟门的跳动因而与脉搏一致。

新生儿头颅的特征是脑颅大于面颅,上、下颌不发达,鼻旁窦未发育,乳突不明显。

颅骨状况在考古学上的运用

在考古挖掘中,如果颅骨保存完好,考古学家就可通过颅骨来鉴别死者的年龄。颅骨除了下颌骨以外,其他颅骨间均以骨缝相连。虽然大部分颅骨骨缝的愈合速度在个体之间差异相对较大,然而,依然为死者的年龄划分提供了重要的信息。比如,颅骨基底缝的愈合时间相对比较稳定,一般在20—25岁,通过观察基底缝的缝合情况,可以判断出骨骼的主人是否为成年人。当人进入老年期后,骨缝发生完全的融合并消失。有经验的专家因此仅凭肉眼就能大致判断出死者的年龄状况。

身体中的顶梁柱——脊柱

人的脊柱就像一间屋子的顶梁柱一样重要,它从早到晚都在默默地支撑着我们的身体,所以人们称脊柱为“脊梁骨”。脊柱由33块椎骨组成,每一块椎骨的中心有一个孔,这些孔构成一个管道,骨髓在其中穿行。我们身体的骨架就是以脊柱为中心构成的,身体的重量和所受的震荡压力也是从这里传达到下肢的。

脊柱的组成要件

人体的中轴骨主要为脊柱。它由7个颈椎骨、12个胸椎骨、5个腰椎骨、1块股骨,以及1个尾骨相互连接而成。在结构上,每个椎骨可以分为前面的椎体和后面的椎弓两部分。椎体呈圆柱状,椎弓为半环形,两者浑然一体。椎弓与椎体之间的孔称椎孔,各脊椎的椎孔连起来形成椎管,脊髓就藏于其中。相邻两个椎体之间,隔着像小圆饼一样的椎间盘,将上、下椎体相互连接。后面的椎弓,则由上下小关节相连。此外,各个椎体间以及椎弓之间,还有许多韧带加强它们的联结。就这样,十多个椎骨像叠罗汉一样,重叠组成了脊柱。

寰椎和枢椎是什么

7块颈椎骨中,最上面的一块是寰椎。寰椎由它的形状而得名。它不像其他椎骨一样,具有椎体和椎弓两部分,它失去了椎体,仅由两个弓(前、后弓)组成,两弓相连处稍粗大,称为侧块,好像人的两肩。所以整个椎骨看上去就像一个环。第一颈椎失去了它的椎体。那么,它的椎体又跑到哪里去了呢?原来是被第二颈椎“收留”了,形成了第二颈椎椎体上方的一个突起齿突。齿突就像一根轴那样,紧贴在寰椎前弓的后方。当我们转头的时候,头颅和寰椎就围绕着这个轴而旋转。因此,人们就将第二颈椎称为枢椎。

第七颈椎为什么叫隆椎

第七颈椎后方的棘突特别长,在颈部的皮下形成一个明显的隆起,在低头时更为明显,很容易摸到。瘦一点的人,用眼可能看到这个突起。所以,医生利用这一隆突为起点,用手指摸着椎骨的棘突向下数椎骨,这个隆起处便是第七颈椎,其下的一个是第一胸椎,以此类推,以定位胸椎、腰椎的位置。解剖学把第七颈椎称为隆椎,这既表明了它的特点,又指明其实用价值。

“力拔山兮气盖世”的腰椎

腰椎是整个脊柱中负重最多、活动范围最大的部位。人体的腰椎共有5块,它们生得十分相似。每块腰椎可分成6个部分:前面是圆柱状的“身体”,称为椎体;后面有一个半环形的结构称为椎弓;椎弓的两侧,各长出一个耳状的“手臂”,称为上关节突,还有一对向下的下关节突,就算是它的“下肢”;“上下肢”之间又生了两根几厘米长、筷子粗细的骨块,叫作横突;椎弓的正后方,有一个扁平的骨性“尾巴”,叫作棘突,可在皮下摸到。从上往下看,第一腰椎最小,向下依次增大,第五腰椎的体积最大。腰椎像叠罗汉似的,一个接着一个地叠起来,形成脊柱的腰段,担负身体的重量。第五腰椎叠在最下面,受力最大,所以也长得最强壮。

骶骨是腰椎的“贤内助”

位于腰椎下面的骶骨,虽然也是一个“大力士”,默默支撑着一个个“罗汉”,但它上面并不是水平的,而是形成一个后高、前低的“坡度”。从外表上看,臀部总是向后方凸起。

因此,腰椎有滑向前方的趋势。另一方面,脊柱的前方“挂”满了许多内脏和肌肉,也将几个腰椎向前拉。如此说来,腰椎总有一天会被拉向前方,这几尊“罗汉”一滑动,脊柱岂不散了架子?事实上,腰背肌在暗中将“罗汉”们拉向后方保护脊柱,也保护着我们的身体。脊柱两侧的腰背肌,保持着一定的紧张度,并由此产生向后的力,抵消了将腰椎拉向前方的力。此外,椎弓的上、下小关节,脊柱前后的韧带,也有阻挡腰椎向前滑动的作用。

人老了变矮的科学道理

人到老年时,身高总比年轻时矮一些,这与背部的脊柱有很密切的关系。人的脊柱长度约占身高的一半。在组成脊柱的33块骨头中,每两块骨由一块纤维软骨盘连接。纤维软骨盘中的髓核可以吸收水分,最多时可含水90%。随着年龄的增长,髓核里的水分越来越少,纤维软骨盘渐渐变薄,因此脊柱的总长度就会缩短。另外,人老后由于肌肉逐渐萎缩,脊柱变得弯曲起来,所以个子看上去更矮了。

挺胸抬头是脊柱健康的需要

人体的骨架并不是笔直的,而是呈“S”形,这种弯曲符合生理需要。新生儿的脊柱呈弓形,当小儿开始学会抬头,颈部的椎骨就逐渐凸向前方,颈曲逐渐出现。孩子能坐了,胸椎的后凸变得明显起来,要是胸椎后凸得很厉害,就会成为驼背。小儿开始学走路的时候,为了保持身体的平衡,腰椎就前凸,有了腰曲,骶椎则弯向后方。

脊柱挺直是人体健美的要求,应当注意它的不正常的弯曲。发生脊柱侧弯的原因有多种,但是主要是由姿势不正和负重不当引起的。

婴儿由于骨头纤细,颈椎和脊柱还难以支撑大而重的头颅,所以,如果过早地被抱坐和学走路,就容易发生脊柱侧弯。

青少年的座椅和桌子的高度不合比例的话,长时间地扭着身子写字、看书,或者经常一侧负重,并且用力过大过猛,也影响脊柱的正常生长。因此,我们要从小养成良好的身体姿势。

人类摘星捞月的手

没有手的使用,人类是不能在世界上赢得现今这样支配地位的。人手提供一切工具,手与智慧相一致便使人类成为全世界的主宰。在四百万年的进化史中,人类的手逐渐演变成了大自然所能创造出的最完美的工具。我们每天都使用双手,一双手对于我们的生活至关重要。

人类的手是进化的产物

原始人的手和臂特别适于抓树,后来变得完善到足以制造武器或把石头和矛枪准确地投掷到目标上的程度。后来,手变得完善到适于把握,脚就相应变得完善到适于支撑和行进,这同通行于整个动物界的生理分工原理是相符合的。然而在这些未开化人中,脚还没有完全失去它的把握能力,他们的爬树方式以及手的其他用法阐明了这一点。他们能用石块或棍棒去防卫自己,攻击他们所要捕食的动物,或用其他方法获取食物。从长远观点来看,构造最好的个体将会取得最大的成功,而且大量生存下来。由于人类的祖先变得越来越直立,他们的手变得越来越适于把握和其他用途,他们的脚和腿同时变得适于稳固地支撑和行进。

手的奇妙结构

手是最勤劳的,一刻也闲不住。有人估计,除了睡觉以外,它总共伸、屈指关节至少要2500万次。一只手就有8块腕骨,5根掌骨,14节指骨,59条肌肉,3大神经干,还有特别发达的血管系统。正是这些“部件”的合理组合,才使得我们的双手灵活高效,在一秒钟就能活动好多次。

心灵手巧——脑和手密切相关

全身最敏感的部位要数手指了。在手指的一块比硬币还小的面积上就聚集着千千万万个神经细胞,它们能分辨所接触物体的冷热软硬和大小形状,其敏感程度比其他部位要高出1倍多。

手指的活动会更好地刺激和增强脑的功能,如果常动手指,比如练习打算盘,可使大脑反应灵敏,有利于智力发展。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动手其实就是动脑。我们的大脑分左右两部分,左半球是左脑,右半球是右脑。左脑支配着身体右侧的大部分活动,右脑则控制着身体的左侧。很多人习惯用右手,这对发展左脑有利,但右脑却不能得到很好的开发。如果我们经常锻炼左手,就有更多的机会锻炼右脑。左右半脑经常交替运动,大脑就会得到锻炼和发展,人就变得更加聪明了。在生活中,我们可以有意识地多锻炼左手,比如用左手刷牙、弹奏乐器、取放物品等,都能让左手得到锻炼。

爱用右手有原因

大约有90%以上的人习惯用右手做各种事情,生理学上将这种现象称为“右利手”。生物学家研究发现,人们喜欢使用右手的习惯,是在长期的劳动过程中逐渐养成的。在石器时代,人们总是本能地用左手保护心脏,用右手拿着武器冲向野兽。渐渐地,“右利手”现象不再是后天的习惯,而成了先天的遗传。另外,在人的身体中,神经的经络是中途交叉的,即右手归大脑的左半球指挥,左手归大脑的右半球指挥。由于人们经常使用右手,渐渐地,大脑左半球的活动也变得复杂一些,而这又反过来促使人们更频繁地使用右手。

有六个手指的人

一个人的手一般只有五个指头,但是,在生活中,我们也观察到,有一些人的手有六个手指头,极少数人甚至每只手都生有7个手指头。从医学观点看,五个指头以外的多余手指统称为“枝指”。“枝指”是一种畸形现象,没有什么功能,是一种无用的手指,医生常采用手术的办法把它切除。

冬天手和脚生冻疮的原因

冬天,室外的温度较低,手和脚很容易受冻。因为这里是全身血液循环的末端,血管很细,如果皮肤受了冻,毛细血管收缩,就会导致血液流通不畅,造成局部皮肤缺血缺氧,从而形成冻疮。在冬季,人的活动量少,血液循环、新陈代谢减缓,如果在室外长时间不活动,肢体的末端容易产生瘀血,引起局部组织坏死,也容易形成冻疮。所以,冬季应多注意体育锻炼,促进身体的血液循环,注意手部、脚部保暖,防止冻疮的发生。

“忍辱负重”的脚

脚是人和某些动物身体最下部接触地面的部分,是人体重要的负重器官和运动器官。谚语说,“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我们的双脚使得我们可以灵活地走路、跑步和跳跃,双脚也为人类开创了“直立行走”的新纪元。虽然脚是我们身体中最下部的不起眼的器官,但它却在我们的生活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脚的结构非常精妙

脚在支撑人体的重量。如果我们站立时间长了,或者走路时间久了,就想坐下“歇歇脚”。每只脚有28块骨骼、33块关节,周围被韧带和肌肉包裹,这样精妙的结构被人称为“解剖学上的奇迹”。脚底的足弓呈现拱桥形状,承担了身体的大部分重量,它将抵达脚底的力量反弹回腿部和脚踝,使得身体直立而不倒。

为了保持平衡,脚必须时刻拉紧这条肌肉、放松那条肌肉。科学家通过精密仪器发现,人站立时的重心也会随着呼吸而轻微变换位置。所以,从科学观点看,世界上没有完全地纹丝不动地站立不动的人,实际上总是处于动态。

脚堪比人体的第二心脏

人们之所以把脚称为人体的第二心脏,是因为脚可以帮助心脏工作。由于脚离心脏最远,所以从心脏流出的血到达脚部时,速度就变得比较缓慢,很容易留在脚部。但是我们的脚每天都会行走,正是这种极平凡的迈步走路的动作,恰恰起到了压缩血管、促进血液循环的重要作用。心脏通过反复的收缩运动,将血液输送到全身,而脚部运动可以加快血流的速度,增加回心的血液量,就等于帮助心脏工作,所以说,脚是人体的第二心脏。

为什么要用热水泡脚

双脚具有运行气血、联络脏腑、沟通内外、贯穿上下等多重功能,每个人双脚上有60余个穴位,均与全身器官有相应关系。中医专家建议每晚睡前用43℃的热水泡脚15分钟,然后保温30分钟,这样可显著改善睡眠状况。

一般来说,体温与血液循环有密切关系,体温低血液循环也较慢,体温升高血液循环也随之旺盛。当人体肉体疲劳时,足部的血液循环更为不良,更容易产生沉积物。用43℃的水浸泡双足30分钟,能使血液中的乳酸降低。而且,足部有丰富的神经末梢和毛细血管,用热水泡脚对神经和毛细血管有温和良好的刺激作用。这种温热刺激反射到大脑皮层,对大脑皮层起到抑制作用,从而改善睡眠,消除失眠症。

热水足浴也使足部的血液流速和流量增加,从而改善心脏功能,降低心脏负荷,促进新陈代谢。通过热水足浴,还可调节经络和气血。同时,足部血管扩张,血容量增加,从而使头部血流加快,及时足量补充大脑所需氧气等物质营养。

足浴的传统源远流长

古人曾经这样说:“春天洗脚,升阳固脱;夏天洗脚,暑湿可祛;秋天洗脚,肺润肠濡;冬天洗脚,丹田温灼。”唐朝一代美女杨贵妃就经常靠足浴来养颜美容。北宋大文学家苏东坡说:“热浴足法,其效初不甚觉,但积累百余日,功用不可量,比之服药,其效百倍。”又在诗中写道:“他人劝我洗足眠,倒床不复闻钟鼓。”可见,用热水泡脚使得苏东坡睡眠的质量大大提高,什么噪音都不能妨碍他的沉沉入睡了。

南宋诗人陆游也说:“洗脚上床真一快,稚孙渐长解浇汤。”浇汤的“汤”

是热水的意思。陆游很高兴用热水泡脚后上床入睡,在泡脚的时候,小孙子很懂事,帮他续热水。

清代名臣曾国藩更是视“读书”、“早起”和“足浴保健”为其人生的三大得意之举;近代京城名医施今墨也是每晚必用花椒水来泡脚养生。可见足浴在中华养生保健历史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现在也流行一句俗语:“富人吃药,穷人洗脚”,足浴保健在今天更是蔚然成风。

人体灵活自如的关节

在运动场上,我们常看到运动员们做出各种潇洒的动作——旋转、跳跃、挥臂、跑动、拉伸等,无论是高难度的比赛动作,还是日常生活中的动静坐卧,都离不开我们的关节。关节将骨与骨之间紧密地连接起来,使得我们僵硬的骨骼变得灵活,自如地带动我们的身体完成我们想要做的各种事情。

关节是骨骼之间的协调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