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中华民俗常识一本通
28464100000003

第3章 传统节日习俗(1)

春节

春节的甫来

中国的春节通常是从每年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的祭灶掀开序幕的,持续到正月十五,其中以除夕和正月初一为高潮。有所谓“官三民四船家五”的说法,也就是官府在腊月二十三日,普通民家在二十四日,水上人家则在二十五日进行祭灶仪式。祭灶后,便正式地开始准备辞旧迎新,每年从农历腊月二十三到除夕期间,民间称之为“迎春日”。

春节原名“元旦”。隋代杜台卿在《五烛宝典》中说:“正月为端月,其一日为元日,亦云正朝,亦云元朔。”“元”的初始意思为“头”,后引申为“开始”,因这天是一年的头一天,春季的第一天,正月的第一天,所以称为“三元”;因为这天还是岁之朝,月之朝,日之朝,所以又称“三朝”;还因为它是第一个朔日,所以又称作“元朔”。正月初一还有上日、正朝、三朔、三始等别名,意即正月初一是年、月、日三者的伊始。

春节又叫岁首、岁朝、年、过年,是夏历新年的第一天。因为历法不同,各个朝代元旦的日期也不一样:夏代用的是建寅的夏历,以农历正月初一为元旦;商代用的是殷历,以农历十二月初一为元旦;周代用周历,以农历十一月初一为元旦;秦代用秦历,以农历十月初一为元旦;西汉前期仍然用秦历,汉武帝太初元年(前104年)改用司马迁、落下闳创制的《太初历》,又重新运用建寅的夏历,以农历正月初一为元旦。以后除王莽和魏明帝一直改用建丑的殷历,唐武后和肃宗时改用建子的周历外,各朝代都使用夏历,直到清朝末年。

辛亥革命推翻帝制后,南京临时政府为了适应农时和便于统计,规定在民间要用夏历,在政府机关、厂矿、学校和团体中使用公历,以公历的1月1日为元旦,农历的正月初一为春节。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确定实行世界上通用的公历纪元,把公历的1月1日定为元旦,俗称阳历年;农历正月初一一般都在立春前后,因而把农历正月初一定为“春节”,俗称阴历年。

至此,春节和元旦便成为两个不一致的节日。

春节的传说

传说中国古代有一个叫“年”的怪兽,头长尖角,特别凶恶,并且长年深居海底。但每到腊月三十夜里,它就从水底浮出来危害人类。因为这个怪兽非常厉害,人们总是制伏不了它,就不得不在除夕夜里逃往深山,以躲避它的伤害。

有一年的腊月三十夜里,人们还准备像以前一样逃往深山避难。这时候来了一个须发皆白的老人。老人对大伙儿说,今年不用上山避难,他有制伏怪兽的办法。可是,大伙儿被怪兽吓怕了,不敢相信,仍然扶老携幼逃奔深山。

天黑了,怪兽“年”像往年似的闯进村落,准备危害人类。它刚想窜进一户人家,猛一抬头,大吃一惊——一对大红灯笼高高挂在门上,发出刺眼的红光!“年”最惧怕红色,这是它的秘密!大门上不但挂有红灯笼,而且两扇门上还贴了红红的门神——门神张牙舞爪,威风凛凛,这可把“年”吓坏了!正在它心惊胆战的时候,又忽然传来劈劈啪啪的爆竹声,伴随着震耳欲聋的爆竹声,一团团火光在“年”的周围炸开了!“年”浑身战栗,转身就跑。原来,“年”不仅怕红色,更怕火光和爆炸声!

第二天,当人们从深山回到村里,发现村里平安无恙时,才恍然大悟,原来白发老人是帮助人类降伏怪兽的神仙!神仙留给了大家驱逐怪兽的三个宝贝——灯笼、门神和爆竹。人们有了这三样宝物,就再也不怕“年”来祸害了。

从此,每到除夕,家家户户都挂红灯笼,贴红对联,燃放烟花、爆竹,灯火整夜通明。

传说终究是传说。其实,春节的来历与古人对于丰收的庆祝和期盼有关。“年”,这个字在甲骨文中的写法是上面部分为“禾”,下面部分为“人”;在金文的写法也与甲骨文一样,是上“禾’’下“人”。“禾”是蘸人对于谷物的通称,是否丰收,主要看“禾”的生长和收成情况。再有,甲骨文中的“禾”字,看上去都显得沉甸甸的,足以证明它象征着谷物生产的大丰收。再进一步探究,甲骨文里“年”的写法,极像是在一个人的头上顶着沉甸甸的谷子的形态……因而许慎在《说文解字》里说:“年,谷熟也。”年的称呼是从周朝开始的,至西汉才正式确定下来,一直持续到今天。

如今,春节依然是我国人民的传统节日,它象征着除旧迎新、合家团圆,寄托了人们对新的一年的美好祝福。

年初一到初十习俗

正月初一:开门炮仗、拜年、占岁、贴画鸡、聚财。

开门炮仗。正月初一清晨,开门大吉,先放鞭炮,叫做“开门炮仗”。爆竹声后,碎红满地,灿若云霞,称为“满堂红”。这时瑞气满街,喜气满门。爆竹声响是辞旧迎新的象征、喜庆心情的表达。对经商人家夹说,放爆竹是为了祈福新的一年大利大发。旧习认为,敬财神要抢先,放爆竹要殿后。据说,想发大财者,炮仗要放到最后才算心诚。

拜年。拜年是中国民间春节时的古老习俗,是人们辞旧迎新、彼此表达美好祝福的一种形式。古时“拜年”一词原来的含义是向长者拜贺新年,包括向长者叩头行礼、祝贺新年如意、问候生活平安等内容。碰有同辈亲友,也要施礼相贺。现在,有些机关、团体、企业、学校,大家聚在一起互相祝贺,称之为“团拜”。

民问互访拜年的行为,依据彼此的社会关系,大体可分四类:

一是走亲戚。初一一定要带着礼物到父母家。进家后先朝佛像、祖宗影像、牌位各行三叩首礼,然后再给长辈们一一跪拜。可以留下吃饭、玩耍。

二是礼节性的拜访。如给同事、朋友拜年,一进屋门,只朝佛像三叩首;如与主人是平辈,则只要拱手一揖而已;对方要比自己年长,仍须主动跪拜,主人应走下座位作搀扶状,连说免礼以示谦恭。这种情况通常不宜久坐,寒暄两句客套话就须告辞。主人受拜后,应择日回访。

三是感谢性的拜访。对一年来欠别人人情的(如老师、律师、医生等)就要买些礼物送去,借拜年之机,表示感谢。

四是串门式的拜访。对于左邻右舍的街坊,平日没有多少来往,但能说得来,到了年节,见面彼此一抱拳说“恭喜发财”、“一顺百顺”,在屋里坐一会儿而已,无须拘泥礼节。

如果因故未及按例行礼,日后补行的,谓之‘‘拜晚年”。拜年的习俗从汉代开始,唐宋之后很是盛行。有些不必亲身前往的,可用名帖祝贺。

东汉时称为“刺”,故名片又称“名刺”。明代之后,许多人家在门口贴一个红纸袋,专收名帖,称“门簿”。

随着时代的进步,拜年的习俗也不断增添新的内容和形式。现在人们除了沿袭以前的拜年方式外,又流行电报拜年和电话拜年、手机短信拜年等。

占岁。旧时民间以新年前几天的天气阴晴来预测本年的年成。此说法源于汉东方朔的《岁占》,谓岁后八日,一日为鸡,二日为犬,三日为猪,四日为羊,五日为牛,六日为马,七日为人,八日为谷。如果当天晴朗,则所主之物丰登;当天阴,则所主之物不昌。后代传承下来,认为初一至初十,皆以天气晴朗,无风无雪为吉。后代由占岁演化成一系列的祭祀、庆祝活动。有初一不杀鸡、初二不杀狗、初三不杀猪……初七不行刑的习俗。

贴画鸡。古时春节在门窗上画鸡来避鬼怪邪气。晋朝人着的《玄中记》里写道:度朔山上有棵大树,树上栖只天鸡,当第一缕阳光照到这株大树上时,天鸡就啼鸣了。它一啼,天下的鸡就跟着叫起来了。所以春节所剪的鸡,所贴画的鸡,其实就是代表着天鸡。

古代神话中还有鸡是重明鸟变身的说法。据说尧帝时,远方的友邦上贡一种能驱邪的重明鸟,大家都期盼重明鸟的到来,可是贡使不是每年都来,人们就刻了一个木头的重明鸟,或用铜铸重明鸟放在门户上,或者在门窗上画重明鸟,用以吓退妖魔鬼怪,使之不敢再来。因重明鸟的样子与鸡类似,以后就逐步改为画鸡或者剪窗花贴在门窗上,也就成为后世剪纸艺术的来源。

我国古代特别注重鸡,称鸡有五德,头上有冠,是文德;足后有距能斗,是武德;敌在前敢拼,是勇德;有食物招呼同伴,是仁德;守夜不失时,天明报晓,是信德。所以人们不仅在春节时剪鸡,并且也把新年的第一日定为鸡日。

聚财。相传正月初一为扫帚生日,这一天不能动用扫帚,否则会扫走运气、破财,会把“扫帚星”引来,招来霉运。假如非要扫地不可,必须从外边扫到里边。这一天还不能向外泼水和倒垃圾,怕因此破财。现在许多地方还留有着这一习俗,大年夜扫除干净,大年初一不用扫帚,不倒垃圾,备一只大桶,来盛废水,当天不外泼。

正月初二:祭财神。

正月初二,是开斋日,也是米娘娘生日,又是祭财神日。这天清晨,住户和商号都要祭财神。大多住户家常年无供奉的财神像或牌位,就临时到香蜡铺请一位极糙的木刻版、水彩印刷的‘‘增福积宝财神”码儿,或是将除夕接进的那些财神夹在木制夹子上,设一祭坛;店铺则仍在原奉祀的“三财”神龛前设坛。这日有登门售财神像者,如不购买,只能回答“已有”,忌讳说“不要”,以避不吉。

买卖人家祭财神通常用五宗大供,即整猪、整羊、整鸡、整鸭、红色活鲤鱼等,祈求当年发大财。住户祭财神则用猪、羊肉各一方,馒头三碗,每碗五个,汤三盅,茶水一杯。买卖人家由掌柜的掌管致祭,住户则由长辈掌管致祭,程序是燃灯、拈香、叩首,然后将财神码儿放在院中钱粮盆内,用松树枝、芝麻秆一同焚化,同时院中鞭炮声似爆豆响起来。

正月初三:小年朝。

清顾禄《清嘉录·小年朝》:“正月初三日为小年朝,不扫地,不乞火,不汲水,与岁朝同。”这一天,凡是住宅周围有井的人家,一早要拿香火、素菜供在井栏,并将井上除夕所封的红纸条拿开,叫开井。这天又叫赤狗日,赤狗是熛怒之神,是古代谶纬家所谓五帝之一,即南方之神,掌管夏天。所以“小年朝”按例应祀祖祭神。

小年朝又为谷子生日,民间有忌食米饭的习俗,认为如有犯者,会使谷物减产。

正月初四:禁出门。

传闻这天为灶君下界查户口日,因而各家各户都要禁忌外出。

正月初五:迎财神、开市。

正月初五俗称破五。民俗认为破五前的许多禁忌过此日都可破。按照旧的习惯要吃“水饺子”五日,北方叫“煮饽饽”。现在有的人家只吃两三天,有的隔一天一吃,但是没有不吃的。从王公大宅到街巷小户都这样,连待客也如此。妇女们也不再忌门,开始彼此走访拜年、道贺。新嫁女子在这一天回娘家。还有一种说法觉得破五这一天不宜做事,否则本年内遇事不顺。破五习俗除了以上禁忌外,主要是迎财神、开市贸易。

迎财神。民间传说正月初五是财神的生日,所以过了大年初一,接着最重要的活动就是接财神——在财神生日到来的前夕,每家置办酒席,为财神贺辰。财神即“五路神”,所谓“五路”,指东西南北中,意为出门五路,均可得财。

清代顾禄《清嘉录》云:“正月初五日,为路头神诞辰。金锣爆竹,牲醴毕陈,以争先为利市,必早起迎之,谓之接路头。”又说:“今之路头,是五祀中之行神。所谓五路,当是东西南北中耳。”上海旧历年有抢路头的风俗。正月初四子夜,备好祭牲、糕果、香烛等物,并鸣锣敲鼓焚香礼拜,虔诚恭敬拜财神。初五俗传是财神生日,为争利市,故于初四先接之,名日“抢路头”,又称“接财神”。

凡接财神须供羊头与鲤鱼,供羊头寓“吉祥”之意,供鲤鱼是因“鱼”与“余”谐音,讨个吉利。人们深信只要财神显灵,便可发财致富。因而,每到过年,人们都在正月初五零点,打开大门和窗户,燃香放爆竹,点烟花,向财神表示欢迎,希望财神爷能把金银财宝带到家里,在新的一年里能发大财。

开市。旧俗春节期间大小店铺从大年初一起关门,而在正月初五开市。俗因正月初五为财神生日,认为在这一天开市必将招财进宝。

正月初六:送穷。

正月初六“送穷”,是我国古代民间一种颇具特色的岁时习俗。其意就是祭送穷鬼(穷神)。穷鬼,又称“穷子”。据宋陈元靓《岁时广记》

引《文宗备问》记述:颛顼高辛时,宫中生一子,不着完衣,宫中号称“穷子”。其后正月晦死,宫中葬之,相谓日“今日送穷子”。送穷之俗在唐代非常流行,唐诗人姚合写有诗《晦日送穷三首》,其中第一首云:

“年年到此日,沥酒拜街中。万户千门看,无人不送穷。”从最后两句可以看出送穷习俗在当时已非常盛行。

宋以后,送穷习俗依然流行。送穷风俗具体的仪式,按《岁时杂记》记载:“人日前一日扫聚粪帚,人未行时,以煎饼七枚覆其上,弃之通衢,以送穷。”韩愈《送穷文》中,提到要为穷鬼“结柳作车,引帆上墙”。这就是说,送穷时不仅要为“穷鬼”准备象征性的车船,还要为“穷鬼”带上吃的。有的地方还有“以芭蕉船送穷”的方式。看来,各地;送穷,各有各的形式。民间广为流传的送穷习俗,反映了我国人民都希望辞旧迎新,送走旧日贫穷困苦,迎接新一年美好生活的共同心愿。

正月初七:人日。

初七这天为“人日”、“人胜节”或“七元日”。民间相传,女娲造人时,前六天分别造出了鸡、狗、羊、猪、牛和马,第七天造出了人,因此,汉民族认为,正月初七是“人类的生日”。

在古时候,“人日”有戴“人胜”的习俗。“人胜”是一种头饰,又叫“彩胜”、“华胜”。从晋朝开始有剪彩为花、剪彩为人,或镂金箔为人贴于屏风或窗户、戴在头发上的风俗,所以,“人日”也称“人胜节”。

我国南方一些地区还流传“捞鱼生(类似吃生鱼片)”的习俗,蕴含“越捞越高,步步高升”的含义;而在中国北方则流传用炒过的大米拌上饴糖,做成球状或方状食品食用的风俗,叫“响太平”,寓意“太平安康”。

正月初八:谷日、放生祈福。

相传初八是谷子的生日。一旦这天天气晴朗,则预示这一年稻谷丰收,天阴则年歉。

正月初八有“放生”活动,就是把家里养的一些鱼、鸟拿到外面,放归自然。初八放生,不仅表现了古人尊重自然万物和谐相处的品德,也表达了新春伊始,期盼世间各种生物兴旺发达的美好愿望。

正月初十:石头生日、老鼠嫁女。

石头生日。这一天凡磨、碾等石制工具均不能动,甚至设祭享祀石头,恐伤庄稼。也叫“石不动”、“十不动”。河南习俗这日家家向石头焚香致敬。午饭必须吃馍饼,人们认为初十吃饼一年之内就有财运。在山东郓城等地有抬石头神的活动。初九夜,人们将一瓦罐冻结在一块平滑的大石头上,初十清晨,用绳系罐鼻,由十个小伙子轮着抬着瓦罐走。石头不落地则表明当年丰收。

贺老鼠嫁女。在正月举办的祀鼠活动,亦称“老鼠嫁女”、“老鼠娶亲”。具体日期各地不一致,有的在正月初七,有的在正月二十五,不少地区是正月初十。山西平遥县初十日将面饼放墙根儿,名日“贺老鼠嫁女”。湖南宁远是以十七日为“老鼠嫁女”,这一天忌开启箱柜,怕惊扰老鼠。还有的地区在老鼠娶妻这天很早就上床睡觉,也怕惊扰老鼠,俗谓“你扰它一天,它扰你一年”。

老鼠嫁女的传说。相传很久以前,一对年迈的老鼠夫妇住在寒冷阴湿的黑洞里,眼看着自己如花似玉的女儿渐渐长大。夫妻俩想为女儿找一个最好的婆家,脱离这种暗无天日的生活。

于是,老鼠夫妇出门寻亲。刚一出门,看见天空中明晃晃的太阳。它们琢磨着,太阳是世间最强大的,任何黑暗鬼魂都害怕太阳的光芒。女儿嫁给太阳,不就是嫁给了光明吗?太阳听了老鼠夫妇的请求,皱着眉头说:“可敬的老人家,我不像你们想象得那么强壮,黑云会遮住我的光芒。”老鼠夫妇哑口无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