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珍爱自己才是最明智的做人,珍爱是不让自己虐待与苛待自己,而是让自己在最痛楚无助又最孤立无援的时候,在必须独立穿行黑暗的雨夜、没有星光也没有月华的时候,在独立支撑着人生的苦难,没有一个能为我们分担的时候,我们要学会自己送自己一枝鲜花,自己给自己一个崭新的笑容。然后,怀着美好的预感和吉祥的愿望活下去,坚韧地走到一个又一个美丽的清晨。
当然,适度的自爱,并非自我欺骗,并非出于一种夜郎自大的无知和狭隘,而是源于对生命本身的崇敬和珍爱。这可以让我们的生命更为丰满更为健康,也可以让我们的灵魂更为强壮更为自由,也可以让我们成为自己精神家园的主人。
与人相处,得要表现你的诚意来,诚意一般是指由热情、热心和兴奋等柔和而成的感情状态。一个对他人抱有诚意的人,往往能弥补其他方面的不足。
但是生活有险境,有风浪,你恰到好处地做人,必须可方可圆。在中国历史上,不少正直而又明智的知识分子,为了维护人格的独立,他们不是锋芒毕露,义无反顾,而是有张有弛,掌握分寸,逐渐形成了“外圆内方”的性格。只圆不方,是一个八面玲珑、滚来滚去像皮球一样的人,就失之圆滑了。方,是人格的自立,自我价值的体现,是对人类文明的孜孜以求,是对美好理想的坚定追求。
“取象于钱,外圆内方”是近代职业教育家、中国民主同盟领袖黄炎培为自己书写的处世立身的座右铭。他在1946年调解国共冲突时,未尝不委曲求全,“不偏不倚”,从未与蒋介石拉下脸,而当蒋以“教育部长”许愿企图将他诱入伪“国大”时,黄炎培却不为所动,回绝道:“我不能自毁人格”,维护了政治气节。
可方可圆,能够把圆和方的智慧结合起来,做到该方就方,该圆就圆,方到什么程度,圆到什么程度,都恰到好处,左右逢源,就是古人说的“中和”、“中庸”。这样,你的人生就达到了化境,不论在何时何地,你都拥有一个良好的不失自我的人际关系。
如何让人采纳你的意见
为人或方或圆,个性使然。人与人交往的提前是不相互漠视对方的个性。彼此不必是方都是方,是圆都是圆,友谊需要依靠彼此在尊重个性的基础上,进行思想和态度上的沟通。许多人苦于自己的意见不被采纳,其实是由于自己不了解对方的个性,不肯和朋友沟通意见,没有掌握“自己的意见怎样才能被人采纳的策略”的缘故。
要朋友采纳你的主意不是一件容易事,有时候还会因意见不合而闹得不愉快。因此,“推销”自己的见解也是一种才能。
有才干的人情愿牺牲个人的虚荣心而求自己的主意被采用并付诸实行,他们只是要得到一个使别人对他们的任何主意都完全信任的机会。许多人在实行一个毫无危险的计划之前,常常心中埋下所谓意见的种子,然后去互相讨论,以为这是他们自己要提出的计划,然后再去实行。但你倘若要别人采用你的意见,那么最好的方法就是使他们以为这意见是他自己的创见。
我们运用这个策略时要注意:诱导别人参加我们的事业时,应当先引起别人的兴趣。当我们诱导别人做一些很容易的事情时,先给他一点强烈的刺激,使他对能够做这件事有一种更强烈的欲望,这样,求胜欲使他被一种成功的意识所支配,于是,他就很高兴地去尝试一下了。这种策略是使人合作的重要基础。但有时候,常常要克服许多困难才能运用这个策略,而且时候又很容易就实现了。
因此,要引起别人对你的意见的重视,必须先诱导他来参加你的计划。倘若可能的话,不妨使他先做一点容易的事,事情办成后,他们会高兴地把这件事当成是一种真正的成功。
对于朋友的观点,我们也不要忘记了去思考。比如,在一次聚会之前,是不是静心沉思过,应该说些什么话?我们是否依照对方的兴趣来表示我们的意见?是否能够迎合对方最急迫的需要?经验证明:“要感动一个做成事情,就得先从他们的需要入手。你必须记住,要使一个人做成事情,惟一的方法就是使他自己主动去做。”同时还必须记住:“人的需要是各不相同的。各人有各人的性格,虽然有些如食欲、性欲、名誉欲之类,是人人都有的,但也还是因人而异的。”你必须设法探求对方的真正的意图去和他交往。应当设法去刺激你所熟悉的意图,倘有必要的话,你还得使那意图转移一个新的方法,你应当将你的计划去适应各人的需要,然后你的计划才有实现的希望。倘若对方不愿意承认你所猜测的他的意图,那么你不妨用间接的方法去试探他,从而使他避免公然承认自己意图的窘境。
大多数人,一旦见责任加重,就难免往后退缩,但是意志顽强的人不然,他们渴望成功的快乐,能够战胜怯懦的心理。他们不怕应付困难,勇于负责,他们愿意拥有相当的权力和地位,以维持他们的自尊。结果,他们成功了。
另外还有一种情况,处世中遇到与别人意见不合的时候,双方开始竭力为自己争辩。而最终谁的意见被对方接受,就取决于你如何争辩。譬如,有人误会你拿了他的东西,你如何与他争辩澄清自己呢?你是冷静地列出自己清白的证据,还是死抱一句“我就是没拿!”我想,明智的你一定会选择前者。因为,生活的经验告诉我们:有理不在声高。
声高固然能增强气势,坚定语气,但这种粗鲁的争辩方式往往会使对方对你的意见、想法更加反感,无法说得人心服口服。而充实的论据才是你被对方理解的保证。言之有理,对方自然能接受你的意见,这比举着高音喇叭大喊口号要有效得多。
“争辩”不是“争吵”,争吵以声压人,争辩以理服人。有理走遍天下,只要自己的想法、做法有道理,就不怕别人的诘难。嗓门大怎样?嗓门小怎样?最后还不是“理”定胜负!因此,我们在与人争辩时,应以“礼”相争,以“理”相辩,少一些野蛮,多一些理智,你将得到越来越多的人的支持和尊重。
了解自己,不迷失自我
处世成功者善于融入群体,但又不失个性。看一个寓言故事:森林中,动物在举办一年一度的比“大”比赛。老牛走上台,动物们高呼:“大。”大象登场表演,动物们也欢呼:“真大。”这时,台下角落里的一只青蛙气坏了,难道我不大吗?它一下子跳上一块巨石,拼命鼓起肚皮,同时神采飞扬地高声问道:“我大吗?”“不大”台下传来的是一片嘲笑声。青蛙不服气,继续鼓着肚皮。随着“嘭”的一声,肚皮被鼓胀破了。可怜的青蛙,到死也还不知道它到底有多大。
人在某种环境中容易迷失自己,尤其是积极融入群体的人,自觉不自觉地牺牲个性,以投合别人。还一一种是对自己不了解,盲目随大流,结果丢失了自我。
有一位登山队员,一次他有幸参加了攀登珠穆朗玛峰的活动,到了7800米的高度,他体力支持不住,停了下来。当他讲起这段经历时,朋友们都替他惋惜,为什么不再坚持一下呢?再往上攀一点高度,再咬紧一下牙关,爬到顶峰呢?“不,我最清楚,7800米的海拔是我登山生涯的最高点,我一点也不为此感到遗憾。”他说。这种人不会迷失自己,不会无自我地被别人推着走。他知道他如果继续攀登,生命是很危险的。
青蛙不了解自己,受到了命运的惩罚;登山队员了解自己,所以他安然无恙。了解自己,这是一种明智,是一种美好的境界。了解自己、把握自己才不会迷失自我。
现代人都有一种通病,那就是不了解自己。我们往往在还没有衡量清楚自己的能力、兴趣、经验之前,便一头栽进一个过高的目标——这个目标是比较得来的,而不是了解自己与环境之后订出来的。所以每天要受尽辛苦和疲惫的折磨。
人如果在生活中总是与别人比较,总是希望获得他人的掌声和赞美,博取别人的羡慕,那么,他就慢慢地迷失自己,否定自己。一个人成天乞讨获得别人的掌声,他的生活必然是空虚的。久而久之,他的生活就变成了负担和苦闷,而不是充实和享受。所以,人贵在了解自己,根据自己的能力去做人做事,那才有真正的喜悦。人彼此都不相同,有的人聪明,有的人平庸,有的人强壮,有的人羸弱。每个人的性格、能力、经验也各不相同。我们只有依照自己的潜能去发展,那才有真正的快乐。
俗话说,“旁观者清,当局者迷。”苏东波在《题西林壁》一诗中也说:“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我们自己看不清自己的主要原因,就和身在庐山反而看不清庐山真面目是一个道理。要使自己对自我有自知之明,还得让自己跳出自我的小圈子,站在旁观者的立场来分析和评价自己。鲁迅先生曾经说过:“我有时解剖别人,但常常更严格地解剖自己。”这样才能对自己有清醒的认识。
我们对自己的了解越明确,所表现的行为鼗越适合本身的情况,我们的表现也会越自然,越能给予旁人一个正确的印象。同时旁人根据那些印象来与我们交往时,将不致引起什么困难。就我们自己来说,对本身有一个明确了解之时,也等于有了一个做人的准绳;尽管在不同的情况之下,我们还能表现颇为一致的恣态与行为模式,别人也知道该怎样和我们维持适当的关系,如此处世既能与人友好相处又不迷失自己,真是恰到好处。